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0|回复: 0

赣县乡土人物之二:廖容标——威名远扬的“菩萨司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1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 容标
——威名远扬的“菩萨司令”



1938年8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说:“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语文课本,称红军干部廖容标为‘菩萨司令’”。毛泽东闻之击掌称善,并在大会上表扬道:“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他就是我们的廖容标同志。”

廖容标(公元1911——1979年),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在山东领导了黑铁山武装起义,并任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员。1938年创建泰莱抗日根据地,在敌后长期坚持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敌、伪、顽。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参加解放山东省会济南,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79年在南京病故。

红军队伍里的少年英雄

廖容标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随父种田。12岁读私塾,不及四年,丧父辍学,弟妹年幼,他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1927年,工农革命运动不断向赣南农村发展,年仅16岁的他参加了水口村的农民暴动。斗争地主豪绅,减租抗债,济困扶贫。1929年8月参加工农红军。在赣(县)、信(丰)等五县边界政府政治保卫队、河西特委政治保卫队当战士、班长,1931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调上犹县第三游击队任分队长,1932年4月到1934年8月,任三军团一师一团、四师十团连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打洋口、占洵口。1934年5月广昌会战中头部受伤,右手无名指断残。10月,随中央机关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2月任一军团一师二营营长,同年7月毛儿盖战斗中头负重伤,廖容标拖着病体顽强拼搏,坚持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一直到长征胜利。1936年5月担任陕甘宁支队独立团团长。

撒向敌后的革命种子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在敌后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廖容标等被分配到山东敌后去发动游击战争。9月底他告别延安,到了太原八路军前线指挥部,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接见他们说:“党中央把你们当做种子撒向敌后,希望你们很快地带起成长上万的革命队伍,在敌后闯出一个新局面,党和人民期待着你们的胜利。”10月廖容标由地下交通员带领来到山东济南。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分配他到长山中学,以体育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与中共产党员姚仲明、赵明新团结进步人士马跃南校长,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鲁中长山,国民党军与长山县政府仓皇逃逸。廖容标瞅准时机,振臂高呼而起。26日,将军与姚仲明、赵明新等于长山县九区黑铁山下之太平庄(今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太平庄)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誓师大会,号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将军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委,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这是一支只有60多人、3支步枪和8把马刀的队伍。人数虽少,武器也十分缺乏,但它是正义之师,斗志旺盛。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大批热血男儿奔向黑铁山,连长山县国民党县政府的县大队也全体携械投奔而来。从此这支队伍在廖容标的领导下对敌、伪、顽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战斗中越打越强,越打越壮。廖容标没有辜负周副主席的希望,到1938年6月,他带领的这支部队发展到五六千人,正式改番号为山东八路军第二支队。史载,廖容标将军1937年10月至山东,初始由一人发展至百余人;经八年抗战又由百余人发展到上万人的部队;先后创建了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将军指挥所部,仅1941年至1845年8月,即作战两千余次,歼日伪军一万余名。

“菩萨司令” 扬威名

廖容标用兵好机动,多奇计,他将红军游击战移植于敌后抗日,如鱼游水,神出鬼没,往往能出奇制胜(据说廖将军“菩萨司令”之称有两个含义,一曰慈爱百姓,菩萨心肠;一曰神出鬼没,令敌丧胆。菩萨,神也)。抗日救国第五军成立之初,部队兵少枪乏。廖容标却能屡出奇计,连战连捷。1938年1月8日凌晨,廖容标亲率一支30多人的精干武装,奔袭长山县城内文庙汉奸维持会,一枪未放就俘获全部伪军。十天后,他和军政委姚仲明又率领部队伏击日军汽艇一艘,全歼艇上的日军旅团长、联队长、高级参谋等12名高中级官佐和士兵。这两次胜仗,使第五军声威大振。伪军视之为眼中钉,派出400余兵力向第五军进攻。廖容标沉着应战,指挥部队在长山北麓三官庙与敌军决战,毙伤敌百余人,而我军仅伤亡十余人。五军三战三捷,声威远扬,威振鲁中,廖司令的军事才能也令四方军民钦佩。

在廖容标他们创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同时,在淄博罗村一带也出现了一些打着抗日旗号的土匪队伍,人们称之为“八大土顽司令”。这些家伙不打日寇,却专门骚扰百姓,经常向罗村要钱、要粮、要女人。一次,土匪们嫌村里送去的煎饼不好吃,故意等煎饼发了霉后退回给村里,要村里百姓油炸好鱼、肉,蒸好白面馒头,再给他们送去。恰好这时廖容标率领第五军来到村里,他从群众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命令炊事员从群众手中买回发了霉的煎饼,并要炊事员将煎饼洗干净,放上盐,再放到缸里用开水泡。开饭时,他率先一声不响地蹲在缸边,捞起泡软的煎饼吃了起来。他对大家说:“土匪侵害老百姓,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决不做那种坏事,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失。”战士们看到军长带头吃霉煎饼,都跟着吃了起来。看着这情景,想想土匪们的祸害,村中的老百姓个个热泪盈眶,说:“这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军’啊!”

