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0|回复: 2

五邑僑鄉中的客家(作者:黄子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6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邑僑鄉中的客家
黃子堯
二○○五年新春,我來到廣東,這次不直接上廣州,我從深圳搭車赴江門。
江門在廣州之下方,一個曾經聽過,經過的所在,自古都稱此地為僑鄉。有意思的是既然是在珠江三角洲之南,應是富庶之地方,為什麼仍有那麼多海外移民現象,這是值得考查的地方。
    除此之外,更想觀察這個地區是否有客家人的存在。
   
■前往溫泉之鄉恩平
我搭車的出發地是深圳羅湖車站,花了人民幣120元買了一張到開平的車票,票價較高代表了兩個意義,一個是高速巴士的車種,另一個則是代表路途有點遠。果然不錯,上路的車子經寶安過虎門大橋,又上佛山市再下達開平市,從中午十一點二十分啟程,到達開平汽車總站已是下午三點鐘,將近兩百公里的路程,今天是大年初一,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我來此的目地之一,是想享受一下恩平溫泉之鄉的樂趣,以及到雲禮村一個客家小庄探訪,所以又轉搭專車來到恩平的大田鎮,傍晚時候在錦江溫泉度假村泡湯,有點冷的天氣沉浸在現代溫泉的設施之中,兩個鐘頭瞬間過去。
大田鎮的溫泉渡假村有好幾處,在晚上九點返回縣城的路上,我一一細數,道路狀況良好,但路燈稀少,陰暗的路途只有在經過一些村鎮或酒店時才放出一些光亮。本地的溫泉旅客眾多,錦江溫泉88元的門票,仍能吸引很多人來享用,可見消費能力不差,但旅客以本地人居多,看起來外來人士只有我三兩個而已。
在車上,我試圖向司機詢問雲禮村的狀況,司機先生說那邊是一個山上,目前沒什麼人居住。我說是一個石頭村,講客家話,姓黎-----他說不是,從這邊過去還有一段路,不是什麼客家人家。
其實在五邑地區客家人真的不多,就算存在客家人士,也都在強勢的廣府話中淹沒,我可以理解到這個現實,因此在全車10多位旅客陸續下車之後,我沒繼續詢問什麼,再問也得不到什麼答案,只想要在恩平找一個落腳之處。
■以石頭為名:雲禮村
第二天,從恩平縣城搭車順著陽江方向往南方走,來到那吉鎮。那吉鎮的金山溫泉是恩平最知名的旅游景點,而從金山溫泉再往前,沿著鄉間小道走上大約三、四公里,在一片稻田和小溪的盡頭,有一個充滿田園風光,用石頭疊起的原始村落:石頭村。號稱石頭村的雲禮村就在那吉鎮西部,距離金山溫泉不遠。用河裡撈起來的鵝卵石做成的房子、小巷、池塘--------村子很寧靜,一如石頭堆砌而成的景觀,石牆圍繞著四週,我開始尋找村裡的人家。
這個石頭村原名雲禮村,佔地兩百多畝,村口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為記,上面刻著「石頭村」三個大字,而一走進石頭砌成的門樓,就會發現很難想像這裡到底有多少石頭來堆積;一眼看去:房子是石頭建的,路是石頭舖的,塘基是用石頭砌的,村邊的水渠也是用石頭築的,就連村子的圍牆、菜園的圍基也都是用石頭疊成的,全村30多間房屋全部用石頭壘疊而成,前頭一排石屋稍低,後面的依次稍高,錯落有緻,石屋之間的巷道也都是用石頭舖成,筆直又平整,石屋裡不少爐灶、桌子、凳子也都是用石頭加工而成,就地取材的功夫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石頭村的先袓姓黎,如今,村裡你可以看見一座斷壁殘垣的大祠堂,依稀可辨認「思文黎公祠」幾個浮雕大字,好像久無人管的樣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地老人家會告訴人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追求發展,石頭村舉村遷居,在附近興建了新的村落,這裡也就逐漸荒廢,房子上的石頭都長上青苔。但是那些原本以石頭砌起的老房子與設備,卻不知什麼時候吸引了一些城裡喜歡旅遊的人來參訪,離棄的村落雖然有一股孤寂的味道,也沒有娛樂、喧嘩的設施,石屋農舍、小橋流水,以及古老的榕樹、飄著荷香的池塘、清澈的山澗和隨溪水轉動的水車------,仍然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就像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令人驚豔!
