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1|回复: 0

臺灣的「東南亞客家」(作者:黃靖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7 1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臺灣的「東南亞客家」
黃靖雯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中文摘要
臺灣的「客家研究」自1990年代開始興起,直到2005年,臺灣從事「客家研究」的研究者才逐漸把研究焦點轉向海外客家,同時著重對東南亞區域客家人的族群身份認同(ethnic identity)、族群意識ethnic consciousness之議題進行描述與解釋。透過使用下列三篇論文作為文本,即:張維安與張翰璧2005的《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陳美華2006的《族群、歷史與認同:以馬來西亞客聯會的發展為探討》以及蕭新煌與林開忠(2007)的《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本文旨在分析臺灣的客家研究學界在研究並論述「東南亞客家」時所忽略的幾個面向。本文認為,臺灣的客家研究者必須把「臺灣客家」與「東南亞客家」看作是異質性的概念。欲研究東南亞區域的客家社群,研究者必須事先厘清東南亞區域各國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情境,才能在研究中發現社會事實。最後,本文將提出對於「東南亞客家」的研究觀點。
關鍵字:東南亞;客家;華人;族群;臺灣
一、
前言?
臺灣的「客家研究」自1990年代開始興起。2005年,臺灣從事「客家研究」的研究者才逐漸把研究焦點轉向海外客家,同時著重位於東南亞區域的馬來西亞客家人的族群身份認同(ethnic identity)、族群意識(ethnic consciousness)之議題進行描述與解釋,分別有下列三篇論文:
(一)張維安與張翰璧(2005)的《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
(二)陳美華(2006)的《族群、歷史與認同:以馬來西亞客聯會的發展為探討》;
(三)蕭新煌與林開忠(2007)的《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
上述研究皆發現,東南亞的客家人對客家身份不存在明顯的認同,同時也主張,東南亞客家族群意識比臺灣客家族群意識來得薄弱。究竟上述有關東南亞客家身份認同與族群意識的論述是否反映真正的社會事實?本文認為,這有必要被重新討論。有鑒於此,本文將透過上述三篇論文為分析文本,來進一步分析臺灣的客家研究學界在研究與論述「東南亞客家」時所忽略的幾個面向。
二、文獻回顧
尹章義(2003)指出,臺灣的「客家研究」在1990年代開始興起,她不僅是臺灣近代的一門新學科,而此學科的尹始乃尾隨中國大陸成立「客家史研究」之後成立。由此可見,臺灣「客家研究」的成立與台海兩岸的政治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儘管臺灣「客家研究」的成立起源與政治意識形態有關,但若單純從學術的角度來看,中國與臺灣自1990年代對「客家研究」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此乃學術領域的一項成就。這不僅締造了一個供世界各國學者對「客家研究」有更深入瞭解的平台,同時亦間接影響了其他學術領域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來回應、思索與論述「客家」,例如「華人研究」(Chinese Studies)、「族群」(Ethnicity)、「身份認同」(Identity)以及「移民」(Migration)等面向(王賡武199419982007Constable 19941996Carsten 1996;王甫昌2003等 )。
臺灣「客家研究」在剛開始建構的階段,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中國及臺灣的客家人身上。由中國歷史學者羅香林在1930年代先後出版的《客家研究導論》(19791以及《客家源流考》19892
是最早對「客家」進行論述的文本,因此,羅香林從「本質論」(essentialism)的角度來奠定客家人的「中原漢族血統」(kinship of Han decency)的論述,也因而成為臺灣「客家研究」的學科基礎。同時,羅香林的論述也成為許多英文書寫者的參考基礎(Carstens 1996Cohen 1996Kiang 1992Constable 19941996等)。
儘管「客家研究」的學科基礎源自中國大陸,但臺灣的客家研究者一直以來皆把臺灣的客家族群視為「臺灣客家」論述與建構主體,例如:臺灣民間風俗文化如語言與戲曲(羅肇錦 1990;陳運棟 1991;劉還月 1999;黃榮洛 2000等)、臺灣客家婦女(張維安 2001;張典婉 2004等)、臺灣客家產業(張維安2000等)、臺灣客家開墾史與分佈(陳運棟19832000戴寶村、溫振華,1998尹章義2003;施添福 1987等)以及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族群關係(施正鋒 20042007;楊長鎮 2007等)等研究。
