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5|回复: 0

客家教育与云南(作者 叶少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2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教育与云南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 叶少玲
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17/ab170061.asp
    [关键词]客家;教育;云南
   [摘 要]客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历代客家英才辈出的文化基础。云南现有一万余客家人。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来到云南以后,对云南作出了奉献,同时也有一批客属知识分子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为祖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学者。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在历史上由于战乱和饥荒等原因,他们背井离乡,从中原始居地南迁,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下来,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古时期中原汉族优秀文化习俗,与当地古百越族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客家群体。后来客家人进一步扩散,现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四川、台湾、海南、香港9省区200多个县市,零散分布在国内包括全部省区,在国外则分布在85个国家和地区[1]。在云南省的客家人,以散居为其特点。据调查估计,在云南的客家人约有一万余人,分布于全省各地州县市的各个系统,其中昆明市人数较多[2]。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

一、客家教育回顾

    客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3][4]。在家庭和家族方面,把办好本族教育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各宗族的祠堂大多用来办学堂、学校,还有支持办学和奖励优秀学生的办法。在社会方面,以自主办学为荣,如闽西华侨巨商胡文虎在30年代发达后,曾赞助办中小学1000多所[5]。在舆论方面,同样对促进客家地区教育事业影响很大。
    在明代和清代,客家地区已形成了相当的教育规模,在现代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以广东梅县为例,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梅县办有书院9所,社学10所、义学6所。1921年,梅县有中学4所和男女师范各一所,中学生逾3000人。当时全国的各县,一县中学生达3000人的,仅梅县而已。1949年,全县人口42万,有小学618所,学生51752人;有中学21所,学生8345人。至1985年,全县人口75万,有小学467所(原规模小的合并),学生81394人;有中学49所,学生40212人[7]。
    在客家地区,由于教育普及,教育的成果也是辉煌的。在科举时代,成果主要表现在各种登科第的情况,历代登科人数以广东梅县为例,秀才16479人,举人1645人,进士243人[8]。客家地区的现代教育依然处在先进之列,梅州市的高考录取率一直处于广东省前列,仅1977—1988年,全市考入大中专院校者达3.7万人。从清末至1986年的90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梅州市籍正教授级高级知识分子约500人[6]。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究其原因。以传统的社会学风有关,也与“诗礼传家”的家庭学风有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已由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为主转变为政府行为为主,使客家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并仍保持全国较先进的地位。可以说,客家社会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风气和所形成的教育规模,是上述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形成的,而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9]。

二、云南客家慨况

    客家人迁居云南,始于元朝,有史可查的最早来云南者应是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等。据韶山《毛氏族谱》记载,始祖太华,元至正年间(1368—1347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县)迁云南澜沧卫。据简良开报道,云南澜沧卫在今永胜县,现今永胜县家族已繁衍至3000多人[10]。元朝以后来云南的客家人有据可查者有:1.据《凌氏族谱》记载,在清代有5位凌氏成员从广东开平县来到云南的楚雄、曲靖、建水、普洱等地区做官;2.江童茂,广东五华人,1698年任云南提督;3历史文化名人宋湘,广东梅县人,清嘉庆四年今进士,十九年(1814)被派来云南为官,先后任曲靖、广南、永昌知府[11]。民国时期来云南的客家人多起来了,一是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的客家学员;二是抗战人员及其家属;三是回国抗战的华侨;四是从事秘密革命活动的地下工作者;五是经商者[12]。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大批客家人来到云南。这与历史上客家群体迁移一是逃避战乱二是逃避饥荒的情况完全不同,是新型的人口流动。1、求学人员。一是云南的一些高等学府面向全国招生,一些客家子弟来到云南读书,毕业后又留在云南工作;二是在1956年云南各中专在广东招收了3000余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客家子弟。这些人毕业后都分配到云南各地工作;三是云南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在云南的各研究所招收的研究生,不少客家子弟考取并在毕业后留在云南工作。2、大中专毕业后统一分配来云南工作的客家子弟。这方面数量也很大,有些年份是成批的到来。3、单位的搬迁。如在云南曲靖的云南省地矿局807队,是60年代从广东梅县搬迂而来的,现仍有百余户客家人。4、现役军人、随军家届和复员转业军人。5、干部调动来滇人员。6、务工经商人员。7、归国华侨客属[12]。

