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7|回复: 0

[海南] 儋县那大公社石屋大队,开创一个时代的奇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2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儋县那大公社石屋大队,开创一个时代的奇迹




        1960年代,儋县那大公社石屋大队拓荒求发展,创造了“存款百万元,余粮百万斤”的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评价说:“北有大寨,南有石屋”。

  
石屋大队,开创一个时代的奇迹

海南日报记者范南虹  特约记者郭树护



  像一个奇迹,1960年代,儋县那大公社石屋大队在短短十年实现了“存款百万元,余粮百万斤”的目标,崛起在海南西部地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政要前来参观。
  “这是我在燕子潭搬石头!”、“这是我在湖洋田插秧!”、“这是我在夜校学文化!”……9月8日下午,当海南日报记者在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拿出一摞50多年前的老相片时,村里老人争相围上来,纷纷指认那些黑白相片上自己的身影。一时间,历史在此定格!
  战燕子潭,打响开荒“第一炮”
  今年72岁的范华庆看见自己当年身穿带补丁的裤子,手里拿着钢钎,正跟村里三位壮劳力搬石头。“那是在燕子潭劳动!”范华庆说,当年的燕子潭,是座荒山,乱石遍地。石屋大队发出开山号召后,他就和村里青壮年劳力上燕子潭开荒了。“天天在山上,憋着一股劲儿搞劳动,想早点把荒山开发出来种粮食。”
  “1959年――1962年,是石屋大队最困难的时期,每人每天只有3两米,根本吃不饱。”范华庆回忆,石屋大队当时共有冒坤、五岭、石屋、富豪、中间5个生产队,人口不多,100多户1000多人。“非常穷,村民住土屋、茅草屋,连稀饭都喝不饱。”
  范华庆说,1959年大旱,连续11月未下雨,有村民产生了逃荒念头。“石屋大队党支部书记胡松决定开展自救,他动员说服群众,开荒生产种粮食。”范华庆说,当时的石屋可耕地少,只有向荒山荒坡要粮。
  石屋大队上了年纪的老村民都难以忘记1959年10月3日这天,胡松带领由大队党支部委员和青壮年共73人组成的“生产突击队”开赴燕子潭,打响了石屋开荒“第一炮”。
  我们当时开荒很缺工具,锄头、砍刀等都不够用。”范华庆说,石屋大队自力更生,没有向上级、向国家要一分钱,靠砍树烧炭卖才换回一些劳动工具。
  “生产突击队”进入燕子潭后,吃住都在山上。胡松的弟弟胡童回忆,当年的突击队员在山上和衣露宿,吃番薯充饥,每天坚持劳动达16个小时以上。“在燕子潭苦战了两个多月,终于开发出了近500亩山地,全都种上了木薯。”
  到1960年,石屋大队种的木薯有收获了,村民们虽不能完全填饱肚子,但终于解决了粮食难题。
  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生产,石屋大队除了开荒生产,还把一些沼泽地、湿地也开辟成水田。
  今年88岁的陈火妹,1960年代,任石屋大队一个生产队的队长。“那时候,湖洋田还没有整治好,它像一片沼泽一样,水很深,没人敢下去插秧,我是生产队长,就带头跳下去了。”
  陈火妹说,石屋大队创业始于1950年代,到60年代就创造出了“双百万”的奇迹,到70年代更是达到辉煌的顶峰。
解决温饱谋划奔小康
  “粮食问题一解决,肚子不饿了,大家更有力气更有信心发展生产了。”今年71岁的刘三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石屋大队苦干3年后,大家不仅自己吃得饱,还有余粮。“大队多余的木薯有的拿去支援邻队了,有的拿去卖了。”刘三妹当时是大队妇女主任,她记得石屋慢慢地让周围的群众羡慕起来,“有人还逃荒到石屋来。”
  今年72岁的王裕道就是1960年从儋州木棠镇逃荒到石屋来的。“木棠镇当时断粮好几个月了,我的父亲也饿死了。”王裕道记得,自己逃到石屋的时候,人瘦得皮包骨,双脚都肿了,刚到石屋大队村口就饿昏过去了。是石屋人救了王裕道,看见石屋还有木薯可以吃,而且石屋人在大搞生产,开荒种粮,王裕道从此便留在了石屋。“那个年代,到处都在放卫星、说假话,明明有人饿死了,还在编造亩产上万斤的谎言。而当时的石屋大队,却扎扎实实地抓生产。”