直到2005年,臺灣從事「客家研究」的學者開始關注海外客家的議題,其中有極為少數的研究者關注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人(潘美玲2008),但大部分的研究者皆把研究焦點放在東南亞區域的客家,並從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國著手研究東南亞的客家人,其中較為主流的研究議題多集中對東南亞客家人的族群身份認同(ethnic identity)與族群意識(ethnic consciousness)(張維安、張翰璧2005;陳美華2006;蕭新煌、林開忠 2007等)。接著,本文將各別地針對上述三篇論文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
(一)張維安張翰璧(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
為了檢視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張維安與張翰璧採用了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訪問多位就讀於臺灣國立中央大學的馬來西亞客籍僑生。訪談內容主要分為公、私領域兩大範疇。對於私領域的訪談,訪問者主要圍繞在受訪者於家裏的語言使用以及代間的文化傳承。至於公領域方面,則訪問受訪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族群身份,以及如何看待馬來西亞華人以外的其他族群。與此同時,張維安與張翰璧也配合自身到馬來西亞進行實地訪查所獲得的資料,來對照訪談中所獲得的回應。
此研究結果顯示,東南亞客家族群的認同在系統與生活世界裏都出現隱形認同的現象。在相對於馬來西亞多元社會裏的馬來族群與印度族群,客家族群僅作為華人族群類屬的一個次集合。儘管從宗教、飲食與語言依然可以發現「客家」的特徵,但是並不明顯。因此,張維安與張翰璧認為,客家認同在東南亞社會裏的公、私領域都不具備明顯的特性。東南亞的客家人沒有清楚的客家認同意識,同時也沒有對客家文化的流失採取積極的措施。
(二)陳美華(2006《族群、歷史與認同:以馬來西亞客聯會的發展為探討》
2006年,陳美華也針對馬來西亞客家族群的身份認同進行研究。此文旨在解答下列問題意識:「馬來西亞客家人在馬來西亞多元族群的政經脈絡下,客家人在身為華人族群一份子的同時,是否會為了配合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與發展,而選擇隱藏、模糊其客家認同?」透過採用「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為分析主體,以及配合文獻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陳美華發現,在馬來西亞,客家人為了配合馬來西亞華人族群的生存與發展,大多隱藏與模糊其客家認同。但是,陳美華強調馬來西亞客家人的「根基」(primordial)認同並沒有因此而消失,透過馬來西亞許多組織性的客家公會,客家人的「根基」認同將被陸續喚醒。
(三)蕭新煌與林開忠(2007《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
2007年,蕭新煌、林開忠透過文獻分析來檢視東南亞社會結構對當地客家認同的限制,同時也針對東南亞與臺灣兩地的客家族群認同進行比較分析。此研究顯示,東南亞的客家意識無法在客家方言組織(Hakka Dialect Associations)中被激起,因為當地的客家人面對種種社會結構的限制。在社會外在結構因素的限制與客家意識薄弱的因果解釋(causal explanation)下,蕭新煌與林開忠認為,東南亞的客家族群即使面對種種社會結構的限制,當地也不會出現任何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來進行對抗。因此,他們主張東南亞與臺灣的客家族群認同與意識存在明顯的差異,因為東南亞地區的客家意識實際呈現「未開發族群性」(underdeveloped ethnicity)的現象,臺灣的客家意識則是「先進族群」(well-developed ethnic group)。蕭新煌與林開忠也強調,唯有東南亞社會結構的限制消失,否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與意識無法效仿臺灣的客家族群意識一樣蓬勃發展。
(四)評析
綜合上述三篇論文來總結分析,張維安、張翰璧的論文試圖回應東南亞有沒有客家認同的問題;陳美華則試圖回應東南亞為何沒有客家認同;蕭新煌、林開忠不僅回應東南亞為何沒有客家認同,同時更主張臺灣與東南亞的客家認同存在著「先進」與「未開發」的層級差異。而上述三篇論文皆不約而同地認為,東南亞的客家人呈現模糊、隱形的客家認同。接著,本文將逐一地針對上述論文進行分析。
本文認為,張維安與張翰璧的論文忽略了下列面向:
1.??????????? 受訪者的出生、成長區域或州屬。
2.??????????? 在馬來、印度與華人族群的類屬之間,如何定位馬來西亞的「客家」?受訪的學生們是否意識到馬來西亞的「客家」是「族群」?
