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8|回复: 0

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1 15: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工作报告

丘定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理事、会员:

     大家好!

     今天召开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本人受理事会的委托,向大家报告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的工作情况,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请大会审议。



三年工作回顾



  三年来,在主管单位梅州市文广局、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众多热心人士的支持及理事、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一直围绕着梅州市委、市政府 “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协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努力传承、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乐,为梅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各项预期目标较好实现。



一、协会成立,盛况空前。

    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于2006年6月18日正式成立,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参加了成立宴会,原省人大副主任王维,市领导曾超麟、林佛全、郑少伟及老同志杨增培、刁耀杰、陈珍书出席了成立大会,广州、深圳、惠州、河源、龙岩、汕头、揭阳以及广东汉乐之乡大埔等汉乐研究会、联谊会、协会代表均聚首梅州,成立大会闹热隆重,盛况空前。



二、培育苗子,努力传承。

    协会从成立开始始终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积极培养新苗子,在广东汉剧院、梅州市艺术学校的支持下,十多位汉乐新苗在笜壮成长。为更好地做好传承工作,协会组建了梅州广东汉乐团,坚持每周1~2晚排练或汉乐和弦,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大大提升了协会成员与乐团的演奏水平。

     三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梅州城区第三~五届群众文艺汇演”、“亮胜客家艺术文化中心的正式启用音乐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梅州行音乐欣赏会”等大型音乐会,获得了广泛好评,提高了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的社会知名度。



三、编创新曲,成绩突出。

     广东汉乐源远流芳,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革,古老的广东汉乐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兴替嬗变,广东汉乐的艺术家们怀着对古老的客家汉乐的深厚感情,不断创新发展,把新的配器和演奏注入到汉乐血液中,使之枝挺叶茂,与时代同步。我们已经配器及新编了30多首广东汉乐,其中有张优浅编曲的《汉乐欢歌》、《鱼跃平湖》、《摘金柚》、《茶山春早》,刘鸣钟编曲的《韩江女》、配器的《杜宇魂》等,钟礼俊、丘煌、钟礼坤编配的《将军令》、《小扬州》、《鱼跃平湖》等,这些新作品,不但丰富了现有的广东汉乐,而且为广东汉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会刊》是对外宣传的刊物,协会每年将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三期会刊,会刊发表了不少广东汉乐研究论文,使《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会刊》更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成为了广大朋友身边的一份有益读物,深受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欢迎。

     音像出版也是协会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2006年10月,以刚成立不久的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为主要成员组建的广东汉乐团晋京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广东汉乐演奏会”,音乐会现场由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国乐风华”录制成DVD并向世界连续播出三天;除此之外,我们还出版了DVD五套(成立时音乐晚会、汕头市龙湖区音乐会、中国电信客户音乐会、与新加坡华乐团联谊音乐会、深圳大工业区管委会新年音乐会),CD一套(客风汉韵),这些作品向世人展示了广东汉乐的典雅优美,古朴大方,刚柔兼济,并进一步扩大了梅州广东汉乐协会及乐团在社会上的影响。

      协会成立以后,我们逐渐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汉乐,计有《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汕头日报》、《梅州日报》、《音乐周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湾宝岛客家电台、中华文化网、中国古筝网、郑州文化网、浙江文化网、客家风情网、东江客家网等媒体以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五、交流联谊,促进提高。

  协会始终坚持以乐会友,广泛团结各地汉乐界人士,加强了与国内乃至国外的文艺团体的交流联谊,为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006年6月梅州广东汉乐协会成立时与大埔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庆祝广东汉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典活动”,反映非常热烈。2006年10月以梅州广东汉乐团为主要成员组成的汉乐团晋京演出,获得汉剧专家、学者、观众好评,《音乐周报》陈树林文章对梅州广东汉乐团第二场演奏给予较高评价:“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多为齐奏,乐曲往往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层次减弱。而第二场广东汉乐音乐会演奏的几首较大型乐曲,吸收了西洋的配器法,经过编配的乐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强弱对比明显,织体严谨,层次感受更加清晰,就像一碗延吉冷面,肉片、果片、面条样样分明,用后觉得清新爽口,其中大锣鼓的《汉乐欢歌》,乐曲开始火爆热烈,乐曲中间节奏徐缓,弹拔乐引出笛子明亮的主旋,弦乐扎实而不大厚重的烘托,使乐曲层次分明;随后的笛子变奏,犹如一只快乐的百灵鸟,盘旋在乐曲的‘上空’,在旋律间穿插歌唱,非常优美动听,乐曲的结尾部分欢快热烈,锣鼓与管弦乐的对句演奏把人民欢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乐曲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又不失传统的民族风格。其它几首乐曲,如民族管弦乐合奏《将军令》、《鱼跃平湖》等,也都是很成功的创新作品。”2007年12月,由汕头市音协、汕头龙湖区委主办的 “2008年新年音乐会”上演出了广东汉乐经典名曲,汕头日报的醒目标题点明上演精彩广东汉乐,反映热烈;2008年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与布吉客家音乐联谊会也进行了联谊演出,得到了满堂喝彩; 2008年9月与新加坡南洋客总华乐团在广东汉剧院排练场联合演出,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11月还参加了大埔国际汉乐周活动演出,得到一致好评;2008年底还与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音乐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合作,取得了丰厚成果;2009年春在深圳市大工业区大剧院上演了三场广东汉乐音乐会,现场观众达到3000多人,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特别在坪山剧院演出时,掌声不断,观众要求加演节目,演出非常成功……通过这些交流演出及广泛的宣传,增强了人们对广东汉乐的了解和喜欢,也增强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六、团结协作,稳步发展。


  我们始终把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规范,开拓进取,使梅州广东汉乐协会的整体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召开会员大会。每年都有一次理事及会员会议,主要骨干经常碰头开会,民主决策,对上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年度的工作做出安排,并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人事调整,适当稳步地做好本会新会员的发展工作。三年里,协会从原来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使本会队伍不断壮大。  

      二是千方百计筹集经费。通过演出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为协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除重点扩大宣传花费7万余元,制作DVD、CD、出版发行会刊外,固定资产已达10余万元。

     协会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出现了不少不计报酬,不图名不图利,献身于广东汉乐事业的一批好人好事,今后将对这些辛勤劳作的汉乐工作者在协会会刊上给予表彰宣传。



今后工作的意见



     总结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三年来的工作,成绩斐然,但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多样;乐团演奏员的整体台风不够自然;乐团缺乏年轻的演奏人才;乐团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协会运作的经费筹集还存有一定的困难,这些都将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解决。

  本届理事会的任期已满,会员大会即将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希望大家以后要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和艺术水平,为传承广东汉乐,发扬客家文化,为我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梅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今后工作意见:

  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广东汉乐的演奏水平。加强排练,适时的、多形式的举办广东汉乐演奏音乐会,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二要认真做好新会员的发展工作。严格按照章程规定与审批程序,积极稳步地发展新会员,特别要注意发展名望高、素质强的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本会会员。

  三要加强与其他文艺团体的交流活动。特别是要加强与海内外社团的联谊交流,力争每年都能创造条件组织安排一两次广东汉乐交流会。

     四要努力做好协会活动经费的筹集工作。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社团管理的规定和制度的同时,群策群力,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且钱要用在点子上。

       五要不断创新,增加新“血液”。广东汉乐要传承和发扬,就应该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应持续创作新曲目和做好老曲目的改编工作,同时也要增加新血液,积极培养年轻的广东汉乐演奏和研究人才,为广东汉乐的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9-8-31 16: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