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9|回复: 3

甯氏来报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7 1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寧氏为秦“寧公”后裔之说不成立
  (撰稿人:甯恩生 甯堂原
    ,摘自甯氏全球宗亲网)

   甯与寧,在《说文解字》中为二字,意相近,但略有不同,二字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字改革时,均简化为宁。作为姓氏,甯氏源于姬姓,为卫康叔之后,历史早已定论。

  寧氏的渊源,《万姓统谱》和《姓氏急就篇》载:“寧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寧公”(公元前715—704年在位),支庶因以为氏。”

  史称“寧公”者,《史记·秦本纪》作“寧公”,《史记·秦始皇本纪》作憲公。虽然历史记载纷纭,但历代学者,多从《秦本纪》作“寧公”,从西汉一直沿用至今。

  那末,究竟是“寧公”还是憲公?他关系到“寧氏”的渊源,二千年来,没有解决。历史上也曾有人提出质疑,但没有引起重视。公元1979年版《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也作“寧公”。看来称“寧公”,从西汉司马迁开始,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公元1978年1月,在陕西省宝鸡杨家沟太公庙村,出土了《秦公钟》和《秦公鎛》铭文135字,铭文记述了秦襄公受封,秦文公至憲公世系及秦武公的政绩。从铭文字形看,很明显是为憲公,而决非“寧公”。(拓文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文物藏宝鸡市博物馆)这一考古发现证明,史载“寧公”乃憲公之误,当以憲公为是。《史记·秦本纪》作“寧公”是错误的,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作憲公是正确的。

  《史记·正义·谥法解》载:“博文多能曰憲”。《谥法解》共列谥号194条103字,未见有“寧”字。也未见史载其他谥“寧”字者。

  《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是后人对先人一生总结的高度概括。据《史记·秦本纪》载:“寧公生十岁立,立十二年卒,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十二年伐荡氏,取之”。他短暂的一生,除了迁都就是战争,他的人生轨迹,是既不安又不宁,后人何敢在《谥法》规定之外谥其为“寧”?

 《史记·秦本纪》云:“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共得十四氏,未见有寧氏。

  秦和战国时期,秦国典籍不可能把先祖憲公误写为“寧公”,因此,秦以前不可能有寧氏之人。

  西汉以后,秦已败亡,无论“寧公”之人有无,甯氏之人也不会攀附,自己改为寧氏。

  看来,错误就出在《史记》,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憲公是,(古)寧字以形近(憲)致讹”,是有道理的。《史记·十二诸侯表》楚霄敖,《索引》楚甯敖案说:“此作‘甯敖’恐是‘霄’字讹变为‘甯’也。”字形近而讹变,在《史记》中屡见不鲜。

  所以《史记》中的寧成,《集解》徐广曰:“寧,一作甯”,班固在《汉书》中作甯成,《史记》中的六国之士寧越,《索引》中贾谊作甯越。他们不仅注意了甯与寧二字的区别,而且都对姓氏‘寧’字作了修正。

  由于《史记》把憲公讹变为“寧公”,姓氏学者就根据以谥号为姓氏的规则和传统推理,把讹称“寜”载入姓氏典籍,一个新的姓氏——“寧”氏,就这样误传了二千多年。

  综上所述,史称“寧公”乃是憲公之误,历史上的“寧公”既不复存在,那末,“寧氏”为秦“寧公”后裔之说,亦不能成立,应予以废止。
  权威学者一字之讹,其后果犹如指鹿为马,依此可以创造新的姓氏,也可以解释说甯与寧二字通用,不一而足,误人匪浅。
    结论:天下无二甯,天下甯氏是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ingtan 的帖子

从《现汉》第5版对
   姓氏“宁”、“甯”的处理说起
(作者:李南生)


新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相对于旧版的确有不少新的举措,其中有些变化看似不经意,其实细细考究起来,很可能隐含了辞书编纂者解读语言规范的理念的转变。本文就从姓氏"宁"和"甯"说起。
  "宁"是个传承字,读作zhù,是伫、贮的本字。段注说文:"宫门屏之间曰宁。"它本来不作姓氏用。作为姓氏的"宁"是"寧"的异体字。明代凌迪知著《万姓通谱·青韵》:"寧,秦寧公之後。"(引用原文繁体字)而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作为被淘汰异体字的"甯"其实是不同于"寧"姓的另一个姓氏。《通志·径韵》:"甯氏,姬姓,衞武公生季亹(音weǐ)食采於甯,因以爲氏。"(引用原文繁体字)可见"寧"和"甯"两姓历史上各有统绪,互不相扰。