根據本人在馬來西亞的成長與生活經驗,馬來西亞不同區域的客家人,客家語言、文化的特質與保存也將出現差異。另一方面,若要正確回應此文主題:《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作者必須事先清楚定位馬來西亞的「客家」究竟是「族群」,抑或僅僅是類屬在華人族群之下的「次集合」。
對於陳美華與蕭新煌、林開忠的論文,其中,兩篇論文的作者抱持下列的相似觀點:
1.??????????? 他們皆認為,東南亞客家人的客家認同並沒有因此而全盤消失,只是以其他的形式存活下來。但是,陳美華認為透過民間組織如客家公會,將有助於喚醒馬來西亞客家人的身份認同,但是蕭新煌與林開忠則持相反意見。
2.??????????? 陳美華與蕭新煌、林開忠皆從馬來西亞的外在政治與社會結構來回應東南亞的客家認同。
本文認為,無論是陳美華200636的「客家人身為華人社群的一份子,為了配合馬華的生存與發展,大多隱藏、模糊其客家認同」,或蕭新煌、林開忠200713從東南亞客家人無法組成動員社會集體行動,而主張「東南亞客家意識為未開發族群性(underdeveloped ethnicity),相?的台?客家意?是已??族群性(well-developed ethnicity)」,以上論述皆犯上研究方法與觀點錯誤的問題,其中蕭、林以層級的分類方式來定義東南亞的客家認同更是膚淺的做法。陳美華透過民間組織來論述馬來西亞客家人的「歷史」、「族群」與「認同」三個主題,但最後僅是接觸主題的表面。再者,馬來西亞的客家人不會為了彰顯華人身份而隱藏其客家認同,因為認不認同客家身份與認同華人身份並沒有絲毫直接衝突。另一方面,針對蕭、林以層級的分類方式來定義臺灣與東南亞兩地的客家認同,本文依舊百思不得其解,畢竟身份認同沒有放諸四海皆准的衡量指標,如何界定哪者先進是一個疑問;而以層級的方式來界定不同國籍的客家人認同也是一個疑問。
本文認為,以上論文出現上述論述,原因乃作者們把對「臺灣客家」的認知模式直接套用在東南亞的客家人身上。臺灣與東南亞的政治制度、生態以及社會屬性是兩個異質的概念,臺灣的客家族群為了獲得社會資源將形成影響臺灣政治的動員力量,但是在東南亞,譬如馬來西亞,無論是哪一個族群都難以如臺灣一樣,在短時間內組成動員社會的強大勢力。有鑒於此,臺灣從事「客家研究」的研究者必須摒棄,且切忌直接使用認知「臺灣客家」的模式作為觀看東南亞客家人的理念型(ideal type)。
接著,本文將仔細說明對「東南亞客家」的研究觀點。
三、對「東南亞客家」的研究觀點
透過到臺灣深造的經驗,本文發現,臺灣的客家研究者試圖建構一個屬於東南亞區域的「東南亞客家族群」,但是此學術建構的背後,卻緊貼著刻板的「中華中心主義」(stereotyped Chinese centrism)。在此思想脈絡下所展開的學術研究,理所當然地將引發有關研究觀點(perspective)、研究取向(approach)與研究方法(methodology)的一連串問題。最為普遍的,就是以「漢人中心論」的視角來描述東南亞的客家人(或者華人),隨之而來的還有「核心與邊陲論」(centre and periphery)。而在此意識形態下所鋪成的論述,大致上千篇一律,而往往看不見東南亞區域在不同時間與地方的蛻變(transformation),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對「人」所帶來的影響與改變。
Wu Xian An (20032)指出,研究東南亞的華人必須關注「區域」(region)、「族群」(ethnicity)與「東南亞的蛻變」(Southeast Asian transformation)。而與上述三個元素相關的,就是地方、人與時間。他指出,衡量上述元素的實體,是由制度、互動,或政治、經濟與文化所產生的一套人際互動與關係。有鑒於此,「區域」將塑造「本土化」(locality)、「族群」的互動將影響在地社群的成員結構與特徵,而「東南亞的蛻變」所展現的將是歷史的背景與變遷。本文認為,唯有把東南亞的客家人放到上述觀點內,即從東南亞各國的歷史脈絡與族群結構的變遷之架構下研究東南亞的客家人,研究者們方能貼近社會事實。無論如何,目前有關東南亞的學術研究正值起步的階段。作為東南亞的一分子,我也將貢獻一份綿力。
四、參考書目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
王賡武,2007,《離鄉別土:境外看中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施正鋒,2004,《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出版。
施正鋒,2007,〈認同政治篇〉。頁448-479,收錄于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臺灣客家研究學論。
張典婉,2004,《臺灣客家女性》。臺北:玉山社。
張維安,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張維安,2001,〈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頁79-109,曾彩金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六堆文化基金會。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頁127-154,收錄於《臺灣東南亞學刊》21期。
陳支平,1997,《客家源流新論》。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
陳美華,2006,〈族群、歷史與認同:以馬來西亞客聯會的發展為探討〉,《東南亞研究的反省與展望:全球化與在地化研討會》,頁27-74。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東南亞研究中心。
陳運棟,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台原出版。
黃榮洛,2000,《臺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竹北市:竹縣文化局。
黃傑明,2005,〈客家研究史略〉。頁61-64,收錄于《中華文化論壇》。
潘美玲,2008,〈印度加爾各答(Tangra)客家族群的經濟與社群存續〉,《第二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頁1-26。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志》。臺北:常民出版。
