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3|回复: 0

客家民间故事:一女许三婿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2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1-7-30 21:10 编辑

清朝嘉庆年间,松口官坪有一位余员外。他家财万贯,良田千顷,牛羊成群,佣人妙云,生有一子一女。女的名中余娇小玲珑娇,年方二十八,有闭目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之色,琴棋书画,样样皆能,子名叫狗古,年仅12岁,天性迟钝。为此,余员上专门为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请了一位熟师教他,条件是:“如果我的儿子经你手教育,学业大有长进的话,除了薪俸照给外,愿将我如花似玉的小姐许配给你。”熟师听后非常高兴。为了娶回这位小姐,熟师做到了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千方百计教导他,希望使他成才。到了年终考试时,写的文章还是一窍不通。其父怒不可遏,拿起文明棍要打他。余狗倒也乖巧,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既然势头不对,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阵风似地跑得远远的。毕竟余员外年老体衰,追不上这初生之犊。余狗古看到父亲气喘吁吁,没有再赶来的意思,情急智生,在旁边的围墙上写道——

官坪余狗古,

畏书余畏虎。

当日秦王焚书净,

何至今日苦!

有一天,余狗古的父亲看了他儿子写的诗,拍手称赞道:“通了!通了!“于是,便把女儿许配给了那位私塾先生。

花开三朵,既表一枝,这里再表另一枝。

余员外家有良田千顷,牛羊成群,仍需再请一位长工耕田。他对新来的长工说:“老爷的田全是良田。这样吧,如果原来收成一担谷的,现你耕种后能收一担半(三箩谷),即增产50%的话,我愿意将我的仙女许配给你!”长工听后,满心欢喜,仿佛听到她的女儿唱着“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天仙配》的歌曲。心想:“兴许年终时,我就成亲了!”

那位长工是耕田好手,于是拿出看家本领,精耕细作,除草施肥,合理排灌,及时喷药,起早摸黑地辛勤劳动,真是天遂人愿。到收割完毕的时候,一担谷田真的产了3箩谷。余员外大喜过望对长工说:“我的仙女要许配给你了!”

花开三朵,再表第三枝。余员上不但良田千顷,而且牛羊成群,当然要雇长工。他雇了一位年轻人,只是身有残疾的瘸子,但他有一套饲养牛羊的经验。余员外起初对他说:“我家母牛如果一胎能产下两条小牛的话,我家像织女般美丽的小姐就许配给你为妻。”瘸子为了实现牛郎织女的美梦,施展了浑身本领,真是天道酬勤,果然这条母牛产下了3胞胎。余员外虽然面有难色,但还是承诺把女儿许配给他。

余员外为了犬子上进,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竟然一女许人三婿郎。教书先生耕田长工、养牛阿哥都齐刷刷地向要人了。他的女儿娇娇可成了3个男人的妻子了。这时的余员上倒像热锅上蚂蚁,坐立不安,又像15个井桶打水,七上八落,不知如何是好?余娇娇虽然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把家业扩大,但却苦煞了女儿了。还是余员胸有成竹,说:“我在房间里,你们3人在外面。我题诗给你们对,对得出的就是我父亲的女婿。”诗曰:

什么弯弯似所弓,

什么生来一点红,

什么生来叮当吊,

什么遮得黑朦朦?

余员外让教书先生对,他想,这是给我面子,文人雅士嘛。点头应允,对诗道:

月儿弯弯似把弓,

日出东方一点红,

星星出来叮当吊,

乌云遮得黑朦朦。

教书先生对完后,静听房间里反应如何。结果,娇娇并未响鼓。

耕田阿哥跃跃欲试,吟道:

桃树弯弯似把弓,

桃花开来一点红,

桃子打来叮当吊,

桃叶遮得黑朦朦。

耕田阿哥静听佳音,结果房内的鼓还是没响。

最后,自然是饲养牛羊的瘸子上场对诗了,他吸取了前两位无关痛痒的对诗,娶妻得关心对象的。于是朗声吟道:

眉毛弯弯似把弓,

小姐口唇一点红。

胸前两个叮当吊,

罗裙遮盖黑朦朦。

吟毕,房内娇娇敲响了鼓。娇娇的心意是想嫁给教书先生的,因为他年轻英俊,只有才学,吟诗作对,当然难不住他。结果天不从人愿,却由瘸子对着了,本想:姻缘本是天注定,认命吧,可又心有不甘。于是,娇娇竟出尔反尔说:“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们3人谁能追上我,谁是我父的女婿。”心想,这个办法又给那位教书先生提供方便了。他肯定追上的……

余员外的庄园,花园占地几十亩。内有花草、树林和竹林。娇娇朝前面的小道先走时,他们3人是不允许看见的。于是,娇娇走了不久,便躲在竹丛间。当教书先生和耕田长工拼命追赶时,结果没有发现娇娇的藏身之处。只顾向前跑,跑到娇娇的前面去了,越追越远,越远越追,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了;而那个瘸子长工,一拐一拐的,当然走不快。只好边走边念“一瘸一‘定’,婚姻注定……”娇娇听到这像念经一样的重复声音,又看见这瘸子长工执着追妻的神情,忘记了替夫挑婿,忘情的笑出声来。瘸子急忙上前紧紧把她她抱住,成了娇娇父亲的女婿,她的丈夫。

这就是“一女许三婿郎”的故事。

流传地区:梅县

搜集地点:梅城西阳镇

搜集时间:2009年8月26日

搜集整理:邱青  丘松安

[来源:摘自《广东民间故事全书》

| 作者:搜集整理:邱青 丘松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7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