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52|回复: 8

[粤西] 高州的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9 1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7-19 22:38 编辑

高州的客家人
——客家文化的变迁
以前单位有位老zhong师傅,高州根子人,讲“ηai)话”方言,他对我说:“传说,我们的祖公,是在清朝初年和许多人家一起被军队用绳子手绑着手,挑着家当从嘉应州(今梅县等地区)被逼迁到高州来的。”我知晓,当时政府的武装移民确实存在,包括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然而客家人的自发性移民才是主流、是在明清时期长期进行着。
随着时间的演变,在客家祖地粤东、闽西、赣南地区的那些操持着把“我”自称为“”的族群在清朝咸丰同治年“土客械斗”之后逐渐形成了“客家人”民系,而之前早期移民出去到达粤西、桂东南的那些群体没有改变把“我”称为“”,由于与客家祖地信息长期隔绝,已不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被称为“客家人”的在世界广泛分布的伟大族群,他们在居住地不被称为“客家人”,而是被称为讲“话”、或讲“新民话”的一个群体。只是到了近年,世界客家人集体认同意识的拓展,粤西、桂东南的讲“话”、“新民话”的这个群体,在与客家祖地的客家人有了较多的接触、沟通、交流、认知之后,才有了“客家人”的认同感,不少人逐渐承认自己是世界客家人的一分子了。
由于高州客家人是较迟迁来的移民,原来讲白话的广府民系土著居民占据着地质地势较好的地区,所以客家人只好大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定居,现在高州“客家人”的分布正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他们主要分布于高州东部、东北部山区的根子、泗水、云潭、新垌、马贵、谢鸡、分界、深镇、大坡、古丁等镇,人口大约有23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7%1993年人口资料),根子、泗水、云潭、新垌、马贵等镇客家人所占比例较高。高州客家人的资料是零星、散乱的,我们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包括人口数据、具体分布村庄、族谱、风俗习惯、人物、经济等等,即使近年比较流行的田野调查资料也罕见。
客家人在高州周围地区的分布范围广阔,综合各种资料,居住在信宜东部、北部的客家人约有22万人,占该县人口的24 %1988年人口资料,我认为此资料有误,应不止此数);沿海的电白县北部地区也聚居了客家人口28万,占该县人口的21 %1990年人口资料);化州客家人占该市人口103万的30%左右(1988年人口资料);居住在阳春的客家人约有28万,约占县内人口的32%,他们主要居住在县内西山地区各镇、阳春盆地南部及其附近山地(1987年人口资料)。粤西、桂东南客家人,从阳江沿海客家人居住区,与阳春、信宜、高州、化州、罗定和广西玉林、北流、陆川、钦州等地的客家人居住区,在地理上相连结的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可以一直延伸到中越边境。由于各个地方历史以及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这些地方的客家人都形成了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由于人口众多,信宜“客家人”保持了较多的客家祖地的文化;阳春客家人对阳春白话的影响很大;电白客家人与闽南移民的福佬民系有更多的交融。
那么高州客家人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从粤西、桂东南客家人有着各自形态、特点的状况,是否可以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人文的交融,粤西、桂东南的客家人形成了与客家祖地不同的文化,从而可以认为,包括高州在内的粤西、桂东南的客家人已经形成与粤东、闽西、赣南客家祖地的客家人不同的族群?如何看待高州客家人文化的传承、变迁、认同等问题呢?我于高州客家文化只不过是有限的接触,资料亦有限,不能代替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因此我以下也只是做笼统、粗略的记录与分析。
翻开各地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无论是否为自觉或强迫,客家人是一个中国近几百年历史里迁徙最为频繁的族群。在这里,对于用“族群”来称呼“客家人”似乎把他们看待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或许,我认为对于一个迁徙频繁但又能较多保持自身语言、文化特征的汉族民系,在人类学研究视野里是一个更具有独立意义的民族。
对于如何在哪个文化层面来界定高州的客家人,大概语言是最适合的标准:从族谱上,只可认定他们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但如果他们的语言已经改变,比如已经不会讲客家话了,就不能认定他为客家人了;而如果他们讲着客家话,即使其祖先原来是讲白话、地佬话(博白广府民系居民)的,却也可以认为他已经成为客家人。
    高州客家人群体的形成也可回溯历史。
客家祖地的客家人向外迁徙,一个原因是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土地,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客家祖地多为山区,可耕种土地缺乏,当人口增长生存达到困难程度,只能向外开拓,向四方迁徙。据族谱记载,至少在明朝中期,已经有客家人迁到高州居住。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天灾等原因,粤西地区人口锐减,政府有意招徕客家人到粤西耕种土地,这是客家人来到这里最多的时期。另外一个原因是咸丰同治时期广东中西部地区的“土客械斗”。
