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33|回复: 41

港媒:<东方太阳报》:笑看天下:粵語強勢不可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0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行普通話無可厚非,然而若因此而粗暴扼殺粵語,則罪不可恕。最近,有政協建議廣州電視台把粵語播音改為普通話播音,被內地傳媒狠批諂媚。


有論者指,以先進、通俗、低俗的區分法來定義文化的思維,基於部門利益和部門權威來管制文化的方式,才是中國文化內在的阻礙。文化不是廣播體操,一聲令下,所有人整齊劃一,按第一套做、按第二套做。留得下的文化,多從自選動作和自創動作中產生。文化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不能命令所有的花同時開放,或發出同一種香氣,然後說:好和諧啊!

粵語成為強勢方言,非關「霸道」,那是自然發展的結果。粵語有發達的方言文化習俗傳統,加上省府又在廣州,經濟發達,是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吸收外來物事比較快,近年來,口語方面就吸收了不少香港詞語,如「的士」、「士多」、「爹哋」、「媽咪」、「發燒友」等,更傳神生鬼的如「咪神」、「爆乳」、「飛Bra走奶」、「破彈」、「賣大包」、「谷事業線」等,被娛樂版編輯用得出神入化,版面頓時活色生香,十分之3D,立體到唔會「裝假狗,瘀到嘔」。

粵語既是強勢方言,不少客家人、潮州人努力地學習粵語,以會說粵語為時尚,特別是與粵語相毗鄰的客家、潮州邊緣地區,有許多青少年認為本地話「老土」落後,產生一種自卑感,乾脆以粵語交談。有研究方言的內地學者指,再過一兩代,估計某些方言會為粵語所取代。粵語方言,的確存在發展的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珠三角,会讲粤语确实是出门也比较方便。所以,贱内天天在我旁边吹枕边风,要我教小孩“讲广东话”,我怒斥道,坳洲话就不是广东话嘛?心里上假装不服,其实,内心早已经被粤语征服了。如果十年后粤语的环境还像现在那么强势,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他们只会比我们更好地融入“广东”。普通话与粤语的扩张,夹在其中的任何语言都没有生存的可能,二十年后,大概没有人再提不会讲客家话就不是客家人这样的话题了,OUT了,早就有人说客家话是普通话与粤语之间的过渡了,客家话是粤语的分支是未来的话题,我猜测。

所以,我的答案是“二十年后,客家人强烈地反对普通话支持粤语,广州人倒讲普通话了”,可能吧,世事无常。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10-8-15 01:3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的一部分人对粤语的观点。

陈云:保卫大粤语
本帖最后由 chihang2003 于 2010-7-20 21:01 编辑

2010年7月20日

我是客家人,忧心客家话失传,但我热爱粤语。保衞粤语,固可从政治平权、从文化权利去讲,但保衞粤语、保育粤语,更应从中文保育来讲。

粤语保存中华雅言,珍如拱璧,即使粤语不是有一亿人讲(实际数字),只有几百人讲,也要保育,也要在学校传习,特别是香港的情况,正体字、粤语教中文的优良传统,出於政治意外,由英国殖民政府保存下来,更是文化奇迹,香港人固然要珍惜,大陆人也要理解。北方人立场不同,珍惜不珍惜,由得他们,但不要横加干预,不准吾人在公共领域和文教机构用粤语。

汉音唐话 文化集成

陈存仁医师《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记载,刘半农(刘复)倡导白话文,求教於章太炎。章说,白话文不自今日始,《毛诗》就是白话诗,《水浒》、《老残游记》,用苏白写的《海上花列传》,也是白话文。但是你们写的白话文,是根据什麼言语做标准的。刘半农侃侃而谈:「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章师听了大笑,问刘:「你知不知道北京话是什麼话?」刘半农不假思索答说:「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裏人说的话。」章质问:「明朝的话你有什麼考据?」刘半农无言以对。

章以明朝音韵诵读文天祥《正气歌》,发音与北京话迥异,说道:「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好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此话一出,刘半农哑口无言。

广东人源自古代越族,在汉唐期间接受中原文化,此后关山障隔,免受胡人沾染,边陲之地,反留有汉音唐风,德国民俗学称此为文化孤岛(德文 Kulturinsel),犹如今日要亲见唐代之淳厚,宋代之雅致,要参访日本京都。又因文人雅士来岭南施教者,多因贬谪,如韩昌黎、苏东坡、屈大均,故粤人之文风,最重气节,常怀整顿中原、匡正天下之心,此洪秀全、康南海、孙中山之义事也。

