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13|回复: 90

[讨论] [资料]客家人的越族血缘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0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畬家,……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
    所以畲族、客家本就是南方土著民族,两者都是先秦就已经在福建周围的古老民族,确实很亲,但不同族。只不过后来七闽各族都汉化很深,以至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先秦越族血统。
不仅客家,东南沿海的吴闽粤各民系,都是早年接受汉文化的南方民族,只是大家因为汉化很深,几乎无人愿意恢复原民族成分了。但是语言、文化等祖先民族的痕迹仍有保留。
资料来源:中国行政区划网

    织(人名)本来是西汉的藩国闽越国封的一个侯,封号为“南武侯”。南武侯织封侯时,封地在福建省武平县。
    后来西汉中央政府勒令闽越国、南越国各分出一部分土地(即闽西龙岩、闽南漳州及广东韩江流域地区),建立南海国,以免闽越国、南越国两国直接相临,发生兵战。南海国的首都迁到了今梅县地区的产溪流域,因面临大江,而定名为南海国,又因沿海地区也被纳入南海国领土,而定名南海国。南海国的沿海地带是指今潮汕、漳州的海岸线。
    这个南海国本来是直属西汉中央的一个藩国,但是因为其王族,源出闽越,所以后来与闽越国的关系发展比较密切。而且因为粤东韩江流域的原居民,本来就是闽越族系,而非南越族系,所以中央政府也默认南海国与闽越国的关系。但这样,反而导致了在南海国建国近40年的时候,南越国与闽越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执,最终由南越国战胜,并取得除南武侯故封地周边——即闽西龙岩一带之外,全部领土(即今梅州、潮汕、漳州)。南海国也随着灭国,南越国更因胜占,而将自己的首都,都改建为“南武城”,以彰显自己的功绩。南越国的首都就是现在的广州市,确实曾用“南武城”为名。

    干越、山越同属扬越族分系<吴国>;闽濮族、鸠獠、东瓯国、南海国则源出闽越国;骆越、西瓯又与南越国为近亲同系。于越、大越两族均发源自绍兴一带,属东越国<越国>。
扬越系:干越国、山越族、吴国   
   干越国境在今江西省北部,大致相当于赣语方言区。干越国首都大概在今南昌市境。山越族活动区域相当于吴语方言区,核心地域在今徽语区。徽语是吴方言的分支,有人认为徽语其实是山越族通用的语言。山越族没有建国,广布于东越国、干越国境。扬越国在洪泽洪一带。
闽越国:东瓯国、南海国、闽越国、闽濮族
    东瓯国境在今浙江省南部,首都在今台州市境。东瓯国后来被闽越国侵犯,就向西汉中央政府请求举国内迁,内迁到扬越族系的原居地(今扬州一带)。
    南海国首都在今梅州市境,南海国被南越国灭国的,后裔迁到淮南国、闽越国、南越国之间,也就是今江西省南部地区。成为现在客家民系的祖先和血统来源之一。
    闽濮、鸠獠族没有建国,活动在福建西北部、北部、中部一带,其地北与山越族、东瓯国相接,西与干越国、淮南国相接,东南为闽越国核心地带,鸠獠族臣属于东闽越国。
南越国:骆越、西瓯、越裳
    南越的分支很多,有骆越、西瓯、越裳等。骆越地在广西东部梧州、玉林、桂林等地,西瓯地在广西南部南宁、钦州等地,越裳地在广西北海、广东茂名、湛江等地。
东越国:于越
    于越以今绍兴市为都,大越以今宁波市为都,但两支都源出绍兴。东瓯国举国内迁到洪泽湖一带后,大越族迁到东瓯国旧地。所以现在的江浙吴语、江西赣语方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畲族、客家的越族血统
    山越族的后裔其中一支(鸠獠)南迁至原南海国境,成为现在畲族的祖先和血统来源之一。定居赣南的南海国后裔,后来又回迁到闽西、粤东一带,南海国故地,造成客家从赣南南迁到闽、粤的历史。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闽西、粤东的旧民。
    古地名词典记载:干 ,亦作 邗 ,本国名,后为 吴 所灭,故用以称 吴 。《庄子·刻意》:“夫有 干 越 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客家人的南方血统,跟山越族(吴系/扬越)、南海国(闽越系)两族,都有直接关系。

[ 本帖最后由 yattungi 于 2009-4-19 21: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0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靠基因分析正可靠。

客家地区是古代越国,不能证明现代客家人与这些古代越国有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0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attungi 的帖子

本文只说明静态局部的当地居民和忽视了大部份动态的迁移部分。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9-4-17 01:2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而且交通、补给条件制约,迁移的始终是少数。族群“迁移”认同,实际上是“移民”的神话,有专家称之为“假的移民史”,婉转一点的就说是“与历史不对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汉族的父系基因来源,与北方汉族是一致的,没有移民,如何解释呢?