廖容标心里时刻装着百姓,处处以百姓的利益为重。他的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不侵民扰民。一次,部队来到南博山村时天还没亮,为了不惊动村民,他下令就地休息。天亮后,战士们马上忙着帮村民挑水、打扫卫生,整个南博山村立时欢腾起来。这时,村民尹玉珉急匆匆地跑来对廖司令说:“俺小三儿昨晚一宿高烧不退,真急死人啦!”廖司令一面安慰他,一面叫军医张景闵前去诊治。经过针灸和服药,孩子高烧渐退,病情好转。尹玉珉含着眼泪说:“俺本以为小三儿没指望了。没想到‘菩萨司令’救了俺小三儿一命,俺一辈子也忘不了八路军的恩情!”

“菩萨军”、“菩萨司令”的称呼,很快就在四乡八邻传颂开来。一次部队宿营后,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摸到司令部,颤抖着双手要摸摸“廖菩萨”的脸颊。老人摸呀,摸呀,摸了许久,却怀疑地问道:“你们不是哄俺吧,廖菩萨怎么没有胡子呢?”当她从旁人口中证实自己摸的确实是“廖菩萨”时,才满意地松开手。看到老百姓如此热爱自己的子弟兵,廖容标十分感动,暗下决心带领部队多杀鬼子,为民立功。

泰山脚下惩凶顽

1938年6月,廖容标离开“菩萨军”调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员,在泰(安)莱(芜)淄(博)章(丘)一带发展革命武装,开辟泰山革命根据地。他对敌情判断准确,作战部署周密,临战指挥机动灵活,果断沉着,胜利粉碎了敌人历次疯狂的“扫荡”,有力地反击了顽军秦启荣部的频频进犯,成为泰山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8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8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廖容标任泰山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专署专员。从1941年冬季开始到1944年春的两年时间里,泰山区抗战进入一个极为困难的时期,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实行“强化治安”、“三光政策”,平均三至五里便有一个敌伪据点或炮楼。我根据地被分割、封锁、蚕食成“一枪能被打通”的数小块游击区,军民生活异常艰难。面对当时险恶的形势,廖容标和泰山区党政军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山东军区的指示,广泛开展分散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打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漂亮仗。1942年4月廖容标亲自部署营长王法山带领小分队偷袭智取了难攻易守的敌据点马鞍山,为重新打开淄河地区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1942年8月廖容标与泰安独立营政委张正德率一个小分队,在敌人的心脏岱(泰山)顶创造了一次捉鬼子的奇迹,毙敌10余人、伤2人、活捉了日军驻山东省电报局长间本和伪大队长等四人,敌人异常震惊,出动千余人对我进行报复,在灵岩寺东山展开激战,歼敌百余。1944年3月,廖容标命令一个主力连和泰历独立营在泰莱公路之杨家林、佟家庄埋伏,击毙日军高级指挥官藤田大佐和士兵四十余人,缴获步枪四十余支和绝密文件——日军太平洋沿岸部署图,受到鲁中军区的嘉奖表扬。同年1—5月,泰山区部队打了大小战斗325次,收复日伪在博莱、章莱、泰历、莱新四条公路上的据点和炮楼46处,打破敌人分割堵塞我泰山根据地的局面,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放济南立功勋

1945年8月16日,山东军区组建野战兵团,廖容标任第四师师长,他率领部队向脐济铁路西段未投降之敌伪开展大反攻。8月27日率领十一、十二团灭章丘西部张家林守敌两千余人,切断了敌在脐济线的联系。1946年6月8日,廖容标指挥解放了脐济铁路军事要地张店,歼敌伪军三千余人,缴获机枪数百挺,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廖容标调任山东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在解放战争的三年中,他一直驰骋转战在渤海平原上,亲自组织了济阳、齐东、小站、唐官屯等战役战斗。

1948年8月廖容标率领渤海军区部队参加解放济南的战役,负责外围的北路指挥,完成了扫清外围据点的任务。1949年2月任济南警备区司令员。1950年12月,廖容标调任华东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兼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0月任安徽军区司令员。1965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在此期间为部队和民兵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廖容标非常关心党史军史的资料征集工作,先后撰写了《铁山烽火》、《泰山顶擒日寇》、《攻守奇峰记》、《齐东战斗》等回忆录。

“为党和人民利益不怕丢官”

“文革”期间,“四人帮”和他们在上海的党羽,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大搞第二武装,用“文攻武卫指挥部”、“民兵指挥部”来取代人武部对民兵组织的领导,廖容标与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1970年9月军委召开的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撤销上海“文攻武卫指挥部”,恢复人武系统对民兵工作领导的建议,遭到“四人帮”在上海党羽的恶毒围攻和批斗,廖容标不为邪恶所屈,说:“战争年代不怕掉头,和平年代不怕丢官,对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就是要顶,不然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1975年,廖容标改任南京军区顾问,1978年2月任政协全国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79年5月2日,因身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

(叶林)

资料来源:《赣县志》新华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菩萨司令廖容标》,见吴东峰著《开国将军轶事》

《廖容标中将》,见凌步机著《赣南将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