在我來回走動的時刻,看到一個阿婆說著客家話,她是回到石頭村賣點紀念品,一種用村子後山上的「降龍木」製作的禮品,以及蕃薯乾之類的土產----,言談之間對子弟打工外出,難能留在家鄉頗感無奈,我問他們的祖先,她用似懂非懂的眼神回答我,又緩緩向旁邊望去------好像要繼續思考什麼似的:
明代,貢生黎思文在良皮河邊失足落水,幸虧抓住岸邊一塊突起的巨石而逃過一劫,黎思文望著河灘上的石頭,認為是天意,遂在此定居立村,繁衍至今。村中一棵古榕樹已有600多年,就是當年先祖黎思文親手栽種。
這個故事不知說過多少遍,總算對本地黎姓家族的淵源有了起碼的交代。據我所知,順德杏壇教坊村黎氏家廟是很風光的建築,有光緒皇帝賜封的「遇輸亭」,多達99道門寓意長長久久,是極具特色的祠堂,兩地一樣姓黎,距離也不算遠,是否有直接血緣關係?這就要對照一下族譜,進一步去探察了。
    ■僑鄉:區域歷史的苦難
離開石頭村回到開平,開始瞭解了這兒被稱為『僑鄉』的源頭,所謂『五邑』指的就是鶴山、台山、新會、開平、恩平五個地方,從這個地區外移的僑民很多,跟潮洲人、客家人、閩南人可相提並論,但來台灣的移民很少,在美國華埠或東南亞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歷史記載,五邑人向海外移民史可追溯至唐代,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軍自福建、江西推進廣州、新會一帶(當時的新會包括今江門市區、開平、台山全境及鶴山、恩平部份),早有移民先例的新會人於是紛紛跟隨阿拉伯商船前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地避難,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軍與元軍決戰於新會崖門,百姓為了逃避元軍鎮壓,大批五邑人再度流亡海外,明末,在新會先後發生了數次起義事件,每次起義失敗的餘部差不多都會漂洋過海逃生去了,清康熙年初兩次「遷界」,五邑又有居民選擇了冒險出洋謀生;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新會的潮州人張保仔糾集五邑破產貧民和遊民,最多時達20萬人之眾,以香港島為基地,襲擊過往的洋船、官船和商船。後來張保仔降清,而拒絕隨其投誠的幾萬人漂洋過海到了菲律賓、婆羅洲、馬來西亞等地……由此看來,差不多五邑歷史上每一次發生動亂,都會造成大量原居民的移居海外,而一八四八年後,因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需要大量廉價勞工開發金礦和修築鐵路,五邑地區出現了大量「賣豬仔」海外移民高潮,據統計,從1840年到1876年之間,五邑人前往美國的「契約華工」多達12.4萬人,為了改善生活而飄洋過海的精神,至今歷歷如繪。
■全中國之最
我想起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一書中細述海外華人的說法:『人口危機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完全遷出中國,到異國他鄉去碰運氣。那些往海外尋覓機會的人們大部份來自中國的東南地區,通常從廣州和澳門放洋出海。有的是貧窮的農民、有的是叛亂集團的逃亡者,還有一些是在清朝社會中野心勃勃卻看不到發展機會的大家族子弟。大部份是在出國前剛剛結婚,夢想有朝一日富貴還鄉,能夠買田置土地,振興衰敗的家業。最初,他們把希望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北部各國、美國西海岸這三個地區。移民東南亞花銷最少且容易,很多中國人很快在稻作和打魚的社區裡定居下來,經營零售雜貨和商業貿易。雖然上層的經濟活動被英國人、法國人或荷蘭人控制(根據所選擇的地區),中國的移民還是能夠找到施展其經營才能的空間。他們成功地滲入到小礦產、橡膠種植和航運業。在荷蘭人統治下的印度尼西亞,中國人與荷蘭殖民當局簽定合同,擔任稅務官,還為荷蘭人管理鴉片壟斷事務。』這一段故事頗能說明內外交迫情況之下移居海外華人的事蹟。