三、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在云南

    1、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会员情况分析 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来到云南以后,对云南作出了奉献,同时也有一批客属知识分子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为祖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学者。据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估计,在云南的客家人及其子女约有一万余人。他们零星分布于云南各地州市县的各个系统,其中在昆明地区的人数最多。对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会员情况作一分析,可以看出在云南的客家人的基本情况。截至1997年6月底止,共有会员683人,约占在云南客家人总数的百分之五,但不具有抽样代表性。比如,未成年客家人并未入会;男性入会者多于女性;由于交通、信息等原因,除昆明外,云南各地州市县的客家人入会比例较小。(1)会员籍贯有广东、福建、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7个省区,其中广东籍占92.3%。(2)男性占843%,女性占15.7%。(3)年龄:青年会员占15.1%;中年会员占453%;老年会员占39.6%。(4)职业:绝大多数会员为领取工薪的公职人员,少数从事个体工商业。其中医药卫生系统中会员人数最多,其次是文教、农、林、水电、财经、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行业。(5)文化程度:行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3.9%;具有中专学历以上占36.0%。(6)技术职称:会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29.3%,25.6%的会员有中级职称。高、中级人员合计54.9%,超过会员总数的半数。(7)行政职务:会员中有厅局级以上干部8人,占会员总数的1.2%;有县处级干部48人,占7.0%。他们包括原云南省省长刘明辉,原云南省卫生厅厅长杨慈生,原云南军区副司令员范金标,原云南省科协副秘书长卢华泽,原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潘炳猷,原云南省安全厅副厅长范中平等。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云南的客家群体来源具有区域广泛性,同时还有文化知识水平高、科技人才多和归侨侨眷多的特点[11]。
   2、云南高等院校中的客家人 在云南省的高等教育战线上,有不少客届教师。他们为培养祖国和云南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仅昆明医学院系统就有30余名客家人,其中有一批知名客属教授。如原昆明医学院院长梁立权教授、原昆明医学院副院长苏国达教授、原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骨科主任医师曾才铭教授、原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主任王炳煌教授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李立横教授等。
    在云南的其他高等院校中,同样有一批客属教师在为祖国和云南培育人才,如云南大学的罗秉英教授、何森泉教授;云南农业大学的林克惠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的陈枫教授、陈孝华教授;云南工业大学的李兴发教授;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赖海燕教授;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叶朝晖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温茂芬教授等[11]。
   3、昆明市中小学系统的客属教师 客家人在云南省中小学系统任教的人不少,但缺乏较全面的资料,只好仅对昆明市中小学系统的情况作一简介。据不完全统计,在昆明市中小学里有14位客届教师,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5人。他们中有的是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分配来云南工作的,有的是归侨,有的是在昆明出生的第二代客家人。如邓玉莲高级教师、彭凤增高级教师、邹道章高级教师等。此外,在昆明市的铁路中学里还有不少客属教师,例如,在昆明市第三铁路中学里有5名教师,其中3位是高级教师、一位是一级教师。他们是张文锦高级教师、张家顺高级教师、丘丽珍高级教师等[11]。
   4、中国科学院在云南各研究所中的客家人 中国科学院被称为“科研战线上的国家队”,集中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它在云南的几个研究所里,也有一批客家人在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贡献。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毕业后被统一分配来云南的,有的是报考研究生被录取后来。如在昆明动物研究所有6位客家人,他们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和四川等地。他们是叶智彰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君兴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郑永唐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蓝道英博士,李兆元博士等。中国科学院在昆明的其他研究所里也有不少客家人,如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杨永平博士。
   5、云南省卫生系统中的客家人 服务于云南医药卫生系统的客家人是大量的,在云南各行业就业的客属中占首位。一是全国各医药院校和卫校毕业后统一分配来云南工作的。如广州中山医科大学1958、1960和1968年就共有300余毕业生被分配来云南工作,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客家子弟。二是云南1956年在广东客家地区招收了3000余名中专生,其中医校招收了450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被分配到云南各地医药卫生系统工作。他们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同时,有一批人成长为知名医学专家。除上面提及的昆明医学院及其附属的医院客家人外,还有云南省皮肤病研究所所长黄文标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罗尧生主任医师、刘永胜主任医师、江垂振主任医师,原云南省卫生厅厅长杨慈生等。
   6、云南水利水电系统的客家人 在云南水利水电系统中,有300余名客家人,一部分从全国有关大专院校毕业后分配来的,还有260名是从1956年云南各中专从广东客家地区招生来的,并在毕业后留在云南各地工作。后来也有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调离了云南。这个系统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批客家子弟发扬了艰苦创业精神,与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为云南的水利水电建设作出了贡献。
   7、客家人对云南林业规划设计的贡献 在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部门有30余名客家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就有20余人。在云南大地上,每个山头地脚都留下了客家林业工作者的足迹,每片森林都浇灌了客家人的汗水。他们为云南摸清了树林资源的家底,为云南的国土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林工业的发展和建设、树林生态研究和树林风景旅游等林业建设和规划设计等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云南林业建设总结了一部部理论和经验典著。据统计有20多名次客家人参加编著了10余部有关森林的巨著,如《中国森林》、《云南森林》、《中国森林立地分类》、《云南自然保护区》、《云南昆虫志》、《云南森林立地分类及其应用》、《云南松》、《昆明植被》、《云南林业调查规划丛书》、《云南野生经济植物的调查和开发利用》等。这些著作的主要编辑都是在滇客家人。

