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3|回复: 0

興寧市刁田村_松竹圍;敦善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4 1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ig5.am765.com/hakka/kjwh/mnxq/201004/t20100428_561365.htm
“喜遊佳山水,搜奇訪古,窮幽探絕,終日忘歸。”近日,記者慕名來到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興寧市石馬鎮刁田村。雖然談不上是“搜奇”,但在這歷史悠久、古色古香的村落裏探幽訪古也確是一樁難得的樂事。

  興寧市石馬鎮刁田村位于石馬鎮南部,全村總面積7.8平方公裏。村莊雖然不大,但是這裏卻有10座建于明、清兩朝的客家古民居。它們或規模宏大,或造型獨特,或與名人相關……踏入其中,倣佛是走進了歷史的大宅門:古人的氣息、建築的韻味在樓廊廳堂間無處不在。

  位于村中央的敦善圍,是一座典型的四角碉樓三堂客家古民居。它建于清朝末年,由當時興寧著名的許家班師傅所建。整座民居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砌有照墻,有上中下堂。全屋正房58間,雜房13間。記者從敦善圍左側庭院走進,只見正門前的池塘水面上倒映著這座規模宏大的四角碉樓的全貌。雖然這座古民居尚未完全修葺,但其恢宏的氣勢仍然令人折服。

  “其外墻為沙石、石灰夯墻,裏面地上鋪築的地磚都是當時從香港運來的。”該鎮熟悉古民居建築歷史的謝勝宏先生對記者說,這座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築是依照《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樣式建造的。走進正門,記者看到裏面的廳堂石柱、門框木梁都做工精湛,特別是房屋木梁上精雕細琢的梅、蘭、菊、竹、金魚等浮雕用金箔鑲飾,至今仍光彩照人。

  隨行的刁田村委主任陳道章還向記者介紹了敦善圍主人陳伯衡的故事:清朝光緒年間,20多歲的陳伯衡生活非常貧困。為了生計,他約同村的王姓青年一起到香港闖蕩。在汕頭,即將開船的時候,同行的青年變卦不去了。陳伯衡沒有退縮,決定只身前往香港奮鬥。經過拼搏努力,陳伯衡慢慢積累資金,租店做起了生意。幾經艱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終于攢下了一大筆錢。發跡後,陳伯衡回鄉建起了敦善圍,並出資支持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離開了建築藝術高超的敦善圍,記者又來到了承載著濃厚人文氣息的特色古民居松竹圍。建于清乾隆年間的松竹圍,是一座典型的圍龍加碉樓的客家民居。它位于刁田村李坑,坐南向北,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80平方米,建築工藝精湛,氣勢恢弘。陳道章向記者介紹說,松竹圍的屋主是十五世落居祖陳嵩山公。據傳其二兒子是同治皇帝的老師,四兒是河南彰德府知府。現在屋內大廳中央仍然懸挂的兩塊牌匾就是很好的證明。

  記者站在大廳處抬頭,果然看到兩塊保存完好的牌匾:一塊落款“嘉慶十九年”、有著漢、滿兩種文字的牌匾,據說是清朝嘉慶皇帝親手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表彰匾;另一塊寫著“懷德堂”的牌匾,據說是梅州名士宋湘的真跡。仔細查看中,記者發現,“懷德堂”牌匾中的“德”字少了一橫。謝勝宏對記者說,其中是有故事的:據說宋湘是屋主陳嵩山公的義子。宋湘未參加科舉考試前,家道中落。陳嵩山公不惜出資送他到省裏參加鄉試。宋湘做官後,為報答恩情,專程給陳嵩山公送了一塊牌匾。“懷德堂”三個字中的“德”字少寫一橫,據說是宋湘認為主人一家向來行善積德、善待老師及鄰裏,沒有“橫”心,才能發大財、做大官,所以,“德”字裏面的心上面少寫一橫。

  品味著古人的故事,記者又來到了已有370年歷史的日升古井處。日升古井位于石馬鎮刁田村日升圍古民居側。日升圍于明朝崇禎年間興建,日升古井也在那時開始開挖。記者看到,水井的內壁由青磚砌成,現在內壁已生有一些青苔和雜草。雖然如此,古井的井水依然清澈透涼,水源充盈,前來提水的村民仍有不少。

  刁田村文物風流,鐘靈毓秀,人才輩出。除了敦善圍、松竹圍和日升古井,刁田村還有朝陽圍、善繼圍、四角樓等不少古民居和文物古跡。陳道章告訴記者,刁田村人文鼎盛,出過不少人才,像嘉慶皇帝親自授匾表彰的河南彰德府知府陳燾、創辦興民學校的陳少岳、黃花崗起義烈士陳文友、民國初年任廣東省參議員的陳伯衡、郭沫若的秘書陳宏萬等。1941年冬,日本侵略軍攻佔香港,中國共產黨為了營救留港的文化界民主人士,將他們分三路疏散回內地。柳亞子父女來到以往的石馬鎮刁田村,在東江後東特委組織部長張直心家住了十八天。建國後,柳亞子先生住在北京,仍念念不忘在石馬度過的日子,曾寫下一首七律,後二句是:“難忘石馬村前路,儷侶張陳志未灰。” (記者 李玉嬌 古禮賢 通訊員黃佑鵬)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10-5-14 12:05 编辑 ]
W020100428560492039752.jpg
W020100428560494376201.jpg
W020100428560497345035.jpg
W0201004285604992123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0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