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4|回复: 0

客家正月初二民俗:转妹家,烧添丁炮,扛公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6 13: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二节   吉祥客家年

正月初二



在中国北方,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介绍北京春节风俗云:“正月初二各家祭财神,其所祭财神,有由店铺购买者,有自小孩手中买下来。此类童子大半为贫困人家出身,欲乘此新年机会捞摸若干钱文,于是做成财神,向各住户串售,于门口大呼‘送财神爷来了!愿意要者,付以一两枚铜元之代价,既满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盖避不祥也。只答以‘已有’。祭时所供为鸡和活鲤鱼,又有在家中祭祀不算,必须赴彰仪门及财神庙烧香,并借元宝,惟借一枚需还十枚”。
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不论平时是否供奉财神,也不论信仰、供奉的是上述哪位财神,都要在正月初二祭财神,为取新年进宝得财之意。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一般元宝汤的馅儿有两种:一是以猪肉、菠菜、韭菜为馅。一种是以羊肉、白菜为馅。王府宅门及绅商富贾在供品上是相当讲究的。例如:北京著名的“八大祥”、同仁堂等大商号,在历年祭财神时都用五宗大供:一、整猪或用猪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二、整羊或者用羊头、前后蹄、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羊;三、整鸡;四、整鸭(鸡鸭煺了羽毛只留后尾上的翎子)。五、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绿线拴上,供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龙”,有借水得财之意。
在闽南、台湾等地区,在农历初二这一天,要做首次的「牙祭」叫做「头牙」,准备三牲,敬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这一天是闽南人的“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儿在今天必须和身为半子的女婿以及孩子回娘家探亲,称为“做客”(即归宁)。
客家正月初二也是回娘家的俗成日,称作“转妹家”、“转嫁妹”,也有称作“转外家”、“转外氏”的。客家有句俗谚曰:“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意思是说,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而娘家已经没有父母的媳妇,只好留在婆家做活,替回娘家“做客”的亲戚抬担子。
客家年初二的主要民俗除了“转妹家”,尚有龙南田心围客家的“烧添丁炮”以及梅县小桑村客家的“扛公王”。


转妹家

对于年初二客家妇女携夫带子回娘家的习俗,不同客家地区的客家人称谓有所区别,但不外乎“转妹家”与“转外家”两大类别。客家人对女儿的爱称是“妹子”、“妹仔”等,所以客家女子均可称作“客家妹”;所谓“妹家”就是“妹子的娘家”。客家人也多从夫家的角度,称母系的娘家作“外家”。赣南、闽西、四川客家多称作“转外家”,而粤东、台湾、广西客家则多称作“转妹家”。称“转妹家”的客家地区也同时称“转外家”。
每到年初二,凡是客家聚居区,大路、小路上都是人来人往,客家女婿担礼担、客家妹子背孩儿,风风火火往娘家赶,好一幅熙熙攘攘转妹家民俗画卷。
已婚客家女子年初二“转妹家”的习俗,起源于汉族先民的新婚“归宁”传统,是客家拜新年习俗的延伸。客家女子的感恩思想尤其彰显,对父母多年的养育总是念念不忘,铭心刻骨。客家女子“行孝”不挂在嘴上,而是用非常温情的方式来表达。年初一在夫家对夫家长辈拜新年时,客家妹子的心就开始牵挂父母,渴盼着回娘家给自己父母拜年。
闽西客家旧俗,头年新婚第一次于新年节庆日“转妹家”的客家女婿,往往被“妹家”戏弄,在女婿将要踏脚进门时给他戴上破笠帽,脸上抹一把锅灰,弄得“新姑丈”狼狈不堪。此举的用意有两重,一则表示“妹家”随时有权“惩罚”女婿,暗示“新姑丈”要善待自己的妹子;二则客家本性诙谐,借给“新姑丈”进门游戏一番,来突破彼此本来固有的陌生感,并增添新年乐趣。因此,新婚客家女婿尤其要在这一天表现得乖巧。客家俗语“初一早,初二巧”,就是希望女婿年初一“出行”、“拜新年”等作课要赶早,年初二陪妻子回娘家要生性、乖巧。
台湾高雄美浓客家人非常重视转妹家,尤其是垦拓初期,由于清廷的渡海禁令禁止妇女渡台,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衡,因此原先在台的六堆美浓客家男性,为传宗接代的需要,偶而潜伏至邻近平埔社、闽庄抢女为妻的情形。到了过年初二,客家人夫家这边会派总管拿着求和文书到邻近村庄,示意暂时停火,以使闽女、原住民女能有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机会。在客家娘家,女婿、女儿先要向丈母娘、岳父拜年,离开时,岳父母必定要送女儿、女婿两样东西回家:一公一母两只鸡,名曰“带路鸡”;还有两条绑着九尺长红花带、留着蔗尾的红甘蔗,名曰“挂尾蔗”,寓意女儿“百子千孙”、“有头有尾,白头偕老”。美浓客家此俗显示了客家人对母系的尊重与感谢,正符合了平埔族母系社会的状况。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耕田》云:“番俗以女承家,凡家务系以女主之,故女作而男随焉。番妇耕稼,备尝辛苦,或襁褓负子扶犁;男则仅供馌饷。”(17)
传统的儿媳转妹家,作为家长的翁、婆都会给儿媳带上“双份、双物”(客语俗称“逢双”)的礼品,表示“双喜”之兆。 如送给妹家猪肉二块、豆腐六块、年糕二双或饼干二包等成双成对之物,寓意“好事成双”。又或者在礼品数量上取“六”,寓意凡事“六六顺意”,或取“九”,寓意为“长久、永久、久久长(存)”。当女儿女婿回家时,妹家对女儿的礼物只能收一部分,如猪肉割一点,以示两家都有食肉(禄);豆腐留二块,示两家大食四方(豆腐割为四方形);饼干只能各留一包,意为两家都高高兴兴、利利是是。此外,娘家还要给一对手巾,以示女婿及女儿“长寿”。再就是将葱、蒜各拔九棵给女儿带回去,意指女儿回去后聪(葱)明会算(蒜)、会持家当家。