時至今日,現有一百餘萬人口的台山,旅居海外的台山籍僑胞有一百一十多萬;開平現有人口六十八萬,旅居海外的則有七十五萬,故有中華海外「兩個台山」、「兩個開平」之說法。而根據一九九九年的統計,祖籍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共有367.93萬人之多,約佔全國海外僑胞的十分之一,是為全中國之最。
早年移民海外的五邑人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不少人在當地紮下了根,並獲得了相當的政治、經濟地位,他們通過自己的的經濟實力不斷對家鄉進行著影響與回饋。例如:江門五市的第一家發電廠、第一條公路、第一家醫院、學校、第一家機械生產企業,絕大多數是由華僑:人稱「金山阿伯」所投資興建的;過去江門各村鎮最熱鬧的圩鎮往往是由華僑率先投資開發的,江門最早一條鐵路「新寧鐵路」由台山華僑陳宜禧籌建,這也是中國第二條商辦的鐵路;華僑們還不遺餘力地向國內寄錢、寄圖紙,讓家鄉親人按圖紙的式樣建起西式大屋和江門特有的「碉樓」。
什麼是碉樓呢?這個跟四合院、陝西窯洞、永定土樓-------共列中國十大建築的造型是怎樣的景觀?實在叫人好奇。
■「碉樓」出現的大環境
江門地區很早就有碉樓出現了。開平現存最古老的碉樓叫做「迎龍樓」,它座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里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之久。相傳是當時關氏家族在此立村,因洪澇不時威脅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關氏十七世祖關聖徒夫婦遂獻出家產積蓄,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建起了迎龍樓。清光緒九年(1883年)和三十三年(1907年)三門里一帶發生兩次大水災,洪水淹過民房的屋頂,但因有迎龍樓及瑞雲樓(該村另一座碉樓,現已毀壞)的庇護,村裡民眾皆能平安無事,從此引起附近人家的高度重視與仿效。舉個例來說,蒼城鎮旺崗村馮屋村有一座七層高的碉樓,被稱做是「救命樓」。在19496月,該村遭遇四十年難得一見的大洪水,出村的路全被封了,村民無處可逃,只有躲進全村唯一的碉樓,大水使全村成為水鄉澤國,而全村一百多人在碉樓上吃、睡,毫髮無損。
從地理位置來看,江門一帶近海,地勢低洼,河網密佈,每遇颱風或暴雨,就有洪澇發生。碉樓建築較高,並以土石為建築材料,對村民躲避洪水很有幫助,根據記載,1963年、1965年、1968年,開平馬降龍村連續發生三次大水災,洪水淹過民居屋頂,村民均登樓得以避難。這是建造碉樓的原因之一。
不過碉樓更大的作用是防盜,應付強盜、土匪的掠奪與威脅。五邑地區偏處東南沿海一帶,自古天高皇帝遠,官府無法保障人民的生活安穩,再加上大批出洋華僑、僑眷與歸僑生活比較富裕,成為土匪集中作案的地域。最典型的例子是開平的金雞鎮,因地處開平、台山、恩平三縣交界的之地,離官府治理的地方較遠,三不管地帶形成多年罪患不斷,1923年至1925年之間,當地人集資在錦湖信和村、大同橫山村、聯慶黃泥湖村、新民圩潭村分別建造了四座碉樓,合稱「錦湖四堡」,四堡各有團防隊,由錦湖鄉長統一指揮,一堡有難,三堡支援。錦湖四堡建起來後,當地治安明顯好轉,外出的當地華僑們知道了,心裡高興,又捐贈了很多長槍短炮,連可以連打10發子彈的「紅毛十槍」也搬回了錦湖四堡使用。到了1935年秋,四堡團防隊兵強馬壯,開始有能力主動進攻土匪的據點,終將這伙土匪趕出開平,維持了地方的安寧。
