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26|回复: 1

唱着客家山歌长征的女红军干部--李坚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4 0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worldhakka.org/xw07/2004-11-23/20041123201553.asp

李坚真,1907年元月(清光绪三十二年腊月),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小胜乡。
    丰顺是粤东山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县份,北面是铜鼓嶂,西面是鸿图嶂和九龙嶂,从东北至西南莲花山横亘县境,山多田少,土地贫瘠,清朝、民国时期,全县年产稻谷不足3个月之食,除少数官僚和豪绅以大米为主食外,绝大多数人常年以番薯、本薯等杂粮为主食,人民生活非常困苦。不少人被迫离乡背井到南洋去做苦力谋生。
    李坚真的父亲李目,是个佃农,租种了地主几亩水田,每年收获除交租外,不够养家糊口,农闲时只得出外做泥水工。母亲王好,性格爽朗泼辣,做事手脚麻利,是个很能干的农村妇女,除了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外,还帮别人织布、绣花赚点钱补贴家用。 李坚真的父共生育12个子女,夭折6个,卖了4个。李坚真在兄妹中排行第二,出生才8个月,便因生活所迫,以8吊铜钱的身价(1个月1吊钱),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养父叫朱跃宏,也是贫农,家住丰顺县百溪村蕉头窝,以种田、砍柴、烧炭和帮人扎木排为生。他有3个儿子,李坚真是他大儿子朱日犬的童养媳。
    按照广东客家人的习俗,在李坚真过门的那天,朱家的一位堂叔婆,带了8吊铜钱,一条绣有龙风的大红布背带(广东人用来背小孩的),一只大公鸡(俗称带路鸡)、一小扎红头绳,打一把红色油纸伞,来到李坚真家迎亲。李坚真的父亲事先请人把李坚真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纸条上。朱家的叔婆来到李坚真家后,李坚真父亲便把这红纸条贴在大红伞上,陪送一只母鸡(俗称栖鸡),请李坚真的婢娘背着李坚真送到朱家。到了朱家,一位堂叔拉着新郎,用扇子在伞上叩三下,然后揭下纸条放在新郎身上,收起伞,解下背带,婢娘抱李坚真这个襁褓中的新娘和8岁的新郎拜堂。拜了堂后李坚真就算是朱家的人了,李坚真的名字就写在朱家的祖宗牌上。那时,李坚真还没有名字,养父便给李坚真取名;李见珍。从此,李坚真便开始了童养媳的生活。
    蕉头窝是深山谷中的一个小村庄,村前村后都是山,在山谷两旁的坡上,有些小块小块的梯田,是宗族所有的公尝田。全村只有五,六户人家,都是佃农,佃耕这些梯田。梯田无水利灌溉,土质贫瘠,产量很低,每年打下的稻谷,除交租外,就只够过年过节时吃餐大米干饭,平时老人小孩煮点米汤喝,主要的食
粮是山坡上种的蕃薯。穿的是自己织的土布。农闲时村里的妇女就上山砍柴,挑到集上去卖,换些油盐和针线等生活必需品。
    李坚真的养父母心地善良,把李坚真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李坚真五,六岁时,开始懂事,养母煮饭时,就能帮着烧火,带弟弟,还帮着打猪菜等。10岁那年,养父帮人家扎木排挣了点钱,要送小儿子到邻村去读私垫,那个小儿子和李坚真同岁,但李坚真的个子长得比他高,又懂事些,李坚真的养父就要李坚真带小弟去读书,并偷偷给教书先生多缴了点学费,让李坚真在私塾旁听。那时,在丰顺县山村,女孩子是极少读书的。就这样,李坚真上午在私塾旁听,下午回家做家务,到了十四、五岁时,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坚真对自已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不满,未婚夫朱日犬在外面读书,也接受了新的思想,也不满意这种童养媳制度,他把李坚真当成小妹妹,李坚真也把他当成大哥哥,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李坚真渴望能改变自已的命运,常用客家山歌来抒发心中的不平:
  正月里来是新年,
  做人阿妹不值钱。
  爹娘家产涯无份,
  当作猪牛去卖钱。

