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2|回复: 0

[社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热情理应更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9 1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日前对同组人大代表的发言作出了尖锐的批评,“发言10分钟,其中8分钟都是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完了剩下的来不及了,最重要的没有了……”政协委员梁晓声对政协委员的发言也感到失望,“我们政协委员的一些发言质量水准和思想深度还不如网文。”还有委员批评说,“每个人上台后的开场白都一模一样,就像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似的。”“发言涉及问题非常狭窄,发言完全没有深度。”


  这些来自两会代表委员内部的批评,证明了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没有认真对待他们正在扮演的政治角色。过去我们经常讨论代表和委员们的参政议政能力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还存在参政议政的态度问题。10分钟有8分钟是歌功颂德,发言就像中小学生演讲一样———这是典型的走过场表现。一般说来,有两种情况会带来这种走过场的表现:要么是,现实的反馈让人觉得,即使认真发言、认真议政,也不能改变什么,因此感到兴味索然;要么是,如果说出了真问题,认真地去议政,就可能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具体到我们当前的公共讨论环境,这两种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有些代表和委员主动放弃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些代表和委员的这种消极态度,已经在内部得到了反省。有一些力图有所作为的代表和委员,认真对待其职责和使命的代表和委员,正在试图改变这个状况。这些人,他们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同样的负面激励,但是他们仍然很有热情,严肃地看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务。他们健康有力的参政态度还原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来应有的面貌。


  两会是中国每年一度的政治大事,从民众动员程度、参与程度和关注程度来看,又可以说是最具开放性和群众基础的政治大事。近两年,随着网络平台强力介入,以及民众议政热情逐年高涨,两会名副其实成为凝聚民意的大平台。不管是社会热点问题还是重大政治决策,哪怕是过去一年中已经被媒体讨论过的话题,都要在这十天里拿出来重新再议。这些议论,多数发生在媒体对官员或者明星代表委员的采访中,发生在媒体所刊载的专家看法中,发生在网络平台热烈高速的互动中。比较近三年的两会,我们可以看到舆论热议两会,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不仅议政气氛保持热烈,而且议政质量也日趋专业和理性。


  其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充分利用舆论所提供的话题,把场外的议政资源带到场内来。这些话题经过多轮讨论,既具备热度也具备深度,但是始终只能作为“舆论”存在,极其渴望进入制度内的决策议程,人大和政协是最佳途径。其实,场外舆论也一直在为人大和政协鼓呼,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宪法赋予它们的职能,建议人大监督始于预算。例如,目前全国上下都很关注的四万亿投资,已经有许多专家论证了人大监督的必要,而民众更是希望这笔巨资能够花得明白、花得有效率。舆论成熟、民众意愿统一,在这种时候,人大代表实在很有必要向政府提出要求,审查预算。实际上,目前舆论正在力图通过四万亿投资事件来推动落实人大的预算审查权力,继而全面推动人大的监督权力。


  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政治功能,或许需要制度的进步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或许需要代表和委员们更多的学习,更职业化的状态。但是,在制度改进之前,代表和委员们或许应该把现有的政治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代表和委员的发言,未必一定要比网友的文章水平高———因为网友中不乏专业人士,但是代表和委员们的发言热情,参政热情,一定要比网友们更高———因为代表和委员们肩负着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摘自《南方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4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