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4|回复: 2

客家三巨子 功名耀千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4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料来源:梅州日报 http://www.mzrb.com.cn/news/0806/13/080613095.htm
作者:罗培衡

丁日昌、黄遵宪、丘逢甲
客家三巨子 功名耀千秋


2008-06-13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罗培衡

    丁日昌(1823-1882,爱国政治家、洋务运动实干家、藏书家)与黄遵宪(1848-1905,政治家、外交家、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1864-1912,保台爱国志士、著名教育家、诗人)是客家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同处清朝末期,关系密切,友情甚笃,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业绩,芳名列“梅州八贤”榜,令人景仰。三位梅州客家先贤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笔者试图从他们在对祖国的挚爱、对教育的倾情、对中国近代文学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联系比较,以期抛砖引玉。

    拳拳爱国心

    丁日昌,字雨生,又称禹生,号持静,生于丰顺县汤坑金屋围。8岁随三兄达夫在汤坑三门凹太平寺读书。18岁转学北斗黄氏宗族私塾求学,因勤奋好学,捷足先登,20岁考取秀才,21岁补廪生。1857年从潮州军功授江西万安知县,开始步入仕途。历官至江苏和福建巡抚、福州船政大臣、钦赐总督衔会办南洋海防、节制七省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一生做官为民,革新自强,实干兴邦,处处表现出他忠君爱国的情怀。



                         丁日昌和故居

    据资料载:1863年,丁日昌因才识出众,被调至上海筹办洋务。他赞成“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于是,他筹资将上海、苏州两个制炮局合并,创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他还倡办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1875年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他任福建巡抚期间,遍巡台湾岛,整顿吏治、改革税征、重视农耕、农垦和开矿,架设起台湾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条电报线,贡献巨大。在中国海军史上他第一次提出海军统一指挥分区设防的主张,建立新式的中国近代海军;在最为棘手的近代中外交涉的问题上,他提出一系列维护主权,主动进取的积极应变之外交主张;在朝野上下普遍对华侨采取鄙弃、漠视的情况下,他首先认识到华侨作用的重要和华侨问题的严重性,大胆提出遣使设领、保护华侨的建言……他决心通过自强运动,实现富民强国的理想。

    1882年2月,丁日昌因病卒于揭阳,终年59岁。病重之时还先后呈上海防当办事宜十六条和整顿水师事宜两份奏折,为国呕心沥血。临终又口授遗书,叹息国家面临的深刻危机,企望朝廷能殚精竭虑,图自强之实事,其拳拳爱国心日月可鉴,令人动容。

    丘逢甲,祖籍蕉岭县文福镇,字仙根,又名仓海,出生于台湾苗栗县。自幼天资聪颖,敏慧好学,6岁能诗,7岁能文,12岁能熟读四书五经,14岁考取秀才,25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被光绪帝授为工部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湾从事教育工作。



                      丘逢甲铜像和故居

    1895 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这对高度热爱祖国的丘逢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义愤填膺,刺指血书“拒倭守土”,并上书朝廷,痛切陈词,请求清政府收回割台成命,废约抗战,保卫国土。昏聩无能的清政府,惟恐台湾抵抗会连累朝廷,不予理睬。在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 ”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高举义旗卫宝岛。他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 誓不从倭”,怒斥“清廷失人心,何以治天下?”他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义军,在新竹地区与日军血战二十余日,终因大陆的援助被卖国势力所阻,兵力悬殊而失败。丘逢甲愤叹“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在部属劝告下,不得不乘木船离台内渡。行前,作《离台诗》云:“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表达了他矢志收复国土台湾的决心。

