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4|回复: 6

答网友“鲨鱼”问题:铺地黄果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2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友“鲨鱼”发来短信息问到:我看到你发了个贴子, 上面提到很多客家草药的,挖想咨询下你,关与那个叫"铺地黄果"是啥东西? 哪里才能有这中草药? 或者是叫其他名称?


黄果是客家地区对一种草药的叫法,至今我仍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它像极了栀子花,下图是栀子花。



我想,即使它不是栀子花,也是跟栀子花同种属的。

铺地黄果是黄果的一种,一般的黄果是直立的灌木,但铺地黄果是在地面匍匐生长。在我那里,铺地黄果叫做“tai1 地黄果”(tai1,阳平,意思是沿着什么伸展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0-30 20:5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2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www.HakkaOnline.com

五月端阳,百草茂盛,正是草药成熟的大好季节。山区里的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没有文字记载的《民间草药宝典》。端午节前这些天,尤其是端午节当天,有着攸久“采五月凉水(茶)”(level按:我还真少见有哪里像文中把凉茶说成凉水的,跟我家乡完全一样!)历史的农妇都荷锄头、挑畚箕到天然药库—翠绿的山岭上根据《宝典》采集野生凉药。她们采集的凉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山鸡米、五指毛桃、六月雪、白花莲、铺地黄果、狗贴耳、车前草、田睦菊、白花鬼点火等等。她们先将所采集到的草药用山溪的“五月节水”洗干净(据说是端午节的溪水洗药最妙、最有疗效),然后晒干燥,再在燥爽的楼上储藏。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id=52494&page=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2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栀子(栀子花)
  【别名】薝卜花、山栀花、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玉瓯花、玉荷花
  【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分类】茜草科,栀子属
  简介:
  栀子花又名栀子,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
  栀子花语:保有一颗柔软的心就有快乐,切勿钻牛角尖。
编辑本段产区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00-200厘米,植株大多比较低矮。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四季常绿灌木,木本花卉。高1余米,叶对生或3叶轮生,有短柄,叶片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顶端渐尖,稍钝头,表面有光泽,仅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托叶鞘状。花大,白色,芳香,有短梗,单生枝顶;花萼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伸展,花药露出。花6瓣,有重瓣品种(大花栀子)。花期较长,从5-6月连续开花至8月。果熟期10月,果黄色,卵状至长椭圆状,有5-9条翅状直棱,1室;种子很多,嵌生于肉质胎座上。
药用价值
  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栀子花采收加工
  9~11月间摘取果实,除去果柄等杂质,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矾)中微煮,取出后晒干。果实不易干燥,故应经常翻动使通风良好,以免发霉变质。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栀子栽培2-3年开始开花结果。11-12月果实开始成熟,当果皮呈黄绿色时即可收获,选择晴天摘采,采回的栀子及时晒干或烘干即可。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苦;人肺、肝经。
  功效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鼻,咯痰,肿毒等病症。
  营养成分
  栀子花含有三萜成分,栀子花酸A、B和子酸。另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多种生素。
  食疗作用
  1.清热凉血 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是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品。
  2.化痰止咳 栀子花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3.宽肠通便,防癌 栀子花含有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预防痔疮的发作和直肠癌瘤的发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黄果,屋下山上到处都系.热天人家都去寻到来捞山鸡米共下煲水食,清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时做粄(米果),用黄果(家乡也有人说王机子)作天然染色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2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了解到,黄果的学名就是栀子。

在药店就又黄果子卖,有人说买黄果,卖家不一定知道,要说栀子。

栀,读gi(阴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5 20: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栀(gi / gei)子。
花白色,肉较厚,可以食,味甘。
树枝较有韧性,好造型,可作盆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 01: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