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9|回复: 2

清溪:IT产业与客家文化比翼齐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4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溪:IT产业与客家文化比翼齐飞
东莞阳光网  2011年12月14日 09:46
  清溪镇在IT产业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不但没有受到工业发展的破坏,而且还有了更好的发展。同时,本土客家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据清溪镇党委书记陈浩林介绍,近年来,清溪镇着力建设高新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强化IT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外资研发中心和研发型人才,推动IT产业聚集向产业升级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清溪镇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的转战之年,据悉,清溪镇委、镇政府将在今后5年推动城市档次升级,转移淘汰低端产业,努力打造宜居清溪品牌。
  近年来,清溪镇以创建文化强镇为目标,以弘扬本土客家文化为主线,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创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2004年,清溪镇成为东莞市首批“文化建设达标镇”。两年后,又晋升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镇”。2008年8月初,在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清溪本土麒麟队的传神表演,一举夺得了演出金奖,使清溪的客家文化实现了由民间地头全国观众世界舞台的“三级跳”。(记者 杨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22: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麒麟舞海外大放异彩 40分钟表演讲究套路次序
http://www.chnqxw.com/2011/0604/6156.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麒麟舞海外大放异彩 40分钟表演讲究套路次序
http://www.chnqxw.com/2011/0604/6156.html


客家麒麟舞海外大放异彩 40分钟表演讲究套路次序2011-06-04 15:29:19 作者:王海荣 来源:深圳商报 浏览次数:10 网友评论 0 条
客家麒麟舞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传统的麒麟舞威武中透出吉祥
  东莞市清溪镇紧邻深圳坪山和惠州新圩,是一个纯粹的客家镇。该镇的麒麟舞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岭南地区众多麒麟品种中算得上老资格。
清溪麒麟舞的外形及表现手法与传统醒狮表演相比有同有异,是客家传统文化中的奇葩。目前清溪集中了东莞市最庞大的麒麟舞队伍,表演者、制作者队伍都颇具规模。麒麟舞的水平远近闻名,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常走出国门,扬威海外。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的清溪镇,是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根据史载,清溪客家人大多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祖籍中山小榄的朝廷官员李伯襄巡视至清溪,见此地峰峦叠嶂,群山环抱,银屏山嘴溪水南流,清澈如镜,触景生情,于是赋诗一首,诗中有“瞩目河湛清溪水,源头出处隐山中”之句,清溪因此而得名。风景秀美的清溪山水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其中客家山歌和麒麟舞是客家文化的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清溪麒麟舞已成长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地方文化品牌,是岭南文化园林中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奇葩。
神奇传说诞生古老舞蹈
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灵性动物,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它是古代传说中的巨兽,外形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身长一丈二(约3米多),客家人视麒麟为吉祥物,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麒麟舞作为清溪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与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区的麒麟舞艺术相比,兴起时间较早。清溪客家人舞麒麟的传统据说是源于一个“麒麟吐玉书,黄河清三日”的美丽传说。据传孔子出生那一天,麒麟口含一本玉书,送至孔子床前。之后孔子勤思苦读此玉书,终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文圣人。崇尚耕读文化的客家先辈就把麒麟作为布播文明的圣物而加以崇拜,并通过模仿麒麟的外形、动作,编制了麒麟舞蹈。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和表演仪式。
在过去,清溪的舞麒麟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后。每年秋收农闲后,即进入活动组班的准备阶段,参与者开始练习武术和舞麒麟的套路。至春节前十天左右,举行庄重的“开光”仪式。新置办的麒麟头的眼睛要蒙住,然后择良辰吉日启封,并到社稷伯公前参拜采青。开光仪式一般在半夜举行,去时要停锣息鼓,采青后回来开始鸣锣打鼓。开光的翌日,则设开光酒宴,邀请出嫁女、乡中同姓和亲属参加。大年初一,乡亲们全部集中在当时的清溪圩开锣,由各队表演舞麒麟套路和武术,热热闹闹地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舞麒麟与舞狮有同有异
对于初次欣赏到麒麟舞表演的人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我国传统的醒狮表演,感觉两者应该属于近亲。但通过内行人士讲解,才发现舞麒麟与舞狮之间还是存在诸多区别。
麒麟舞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与舞狮相比,麒麟首先在外形上不同于狮。其造型为“龙头、鹿角、蛇身、羊蹄、牛尾”,与动辄五六公斤的狮子头相比,麒麟的身形也要苗条轻巧不少。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其次在表现效果上,舞麒麟的动作强调表现诙谐、风趣的特点,舞狮则更突出威猛主题
但两者也存在不少相同点。像比如在表演环节中都会围绕“采青”这一主题进行套路设置。两者都会吸取
不少武术表演的特点。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舞麒麟也被称为“武”麒麟,在表演时特别注重融入武术招数。
据老人介绍,麒麟舞者在日常排练时,会坚持习武,必须要经过练拳、踢腿的严格训练。在编排麒麟舞蹈动作时,也会将武术拳脚架势融会进来。舞麒麟时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地,舞麒麟时由一位男青年舞动麒麟头,一位少年牵动麒麟尾,随着打击乐奏出轻、重、缓、急的各种节奏,表现麒麟活动过程(如舔脚、采青等)以及喜怒哀乐情绪。这个程序与舞狮类似。
除了外形、表现程序上有所差异外,舞麒麟与舞狮在配乐方面也有差异。舞麒麟的配乐除了传统的大鼓、锣、钱等主要配乐乐器外,还会夹杂笛子等乐器。比如在麒麟“采青”的高潮部分,为了表现麒麟攒劲“采青”的关键时刻,热闹的锣鼓声会突然之间停顿下来,然后会有人用笛子吹起“水波浪”的曲子,与阳刚的鼓声相比,笛声显得特别婉转,形成了鲜明的现场艺术反差。