清末民初,又与西洋接触,因此广东话的语音和词源最为丰富:古代南方民族土语、汉唐中原雅言及西洋翻译借词。中文与土语混同千年,修成正果,复加西洋新语,更见活泼。

北方白话,乃至共产中国推行的普通话,语源是明清江浙官话、蒙古满洲胡音及苏俄翻译文体,只混了几百年,而且混得芜杂。「我的车让他给砸了」(我的车被他毁了)。这是北京土话,不是通用中文,今日也成了普通话、白话文了。以北方普通话做中国语文典范,乃是近世中国语文之大灾难;中共简体字那一笔混账,且不说了。

文书方面,由於粤语语音丰富,声母二十个,韵母有八十八个(介音三十五个),声调有九声(或十声)。比诸粤语,普通话声母之数相若,但韵母及声调少了一半,是故粤语辨义能力大,口语可用单音节词,不必复音化,文书也随之简洁。

北方话讲的眼睛、杯子、马儿、石头,粤语口语只说眼、杯、马、石,文书也写杯、眼、马、石,一如古文。语法方面,粤语是保存汉唐语法最多的中国方言,口语「我去九龙」,粤曲「富过石崇,穷过蒙正」,都是古文语法,如果是写文雅中文,广东人胜於北方人,「我去九龙」变成「吾往九龙」,很是方便,北方人要从「我到九龙去」转换过来,反而碍事。

粤语雅过普通话

「我返沙田」,变成「吾返沙田」或「吾回沙田」,浑然天成;北方话「我回到沙田去」,要变回古文,迂回曲折了。北方人坚持用北方话做中文的白话标准,是自知吃亏,自惭形秽,进而改换中文正统,要南方人来迁就,有其私心在也。

共产中国以北方白话为语体文的典范,於是显得南方粤语「不雅」。广东人写「我一生人」,古意盎然,在香港却被北方来的普通话老师逼迫,要改写为「我这一辈子」。粤语文言「请勿」不能写,北方白话「请不要」却可以;北方土话「甭」,今日也可以入文。

香港火车的口语公告,也有文化体谅,或文化歧视。粤语是「列车即将开出,请勿靠近车门」,好好的六字文言,普通话却变成「列车即将离开,请不要靠近车门」。粤语是「由於前面的列车尚未开出,本班车将稍为延迟,不便之处,敬请原谅」;普通语是「还未开出」,「尚未」本来是汉唐文言,但对住今日中共调 教出来的北方人,讲不得「尚未」也。

粤语是「请小心月台空隙」,普通话是「请小心月台的空隙」。北方口语脱离文言久矣,没了那个「的」字便听不懂,真的掉下去,会投诉香港的中文不合规范的。广东人到了北方,普通话再好,也别说「求之不得」、「欢迎之至」、「有何贵干」、「唯你是问」与「岂有此理」,这些唐话,他们听不懂。

粤语的「今日」、「明日」来自汉文,普通话教中文的北方老师偏要香港学生改写「今天」、「明天」,好与土语看齐。广东人挂在口边之「唔同」,写出来是「不同」,北方老师明明懂得的,文书却要香港学生改写为「不一样」。现在街头听的、电视广告讲的粤语,竟有「唔一样」这个语言怪胎,此乃北方之文化霸权。

为了迁就北方口语,香港政党社民连的纲领口号,不敢写贴近粤语口语的「没有抗争,何来改变?」,要写讨好北方蛮语的「没有抗争,哪有改变?」。我六十年代在乡村读小学的时候,文书要写「即使」、「即管」、「就算」、「尽管」的,不能写「哪怕」的;现在普通话学校的广东学生,讲广东话,口语也讲「哪怕」,不晓得讲、也不敢讲「即使」了。

「即使」是望文生义的汉字文言,汉末三国已经入文,唐朝的韩愈、杜甫再世,也看得明白;「哪怕」却是狗屁不通的胡语土谈,莫说是宋朝的苏东坡,就是明朝的王阳明也不懂的。粤语不能在正统学校的中文堂授课,雅言也沦为鄙俚。野蛮取代文雅,你说荒唐不荒唐?满洲以来,就是如此;中共取代满洲,也是如此。我之所以反 共,向往自由之外,就是为了保存中华道统。

霸权不要紧,粤语也霸道,在广东也排挤了客家话、潮州话和苗、瑶、壮、潼、黎等少数民族语,但粤语语音精密,语法简明,贯通古文,粤语成为广东、广西、海南、南洋诸国及美加华埠的通言,此中既无政府权力威逼,也无文教机构倡导,一切自然生成,岂无合理之处?