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臺北:武陵出版。
謝重光,2005,《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上海:新華書店。
楊長鎮,2002,〈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蘇醒〉。頁184-197。收錄于徐正光主編《徘徊于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顏清湟,1982,李恩涵譯,《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出版。
羅香林,19791933,《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古亭書屋印行。
羅香林,19891950),《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
羅肇錦,1990,《臺灣的客家話》。臺北:台原出版。
Carstens, Sharon A. 1996. “Form and Content in Hakka Malaysian Culture.”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ohen, Myron L. 1996.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o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 China”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onstable, Nicole, 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nstable, Nicole, 1996.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siao, Hsin-Huang Michael, Lim Khay Thiong, 2007, “The 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 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4(1): pp. 3-28.
Kiang, Clyde. The Hakka Odyssey and Their Taiwan Homeland. Elgin, PA: Allegheny Press, 1992.
Wu Xian An, 2003, Chinese Business in 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 1882-1941.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
相關參考書目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古鴻廷,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臺北:聯經出版。
齊力、林本炫編,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社所。
李亦園,1970,《一個移植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杜維運,2003, 《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房學嘉,2002,《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Craib, Ian, 1997, Classical Social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yron L.,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U.S.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ughlin, R.J., 1960, Double Identity: The Chinese in Modern Thailand,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uman ,W.Lawrence 著, 2000,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
Purcell, Victor,1950,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檳城:光華日報。
Stalker, Peter,2002,蔡繼光譯,《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臺北:書林出版。
Weber, Max,2006,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左岸文化。
Yen, Ching-Hwang, 1976,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Kuala Lumpu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 1979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導論》為1933年的再版。

2 1989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為1950年的再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5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