史书,口碑都有大量的记载,北人南迁,都变假的了?

南方少数民族,因为文化上的落后,民族冲突中落在下风,逃的逃,走的走,也不是空口虚传的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汉族的父系基因来源,与北方汉族大部分一致,是根据历史记载(不是族谱,族谱靠不住)刻意选点的结果。大范围随机选点研究的结果,证明南北汉族父系基因迥异(中科院袁义达的研究)。

[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17 11:2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往北方的迁徙,很少,因为北方很长时间一直人口占优势,可开拓的空间就很少了。南方土地肥沃,早先也有很多本地百越居民,可是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南下,人口-基因优势就压倒了南方民族。以前的战争很残酷的,漳州早先畲民叛乱,唐朝政府就派出陈元光大军镇压,畲族人口大量减少,剩下的只好不断迁徙,发展缓慢。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不论什么民族都要平等对待,南方少数民族身上有很多宝贵的成分,需要尊重。特别是现在,到处都是北方汉族的东西,单调得很,比如央视,很有必要强调南方汉族及其他南北少数民族的创造了。

如果不是北方汉族不断南迁,身体力行,现在的南方汉语方言哪里来?靠网络课程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2: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靠族谱,恐怕东南没有少数民族了。所以说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意义,包括壮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壮族 还有 壮语,这是很容易划分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壮族的壮语汉语成分还是占多数的,而且还没有人对壮族人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呢。说不定真是白马县狄青的后裔呢。

数据相当可疑,甚至比江南地区还高,真的很可疑。当然我也不是完全不信数据。不过抽样调查存在概率上的误差的,所以要多采集样品,增加地域,修正误差。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09-4-17 12:56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2: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12:39 发表
壮族 还有 壮语,这是很容易划分的。

壮语文读已经和桂林官话一个样,本大猫都能听懂。如果没有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壮族很快就会同化为汉族的一个族群。壮族的族谱全都指向中原(山东白马,即肴山以东的河南一带)。壮族显然也混有一部分的古汉族血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11:30 发表
南方往北方的迁徙,很少,因为北方很长时间一直人口占优势,可开拓的空间就很少了。南方土地肥沃,早先也有很多本地百越居民,可是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南下,人口-基因优势就压倒了南方民族。以前的战争很残酷的,漳州 ...


畲族并非闽粤赣数省的土著民族,而是由洞庭湖流域沿山迁进。福建畲族造反,正如广东“瑶民起义”一样,是山区与平原矛盾的结果。平原镇压不住,就向朝廷搬救兵,调动河南固始的土兵杀过去,以蛮制蛮。河南固始属于信阳地区,这一带的方言非常特别 ,被称为“河南外语”(在河南推普中就专门针对他们发出“消灭河南外语”的号召),人也是南相者多。而且以固始为认同的仅限于闽南语区,其他地区不是(本大猫问过一位闽东的人)。固始,是闽南族群的认同,如同广府的珠玑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17 23:04 发表
畲族并非闽粤赣数省的土著民族,而是由洞庭湖流域沿山迁进。福建畲族造反,正如广东“瑶民起义”一样,是山区与平原矛盾的结果。平原镇压不住,就向朝廷搬救兵,调动河南固始的土兵杀过去,以蛮制蛮。河南固始属 ...

笨,是贝尔加湖流域。你家是里海的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建制度(私有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隶制的大片少数民族逐步投奔,封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化的少数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海拔相对较低的、沿江的地方,是汉化最早的地方。客家地区的这些地方在秦汉到隋唐时期都是汉化居民(主体应该是农耕百越的部落汉化)聚居点,梅县灵光寺建于唐朝,规模大,说明周边人口已经比较密集,而且安顿了很多代,有家业,才能凑到足够的钱、请到足够的人手来建造。而游猎的畲族是唐朝以后才进入的,散布于山外之山,啸聚山林的盘钟蓝雷赖“五姓贼人”不耕田,但能打斗,会割稻子,冲下山割禾搬回山上,与早期汉化的客家大战N个回合,不分胜负 。客家也是百越、畲瑶、汉族的混合体,要搞定顽固不肯汉化的畲族很容易,又打又拉,很快就把大批畲族也汉化了,只剩下少量没汉化,但也有汉化的族谱,指向伟大的中原。这跟湖南的情况差不多,生苗、熟苗、汉化苗蛮大战N个回合,最终除少量苗族坚持不汉化(但有汉化族谱)以外,到处都是蛮汉混合的“汉语”方言--湖南话(湘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