再看開平沙岡金山圩有一座叫「鐘鼓樓」的碉樓,上置鐘鼓,平常用以報時,賊人來時報警,戰鬥時才用於指揮各路人馬的行動。守樓的人在樓上眺望,敵情一目了然,然後用鐘聲向作戰各部傳送消息,敲一下是賊人在東,二在西,三在南,四在北……成為作戰的資訊指揮中心。
■碉樓巡禮
開平的碉樓主要分佈於塘口、赤坎、百合、蜆岡等地,四個鎮擁有碉樓的數量,佔了全市的三分之二以上。開平碉樓最多的是塘口,最美的卻是蜆岡。初步統計塘口共有536座,超過全市的四分之一,以自力村碉樓群為最;蜆岡從鎮中心到錦江里短短的一段路上,碉樓一座比一座華麗,真是集碉樓精華之所在。
從開平搭車到蜆岡要經過赤崁、百合,田野之間碉樓一座一座進入眼簾,但沒辦法看清楚每一座樓頂書寫的名號,數量真的不少,到了客運終站一下車可以看見幾座碉樓就在不遠之處,蜆岡並不是很喧嘩的鄉鎮;順著街路來到一個社區,東問西問想瞭解本地狀況,一問之下才知本地叫蜆南村,都是黃姓人家,有位老人家接受了我的訪問,他就住在碉樓「睿臣樓」旁的一條巷弄裡,樓邊一棵大樹下祭拜「社穆」之神,新春之際滿地都是剛剛鳴放過的炮竹屑,他說大部份碉樓已經沒人居住或把守,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功能,主人家都上了鎖。但我看見蜆岡鎮裡有一條老街,兩旁各式各樣的碉樓連結在一起,仍然是生活的聯絡與交易中心,中午時分我走在街上,遇到兩位來此尋訪的香港青年,我們交換了一些資料與看法,並在橋邊「天羿樓」旁的麗華餐廳共進午餐,老闆娘的話不多,做的都是廣式料理,本地種植的青菜味道可口,搭配「燒鵝」「河魚」一盤又一盤端上桌,便宜又好吃。
飯後,走在蜆岡的街弄之間,看到很多碉樓式建築,取的名稱都有吉祥發達的意思,例如「天挺樓」、「振法樓」、「卓蘆」等,也看見一所小學裡面有「儒震黃公祠」的設置,明顯是鄉賢捐助成立的學校或樓房(活動中心),有獎勵鄉里後進就學與公益活動的作用,扶持故鄉的用心到處可見。
午後搭車離去之際,大路旁一座「中堅樓」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縱然走遍高樓大廈林立的許多都會區,也沒有感覺比它更加雄偉與高大的模樣!我趕緊用相機留下了它的身影,做為來此一遊的紀念。
看完開平的碉樓,當然也知曉本地多有海外移民的理由,這生存的苦難,都是遷徒族群的一個宿命。緊接著將鏡頭移到台山過去,據資料說,台山的碉樓有五千多座,不知是不是指現存的數量?表面上看去,台山的碉樓其實不如開平的多,也不如開平漂亮,規模通常較小,也比較簡單一些。台山碉樓主要分佈於斗山、端芬、四九一帶,說起來碉樓在村里分佈的位置和開平也有些不一樣,台山的碉樓多建於村頭、村尾,以及村前村後的要沖地帶,很明顯是用於一村的防守;開平的碉樓則是散落於村中各處,為村中富裕人家所建造,有各自為政或自我保護的意思。在台山一帶,可以在某村看到這樣一座大屋,突兀而又極不相稱地矗立於貧瘠、荒涼的村舍之間,這些大屋和碉樓現在大多已人去樓空,樓上長滿了野草,甚至長出了一棵樹,失去原本的功能及風采,很難想像當年四周曾是一片洪水淹沒與殺伐攻奪的地方,它們曾一度成為被劫掠的對象。
到如今,碉樓仍然頑強而又孤獨地站在那裡,村路口到處可見的牌坊、門樓、「思親亭」、「雙親百壽亭」、「念親亭」等,鄉親將他們父母親小小張黑白的相片鑲在亭柱之上,表達了對親人永遠的感懷與存念,這些作為見證著華僑為家鄉傳播另一種文明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展示出僑鄉百姓歷史的一道光華。
■台山客家人的蹤跡
來此參觀五邑僑鄉,心裡面有拿來跟客家人相比較的作用,不同的兩個族群面對相同命運所歷經的苦難,遷徙:成為追求理想的必要手段。有意思的是,在台山人的住區中,無意中竟讓我發現客家人的蹤跡。