  麻烦出现在于1956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后。在这个整理表中,"甯"作为异体字被并入"寧"。之后,《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传承字"宁"成为"寧"字的简化字形。自此,"宁"、"寧"、"甯"三字并成一个字形"宁"。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姓氏,"寧"、"甯"被归入了同一个"宁"字,并且这种混乱情况一直持续至今。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就会发现,这实际上并不是五十年前有关方面在出台《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时候所希望的。

  打开《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同时发布的《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不加变更,但只限于作为姓用。"

  但是,实际情况是,从那时起,在几乎所有的辞书(字典)上连作为姓氏的"甯"也在正选字头中消失了。

  例如:

  《新华字典》(1998年第9版及2004年第10版)在"宁(níng)"字头下没有姓氏的义项,"宁"作为姓氏,读作"nìng";"甯"字头未收。

  《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宁níng":"⑨姓。春秋时齐有宁戚,卫有宁嬴。""宁nìng"下没有姓氏的义项;但是在"甯"字头下有这样的释义:"㈠同'寧(宁)'。㈡姓。春秋齐有甯戚,卫有甯嬴。"而到了《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情况有了变化,"宁(níng)"字头下的姓氏义项被取消,"甯"字头也被取消;作为姓氏的字形变为"宁nìng"。《辞海》至此与《新华字典》取得一致。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第3版及2004年修订第3版<增补本>)"宁níng"无姓氏的义项,去声"宁"在"宁(寧、甯)"之后,分立字头"宁(甯)Nìng":"姓。"未收"甯"字头。

  从上面所举的三本权威性较高的辞书(字典)看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实施后的近五十年来我们的语文工具书对姓氏"宁"的处理是多么混乱。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问世,局面有了改观。依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第1版)的编纂体例,该词典一般对于作为姓氏的字头在释义中并不特别注明,但是"宁、寧、甯"的特殊性使它特别在"宁nìng"字头下作了提示:"'甯'是'宁'的异体字,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因此'甯'作姓氏用时,仍作'甯',与'宁(níng)'是不同的姓氏。"

  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虽然在前述"提示"中明示了"'甯'作姓氏用时,仍作'甯'",但是它并没有收录"甯"作为字头。

  如此看来,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这次修订,不但"宁níng"增加了姓氏的义项,而且"破天荒"地增加了"甯"作为正式字头,并把前版中读去声的"宁"中的姓氏义项移至"甯"下,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如果我们把此举看作是对近五十年来实施《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过程中"宁'左'勿右"思路的反拨,对"用作姓氏的异体字可以保留"的相关规定不折不扣的执行,也许并不为过。

  但愿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这种正确解读规范,在对语言文字的梳理中正本清源、实事求是的辞书编纂理念能贯彻下去,并得到更多的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认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19: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ningtan 的帖子

姓氏“甯”字辨析
(作者:甯志强 甯蔚华 )


甯氏,为古老显姓之一,拥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但自50年代实施“简化字”以来,“甯”一直被误为“宁”,且延续至今,积重难返。今特此发文辩证,以求正本清源,恢复甯姓之本义。

一、甯氏的起源:
  据史载,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武公(姬和),将其子季亹分封于甯邑(今河南获嘉、修武一带),其后代以甯为氏,来源于姬姓。


  甯氏是卫国三大宗族之一,从甯跪、甯速、甯俞、甯相、甯殖至甯喜,蝉联大夫职位,有“九世卿族”之说。并一度把持朝政,卫献公曾表示“政由甯氏,祭则寡人。”后来甯喜被杀,甯氏在卫国之势尽失。但另有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甯戚,与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其后代在齐鲁渐成望族,堂号“齐郡堂”。



明·周臣《甯戚饭牛图》

二、甯字的写法:
  “甯”作为姓氏,有 “ ”、“寗”两种写法。《篇海类编"宫室类》:“甯,俗相承作寗”;《字汇》:“寗,俗甯字”。 、寗、甯三字,在后代一直通用。


  广西文物《隋正议大夫甯贙碑》,将“甯”写作 ,说明隋唐时期、甯二字的通用写法。明代《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七,则将“甯”写作“寗”;清代《百家姓考略》,已写作“甯”。



隋正议大夫甯贙碑,写作



明代刊印《春秋左传疏注》,写作寗



清代刊印《百家姓考略》,写作甯

1936年,世界书局据清代武英殿本影印的《春秋三传》,在述甯速事时,写作“甯”,而述甯喜事时,又作“ ”。可见从清代至民国, 、甯二字是通用的。


  

