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8|回复: 5

【转帖】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张氏宗祠“德远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9 16: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t2t-travel.com/travel_j/renwen/njzhang.htm

南靖塔下“德远堂”    

  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屹立着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张氏宗祠“德远堂”。
德远堂张氏裔孙遍布新家坡、泰国、日本、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人口达五万之众,不少人是当地殷商富户。而塔下祖地的张氏人口,不过一千余人。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是德远堂最热闹的节日——塔下张氏肇基纪念日。旅居外地的族亲纷纷回乡参加庆典。据德远堂珍藏的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张氏族谱》记载,德远堂张氏的开基始祖,是张姓第一百二十二世孙、宋淳熙年间进士的张化孙的第九世孙张小一郎。张小一郎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携妻华氏、子光昭迁南靖县马头背,同年七月十四日,又从马头背迁居塔下,至今五百多年,已传衍子孙到二十三世。
张氏开基塔下后,子孙从明末开始向外迁徙。起初,他们主要迁居泰国、新加坡等地,后来多数迁往台湾。族谱记载迁台的有数十人,其中,有随军去的,有逃荒去的,有去经商的,也有应聘去当教书先生的。

塔下开台先民中,十三世张石敢的经历尤其不凡。谱载,张石敢是十二世张太和之子。相传张石敢出身贫寒,聪明勤劳。乾隆初年,塔下连年灾荒,民不聊生,许多人背井离乡,外出逃荒。有一年,除夕将到,张石敢身无分文,家徒四壁,眼看年关难过,便向本村一屠夫赊了三斤猪肉。除夕夜,屠夫上门讨钱。张石敢无力付还,请宽期限。屠夫不肯,将已在锅里煮熟的猪肉拿走,临走,又抓把草木灰撒入锅中,使肉汤也不能喝。正值青春年华的张石敢受此大辱,悲愤万分,决心远走他乡,励志图强。大年初一,他离乡登程。辗转到了厦门,恰遇船只驶台,便登船随行,历尽苦难,最后定居台南,开基创业,传衍子孙,后来经商得利,家殷富足。

德远堂《张氏族谱》载,张石敢的子孙后裔,曾多次回乡祭祖。嘉庆元年(1796年)其孙张振东,嘉庆十七年,其曾孙张克忠,禀承祖训,先后专程到德远堂膜拜祖先,并在其九世祖张标锦、十世祖张邦珍坟前和德远堂前竖石旗杆。德远堂前有两根石旗杆,分别刻“大清嘉庆元年丙辰科明经恩进士,十五代孙张振东立”和“嘉庆壬申科选拔进士,十六代孙张克忠立”,今字迹仍清晰可辩。清同治九年(1870年),德远堂第二次维修。张石敢裔孙派人回乡捐款,还特地临摹了德远堂壁画和牌楼、匾额、石柱题辞,回台后兴建了一座同样的家庙,也命名为“德远堂”。

德远堂占地七亩,二进建筑。大殿横梁上,镌刻宋代朱熹警世之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堂前树立着二十多根石旗杆,炫示了塔下张氏历代科名及第、读书出仕的荣耀。如今,塔下人在国内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等各方面的人达三百多人。村民个个知书达礼,儿童免费入学,是南靖县有名的“文化村”。

来源:http://www.t2t-travel.com/travel_j/renwen/njzhang.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2 1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没人爱文物

现在有些人对文物不再爱惜了,我记得,在我以前,去漳州的一个农村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地方有很多墓,都是清朝的士后老年人家的墓,可是那里的地方有些路面有洞,这样一道下雨的时候那个坑里就积满了水,但是有人就吧人家的坟墓的墓碑挖起来,拿来点在坑上面,这一点是对那位已经死去的人不尊敬,一个是那个也是墓碑,也是清朝时候的墓碑,虽然不是很久,但它也是文物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1 15: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德遠堂傳下21世孫,居住地為南歐,自塔下遷出,家中兩本族譜保存完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17: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jlchang先生
請問你族譜裡有清楚記載南靖德遠堂張氏後裔遷台的世系和概況嗎?
因為我外公那沒有家譜 外叔公也不清楚這些
墳墓只寫外曾祖父叫張聰明 外高祖父是張六三 外高祖母叫李綢
外高祖父的媽媽 叫做林雪 可是卻不知道張六三父親是誰
只知道早期從南靖到台灣台北縣 在遷到宜蘭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0 2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德远堂我经常去的,它面前的石旗杆是目前全国所有客家祖堂保存最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4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狂熱份子 at 2005-7-18 17:22

墳墓只寫外曾祖父叫張聰明 外高祖父是張六三 外高祖母叫李綢



墓碑上的  名字多不是生前的名字..一般是老人过世后取的.比较随便.

但是也会随真名 也在族谱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