据中山大学陈运飘副教授的田野调查论文《散居客家人的生计与社会文化适应——以阳春盆地南端竹村程氏客家人为例》记载,土客械斗对阳春客家人造成了很大影响,与土著的隔阂很深。土客械斗起自鹤山,迅速蔓延到恩平、开平、阳春、高明、新宁、高要,而且这些县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治五年,官军从新兴、阳春、阳江三面合围,几万客民“潜匿深林山谷中,夏雨连绵,暑湿交侵,疫疠流行,死者甚众”,不敢出战。官军迫令客人将为首百人“捆送徐营”,交出军械,然后造册清点人口,发给盘费大丁每人八两银小丁每人四两银,并路票一张,由官军“押往高、雷、琼及湖广、广西、福建等处安插”。但对由于土客械斗而移民高州的客家人的记载并不多。
长达14年的广东中西部的土客械斗没有波及到高州,只影响到那里部分的客家人迁移到高州。相对来说,客家人来到高州的几百年里,除开小规模的宗族械斗,并没有发生客家人与白话居民两个族群之间的大规模械斗,大家能够和睦相处,因此也促进了客家人与土著的文化融合。这是高州客家人没有形成强大族群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时到今日,即使有了对世界客家人的认同意识,我也尚未了解到有高州客家人参与每两年“世界客属总会”举行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而广西北海市2008年则申办了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那里的客家人认同而且参与进去。高州客家人呢,由于语言上的原因,他们被认定为一个讲“ 话”方言的群体,但是在其他各方面文化上,他们却是与高州白话居民有极高程度融合的一个群体。这种情形是与粤西雷话系统的福佬民系有较大的不同,粤西福佬民系居民至少在唐朝末年已经迁来,经过上千年历史,他们到现在依然保持着较多的闽南文化传统。
今天,我们研究高州客家人,就主要是从“客家人”的认同意识出发,来发掘客家人移民在离开客家祖地后,来到其他族群居民当中,开辟了自己的居住地,并形成了本族群居民的方言岛居住区,从而能够保持本族群的方言、风俗习惯,但是又由于经济、教育、政治、治安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与土著进行物质、文化上交流,从而在语言、风俗习惯又有了互相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与客家祖地居民不同的文化体系。我们可以看到,高州客家人内部始终存在着自身族群的认同意识,在他们迁离客家祖地后,即使长途跋涉后,依然坚定团结在一起,并守望相助、共同开发新的家园,形成相互连结的居住区。当然后来“客家人”民系的产生,由于高州客家人并没有这个民系的概念而没有认同客家祖地的“客家人”概念,却没有淡化他们对客家祖地的认同。
我们也看到,当高州客家人与其他地方客家人又再度迁徙到异乡共同居住在一起的时候,“客家人”的认同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新加坡的南洋客属总会下的24个分会就有“广西暨高州会馆(原三和会馆,此高州指以前的高州府,包含今茂名市、吴川、廉江)”,这也说明虽然高州客家人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语言仍然是文化认同的最大因素。
虽然与土著有了很大程度的融合,高州客家人仍然有着自己的特质,我从几个方面来粗略阐述,也许能从中发掘他们在文化上的变迁,寻找这些变迁形成的历史轨迹。
首先,高州客家人由于自身的传统重视祖宗崇拜,不仅体现在宗祠的建立,更加体现在修订族谱,依靠宗族的认同,以巩固内部团结,适应艰苦创业。随着族谱在高州各宗族的滥觞,以及部分客家人后裔的广府民系化,高州许多家族的族谱都也记载祖先是从粤东、闽西、赣南等客家祖地迁移过来的,这些家族对客家祖地都有认同感。当然由于各家族族谱记载也不一定都正确,包括非客家民系居民对客家人族谱的抄袭情况存在,因此我认为,如果单单从族谱来建立高州客家人的认同意识,恐怕是难以避免鱼龙混杂的现象出现。
其次,方言是确立高州客家人族群的最佳因素。高州涯话几百年来由于受白话的影响语音系统较为复杂,词汇、语法受白话影响与梅县客家话相比也有了不少差异,与梅县客家话可以交流但不太顺畅,这不妨碍高州及周围客家人族群的认同与确立,因为这一片粤西、桂东南客家人的语言内部分歧较小。当然在信宜和化州,客家话有大、小之分,而阳春有福建和东江移民[zi1]话、信宜移民[zi1]话之分,高州[zi1]话也有东北部与东部的不同,表明粤西地区各地域的客家话也出现了分化,它们之间有部分语音和词汇上的差别,但不影响对话交流。建立在客家方言上的高州客家民俗风情,就是客家山歌,可以说是与客家祖地最有传承性特征的风俗习惯。高州客家人基本兼通“白话”成为双语族群,这种状况适应了居住地人文环境,却影响高州客家话过去、未来的发展。
第三,流传于高州客家人地区的宗教信仰最明显能够代表客家文化特点的是刘三姑(刘紫姑)、天师、盘古等崇拜。《岭南汉民系神灵崇拜地理差异》一文介绍了广东三大民系的宗教崇拜的特点,客家民系突出祖宗神和功名神崇拜,香港中文大学谢剑博士根据光绪《嘉应州志》所列神坛作了分类统计,在清朝的客家祖地梅县地区民间祭祀神祗中有徐公祠、文昌庙、关帝庙、占总数80%,其它天后宫、五谷宫、节孝祠、药王庙、白鹤宫、财神宫等25座,占20%。陈运飘的论文《散居客家人的生计与社会文化适应——以阳春盆地南端竹村程氏客家人为例》则记载了阳春潭水程姓客家人的宗教祭祀的神祗有张天师公、观音、社神、天官、灶君、龙神、床头婆、祖先神等,建立有天师公庙、三仙公庙、医灵庙、观音庙、土地庙、牛庙社等。高州客家人刘三姑崇拜似乎并不来源于客家祖地,而是产生于粤西客家人地区,天师崇拜则源自于客家祖地,盘古崇拜则是受粤西古代瑶族的影响。
第四,高州客家人的风俗习惯与客家祖地的有何异同?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不过我认为,经过几百年的融合,高州客家人的许多风俗习惯已经较大程度地与白话土著融合,例如年例,同样在高州客家人地区盛行。至于存在多少与客家祖地相同的民俗,由于历史上高州客家人内部存在的认同意识,才得以形成成片的客家人居住区,因此应该依然保存有不少客家祖地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高州特色的客家风俗习惯,例如有一篇文章介绍“粤西客家婚俗”,其“姐妹钱”、“新婚夫妇互敬鸡腿”等风俗,不知是与客家祖地相同,还是本地客家人的独特风俗?