    “桑海归来义愤存”。回到祖籍地蕉岭文福镇淡定村后,身受国难家仇之痛、个人飘零之苦的丘逢甲,并没有在悲愤和积怨中消沉,而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自觉地参与到变革现实的行列之中。他坚信“从头整顿旧河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日子不会遥远。他不断传书台湾,嘱父老乡亲“须记汉官仪”,自己则表示“十年如未死,卷土又重来”的决心。直至1912年临终弥留之际,丘逢甲还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其维护祖国统一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世居梅县。他少聪颖,4岁入私塾,10岁学作诗,有“神童”之称。1867年中秀才,1876年中举人,1877年,他以“非留心外交,恐难安内”的决心,毅然接受参赞之职,随大埔人何如璋出使日本,开展了他长达十五年,足迹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新加坡等国的外交生涯。他曾为维护中国主权、保护华侨、华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作过许多贡献。因此,当1905年黄遵宪逝世时,普天同悼。在如雪片般飞来的挽诗挽联中,清朝驻日使馆商务委员何士果的一副挽联,历述黄遵宪的生平事迹,精当极了。上联云:“五千年罕见奇才,著演孔篇,是哲学巨儒;创保卫局,是政治大家。至于画策朝鲜,参议琉球,是外交舞台屠龙妙技。此志为硕果仅存,归养故乡,曾筑精庐在人境;下联云:一万里遥传噩耗,览公遗书,有日本国志;颂公遗草,有新民诗话。追忆送客长亭,赌棋别墅,有东晋名士挥麝风流。暮春正樱花齐放,怆怀景物,不堪洒泪向梅州。”



                       黄遵宪和人境庐

    从这副长长的挽联中,可以映照出黄遵宪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满腔浓浓的爱国情。他“明于志、练于事、忠于国”,难怪孙中山先生、毛泽东主席、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都亲口夸奖过他。

    丁日昌与黄遵宪、丘逢甲这三位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在爱国强国方面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颂的事迹。他们惺惺相惜,从彼此认识机缘中可见一斑。

    丁日昌是在治台期间,与丘逢甲认识的。丘逢甲称丁日昌为“恩师”。当年,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时,到台湾主持岁考,恰好祖籍蕉岭的丘逢甲到此参加院试。考试那天,丘逢甲第一个交卷。丁日昌有心测试他的才学,便以“甲年逢甲子”为上联要他应对。丘逢甲随口答道:“丁岁遇丁公。”丁日昌的上联,巧妙地将“逢甲”的名字嵌入联中,丘逢甲的下联,同样巧妙地将“丁公”的尊称嵌入联中。丁日昌甚为高兴,两位同属客籍的一老一小,乡音相同,倍感亲切。及后,丁日昌要他写竹枝词,逢甲日呈百首。放榜时逢甲名列榜首。丁日昌对丘逢甲的才华十分赏识,特赏赐给他一枚“东宁才子”(东宁乃台湾别名)的印章,从此,丘逢甲声名大振。

    丁日昌也提携过黄遵宪。原来,1875年秋,还是贡生的黄遵宪前往天津游学,偶闻客籍大臣丁日昌在天津协助曾国藩办理教案,便专程拜访。是时,丁日昌为洋务派主要人物,福建巡抚兼督船政,黄遵宪十分崇拜这位同乡大臣。丁日昌也发现这位小同乡很有才华,格外赏识,有意留用。此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浓浓教育情

    丁日昌、黄遵宪与丘逢甲,堪称“教育家”,都致力于兴学育才,走教育救国之路。

    先说丘逢甲吧。他的祖父丘学祥、父亲丘龙章均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教育世家”。1889年,丘逢甲考中进士后无意为官,回台湾担任《台湾通志》的编辑,并在台中、台南等地的书院讲学。当他在台湾抗日战争失败内渡回乡居住一年后,开始创办学校,培育人才。他认为“欲强中国,必须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自1897年至1904年,在潮汕地区讲学办校,前后7年,他的足迹遍及粤东大地。他先后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任主讲。1901年春在汕头正式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为广东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1904年夏,丘逢甲在蕉岭县城桂岭书院创办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1904年冬在蕉岭东山、员山创办创兆学堂各一所。此外,他还派门人弟子到福建的上杭、武平,广东的平远、五华等地兴办新学,成绩显著,使他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颇有声望的教育家。辛亥革命成功后丘逢甲任广东革命政府教育司司长,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

