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89|回复: 13

[川渝] 盘龙客家方言岛如何打好客家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1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盘龙客家方言岛如何打好客家牌(初稿)


    盘龙是重庆地区最大的客家方言岛.作为这个方言岛出生的客家后生,虽然不在老家居住,但是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因为热爱客家文化,热爱自己的出生地而于2006年底建立了重庆第一个客家网站,主要就是为了有机会推动家乡经济文化的发展.下面就将本人的看法做个阐述.
  一、盘龙客家方言岛的形成原因。    事实上,在明朝以前就有客家人进入四川。但是更多的客家人是在明末清初和康熙平三藩之乱后进入四川的。就以笔者本人家族为例,乾隆中期由广东某客家聚集区搬迁到内江、资阳一带,(具体搬迁原因不详,事实上也不外乎原住地人口爆满,无土可耕或者家族内部原因。)最后在上世纪中期从内江搬迁到荣昌县盘龙镇大建乡。在做网站之后,开始寻找客家人进川的脚步。探索盘龙这个客家方言岛所形成的原因,必须先从客家人的形成于客家人精神说起。
   客家人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 。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日本人山口县造高度赞扬客家人,认为“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至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竹越三郎则认为“客家是台湾最开化,最坚强和最富民族意识而不易统治的民族,他们的团结力尤为惊人,以致统治当局,不得不限制他们的居住地区,使其不得聚集在一处。”。

什么是客家精神呢?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客家精神应是指客家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客家人自觉的心理状态。关于客家精神的课题,前辈及学者们已多有探索和论述。他们从客家历史发展及演进中分析客家民性、民风的特点,指出客家精神的特质,如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提出七点客家特性。张奋前先生指出客家民性有七点特征。李开仁先生指出客家人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有杰出的表现,光耀全球,举世同钦,是由于客家人具备了八项民风。客家先贤胡文虎先生根据客家人的传统特征,指出四点客家精神。前辈学者贤人的论述都有相当独到的见解,但有关客家人的特质则是意见大体一致的。综合而言,客家精神其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注,转自网络)
   荣昌古称昌州,地处沱江流域。赖溪河的支流干流穿越了大部分荣昌的土地。纵观荣昌地图,乃是丘陵地带中的盆地。以县城为盆底,盘龙、吴家、仁义、铜鼓等地位于盆沿。位于盆沿的地区土地贫瘠,经济不会太好。尤其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就更加明显。“湖广填四川”先期进入荣昌的是湖广(清朝雍正五年之前,湖广省以洞庭湖为界划分为湖南和湖北)人,先来者将大量丰腴的土地扦插占有,随后的其他地区的人占据稍微次一些的土地,最后的人就靠以物易地,或者帮种,为佃为生。大部分客家人来自于闽粤赣地区,消息相对要闭塞一点,当得知朝廷的移民政策之后,已经相对晚了。他们只能选择土地相对贫瘠的盆沿地带,如盘龙、荣隆、龙集等山地。还有部分是从内江等地再搬迁到盘龙或者安富,大部分是因为先在内江的大家族已经人口饱合,必须要有一部分人搬迁出去。话说,亲不亲故乡人。有同样说着“广东话”人的盘龙,虽然土地贫瘠,无河流穿越,地势平坦的地方也占少数,
大部分是沟壑谷地,但是从老家带来的夏布、花生、红薯、甘蔗等经济作物却可以弥补粮食生产的不足。客家这支民系诞生以来所形成的“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由于除此之外,外面都是湖广人的天下,客家人如果不团结,不保持自己的语言,最终将会融化在湖广人的海洋中。为了保持祖先留下的语言、文化,但是也为了在外与人沟通,便有了“在家说‘广东话’,在外说‘湖广话’的习惯。客家人的婚嫁习惯也使客家方言和文化得到保存。如:客家人只与客家人通婚。如果新媳妇不是客家人,而是其他民系,婆婆就会强行教媳妇说“广东话”;女儿嫁到外面,回娘家也必须说“广东话”;孩子出生,教的就是母语‘广东话’。如果谁到外面,混了几年回来在家不说‘广东话’将被视为“卖了祖宗”“不肖子孙”。
因此,荣昌盘龙和隆昌周兴这两个四川与重庆交界的家族,大部分都有亲戚关系。例如笔者本人,祖父是盘龙人,祖母是隆昌人;姑姑是盘龙人,姑夫是隆昌人。两处客家聚集地的相互通婚,也使盘龙客家文化得到一定的保存。
二、盘龙客家人的优势。
     1、商品。诚如上面所言,客家人历来是能吃苦耐劳的一支汉族民系,他们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其他民系甚至少数民族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行为,绝对不闭关自守。盘龙的夏布的编制工艺,自从由迁入地带来,融合四川原有的布匹的编制技术,形成了荣昌的夏布文化几百年过去了,依然可以在盘龙的大大小小的院落、作坊、工厂看到制作夏布的身影。尤其可贵的是,现在已经出现丝麻混编的布匹,比一般夏布更牢固,更透气,更美观,更实用。还有,在石田的一名黄姓作坊主,创造了用芭蕉纤维制作夏布的技术,这个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也是我们盘龙客家的骄傲,也是全世界客家人的骄傲,如果能够广为人知,将是一笔无法估计的价值。盘龙的夏布目前只是粗加工,成衣成品还得通过国外的技术深加工,然后出售,或者又被转入国内市场,这等于说是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经别人的技术过后,又转回来,中间利润的差距不能不让每个中国人汗颜,如果能进行技术改良,最起码引进技术别人的技术,自己来深加工,岂有让大量利润让别人赚了去之道理?还有许多的传统手工艺尚在闺中待嫁,比如刺绣。在笔者老家,几乎所有的客家妇女都会制作鞋垫、贴布贴。一张张白布、花布在心灵手巧的客家女手中,飞针走线,粘贴,变成情郎、爱侣脚下的爱情见证;变成娃娃身上穿的褂子,袄袄。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产品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文化。客家人是个非常注重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民系。至今,我们在盘龙的农家小院、闹市街头依然可以看客家人说着浓浓的客家乡音。每年““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仍然有不少在外的游子返回家中,或者电话问候家人,或者写封家书以表心意。尤其是在老人生日,即使是老人过世多年,儿孙依然会在老人家生日这天拜祭祖坟,。添丁、升官、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全家人也会到祖先灵位前、坟墓前上香,磕头,祷告。清明会,家族中能到场的都会到场,相互问寒问暖,认识新女婿、媳妇、新丁,并在祖先灵位前一一介绍。比如与大建相邻的隆昌周兴,曾氏家族每年会开清明会,隆昌附近包括盘龙荣昌的曾氏家族代表都会参加,多达上百桌。
     俗话说,“家之有谱同于国之有史,县之有志”,“太平盛世修家谱”。笔者建立“重庆客家”以来,已经有不少外地客家乡亲到站,在QQ里询问自“湖广填四川”入川后一直未联系的宗亲。笔者多次陪同来荣寻亲的外地客家乡亲寻找族人和家谱,有些虽然没有找到,但是对于盘龙这个客家方言岛的客家语言文化保持程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大力支持各个客家家族修谱,并在各个渠道加以报道,那么在外地的各客家个姓氏宗亲团体将会得到消息来荣验证.
    客家民歌现存知名的当属长岭村颜坤吉老先生的《夏布神歌》,是为夏布工人晚间编制夏布时提神,随口创作的歌谣,在盘龙曾经有许多人会唱,而现在能找到的也只有颜老先生,如果花大力气,将会找到更多。民歌,都是随口创作,随心而发,却反映出一个人的心。其他,例如劳动号子,笔者幼年时在乡间曾经听到过许多,垒墙上梁,一水的客家话。因为现在的房屋都是以砖为主,因此没有再听到这样的歌声了,令笔者感叹晚生了至少10年。但是现在这些农村造房匠们应该还有所记忆。