  到1963年,石屋开山造田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相继开发荒山117座,开荒造田6500多亩,全村耕种面积扩展到16000多亩。范华庆回忆,从1964年起,石屋大队的农民,一日三餐吃上了干饭,不再挨饿了。一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1957年,石屋大队粮食总产量仅有37万斤,到1963年增加到50万斤,1964年59万斤……石屋人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1960年代中期,范华庆成为石屋大队支部副书记。“温饱问题解决了,大家又想着奔小康、奔富裕。”如何才能赚钱呢?范华庆说,大队党支部讨论后,决定发展多种经济,种植经济作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工结合。短期作物种香茅、木薯、面薯、菠萝、芭蕉、咖啡等,长期作物种橡胶、椰子树,还有一些经济林木。养殖业发展养猪养鱼养家禽,加工业根据村里的经济作物有针对性地发展淀粉加工厂、粮食加工厂等。”
  刘三妹告诉记者,1962年,石屋开始大面积种植橡胶。“没有土地,就组织大家上山开荒;没有橡胶苗,就发动大家去捡橡胶种子回来育种。”直到1964年,石屋大队完成橡胶种植,一共种了5600多亩,20万株橡胶。刘三妹指着村子外面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说,当年种植的橡胶如今已经分到各家各户,并且更新过了,成为石屋人的摇钱树。几十年前的劳动成果,至今还在为石屋村人造福,可以想见当时大队领导班子的集体眼光和智慧。
  “石屋式”社会主义
  十年苦干、十年实干,再加上科学的生产发展规划,石屋人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忍饥挨饿的状况。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石屋人相继开发荒山117座、填平110多个矿坑、修筑了49条田垅和1030条总长197公里的排灌渠道,建造了16座电灌站,全村耕地扩展到16000余亩,先后发展起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建起了大队运输队、粮食加工厂、淀粉加工厂、发电站……
  石屋人进入了温饱生活水平,实现劳动力年均收入1500元,大队集体存款100万元,集体余粮100万斤。60%的石屋人住进了大队统一盖的二层小楼。“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不是梦想是现实。
  “现在这些二层小楼,都是1960年代盖的。”范华庆指着自己居住的房屋说,石屋大队有了粮、有了钱,开始考虑群众的公共福利。大队建起了医院、敬老院、教学大楼、实行了公费医疗,老人有养老金,小孩免费上学。有了自己的电影队,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免费看电影。
  “当时,村党支部的威望很高,每年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分配上年留存的集体资产,安排当年的生产计划。我们那时候采取多积累、少分配的原则,群众也没有意见。”刘三妹说,因为大队领导班子的成员都是吃苦在前,不多拿多占,不损公肥私,把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得很好,大家都没有意见。“想着集体奔小康,集体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干劲都很足。”
  范华庆告诉记者,集体资产积累雄厚之后,集体福利事业也不断发展。“石屋大队建起了自己的小学、中学,社员子女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全部免费;大队合作医疗站已经改成卫生所,实行公费医疗;各生产队的托儿所、幼儿园费用也全部由集体开支。”
  再后来,石屋人还实现了集体养老,让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不用子女供养,安度晚年,他们除了由大队免费供应口粮、食用油、猪肉以外,每人每月还发给10元零用钱。
  石屋,1960年代创造的富裕神话,一时风靡全国。周恩来总理一句“北有大寨,南有石屋”的评价,更是让石屋与大寨齐名,使“石屋精神”、“石屋模式”传诵至今。
  (海南日报海口9月23日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