四、客家人与云南教育

    1、热心资助办学 客家人有在自己事业功成后热心资助办学的优良传统。现举客家人资助云南办学二例。云南师范大学的田家炳教学大楼是1999年由客家华侨、广东大埔人田家炳出资兴建的。田家炳先生热爱祖国,捐建的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田家炳教学楼、田家炳医院等遍及家乡和全国各地。他在云南的捐资是通过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牵线实现的。云南大学的熊德龙图书馆是由美籍广东梅县客家人熊德龙先生捐资兴建的。熊德龙先生在云南有投资,并被昆明市政府授予“昆明市荣誉市民”称号。他还资助了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开展的云南客家历史文化研究等项目。
   2、云南的客属华侨奖学金 华侨热心资助客家子弟求学的事例在广东、福建非常普遍。在云南,通过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的努力,至今已连续6年颁发了多项客属华侨奖学金。泰国客家奖学金:该奖学金是由泰国客属总会廖梅林先生、伍启芳女土等几位爱国华侨出资兴办的。资助对象为云南客家子弟中学习成绩优良和家境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现已有的名云南客家子弟受益于该奖学金。马来西亚客家奖学金:由马来西亚客属总会姚森良先生等捐资兴办;资助对象同上。至今已有48名云南客属子弟先后获此奖学金。泰国陈晋环先生医学奖学金:资助对象为云南客属医科大学生。每年资助5名,每人可获资助5年(从大一到毕业)。现已有数名客属子弟获此奖学金。

五、结束语

    客家是我国汉民族中一支很有特色的民系。汉族各大民系几乎都以所在地域命名,如江浙人、闽南人、广府人、北方人等,唯独客家人不以所在地域命名。客家人迁徒、侨居、再迁徒、再侨居。从移垦到定居,历经千年,流布于全国9省区二百多个县乃至海外,大分散小聚居,也实在无法按地域命名。虽然如此,客家人所操方言和其他文化习俗等仍具有相当一致性。“客家”称谓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客家人的迁徙和向外扩散的特性,使其散布于世界各地,加上客家人能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积聚财富,开拓进取等特点,故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值得强调的是,客家人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教育,为客家民系的最大特点。与此相应的是历代客家英才辈出,贡献不凡。
    客家人迁移云南,有据可查者始于元朝。但旧时由于迁入者较少,融化于当时当地的社会中,没有能保留住客家人的特性。现代来到云南的客家人则不同。据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报告,在云南的客家人及其子女超过一万人。其中从外地来到云南的客家人有9千余人,他们多在客家地区完成基础教育,直接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的熏陶,有进一步追求学识的强烈愿望。如前所述,在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的会员中,百分之九十为中专以上学历,而半数以上的会员具有高、中级职称。由此可以看出在滇客家群体具有文化知识水平高和科技人才多的特点。
    在云南出生的第二、三代客家子弟,由于受到“诗礼传家”的家庭学风和社会学风等客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文化科技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一点也不比他们的父辈逊色,有很多子弟甚至已超过了他们的父辈。现今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也为他们超过父辈创造了客观基础。据调查,在云南出生的第二、三代客家子弟,基本上都能完成中小学基础教育,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能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会资料[C].1994.
    [2]叶少玲.客家人与云南[J].学术探索,1999,(1).
    [3]黄顺忻等.客家风情[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胡希张等.客家风华[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5]胡希张等.客家史与客家人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梅州教育志[M].1989.
    [7]梅县教育志[M].1990.
    [8]李柏林.梅州史迹纵览[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9]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0]简良开.李纳云南寻根[N].云南日报,1997—7—25.
    [11]叶智彰等.客家人在云南[C].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1997.
    [12]叶少玲.云南客家研究[J].客家研究辑刊,1999,(2).
    [13]赖绍祥.客家志士与辛亥革命[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文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17/ab170061.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0 07: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