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7|回复: 26

圓籠茶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1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土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想起不久前在我們這裡一個村的陳列館看到的那個蒸籠------我們這裡客家人過年蒸“圓籠茶粿”的蒸籠(直徑約70cm左右,高約25cm)。
從前我們這裡客家人,過年家家都蒸這種茶粿,婦女回娘家一定要帶的。
我們家是大家庭(其實很多都是大家庭,因為傳統上客家人是不分家的。),過年要舂米粉做茶粿,炒米粉打米餅,爆米花打米埕,最大工程是蒸“圓籠茶粿”,讓我亞娘(伯母)、媽媽、嫂嫂忙個不停。我們客家人的“圓籠茶粿”,三斗糯米,三十斤黃糖,蒸差不多三十個小時,攤冷都要幾天,那時候燒柴草,家家都留起老柴頭蒸茶粿用。
小時候最喜歡看開茶粿了,要兩個大力氣的男人用粗鐵線對拉,陸續把這巨無霸分割成一塊塊一寸多厚的“粄”,很多人圍觀,不停歡呼喝采。我問大人,港府人和水上人都是一個個瓦缽或小蒸籠,一鍋蒸好幾個,為什麼我們要通宵達旦那麼辛苦蒸大茶粿?大人說是祖公傳下來的。我一直有想法,一定有歷史的原因。
早些年,當我看到福建的客家土樓,贛南、粵東的客家圍籠屋,恍然大悟!
我們這裡客家人的先祖從北向南遷徙,遠離祖地,土樓和圍籠屋魂牽夢繞,過年蒸“圓籠茶粿”是寄託對故土的思念。
我們社區網友說其他地方有“圓粄”,但是沒有那麼大,比較肯定的是到了惠陽、寶安這邊有這超級“圓粄”-“圓籠茶粿”。很想知道我們客家祖地有沒有這麼大的“圓籠茶粿”?

這蒸籠我們叫圓籠“liao”(讀音是漢語拼音Liao第一聲)
我不能傳圖片,想送短訊一下就去了博客,我沒有耐性再跟下去了,看誰送個電郵地址給我,我把照片傳給他補上來給大家看看。

[ 本帖最后由 夏荷 于 2008-7-15 23: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電郵地址已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2: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糕粄!(Gao4声ban3声)

很甜,看捻,能常温下保存数月! 怀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甜粄(大砻籺).jpg
来源:网络
产地:不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2: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namlow相助,我馬上去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送出了,不知是否顺利,我要出门了,上广州回华工母校。
这些照片是五月份去西贡离岛盐田梓拍的。
盐田梓村民姓陈,来自同一家族, 2005年盐田梓圣约瑟堂重修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异奬」。村民信天主教,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子孙,除了宗教信仰有别,生活方式与其它客家人一样,甚至当年的澄波学校很长时间还坚持用客家话教学。盐田梓人禀承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十分重视子弟教育,因村里出了几位中学校长被传为佳话。
1995年,盐田梓人开始回内地寻根问祖。相传盐田梓开基祖陈孟德太公,来自宝安观澜,约1740年定居盐田梓。从深圳(宝安) 盐田港追寻到观澜,得到观澜松元厦村陈氏查考得到证实。盐田梓人每年五月回村做弥撒,随后去滘西洲拜太公山,按客家习俗给陈孟德太公上香,又按宗教仪式祈祷,一切都是那样自然。传统客家文化与外来宗教文化融合,在岛上得到体现。
盐田梓这条客家古村,生态环境之好,令人惊叹!岛上盐田依旧,鸟语花香,绿荫处处,古树婆娑,碧海环绕,红树成林……值得一提的是,这远离尘嚣的孤岛,还是蝴蝶天堂,品种繁多的彩蝶在密林的野花丛中飞舞,在这世外桃源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今年五月一日,西贡盐田梓人与同一太公的新界粉岭坪洋陈姓兄弟(今年舞麒麟去盐田梓,有一张照片。)出发先去深圳观澜,再上粤东五华祭祖,凤凰电视台随团拍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3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夏荷 的帖子

贴在: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extra=page%3D1
[转帖] 夏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异奬」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8-7-13 12:2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17: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宝安观澜,约1740年定居盐田梓
盐田梓.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3: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namlow補充了很多資料,圖中深圳鹽田區與西貢鹽田梓村中間的海,有新界大埔吐露港,也有一個鹽田梓。當年陳孟德公三兄弟從深圳鹽田渡海移居新界( 那時都是新安縣),分別定居粉嶺坪洋、大埔鹽田梓和西貢鹽田梓。大埔鹽田梓的後來可能遷移去別處,聯絡不上。
namlow,我也給你發了一些鹽田梓村的照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9 0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位每年过年都有做啊,隔离邻舍都爱送一钵圆笼粄芯,可惜冇映张像传上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文哥,下次一定要影張像傳來給大家分享呀,你們的圓籠粄有三斗米那麼大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9 1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馬來西亞沙巴州的斗湖有一條新安路,那裏的圓籠茶粿是用香蕉葉包的。
http://www.tawauhakka.com/kelian.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9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夏荷 的帖子

增加-粉嶺坪洋、大埔鹽田梓
盐田梓.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9 2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夏荷 的帖子

米斗我小时侯见过,不知道其容量是多少,那粄缭大概50公分的直径,高约25公分左右吧,蒸粄时铺上几层箬叶再放粉浆,也要蒸上20几个小时,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namlow補充詳細資料。
謝謝文武氏的介紹,我們這裡經常做茶粿,做蘿蔔粄多數用蕉葉,圓籠茶粿用包裹粽那種葉。看沙巴州的網,其中顧問拿督鄧福恩先生來過西貢幾次,我們認識,他是非常熱心的人,經常到香港和內地參加交流活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20:56 , Processed in 0.02082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