  40分钟表演讲究套路次序
客家麒麟的表演舞式,全过程划分为“头套”和“尾套”两段,整套麒麟舞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十分讲究套路次序,丝毫不能马虎。
所谓“头套”,就是表演麒麟刚出山下来的情景。四处寻觅食物,据传麒麟最喜欢觅食的是龙眼树的嫩绿叶子。故表演开始时,随着铿锵的锣鼓和悠扬的笛子声,麒麟会弯着腰在全场游跑一圈,表示在做热身运动,然后用嘴舌舔脚舔尾巴,用脚轻轻撩撩耳、眼、鼻等五官,做出刷牙洗脸的意思;接下来便会表现麒麟寻找食物的场景。当它发现眼前有一枝青(即龙眼叶)后,便会喜出望外。随着鼓声的强弱、快慢、急速与柔和的节奏变化,麒麟会越舞越起劲,“采青”、“踢青”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当它在激越的锣鼓声中完成“踢青”动作时,也就完成了麒麟的“头套”舞式。
所谓“尾套”,即两位表演者接过麒麟之后,开始表演“采青”动作。此时锣鼓声放慢,要表现麒麟发现食物后想方设法将“青”采到手的过程。随着锣鼓声音的变化,表演者通过“青”来逗弄麒麟,麒麟会表现出兴奋、紧张、沮丧、欢欣的丰富变化。
在表演的高潮部分,随着锣鼓声的再次紧促响起,麒麟会放手一搏,最终把所想得到的食物“青”采摘到手。这时的它欢喜若狂,会用口含着“青”绕全场跑一圈,意气风发地展现自己的胜利果实。并把“青”吃掉,然后双手展开,连续表演腾挪跳跃的惊险动作,这个时候也是现场观众大声喝彩的高潮时刻。当麒麟回复到舔腿撩头的常态,则表示已经吃饱,该擦洗干净回归原地了。最后憨态可掬的麒麟会立起来向观众鞠躬三下,表示表演正式结束。
  改头换面舞出国门