清·武英殿本《春秋三传》



 三、关于“宁”字:


  在古汉语中,“宁”字与姓氏无关。“宁”本读zhù,其意有二:一为贮藏;二是“门屏之间谓之宁”(《尔雅"释宫》)。


  1956年公布1986年重发的《汉字简化方案》注明:“作门屏之间解的宁(古字罕用)读zhù(柱)。为避免此宁字与寧的简化字混淆,原读zhù的宁作 。”现行电脑GB2312简体中文字符集存有“甯”字,《汉语大字典》中,提到“宁”是“寧”的简化字。


  由此可见,作为姓氏的“甯”,并未简化成“宁”,而“宁”只是‘寧’的简体。

四、关于“寧”姓:


  与“甯”姓相混同的“寧”姓,是由满族寧佳氏(寧尔佳氏)、寧古塔氏改姓而来。寧姓为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溪关千户凝马哈,以寧为姓。”这一姓氏的名人,现有南开大学教授寧宗一。


  另一说法:“秦寧公之后以寧为姓”,即“寧氏源于嬴姓”。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注》:“寧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寧公”,支庶因以为姓”。新加坡《南华早报》曾登《寧甯二氏相通"系承姬姓后裔》文章:“寧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都是同父所生。寧、甯二氏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襄公曾孙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钟和秦公鎛各一套,从拓文字形看,名显是“憲公”,而决非“寜公”(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没有“秦寧公”之说,“寧氏源于秦寧公”应予废止。


五、区分甯寧二字:


  若单从字源上看,甯寧二字确实是相通的。《汉语大字典》:“甯,同“寧”;《说文"用部》:“甯,所愿也”;清段玉裁注:“此与‘寧’意义皆同,许意‘寧’为愿词,‘甯’为所愿,略区别耳”;《说文》:“寧,愿词也。从丂,寍声”。说明东汉之前,寧与甯都含“愿”之意。不过甯是“所愿”,有如名词“愿望”,而“寧”是“愿词”,为虚词之一,相当於动词“愿意”。後来,“甯”用于姓氏,正确发音nìng,即甯邑之甯。而寧静、寧愿等词,就只使用“寧”字。


  甯与寧,除因读音和字义相近而混淆外,还有另一因素,即清道光皇帝名旻寧。民间为避讳,都将“寧”写成“甯”,长久相传,就被误为同一个字了。



襄樊古隆中牌坊,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避道光帝讳,将寧写作甯



甯氏因封地甯邑而得姓,本不该写作“寧”与满族寧姓混同。但因甯、寧混同古已有之,如《史記》记述甯成,又作寧成,这是误用。西汉时的司马迁,不知甯氏得姓于甯邑,只知甯寧二字可以相通,以至误延到民国。建国以后,公布简化字方案,字典书籍又将“甯”简化为“宁”。


  六、辞书异化甯姓:


  “甯姓”被误写成“寧姓”的过程,始于1956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该“一异表”将“甯”作为异体字并入“宁”;《汉字简化方案》的实施,传承字“宁”又成为“寧”的简化字。自此,宁寧甯三字合一,并成为“宁”,从而甯、寧两姓,就被一个传承字“宁”所替代。这种混乱情况延续至今,《新华字典》、《辞海》都未收入“甯”字头,而认同“甯、寧”简化为“宁”。


1979年版《新华字典》上的错误观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问世,对“宁nìng”字有所提示:“‘甯’是‘宁’的异体字。”《一异表》也加注:“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因此可以说,“甯”作为姓仍作“甯”,与“宁(níng)”是不同的姓氏。但该词典并未收录“甯”字头,实际上仍是模棱两可,沿袭混乱。


  近些年来,国家主管部门意识到辞书的错误,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不但对“宁níng”增加姓氏义项,而且将“甯”列为正式字头,把读去声的“宁”姓移至“甯”下。教育部语文研究所网站也发文指出:“宁(寗)《一异表》字形有误,应作甯。宁甯为不同的姓,甯只读nìng。”


  七、呼吁恢复甯姓:


  中国大陆自50年代开始,从《一异表》到《新华字典》等辞书的应用,造成甯姓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诸多证件,绝大部份改写为“宁”(据来自四川的甯文君反映,四川资中部份宗亲的身份证上仍保留“甯”字)。且大众普遍认为“甯”是“宁”的繁体字,而在转换为繁体时,又错误地自动转为“寧”。长期以来,“甯”字反被遗忘,乃至大众已不识此字。加之,这个古老的甯姓与满族改姓的寧氏,又都混同为一个“宁”姓,更加是非难辩,其混乱局面积重难返。


