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7|回复: 4

紫金县古代读书人的书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20: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紫金县古代读书人的书包(图)竹篾书笼不透水防虫蛀(图)http://www.han-tang.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1143&page=1
2007-10-31 14:48:38 来源: 羊城晚报(广州) 

图:乌石如今已无人会编织书笼

  紫金乌石镇发现两只,可惜古老的编笼手艺如今已失传

  两只手工编制的书笼本月28日在河源市紫金县乌石镇被发现。古时河源的书生都喜欢用乌石书笼挑书赶考,当地编织的书笼滴水不漏,成为当地一绝,不过编织书笼的手艺如今已经失传。

  这两只书笼分别由两位范姓村民收藏,书笼为竹篾编织而成,十分精致。两只书笼的大小几乎一致,长55厘米,宽、高皆为42厘米,体积不小,却非常轻便。编织书笼的功夫表面看去是编制,其实重在破篾,书笼的篾条均匀细致。据了解,编制书笼时,师傅在中间夹了箬叶,上了桐油,不渗水,还能防虫蛀,上把铜锁还可防窃。

  据史料记载,十七世纪范荣清携子范润华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福建省漳州移入今紫金县乌石镇璜坑桥头村谋生,范氏带来了手工编织技术,在解放前尚有“桥头范”的美称。范氏保存的两只书笼,是祖传工艺品,其手工技术与刺绣同位。

  范氏后人范柳青介绍说,他的爷爷也会编织难度最大的书笼,但父亲只懂得普通的竹篾编织。现在的“桥头范”已没有人会编织书笼了。即使编织一般的藤制品,也只有范潭康、范廖钦、范柳青兄弟仨了。

  紫金县档案局局长龚火生说,当年乌石的书笼与大陂的罗哈、县城的精制皮箱一起成为紫金县三大编织特产,出口东南亚一带。古时读书人用它装书,请书童挑担,爬山涉水赶考。龚火生说,书笼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技术更是难得。目前书笼已是紫金县申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编织技术则为紫金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技术已失传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 09: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篾书笼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5: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书包,稀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后读书看来还真是不容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4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