经济发展之后,清溪镇党委政府把发掘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摆上了议事日程。1993年,清溪要求下辖的每个管理区都要组成一支以上的麒麟队,文化站必须派专人到管理区辅导。1994年春节,清溪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届麒麟武术汇演,表演优胜队首次获得了镇政府颁发的锦旗和奖金,铁松村鹤林麒麟队一举夺魁。政府的重视,给古老的麒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5年,清溪麒麟作为东莞民间艺术的亮点,被邀请参加广东电视台的贺新春节目,得以向全国人民亮相。1998年,清溪民间艺术协会麒麟武术队成立,拥有队员达200多名。之后,政府每年拨专款用于麒麟舞的改革和发展。清溪铁松村麒麟艺人黄鹤林组建的鹤林麒麟队在认真分析现代人对麒麟舞的欣赏品位后,参照古祠堂里的麒麟画像,大胆对传统麒麟形象和表演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过去表演不够方便的“长身麒麟”(4米)改为2米长的短身麒麟;将过去的土布麒麟身子,改为金光闪闪的绸布身子。改头换面后的麒麟鲜艳喜气、身段灵活,不仅能在平地上翻滚,还能跃上梅花桩,登上2米高台进行高难度的表演。在武术套路上,又糅进了洪拳和南拳的风格。在服饰上,麒麟舞者的服饰配合麒麟袍的颜色、图案,达到人与麒麟合二为一的境界;在音乐伴奏方面,增强了阵容和乐器配置,在伴奏的旋律与鼓点风格方面,既保留传统又有新的突破,让观众为之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了麒麟舞的艺术感染力,省市文化部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9年2月,清溪镇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麒麟舞)之乡。清溪麒麟舞也被邀请到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演出。2001年10月,广东省首届黄阁麒麟文化节在广州番禺黄阁镇举行,来自广东省内7个市的15支麒麟队共400人参加了广东省首届“黄阁杯”麒麟舞大赛,清溪麒麟代表队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2003年,清溪麒麟队在“中国首届麒麟舞大赛”上一鸣惊人,捧回金杯;接着又在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上,获得综合类金奖。2004年,清溪麒麟参加了在山西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在民间艺术比赛中收获银奖。2007年2月,经省市旅游局推荐,清溪麒麟舞出国门,在澳大利亚国际旅游节上一展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2008年7月29日,清溪镇麒麟队作为中国唯一的麒麟代表队前往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2008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演出并获金奖。这也是中国麒麟舞艺术第一次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今年3月,清溪麒麟又结合该镇大王山上禾雀花盛开的时机,举行“麒麟踏青赏花行”活动,广东省第三届麒麟文化节暨麒麟舞大赛也同时举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6支优秀麒麟队参加,共诞生了12个金奖,14个银奖。清溪镇派出的清溪麒麟队、重河麒麟队、铁松小近布麒麟队等3支代表队取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来自珠三角各地的游客既可以一边欣赏数百亩禾雀花的自然美丽,也可以同时感受古老麒麟舞的人文魅力。
  五代相传的手艺

清溪镇大利村祖传“高华麒麟”最有名

清溪本地工匠沿袭传统手工制作麒麟
  尽管惠州、深圳、香港的客家地区都有舞麒麟的传统,但东莞清溪麒麟舞远近闻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当地还生活着众多沿袭古法制作麒麟道具的工匠这些师傅所扎制的麒麟头以竹艺精、画艺精、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等特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些手艺精湛的工匠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在众多工匠中,尤以清溪镇大利村黄素明一家5代制作的“高华麒麟”最为有名。
很多年前,贴着“高华麒麟”标志的麒麟头就卖到了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名声在海外华人中十分响亮。“高华麒麟”的创始人是黄娇,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朝时期,黄娇自己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店,专门制作和销售麒麟,店名叫“高华麒麟”。之后,“高华麒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黄素明是“高华麒麟”制作的第4代传人,他从11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做麒麟,至今做麒麟已有40年,制作麒麟已经成了他的终生事业。其子黄志成和黄志超已是第5代传人。
据“高华麒麟”的当家人黄素明介绍,传统麒麟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头、尾两截,中间穿孔,舞者站在穿孔处将麒麟系在身上。制作时需要用到竹片、黄藤、纱纸、宣纸等材料,颜色调配上主要以红、黄、蓝、白、黑等为主。制作一个普通麒麟头要经过剖竹、扎架、安装、贴纸、上色到涂油等复杂程序,整个制作过程起码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与普通的麒麟头制作流程相比,“高华麒麟”制作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麒麟头设计,会注重头饰上精美的彩绘装潢。这也使得“高华麒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素明又对“高华麒麟”的传统设计、制作工艺进行大胆创新。现在他制作出来的麒麟头一般体宽35厘米,高35厘米,整个身体长4.5米,体型优美。画在麒麟头上的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配饰更是色彩鲜艳、细致生动。整只麒麟头一般重1.25公斤,方便表演者舞出轻巧生动的步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