    因此,搞好盘龙招商引资软硬件建设相当重要。软件是客家文化,硬件则是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
三、盘龙目前的机遇,大打客家牌。
  目前盘龙客家对外交流主要是与洛带镇的官方来往,以及重庆广东商会近几年对客家小学的捐赠和支持.光是官方交流、文化交流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合作。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让外面的游客商人能感觉到有可开发的价值。我们的夏布只能做衣服,衬衫吗?难道不能变成鞋垫、提包、手袋、 开发出更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洛带所没有的,笔者曾经到洛带旅游,古镇旅游区一路上的商家店铺基本都是外地商人,本地的没有多少。游客来看什么?看的就是客家文化,买客家纪念品什么的。可以先用一部分本地客家土特产到洛带搞搞合作,打出自己的品牌。一旦时机成熟,建起了自己特色的旅游景点,还可以和洛带搞搞旅游合作,通过和洛带的双边合作与外界更多的客家商会,客家组织接触,为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客家人在进入盘龙之后,曾经修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大屋,挖掘壕沟,修建碉堡,以保护自己族人生命财产得到保护。尤其是现古墙村的李家花房子,曾经占地几十亩,门前有塘,前后有林,壕沟、大门、二门、三门、后门,四角炮楼一应俱全,且居住适宜,装饰美观。门窗上有雕花,墙上有彩绘,各天井边有暗渠。老家人及笔者父亲都曾自豪地说下雨都不打湿脚。而由于文革“破四旧”的摧残,加之如今人为的破坏,现存的几座房子只有三门和堂屋、暗渠能看出当年的辉煌。曾经会馆遍地、商号云集的盘龙老街也将在建设新盘龙的规划下,从地球上消失,剩下的只有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瓷砖护栏,花园洋房。
   相比之下,号称四川最大的客家方言岛,成都东山客家五场之一的洛带镇,最初也是默默无闻,但是经过了四川省委的重视,社科院各位专家的努力,拉来了投资,进行了遗址复原,并与世客会取得了多次交流,使“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每年到洛带这个客家古镇观光旅游,探索文化的旅游者、专家、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所带来的商机和名誉,才有如今名满海内外的四川客家第一镇。假设盘龙欲打造真正的“重庆最大客家方言岛”,路还很长。首先要得到县委,市委的足够重视。从保护现有的客家文化开始,在宣传和经济上花大力气投入,将夏布文化、刺绣文化、民歌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发展推出,在现有古代房屋的基础上再打造一条客家文化街,吸引专家和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研究。
  不久前从四川社科院的两位专家口中得知:明年湖北麻城市将与四川重庆一起举办大型移民文化研究交流。湖广麻城孝感是许多移民口中,家谱中记载的故乡。看似与盘龙客家文化没多大关系,但是事实上”湖广填四川“是个历史时期,不单是湖广移民。而且,麻城是一个移民中转站,许多盘龙乃至荣昌县客家人的祖先是先在麻城居住过,过了籍才入川的。
   在之前,也有广东广西的客家社团和研究会、商会与笔者联系,希望通过笔者,有机会和荣昌盘龙进行文化经济交流。
  综合以上机遇,如果市委,县委的大力支持,加上盘龙镇自身加强客家经济文化的开发力度,客家这张牌不愁不好打,不愁打不好。