转妹家.jpg
图1-32  客家儿女年初二转妹家情景

而梅县松口镇客家转妹家的“等路”(见面礼),则显得既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一双又肥又大的鸡腿、两只用红花染得火红的圆圆甜粄(年糕)、两瓶亲手酿制的娘酒,再就是一大叠红包。送鸡腿表示孝敬,送甜粄寓意甜甜蜜蜜,红包要给娘家老小每人一个,寄托满堂红的兆头,四样礼物加起来就是“酒香肉香、禾谷满仓”的象征。
回到妹家后,女儿女婿便忙于拜长辈,串叔伯、兄弟亲戚,东家吃,西家喝。男人们是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女人们则交头接耳,倾诉衷肠;孩子们攀比谁的红包多、谁的衣服漂亮,一个个喜气洋洋。而客家老妈妈紧跟在女儿身边走东家串西家,脸上更是一直挂着开心的笑容。
客家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转妹家”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个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云:

五十年代转外家,妹子头上戴笠嫲,箩格装块冷甜饭,亲娘接女笑哈哈。六十年代转外家,手中拿把花布伞,袋里有饭又有肉,父母一见乐开花。七十年代转外家,妹子骑上凤凰车,新鲜肉丸剁几斤,孝敬堂上老人家。八十年代回娘家,妹骑摩托到门下,酒肉饭鱼件件有,父母接到笑脱牙。九十年代回娘家,妹子坐上小汽车,高级补品敬双亲,又包“利是”老人花。

