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8|回复: 0

[分享] “洪武赶散”与“红蝇赶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武赶散”与“红蝇赶散”
“洪武赶散”亦称“红蝇驱散”、“洪军赶散”“红虫吃人”等等。是流传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的民间传说:元末明初年,各地出现了遮天蔽日的红头苍蝇,这种虫子叮着人就死,造成十室九空。江苏一带最为盛行和详细,说是张士诚兵败被被俘自杀后被朱元璋挫骨扬灰,变成红头苍蝇,四处乱飞,见人就咬,咬着就死,因而人们大搬家,大移民,躲避这场灾难。与此相关的传说还有“朱洪武洗人烟”、“燕王扫碑”等。关于该传说的历史真实性说法不一。“红虫”:有人认为违背历史史实,有人认为是瘟疫,一种比较引人注目的说法为“红虫”乃是元末红巾军比较隐晦和以讹传讹的说法。红巾军头裹红巾,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很大,“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并且到达了内蒙古地区和高丽。史有刘福通红巾军屠城、吃人记载;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有“淮右之军食人”记录;红巾军火烧上都;韩国方面历史也记载了红巾军进入高丽之后大肆烧杀抢掠。另外,红巾军内部也发生着激烈的火并,兼并:比如红巾军将领毛贵占山东之后被部下所杀,分裂为“花马军”和“扫地军”互相攻击;南方陈友谅、方国珍与朱元璋之间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残酷战争。中国民间县志、家谱亦有不少记录,并以“红虫”、“南匪”“伪宋刘福通”等等相称。“赶散”则反映了移民的强迫性,因为历史记载朱元璋曾强迫南京一带富户迁徙各地,以达到分化瓦解残余敌对势力的目的。可能由于朱元璋最后掌权,该传说就一直采用隐晦的手法传播。
另从纵向考察,马可·波罗游历了元朝的南北,在行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大都(北京)、涿州、济南、东平以及南方地区的繁荣景象,然而明朝初年却是十室九空,北方一片凋零,人口大规模下降,也在一定程度证明了红巾军及其朱元璋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
元末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由于江南地主阶级人士依附张士诚。 故明朝初年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这就是淮安民间传说中的"红巾赶散"。又据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苏北地区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迁移而来。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於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有原籍苏州大姓,於洪武初年陆续迁入兴化.其他如宝应,江都等县望族,都认为祖先是由苏州迁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
盐城人则说祖籍是“苏州阊门”,是“洪武赶散”而从苏南来到苏北的。据《盐城县志》所载,朱元璋登基后不久 ,为了报复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王府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遂以移民垦荒为由,将王府40万人丁驱赶到苏北。苏州城内有八个门,其中蛇门与盘门都象征征服越国,使越朝吴之意。阊门之意取自“天通阊阖风”,位于城之西,阖闾首先要西破强楚。盐城人说自己的祖先是苏州阊门的,这多少反映了洪武赶散的后裔憎恨朱元璋拥戴张士诚的“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3: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