黄钟委弃,瓦釜雷鸣

中国之书面语来自文献传承而非来自口语交流,是故中国毋须强求言文统一,全国通用之交流口语仍可沿用普通话,学校则应鼓励方言教中文,书面语须恢复古雅简明之通用中文,使各方言群体公平使用,而非迁就北方口语,否则中文书面语成为胡汉混杂语之载体,不能以文书带领口语,反而以口语带坏文书,中国文化必会江河俱下,中国成为言文鄙俚、举止无礼之国。

政府取缔广东话於公共空间及中文教学之正当使用,只使粤语沦为私密的部落语,而短话长说、粗鄙不文之北方普通话,反而成为现代中文正统,此黄钟委弃,瓦釜雷鸣也。

注:保衞粤语事大,快乐抗争容后再谈


========================
注:我引用此文是批判此文,此作者的政治观点我十分不赞同,只是为了批判才引用的,谢绝跨市。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10-8-15 01:4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客家人,忧心客家话失传,但我(更)热爱粤语。
===========
作者写少了一个字,我觉得。以“客家人”的身份写此文,更加凸现出“保卫粤语”的正当性?跟CCAV一样,用外国人的观点来赞中国?


香港的客家人比我们前卫,从中可看出,如果说,

广州话在我们这一代征服了我们的嘴巴,

广州话在我们下一代将征服他们的心灵?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10-8-15 01:5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0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用白话作教学语言,广州话佂服了香港人,不过!!还有英文的存在.
大陆用普通话教学,北话占据所有后生灵魂,躯売可能还会点母语,实际是个普通(话)人.
猴唔好骂狗,都是一路货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0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的一部分人对粤语的观点。
陈云:保卫大粤语
~~~~~~~~~~~
客奸!
因为厌贡而攻击普通话。大概此人也灰常讨厌同盟会香山人甚至马英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0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佬要保卫广州话。
唯一之计,就是关闭海关!谢绝港陆来往!
谢绝阿贡的资产在港交所上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0: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佬面对香港的竞争力持续下降,归咎于回归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鹤慈:粤语保卫战反证了普通话的势不可挡时间:2010-07-21 06:24 作者:张鹤慈点击:906次
  语言是为了交流的,不是为了分割的。


  黑话,行业里的行话是为了隔离,为了小团体的独立。


  今天全球化已经使得小语种迅速消失,这是大势所趋。


  广东人的所谓粤语保卫战,只能是证明粤语越来越被普通话取得。


  在广东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方言,粤语保卫战中的粤语指的是什么语言,客家话?客家就已经不是原来的土著民的语言,而是客人的语言。


  广州人如果可以抵制普通话,不愿意使用同一语言,那么客家话、闽语中潮州话、福佬话、雷州话、黎话、海话是否应该用同一语言?


  这还是已经成为有名称的方言,广州一些地区,十里不同音。特别是山区。虽然大同小异,但也会造成交流上的困难。


  如果广州有人提倡统一粤语?是否同样会发生潮州话保卫战?


  评【南方网发文:普通话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作者写了那么多,没有弄清楚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和关系。


  中国人的文字是统一的,而北京话或普通话和中国文字一一对应,方言不能和中国文字一一对应。


  南方人读书,也不得不将就普通话,如上海人的阿拉,书里只写作我。上海人也只能屈从普通话的发音我,而不能用方言把我读成为阿拉。广东话的鸡公,写在文字里也不得不按照普通话改为公鸡。这就说明了普通话在中国占有的地位。


  包括电脑的文字输入,拼音用的也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随着电脑的普及,普通话取代方言的趋势越来越不可逆转。


  语言的形成是相互影响的,英语同样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所以,普通话是否受到满族语言的影响不重要;古代的文字和什么语言对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


  今天的中国书面文字和普通话一一对应,而方言不能一一对应。


  上海人可以用上海话读书面文字,但文字中一些上海话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都是用普通话,而不用上海话。


  书面文字用我,不用阿拉或“伲”;书面文字用我们,不用阿拉或俄伲;今天的中国书面文字证明了普通话在中国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果孙中山决定了用粤语作为国语,粤语可能会取代北京话?


  孙中山是广州香山人【现在叫做中山】,而香山方言和广州话有区别,香山人可以听懂广州话,但广州人不能完全听懂香山方言石岐话。


  而今天,就是广东人拼命反对的电视台,电台,已经逐步的消灭了石岐话。


  广州人反对电视台,电台播放普通话,认为会削弱,消灭广州话,但同样是广州话利用电视台,电台消灭了香山方言石岐话。广州话消灭石岐话,和普通话逐步削弱广州话一样,是必然趋势。


  如果孙中山决定使用粤语为国语,可能是香山方言石岐话取代广州话,广东人还会保卫香山方言石岐话?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72113753.html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文是造成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州佬为什么还要逆潮而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方塊字是中国落后之源,名人说过"汉字不灭,中囯必亡".
矛得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早有汉语拼音体系,做好两手准备了…粤语准备好了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两手准备,汉字拉丁化是原来共和囯的囯策,因走不通才变成注音.有人不知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还用胡语说?不说古文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睡觉这一动词吧!
广州佬说“睡觉”,跟北方人差不多吧?
我们客家人还说“睡目”呢!也没有见广府人说客家话比广州话更雅?更没有见客家佬比广府佬发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7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