或许最渴盼年年转妹家的并不仅仅是嫁出去了的客家妹,而是她们的儿女。客家“转妹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不仅表现在民俗活动的时间、仪式和活动内容等表象性的事物上,更因此形成了丰富的“转妹家”童谣。此略举数则如下:
《羊咩咩》:羊咩咩,十八岁。坐火车,转妹家,坐到梅树下。两斗米,打糍粑,无糖好搵,搵泥沙。(按:流传于台湾台中地区客家。旧时台中石岗有一火车站名曰“梅子”,车站旁有两株老梅树,客家乡民遂以“梅仔树下”称呼。)
《鸡公仔》:鸡公仔,髻蕾蕾(形容羽毛零乱),井边担水泪垂垂。人家问涯叫嘛介?冇爷冇娭受人欺,檐前洗面哥会骂,房里梳头嫂会槌。嫂莫槌,哥莫骂,十七十八涯会嫁。嫁个金屋栋,玉屋梁,金凳子,象牙床。等到另日转妹家,阿哥阿嫂见到笑哈哈。
《赤勒子》:赤勒子,开白花,唔做细,转外家。走东家,串西家,懒尸嬷,害自家。锅盖上尘菜打花。(按:这首童谣以一个刚出嫁不久的客家妹“转妹家”为题材。主人公说“害自家”,是指害得自己看不过娘家(昔日的自己的家,但是现在不是了)锅盖板上满是灰尘、菜园的青菜全打花了的境地,因此忍不住自己动手打理。)
《小花猫白花花》:小花猫,白花花,上桃树,摘桃花。吾做细,转外家,走东路,串西家。锅盖上尘灶生花,阿爸看到烟筒敲,话我这只懒尸嬷(懒惰)。吾改过,害自家,转去煞煞猛猛(比喻动作麻利)做身家。
《鹧鸪子》:鹧鸪子,翼些些(形容翅膀羽毛未丰)。踏板子,转妹家。阿婆接到涯,开口就来骂:“阿妹你爱听涯话,转外家,害自家,板盖上尘菜打花。过年过节就本份,平时少来转妹家。家头窖尾爱打点;田头地尾爱常逻;灶头锅尾爱伶俐(洁净);针头线尾爱春车(要做好);翁姑子女服侍好;外家正好开心花。”(按:这是客家人教育女儿要勤俭、礼貌、尊老爱幼,很富有典型意义。客家妇女的美德,就是这样从小灌输和培养起来的。)
《月光光秀才娘》: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烧添丁炮

客家人重“丁”甚于重“财”,认为“丁”本身就是“财”,有“丁”则有“财”,“添丁”则意味着“人财两盛”。“添丁”作为客家人最重要的礼俗,其庆祝活动往往融入在客家岁时民俗之中,给客家人和美的岁时生活带来更多、更亮丽的色彩。
烧“添丁炮”来共同庆祝宗族中丁才两旺的繁荣情景,是赣南客家独有的岁时民俗活动。客家人新年正月庆祝添丁的民俗活动形式繁多,持续时间长,从年初一的“扛花子酒”,到正月十五元宵夜的舞龙、舞灯,狂欢的民间氛围有增无减。“人丁兴旺”寓意家族繁荣、香火兴旺,是客家人的喜中之喜,“添丁”已成为赣南客家著名的民俗品牌。“烧添丁炮”贺添丁的民俗,遍及整个赣南客家。新春时节赣南客家到处洋溢着喝“添丁酒”、放“添丁炮”的喜庆气息。其中尤为著称者,当属年初二龙南县武当镇田心围客家的“添丁炮”,以及正月十四、十五两日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客家的“添丁炮”。
龙南田心围,围屋并不算很大,也并非雄伟,但田心围年年初二的“添丁炮”却早已名闻中外。田心围叶姓客家是近200年前从广东和平县迁徙过来的,至今已繁衍到第28代。以田心围为中心,现已衍生出周围几平方公里共15座大小围屋,皆属叶姓子孙,共同以田心围作为总祠堂。
按照客家历史延续下来的风俗,头年谁家添了男丁(如今女丁也一样)的家庭,大年初二要到祠堂祭拜祖宗。这一天,人山人海,进出围屋的人川流不息,来者少不了“三牲”、好酒好菜、烛香加鞭炮。于是,田心围的年初二特别热闹。好酒好菜是给乡亲们享用的,家家都送来,看谁家女人的手艺巧;三牲、烛香供奉祖宗神位。这鞭炮可有讲究了,一向节俭的客家人此刻可以非常奢侈,竟用萝担挑来大盘大盘的鞭炮。一来为添丁而高兴,二来为图个来年吉利,鞭炮自然要尽情的放。
带着新生的孩子,祭拜了祖宗神位,再把带来的好酒好菜摆上众席让乡亲们品尝。祠堂大厅里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绝。有在远方工作的少有见面,也有常见面的亲朋好友,两碗客家老酒下肚,则个个容光焕发,彼此猜拳行令,一派欢天喜地。
族长和尊长前辈们这一天最为荣耀,接受了一批又一批的后辈们的拜年之后,开始张罗最隆重的燃放“添丁炮”仪式了。后生们把鞭炮挂在围屋正大门架起的一排排的横木上,长鞭炮则用长长的竹篙吊起。随着族长一声令下,一串串鞭炮同时点燃,顿时炮声大作,震耳欲聋。第一批将完,第二批又点上了,就这样不停的放,起码要持续一两个小时。龙灯在围内围外穿梭舞动,锣鼓声、唢呐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气势愈加非凡。

龙南客家的添丁炮.jpg
图1-33  龙南武功镇田心围客家年初二“添丁”祭祖人群及烧“添丁炮”情景(图片来源:大旗网)

