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3|回复: 0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23: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1-9-27 23:56 编辑

论文摘要:


  台灣“文建會”在2002年開始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以後,地方文化館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文化設施政策之一。上级和地方縣級單位在近年來全力的推動客家事務,並在台灣北中南地區皆相繼的成立客家文化(物)館,目前以南台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文物館最為完善,其次分屬各地分的客家文化館則各以其功能稱著。但是,當前的課題是這些館舍的營運遇到了現實的挑戰,媒體也相繼的報導這些空間被閒置的狀況,於是有了「蚊子館」的名稱產生,本研究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個案,針對此現象做深入的探究。

  茲將桃園縣客家文化館興建過程中的參與者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客委會(中央政府)和(縣政府),以及龍潭鄉公所(地方政府)。筆者針對三方進行「深度訪談」,並從其中之對話了解文化館的建設決策與治理過程,以及「文化治理」於其中的軌跡。再者,「桃園縣客家文化館」在建設過程中,除了「客委會」與「桃園縣文化局」為主要決策和參與者外,地方文史工作團隊或是相關地方團體的參與在治理過程中的重要性,亦為本研究主要想探究的重心。

  研究發現,相較於2006年,這兩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層級間的衝突,經過時間的緩衝後,有了大幅度的轉變,除了因為政府單位主管人員的輪替之外,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有了改善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地方社區和居民對於這項計畫的態度,也在政府部門積極的作為下開始接受,從剛開始的反對和質疑,在成為蚊子館到重新開幕後的過程中,逐漸轉為支持和鼓勵,這些實際的改變可以在館舍的參觀人潮增加中被發現,儘管未來的發展仍就有著不少的挑戰,但在這些觀察過程中,仍就可以發現其發展的潛力,期待館舍能夠自各機構間的互相扶持下,獲得良性的永續發展。





【文/徐億君 (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畢業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