   胡言乱语只词,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level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6: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从山区还是迁到了山区是出于无奈,我祖籍地也是山区,名称很响亮,叫“十万大山”(广西),我祖辈就生活在这样的山区,而沿海平坦之地已先为粤语人群所占。
不过我祖辈不安于现状,后又迁到了越南沿海,家族在此繁衍生息一百年之久。直至越南排华,于1979年返回祖籍国,被安排到的住地仍是山区(福建17个华侨农场之一)。我父亲不甘心受困于山区,于1987年举家迁居厦门,至今20年矣。
这也是一个客家家族的来自山区却敢于冲出山区的一段几百年的近代历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6: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带镇不止号称“四川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还号称“西部客家第一镇”,如果广西算在“西部”行列,“西部客家第一镇”是轮不到四川的。广西的博白县龙潭镇、合浦县的公馆镇,人口都在十几万。
博白县在喊“中国第一客家县”,我也不相信。我认为广东五华县客家人口(120万以上)应该比博白客家人口(100万以上)多些。

我的祖先是从博白迁到防城港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6: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支持包括重庆在内的各地打客家牌,但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重庆盘龙镇打“重庆第一客家方言岛”的客家牌,这个主意不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0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客家第一镇,主要从文化意义上来看。
距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客家古镇。
西部客家民居和客家会馆建筑保存最好的古镇。
典型的西部非聚居区客家文化。
较久的开发历史,已经成为西部客家的象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2: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homo你们再不来的话,街上的老房子要拆完了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7: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mo 于 2008-1-5 01:21 发表
西部客家第一镇,主要从文化意义上来看。
距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客家古镇。
西部客家民居和客家会馆建筑保存最好的古镇。
典型的西部非聚居区客家文化。
较久的开发历史,已经成为西部客家的象征。

这些条件,广西博白县龙潭镇、合浦县公馆镇也都基本具备,“客家古镇”,客家历史只有比洛带镇早而不会迟。但我看龙潭镇、公馆镇少了客家会馆建筑这些东西,但客家民居还是有的,虽然保存得不一定比洛带镇多和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7: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广西虽然也属国家明定的“西部省份”范围,但地理位置却有点靠东,经济属“西部”,地理位置则亦东亦西的。
洛带要打“西部客家第一镇”牌,广西就不要争了,广西靠东好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12: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录音,系统资料整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6 22: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德 于 2007-12-31 16:51 发表
洛带镇不止号称“四川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还号称“西部客家第一镇”,如果广西算在“西部”行列,“西部客家第一镇”是轮不到四川的。广西的博白县龙潭镇、合浦县的公馆镇,人口都在十几万
博白县在喊“中国第一 ...

纠正一下,今天看到一份资料,龙潭镇只有6.7万人口(2000年),公馆镇11.5万(2000年)。

还有,明显的所谓的“第一”不是指人口,是指历史和古建筑、文化等。这个不好比了。但仅凭古建筑这项,洛带最有特色,特别是那些会馆,这应该给予肯定。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5-16 23:0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0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带只是古建筑保存得较好
论客家人口 比之周围的乡镇 如石板滩 木兰 少多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11: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系永远唔会被征服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2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盘龙的客家话我是听的懂,楼主多听听其他地方的客家话,好在以后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有所帮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3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