    客家人是在台山市東南角的赤溪鎮。赤溪包括了田頭、銅鼓、南灣等地,祖先是清雍正、乾隆年間從惠州、嘉應州所屬各縣遷入台山(古稱「新寧」)的,他們聚居於曹峰山下,到了民國年間,因生活無著被迫飄洋過海到南洋謀生,打造新的家園;目前全鎮人口將近三萬人之眾,而來自本鎮之海外僑民卻多達五萬人,成為道道地地的僑鄉。民國九年印行的《赤溪縣志》記載『赤溪東西南三面瀕海,山巒環迭,與內地交通隔閡,故風氣尚亦頗殊焉。結合甚固,相親相愛,讀書之士類多,奮勵出外求學,遠者且數千里-------』,描述頗為貼切。全鎮有農有漁,200多條河流水網交錯,沿海一帶有二十多處大小海灣,尤以銅鼓的黑沙灘最為聞名;客家住區都是山巒環繞,有白宵圍、白宵二圍、馬洲圍、天字號圍等,全區原始灌木林涵蓋面積達十萬畝。根據仔細瞭解,曹峰山下有座古墓,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年之久,是明朝兵部尚書葉夢熊之母余氏之墓,有「三世一品葉氏后土」石刻,是赤溪保存最古的墓碑之一,印證了客家先民來此生存的歷史,頗具代表性。
有鄉親表示:台山話就是「受客家話污染的廣府話」的說法十分有趣,所謂「污染」也就是相互影響的結果,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可惜我不太能夠分析或記錄語音,地方語言實在太多、太豐富了,彼此溝通變成一道高深的藩籬。我站在赤溪街上,看著簡單又樸實的屋舍,顯得相當沈靜。隨意在一家農肥店探詢,跟女主人與來購買肥料的兩位老人家聊聊,詢問他們本地僑民狀況,其實赤溪移僑沒有鄰近的都斛鎮多,當年不太平的年代,赤溪建有城牆保護全鎮,目前保有一座東碉樓,是較有代表性的建築,全鎮的大廟「城隍廟」在文革時期遭受破壞,老人家表示:全鎮因是逃難性的遷徙來到這裡,因此多是雜姓人家,沒有龐大的血緣家族存在,在我一一詢問的民俗民情中,最特別的是從農曆八月初一開始到十六的掃墓,這跟其他客家莊有較大的差異。
從台山市台城搭車來到赤溪,需要兩個鐘頭的車程,看見客家人艱苦奮鬥的族群本色,文化的自然流動現象讓傳統以農維生的生活型態開始轉向海洋文化,赤溪鎮沖口一帶以網漁維生,這也是五邑地區基本的生活型態。前往田頭墟的中途經過豬母潭水庫,它的儲水供應了田頭、都斛兩地的用水,山區四周景色很是清秀。到了都斛鎮,老街上整排碉樓式樓房很整齊的排列著,僑聯飯店述說著濃厚的僑鄉意味,海鮮、溫泉-----散發著歷史與文化的慾望。
至於歷史上記載下來的「土客械鬥」,到如今都已平息無事,客家人在五邑地區真正定居了下來,開展了自我的生活圈,不再爭鬥、不再相互排斥。
■烙上僑鄉的深刻印記
整體來看,廣東本身就是一個大僑鄉,境內著名的僑鄉又有好幾處,潮汕是,梅州是,珠江三角洲不少城市也算是,但這些地方做為僑鄉給人的印象都比不上江門來得深刻;在江門,差不多戶戶有華僑,家家是僑眷,甚至許多村鎮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僑匯,而到處可見的中西合璧或純西洋風格的建築,成為象徵性十足的文化景觀,江門當然就是僑鄉中的「僑都」了。
這趟江門五邑之旅劃上句點的時候,是一個中午的光景,在車站裡買了一罐僑鄉名產「檸檬薑」嚐嚐看,不看標籤還真吃不出是什麼製品,直到車班時刻到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沒有帶走一點「名產」!
2005/0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2-26 14:33 编辑

我公司里的员工台山人和开平人占多数,除了家乡话都会还会讲广州话。
不过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6: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冇提到鹤山沙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