    丁日昌除提出一系列改革教育的主张,大力促成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派遣,成功地吸收香港学生回内地培训并为祖国服务外,还热心创办学堂,发展教育,造就人才。早在他尚未出仕时,就有感于家乡文庙破败,倡建蓝田书院以资学子求学。以后在外地任职时,所到之处,他都积极创办学堂。他先后创办、倡建和捐资募款的学堂有鹏湖书院、韩山书院、金山书院、江西云兴书院、上海龙门书院、揭阳试舍等。这些书院,都成为育人沃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据《万安县志》载:丁日昌任万安知县时,亦捐俸兴建书院,使当地读书之风渐长。丁日昌也因此受万安县民众推崇,当其调离万安时,“奉香拥送逾万人”。资料也有记载,当年丁日昌治理台湾,也是把发展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视察后山一带义塾16所,下令在僻远地区增设义塾,并且对优秀塾师和学童加以奖励。他身兼学政,在台湾学府中增加少数民族的名额,主持台湾岁考,亲自将“番”童陈实华取进学府,将沈绍陈取充佾生,以勉励少数民族学子向学,这一举措令番民“动色相告,咸喜功名有路”。当丁日昌晚年疾患缠身,在家养病时,少数民族“番民”闻知,制作了十几个牌匾,远渡重洋送到揭阳丁日昌家,体现了台湾人民对这位父母官的爱戴之情。

    至于黄遵宪,他在梅县乡居期间,仍念念不忘地方教育。他提出普及教育,开放民智,为“救中国之不二法门”。他把自己的书斋人境庐辟为学堂,由自己亲自讲学,并聘请德济医院(今黄塘医院)外籍医生讲授人体构造、解剖猪羊鸡,以供实验;同时提出教学须有师资的理念。1903年黄遵宪邀集地方人士,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并拟订章程,筹措资金,设址理事。1904年在他倡导下创办了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和务本学堂(即今日的东山中学和梅州中学),两校人才辈出。总之,黄遵宪在推动梅州市文化教育发展上,功不可没。

    炽热文学梦

    黄遵宪一生著作甚丰,除《日本国志》外,还有诗集《人境庐诗草》及《日本杂事诗》。他一生留下的一千多首诗歌中,“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表现了深刻的时代内容和真实的思想情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黄遵宪是我国旧诗改革的先驱。他第一个把客家山歌提炼升华为新派古体诗,把客家山歌推向古体诗的行列。他以“吾手写吾口”的主张而成为中国诗界革命的主将。难怪乎广东文学院原院长、著名作家程贤章称誉:“他是晚清梅州大地冉冉升起的一颗文曲星。”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时,在记者招待会上动情地背诵起黄遵宪写给好友梁启超的那首诗——《赠梁任大同书》:“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这也是对黄遵宪的推荐和褒奖。

    在众多的爱国诗人中,丘逢甲和黄遵宪是一对诗友,被梁启超并称为“诗界革命巨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从台湾到北京会试,经人介绍,认识了黄遵宪。两人虽然相差16岁,但同是客家老乡,彼此对诗文的爱好促使他们以朋友相待,以兄弟相称,过从甚密。是年秋,北京一别,相隔十年,彼此落难梅州时始得再会。两位忧国忧民的忠臣,赋诗唱和,互相勉励,共遣忧愁,从悲愤和积怨中奋起。在丘逢甲晚年手定的诗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中,写给黄遵宪的诗有26 首;而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奉和给丘逢甲的诗也达20首之多,可见其来往之频繁。

    诗歌,对于丘逢甲来说,是他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他的心灵家园和生命依托。他一生作品宏富,留下二千多首诗歌。雄迈激越,悲壮酣畅为其艺术风格。2004年3月14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上谈台湾问题时,吟诵的“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足见丘逢甲诗歌悲壮、撼人心魄之一斑。柳亚子先生对他和黄遵宪作出这样的评价:“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