若论“添丁炮”民俗活动规模之盛大,非宁都石上村客家莫属。
石上村历史悠久,据有关族谱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石上村便已形成村落。石上村以李氏为主,李氏家族在石上村建有一座李氏总祠堂,另建有六座分支祠堂,每年元宵“割鸡”、“添丁炮”、“担灯”等活动也都是由李氏家族的人主持和参与,其他姓氏则不能参加的,由此可见李氏家族在当地的兴旺和地位。
石上村“添丁炮”系列活动从正月十三便拉开了序幕。是日,李氏家族邀请当地有名的采茶戏班在总祠堂里唱戏(当地俗称“唱半班”),一唱就是数日,以唱戏来表达李氏家族添丁添财、家族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正月十五下午,石上村所有李氏家族添丁的人家要把亲朋好友送来的爆竹全部用竹篙编好,集中放到各房祠堂前面,把早准备好的“担灯”(一个丁则一担灯)点着,整齐的排在祠堂内。四点过后,六家分支祠堂的爆竹同时点燃。瞬间,响彻云霄的爆竹声,弥漫浓郁的硝烟,欢天喜地的鼓乐声,绘成了一幅太平盛事国泰民安、祥和火红的喜庆画面。
难以计数的鞭炮要至少要燃放半个多小时,爆竹声中地上散落着一片厚厚的爆竹红,人们的头发身上也沾满了星星点点的爆竹红。在祠堂烧完鞭炮后,红光满面、热情高涨的人们,在“龙灯”的引领下,由“马灯”压阵,担着灯、吹着号、打着鼓、放着鞭炮,开始游街、游村、游庙。
石上村的“添丁炮”多由添丁人家亲友道贺时所赠。正月十四是石上村客家传统的“割鸡”日,这天添丁人家的亲友都要送上一大盘、一大串的爆竹去做客道贺,孩子的外婆家更要请唢呐、锣鼓队吹吹打打一路助兴。“割鸡”仪式是在老街的汉帝庙举行的,破旧的老街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显得特别的喜庆,所有添丁人家都会集合在这里,在听到一声土炮巨响后,添丁人家按照原先抽签的顺序,依次一家家、一户户到汉帝庙“割鸡”朝拜。

石上客家唱半班庆添丁.jpg
图1-34  宁都石上村客家正月十三“唱半班”庆“添丁”

石上客家添丁炮.jpg
图1-35  宁都石上村客家正月十五祖祠前的“添丁炮”

石上村客家“添丁炮”民俗活动的高潮并不在祠堂祭祖仪式,而在于龙灯开路的“添丁炮”巡游。巡游的主要场所有石上镇街道、石上村各分支祖祠或新旧屋场、汉帝庙、社公庙等。
巡游路上,“巨龙”蜿蜒起伏,添丁的鞭炮继续不停地燃放,孩子们则兴高采烈点亮灯笼加入到巡游队伍中,男人们昂首挺胸三人一组共同提着一担担灯,行进在世代繁荣的故土上,最后是四组红、花、黄、白、黑五种花色竹马灯压阵。
正月十五向晚时分,巡游队伍回到李氏总祠堂。接下来各自分散活动,到亲友家“游灯传福”,直到晚上深夜才结束。最后担灯回到家中,把“担灯”六盏中的两盏挂到自家床前,余下的四盏都送给家中有已婚未育的亲戚家,预祝来年都能添丁担灯。客家“添丁”民俗的浓墨重彩,表明客家人对生命的特别关爱与珍重。


