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7|回复: 6

万秋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7 2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秋楼是由梅州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他为马国东英公司大股东之一,在海外勤俭打拼,闯出一番事业发财致富后,于1920年代返国在梅县程江乡花了四十八现大洋元盖了万秋楼。同时也盖了一座「万秋学校」(现改名扶外小学),以免费收容当地同乡学子就读接爱教育,此属于他个人经济支持下建立的学校,可见夏万秋之热心贡献。

   万秋楼此建筑特别聘请国外名建筑师精心设计,于1930年完工。整体结构完整,揉中西建筑于一体,西式尖屋顶大钟楼,加上中式客家的围龙屋,真是中西合璧,富丽堂皇下更显客家朴实精神!以整栋楼房的平面图上看, 从主建筑高大门楼,进入下厅、中堂、上厅直贯围龙屋上,像一个多了两个短竖的“中”字。长竖为中轴线,隔着天井的左右两旁的两廊,两廊的上下端,有小门通左右的横屋,横屋后边设有两杠,在中轴线的顶端,划一弧线,连接主楼旁的两杠,再加上宽广的禾坪,外门楼等,当时总面积5000平方米,因地方占用部分土地,现仅有4000平方米。

    该楼之结构格局,以客家建筑的坚实结构方正格局为主,承有中原礼教和垦殖经验所累进出来的朴实观念,土木建筑本身,着时反映出客家民系内在和外在需求的教化伦理,勤而朴实之性格。尤其在聚族防卸盗匪袭击上,对于地域之适应,经历一千五百多年流亡事实与海外奋斗的行动,实在与其精神投射相结合。而建筑融入中原板建屋技术,加上国外西方尖屋顶,具体营造技术汇集, 形成举世嘱目的“新土围龙文化”。在构造上则是由厚实1.2尺的土墙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4米余的花岗石之圆柱作骨架,石柱结合希腊时期建筑风格,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与各种浮雕图案,衬托着石米批荡、白石灰的墙体;室内设施也非常讲究如地板花石磨光、彩图; 屋檐的绘画浮雕等,使人赞美。楼内的大门小门、光窗及主楼骑楼,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天井上空设有防盗网设施。但历经文革时期,防盗被拆除,总计200余砘,以每公斤0.3元变卖,共卖一万余元﹔且外墙被人漆上许多文革标语,今整修过程中才又重新喷上石米外墙,现於外墙内侧仍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标语的文字笔迹。

   而在厅堂室内则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豪华的灯饰、洁白的瓷盆,再加上奇形怪状的 「哈哈镜」,万秋楼在当时确实名噪一时!大厦落成时,曾有一副门联写的是:『石璧如椽,倒写河川壮丽;梅江似带,环绕万世千秋。』

   然据悉夏万秋先生,只住了一个晚上,缘由第二天接到报告说,乡下有红毛贼(大盗)要打劫,以致于非走不可,以后也没有回来住过。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7-17 22:56 编辑 ]
ALIM4938.JPG
ALIM4941.JPG
ALIM4943.JPG
ALIM4948.JPG
ALIM4954.JPG
ALIM4955.JPG
ALIM4956.JPG
ALIM5033.JPG
ALIM5034.JPG
ALIM50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7 2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万秋先生(原名夏澄五)于1936年在马来西亚去世,享年50岁,他有两个夫人,第一夫人名:梁尊粼,第二夫人名:刘玉珍,她们俩于1948年相继在马来西亚去世。夏万秋夫妇生有五个儿子:夏应光、夏平光、夏保光、夏季光、夏佐光等。从1949年起「万秋楼」先后由梅县城南区政府、梅县粮食局、梅县疗养院、梅县党校等单位使用,历时41年,为梅州市、梅县、 梅江区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梅州市人民政府对夏万秋先生之后代子孙,热爱桑梓,为梅县地区所作的贡献予以表扬,其中夏应光于1979年去世,遗下妻子梁带英,夏佐光于1984年去世,遗下妻子洪淑华移居澳洲后即失去联络。 1990年「万秋楼」合法继承人夏平光、夏保光、夏季光和梁带英等人(居住马来西亚),向政府提出要求归还所有「万秋楼」产业,政府为尊重华侨的意愿,经研究后同意将「万秋楼」所有产业,于1990年9月26日起归还夏万秋先生之合法继承人, 并于1991年12月17日经马来西亚外交部领事司的签证下完成移交手续(见夏万秋协议书),几经辗转过程种种原因,由程江人民政府接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2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罗致人才 的帖子

罗领导12日可有去万秋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7 2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7 2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7-17 22:56 发表
罗领导12日可有去万秋楼?


是日傍晚,上荷泗镇品炸豆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23: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荷泗镇在中村附近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0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7-17 23:41 发表
荷泗镇在中村附近吧?

[e20] [e20] [e2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4 1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