高州的饮食文化与梅县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以咸香型为主,一些出名的菜式例如盐焗鸡、酿豆腐等也相同,不知是否由客家人所带来还是都在山区的缘故呢?对于能够体现族群文化的地名来说,高州却罕有客家特色的地名,真是令我费解。另外,高州东北部客家人盛行重阳祭祖的风俗,是与信宜相同的,我认为信宜人的这个风俗是客家人带来的。而在整个广东,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在文化上本身就有许多相同之处,这是因为两个民系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主要都是融合了百越民族、中原汉族。
在粤西地区,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多在山区,梯田的耕作形式非常发达,虽然说不上是客家人特有的农业形式,却是在客家人地区发扬光大。在信宜客家人比较集中居住在一些东部地区,比如合水,客家民居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比如多为一沓式建筑,合院式民居比较少,但由于它高大宽敞以及采用阁楼式结构,解决了山区平地缺乏的矛盾,而当地的民居的对联文化非常发达,足以代表其文化特色。当地的宗祠建筑也非常多,建筑高大、精美。但到从合水越过山岭到达高州东北部,客家民居已经没有了这些精美的特点,只有宗祠建筑比较多也比较精美。越往南部,客家民居与广府民居已经趋同。由于生活比较安定,土匪侵扰较少,也没有土客械斗的存在,高州客家人居住区没有产生客家祖地的围屋、五邑地区的碉楼,这也体现了高州客家人与白话居民融合的一个方面。
我最后以陈运飘《散居客家人的生计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小结”做小结:“竹村客家人宗族的发展,说明了在南方,外迁而来的宗族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同时,程氏宗族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寻求与其他姓族进行联合的特征,正是历史时期中国南方汉人宗族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南方地区汉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共性之一。”虽然阳春客家人与高州客家人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他们共同的生存规则。
                         2010822日完成
参考资料:
1. 陈运飘《散居客家人的生计与社会文化适应——以阳春盆地南端竹村程氏客家人为例》
2.《岭南汉民系神灵崇拜地理差异》
3.《高州县志》2006年版中华书局
4.《信宜县志》1993年版广东人民出版社
5.《化州县志》1996年版
6.《电白县志》20006月版
7.《阳春县志》1996年版
8.李如龙等著的《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
9.张干华《粤西廉江的客家人》
10.《阳春方言》

网络来源:http://ww.xiang2000.blog.163.com/blog/static/120554822201072603046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14: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州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方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2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四川都有流传说:人之习惯背剪着手,是因为祖辈非自由迁徙时强制移民,被官府反绑着手,后来就成自然,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牵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7-19 22:43 编辑
level 发表于 2011-7-19 14:49
高州涯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方言?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 ... 4674&extra=page%3D2
里面有高州涯话的一点资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2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州,海南有些村子讲的话与梅州的相差不大,我茂名的一同学讲的与我梅州的差别很小,听他说他家从海南迁到茂名,这两地的村里都讲一样的话。他也说他是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21: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level 发表于 2011-7-19 14:49
高州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方言?

高州涯话主要有两种,接近信宜的接近信宜涯话,接近电白的则接近电白涯话。其中根子涯话跟临近的电白霞洞涯话相差无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2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l.5sing.com/player.swf?songtype=fc&songid=1648021
http://l.5sing.com/player.swf?songtype=fc&songid=1655529
更多自己去听,我不发链接了http://fc.5sing.com/1655529.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是用根子涯话翻唱,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去”颚化了,这在电白少见。另外受高州话影响特别明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6: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涯话和客家话是同一种语言来的,在客家这个词没产生之前,我们已经在粤西生根落叶了。
涯话内部相似度有95%,和梅县惠阳相似度有70,80%。
现实中涯人和涯人百分之百讲涯话,和客家人就不一定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