扛公王

从宋元到明清,客家人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求心灵满足便唯有托附神灵,处处设立“公王”,寄望神灵的庇佑,祈求众神普度一切困厄、危难。
客家“公王”是伯公即社公、土地公的客家化神祗。客家人对于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崇拜转化为保护神的崇拜。“伯公”是客家地区对土地神特有的称号。据介绍,“伯公”是封号,中国古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伯”为其中一种;“伯公”也是敬称,如“老伯伯”、“老公公”都是对老者的敬称。闽西客家地区对土地神的特殊称号还有“公王”、“福主”、“福德正神”等。当人们踏入闽西客家住地,在桥头、路口、村口、水口等处都可见到大约只有一立方米的小庙,在粤东北地区则既有小庙,也有大庙,客家人称之为“公王”庙。小庙内有的只有一块石碑或木牌,或一张红纸,或一块石头,客家人称之为“伯公神位”。大庙内往往供奉一尊或三尊、五尊分别穿文武朝服的偶像,俗称“公王爷”。无论是伯公还是公王,他们的职能都是一方的保护神,只是管辖的范围大小不同,称谓不同而已。管辖范围大的称为“公王”,管辖范围小的称为“伯公”。客家人的住宅内,处处是“伯公”神位。如在住屋内有镇宅的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室外田野则有塘头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对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公则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福德正神”。
“公王”崇拜盛行于粤东、闽西以及台湾客家地区,其他客家地区虽然同样有强烈的土地崇拜,却并未发现“公王”信仰的普遍存在。某种程度上,“公王”乃北方中原的土地神崇拜与粤东、闽西地区土著的山神崇拜的结合,因为客家公王既有保境安民的土地神职能,又有管理山间林木和狩猎资源的职能。“公王庙”作为祭祀客家公王的场所,现存建筑物中历史最悠久者,乃素有“客家公王第一庙”之称的闽西连城姑田公王庙。据考证,姑田公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占地四亩,建筑古老而宏伟。公王庙的大门牌楼上,精雕各种花纹外,二层牌楼还镌刻有四只遥遥相对、栩栩如生的硕鼠。
客家“扛公王”民俗又称“迎公王”、“等公王”,尤以梅县水车镇小桑村年初二的“扛公王”最为著称。小桑村是一个客家自然村,方圆3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0余人,村中阡陌纵横、民风淳朴。年初二的小桑村,处处春暖花开,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小桥流水,各式客家民居建筑错落有致;石径通幽,迂回绵延;村中炮竹声声,彩旗飘飘,人潮涌动;家家张灯结彩,户户新贴大红春联,格外醒目耀眼、春意盎然,一派国泰民安的欢乐、祥和景象。
小桑村迎送公王的盛会,由来已久。据《明贶庙记》载,隋朝有神三人,出于巾山之石穴,乘马而来,自称昆季,受命于天,镇三山;唐显灵,凡水旱疾疫,有祷必应;到宋朝太宗攻打太原时,忽观金甲神人,驰马突阵,王师遂大捷。凯旋时,显圣于城上云中,曰“潮州三山神”,宋太宗乃封其为“三山国王”。即明山、巾山、独山。明清以前潮、梅均同属一州。“等公王”习俗大约诞生于明末清初小桑村开村之时,因村中人口稀少,野兽遍布,山岚瘴气,瘟疫严重,明山国王(又称明主公王)托梦小桑村湖洋背罗屋罗仙公,请明山国王到村中各家巡护,便可消灾灭厄,逢凶化吉。明山国王在巡护小桑村时见村中山水优美,环境幽雅,遂在此落居。小桑村人于是设坛大榕树下,宫址则座落在湖下村与赤土村交界境内的公王佛。公王宫门联曰:公驾视四方方方吉利,王车巡九甲甲甲平安。随后明山国王邀其兄弟进村,村民分别尊为猎神公王、出巡公王。逢村中遇危难灾害之时皆显灵庇佑,故村中各姓氏宗族感其恩遂成共识,敬奉明主公王、猎神公王、出巡公王为“公王爷爷”。长年香火鼎盛,祈盼“公王”保一方平安,亦形成迎送公王这一习俗,俗称“等公王”,又叫“扛公王”。世代相传的“扛公王”习俗历久不衰,到民国时期尤为盛行,且定于每年农历四月月三十日(月小则为二十九日)为公王出巡日,至五月初四回公王宫。故村中有“四月日子长,小桑等公王”的民谣。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受战乱、贫困等因素影响,祭祀活动改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出巡,至正月初六回宫,一直延续至今。
欣逢盛世的小桑村现在已经成立了“公王委员会”,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和制订章程,“等公王”所有事项皆由小桑村公王委员会负责。村中现有的卜、罗、黄、朱、傅、丘、杨、林、叶、赖、钟、何、刘等十三个姓划为九个“公王甲”(即小桑村专为迎送公王而设定的赛会组织),在九个甲各姓族中轮流产生22位“神士”,至正月初六公王回宫后进行抽签,不论哪个甲的“神士”中签,这一年“公王”就在中签甲内的祖祠内供奉,时间为一年和做好次年的“等公王”祭祀活动,如此循环。而“等公王”的费用则由该中签甲中各姓氏族人出资,数额不限。因甲中把中签供奉“公王”视为头等大喜事,是甲中族人的荣耀,故甲中族人及旅居外地乃至侨居海外的族人都欣然解囊,积极筹备,只等吉日良辰“迎公王”。
至农历正月初二“公王”出巡前,由甲中置办“三牲”、佳果、香烛等,由“神首”(神士抽中签者,神士则由各甲中产生的抽签者)担任祭祀出巡司仪并挂抱上有公王、白马的“图腾”,作出巡祭文,文为“祭出巡公王”。祭祀时神首一边唱念请神、祝神吉语,一边撒麻、麦、米、豆、粟等五谷,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然后把“公王炉”抱进公王轿 ,两人抬轿,多人护轿“起马”(指上轿,因相传公王原座驾是马),至此,公王正式出巡。由甲中族人高举上书“明主公王”、“猎神公王”、“出巡公王”、“清道”、“金鼓”、“令”和“龙”、“虎”等数十面旌旗和关刀、大斧、画戟等象征十八般武艺的冷兵器,扛着“回避”、“肃静”巡牌。旁由“小公王”擎华盖凉伞,后有龙船和象征“三山国王”座驾的三匹金色、黄色、白色马,浩浩荡荡,巡遍全村。