  甯氏与张王李等大姓不同,甯姓只有一个本源,源自姬姓,得氏于甯邑,故有“天下无二甯”之说。如果继续沿用“宁”的错误写法,不仅与满族寧氏混同,就甯氏族裔本身而言,也会“数典忘祖”,不识古字甯,不知自家姓。


  由于简化字造成的姓氏误写,不仅就此甯氏一姓,还有“萧”姓错为“肖”,“锺”姓错为“钟”等等。为此,建议国家出台一份文件,说明“肖”能复为“萧”,“钟”能复为“锺”,“宁”能复为“甯”(满族除外)。并提供权威“对照表”,下达有关证件业务部门,建立配套操作程序,可以自动有效转换,使之切实可行。


  随着新《百家姓》的出炉,政务机关若能为姓氏加注,将谬误正本清源,贯彻实施这一复姓举措,那将是对传统文化的功德,为政之一大善举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1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是隋朝正议大夫甯贙墓志铭。甯贙生于陈宣皇帝太建五年(573年),卒于隋大业四年(608年),年仅35岁,死后葬于今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新明村委会石狗坪。

清道光六年秋(1826年),当地农民犁地时发现此碑。但不知道是一件重要历史文物,弃在路边。后为某州学士闻知,运回钦州城,镶嵌于尊经阁第二层楼墙上,妥为安置。拓本传至京华,世人疑为伪作,后经当代书法家杨守敬鉴定,以此碑与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相似,书势端厚,古趣盎然,而甯氏父子事迹载隋书,新唐书,北史,断非伪作,始息众疑。从此,钦州人民更把甯碑视为希世之宝。此碑高118厘米,宽79厘米,碑额十二字四行于首,下方就书文,文楷书三十行,每项三十九字,末际稍损一角,疑即创挖所伤,惟损十二字,其余完好。1909年,农民复于石狗坪梨坡,寻获此碑损角,角上有“习”,“泉”,“城”,“将”,“徒”五字,清楚可辩认。经核对是此损角。1939年5月,日寇迭次滥炸钦城,钦州人民恐碑不测,从尊经阁墙上取出,将碑移至沙坡村挖土埋藏,日本投降后,钦州人民怀念此碑,派人挖取,但遍找不获,失踪长达二十余。

解放后,1956年,钦县人民为了寻找此碑,召开了县知名人士座谈会,会上符宗玉提供线索,才于沙坡村秦珠浦菜园内挖出。这块古碑距今已有1398年的历史,是我国南方地区少有的。该碑后经广东省人民政府下过通知上调到广州,在省博物馆珍藏至今。

甯碑的出土,对增补校对史籍和甯氏家族史提供了可靠史料。如《隋书》,《新唐书》,《北史》等记载有甯猛力和甯长真父子情况,再往上溯,即无线索可寻,而该碑文却记有甯猛力父亲甯逵和甯猛力第二子甯贙的史迹。

甯贙于开皇十四年(594年)授“大都督”,仁寿二年“增上仪同三司”,其年“改为正议大夫”。再如,晚籍对甯猛力职务,认为隋时是“钦州刺史”,甯碑则提为“安州刺史”,因为当时钦州还称为“安州”,所以史书对甯猛力的官职就搞错了;同时史书记述甯猛力时皆以“越人”,“蛮夷”相称,如《新唐书》(南蛮传)》等章节,都把甯氏当作古代聚居岭南的土著民族,即百越中的一部。甯碑却刻着:“公讳贙,字翔威,冀州临淄人也”(今山东省临淄)。碑文为探索甯氏家族提供了新的可靠材料。同时还记载有“开皇十四年,帝以公,衣冠子胤,远来入朝,既秉诚心,宜升戎秩,厚赠缣缯,篇加享礼”。这更说明甯猛力命他的儿子甯长真于他死后入朝气的。

甯碑碑文于大业五年(609年)撰著,比《隋书》编撰完稿时早27年,比《新唐书》更是早451年,所以甯碑对校正史实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甯碑的出土,标志着钦州历史悠久和文化的象征;钦州文明发展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到广州视察时,曾前往省博物馆观看过此碑,并给予较高的评价。该碑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碑文主要叙述甯氏家族源流,甯贙的名字,籍贯,世袭及其官职,同时也记述甯贙的生卒年月,最后是给予甯公的颂词,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作者北部湾报,李达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