    值得一提的是,在晚清诗坛崇尚拟古风气中,丘逢甲和黄遵宪站在一起,实践“吾手写吾口”的文学主张,难能可贵。他在《台湾竹枝词》中写道:“春山草浅畜牛羊,山半开畲学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这些诗都写得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客家山歌特色。

    同样热爱诗词创作的一代名臣丁日昌,在政务之余,留心搜集、收藏各种宋刊元刻及珍贵稿本十万多册,是中国近代三大藏书家之一。他的著作有《抚吴公牍》、《抚闽公牍》、《藩吴公牍》、《炮火图说》、《海运图说》、《百将图传》等,还有诗词集《百兰山馆古今体诗》、《荔枝唱和集》。其《百兰山馆古今体诗》系民国七年(1918年)刊印,共五卷,所录诗词始于道光二十二年,迄于光绪七年,计诗631首,词14首,附楹联41副,充分反映了他的人生志向、思想感情、生活经历和艺术造诣。《广东近代文学史》评曰:“丁日昌的诗,不事雕琢出奇,用典隶事,也不讲究词采藻饰,而是带有实干派政治家的品格,以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基础,从内心真情实感出发,出之以流利畅达、淳朴自然之笔,创作意境简淡真切、风格朴实率直的诗篇,具有突出的特点。”

    丁日昌出身贫穷,对下属普通民众的生活较为熟悉且深具悲悯情怀。且看他20岁时写的一首古风《决堤叹》那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的水灾场面吧:“七月七日大雨倾,潇潇嘈嘈至五更。七月八日河堤决,浩浩荡荡田庐灭。百丈红涛破地流,登山未得且登楼。楼头顷刻被水覆,百万生灵齐一哭。水哉水哉将奈何?平原万顷成沧波。一连五日流始息,髑髅白骨堆荆棘,秋风萧瑟秋草柔,饥鬼夜哭声啾啾……”从这一点看,丁日昌、黄遵宪与丘逢甲诗词的内涵和风格确有许多共同之处。

    丁日昌不仅诗词写得好,对联也别具特色,顺录一副: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在丁日昌少年读书的丰顺县汤坑镇太平寺里,现在还悬挂着丁日昌当年题书的一副楹联:“古佛又来参,五千里外初归客;旧题何处觅,四十年前此读书”。书联俱佳,饶有趣味,吸引了一批批海内外游客驻足品评。

    丁日昌与黄遵宪、丘逢甲三位生长在梅花之乡的诗人都情系梅花。丁日昌在其《百花山馆古今体诗》中有诗631首,其中有近十篇提到“梅”。“四海论交求古剑,一生低首拜梅花”乃丁日昌独写襟怀,浩浩然而高情逸韵之名句。黄遵宪的咏梅诗很独特:“三千年上旧花枝,颇怪风人不入《诗》。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表现了诗人的梅花情结,反映了诗人在事物进化中的科学发展观和变革思想,独具特色。丘逢甲更是咏梅明志,他的爱国名篇《忆由述今,次韵答晓沧见赠十绝句》中有句云“暗香疏影寒溪月,万树梅花忆故山”,通过忆故山忆梅花,忆念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宝岛,高声呼喊“梅花一笑回春姿”(见《除夕诗》),寄志梅花,直抒胸臆,企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梅花香自苦寒来”,丁日昌与黄遵宪、丘逢甲三位先贤的人生际遇和骨子里的品质,不正与梅花精神相吻合吗?!

    丁日昌与黄遵宪、丘逢甲,都是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着衰亡抑或中兴的大变革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而摇旗呐喊、奋勇抗争。他们走在时代的前面,并影响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客家历史的天空,他们的名字犹如闪光的星星,熠熠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2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三巨子,已成历史,鞭策后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22: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还有 何如璋,提拔过 黄遵宪 的大埔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09869.htm

何如璋(1838—1891),字子峨,广东大埔县湖寮双坑村人,我国早期杰出的外交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8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