梅县小桑村客家扛公王.jpg
图1-36  梅县小桑村客家“扛公王”巡游客家祠堂

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轰鸣,以往使用传统的客家打击乐器“闹八音”等,如今又增添了铜管乐队演奏和文艺演出队的歌舞表演,使古老的传统习俗增添了现代气息。出巡的路上和家家户户门前被鲜红的鞭炮纸屑点缀得鲜艳夺目,场面极为壮观,一直迎接回公王宫中,“落马”(指落轿)。至此,举行虔诚而庄重的祭祀仪式,并“奉化”三马;撒麻、麦、米、豆、粟等。其后,“起马”,抬奉“公王”到村中每个甲共43个老屋出巡。只进祖祠,不进私宅。按固定的时间、路线顺序进行,连在那村吃饭、歇夜都固定好的。“公王”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皆燃放炮竹,恭迎膜拜。每到一处祖祠门前,该祠的男女老少手拿一支香集中在门前禾坪恭迎,在祖祠上挂“图腾”举行祭祀膜拜仪式,司仪口念“麻麦米豆撒花花,公王爷爷过别家”,然后,由该祠族人替换上一祖祠的族人抬护“公王桥”。如此按时间、路线和祭祀方式再到下一个祖祠……直至正月初六巡遍全村43个祖祠后再护送公王回宫,“落马”,敬奉“三牲”,念请神、祝神语,安放回宫内,最后将“龙船”送往河中漂放,喻为将晦气、灾厄等送走。至此“公王”出巡仪式结束。
“公王”出巡仪式结束后,二十二位“神士”随即举行抽签仪式确定当年“公王”的供奉及迎送。抽签仪式首先由各位神士抽顺序号,然后依照抽到的顺序号分别用竹筷挟起放置在筒内的标签,标签共22个,其中设有“炉像”(指代公王)、“小公王”(指为公王擎凉伞者),“龙船”(负责放漂)、“理簿”(整理帐目等)四样。抽中“炉像”即为中签,中签者称为“神首”。抽签者均祈盼能中签,一旦中签,“神首”则双手齐举,一边疾跑一边高呼:“我中签了!”随即迅跑回祖祠报喜!霎时,静候佳音的甲内各姓氏族人,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即时捐资款项,置办“三牲”等奉品,中签者沐浴更衣,以示虔诚,族人则另整旗鼓,沿途鸣放鞭炮。新一任神士接过“公王炉”、“图腾”,欢天喜地把“公王”迎回甲内祖祠,悬挂“图腾”,张贴“图腾”楹联,联曰“公德乾坤大,王恩雨露深”,以鹤顶格式的楹联突出“公王”,中签甲虔诚供奉公王一年及筹办来年的“等公王”活动。抽中“龙船”的神士则负责送走龙船,抽中“小公王”者负责擎凉伞;抽中“理簿”则负责整理帐目等,各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做好迎送公王的活动仪式。因此,神士“中签”和迎公王回甲内供奉一年是“等公王”活动的高潮和压轴,使整个山村沉浸在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中,热闹而不哄乱,更无争抢之势,一切由神士“中签”确定。充分体现小桑村民善良朴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优良传统,和热爱生活、拥护和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0: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03:49 , Processed in 0.02824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