  1926年5月,有一天傍晚,李坚真的表哥刘阿溪突然陪着一位客人来到李坚真家。该客人就是当时农民运动的首创人物--海丰县的(客家地区)彭湃,时任广东省农协会的常委。他到丰顺来视察农民运动,帮助丰顺区、乡成立农民协会。李坚真的村子里成立了农协小组,大家选李坚真当副组长。李坚真便把组织起来参加农民协会的好处,开会时,编成通俗懂的山歌来唱,李坚真山歌一唱,来开会的人特别多,乡亲们很快发动了起来。当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时,乡亲们便选李坚真为代表,并任村农协委员、区农协委员。在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浪潮中,李坚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开始了新的人生。
 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丰顺,丰顺的中国共产党也发动了武装暴动,攻打县城,失败后不久,发动了潘田起义并取得了胜利,李坚真担任了县的妇联工作,组织农民放哨和参加农会。

 李坚真把放哨的情形编成山歌,唱了起来:

   
 月亮明明树下妻,
 手扳树杆拗树枝。
 为了人民谋幸福,
 一有情况就报知。

李坚真动员农民参加农会也是用山歌:

  六月割禾正当午,点点汗滴入田土,
 几年辛苦为别人,打下粮食么米煮。
 哎哟哟.....
 田主收租太过份,把我谷种都拿走,
 蕃薯吃了谷又完,明年唔知怎落种。
 哎哟哟......
  农友快快来入会,捏成拳头团结紧,
 减租减息不还债,组织起来斗豪绅。
 哎哟哟......

  后来,粤东地区的中国共产党武装归东江特委领导。1929年秋冬,李坚真在饶和埔地区的罗村一带做群众工作。东江特委刚开过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闽西特委的领导人张鼎丞正好来饶和埔视察工作,张鼎丞对李坚真的工作很满意。后来,党组织决定将饶和埔县委归闽西特委领导。1930年1月30日,李坚真到了闽西的永定县,任特委妇委会委员。在上杭,在白沙、南阳一带做群众工作,搞土地革命,1930年6月一天下午,李坚真接到通知,去汀州福音医院找张鼎丞汇报工作,在该医院后面北山老古井的一座楼房里,张鼎丞把李坚真带到毛泽东的房间,并向毛泽东做了介绍。毛泽东听说李坚真带工作组做群众工作,搞土地革命,,就笑着说:“呵,你这个女同志不简单哪!”毛泽东又问是不是闽西人?李坚真告诉他是广东丰顺人--这是李坚真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1930年7月,闽西连城成立了临时工委,李坚真任临时工委书记。李坚真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特委委员,任妇女部长。1931年秋,到闽西长汀当县委书记,有一次去汀州到省委去汇报工作,见到一身老百姓的便衣,中等身材,约模三十开外年纪,瘦瘦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的人,便是周恩来。周恩来当时刚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要到瑞金去。周恩来高兴地说:“好哇!我第一次进中央苏区,第一次见到一位女县委书记”--这是李坚真和周恩来第一次见面。
 1933年10月,当选福建省委常委,仍任妇女部长。1933年底,李坚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曾经战斗过四年的闽西,前赴中央党校学习。中央党校在瑞金沙洲坝乡黄竹坎下村,离下肖区不远。当时的校长是中央组织部长罗迈(李维汉)兼任,董必武主持日常工作。成仿吾也在党校工作。中央党校1933年开办,李坚真这期是第二期,共分三个班。李坚真被编在高级班。李坚真怕自已文化低,学习跟不上,要求董必武把他编到普通班学习。董必武说:“你当过县委书本记,又是省委常委,有实际工作经验,编在高级班是可以跟上的,学习上有困难,我找两个文化基础好的同志帮助你。”
  1934年2月初,学习期满后到中央局妇女部任部长。当时中央苏区中央局机关有秘书处,秘书长是邓颖超。
  1935年红军长征时,中央把30名女同志(蔡畅、邓颖超、李坚真、贺子珍、康克清、刘英、钱希钧、李伯钊、陈慧清、谢飞、曾王、廖似光、萧月华、王泉媛、钟月林、邓六金、李桂英、谢小梅、危秀英、吴富莲、吴仲廉、刘群先、周越华、丘益涵、金维映、甘世英、危拱之、李建华、杨厚珍、刘彩番)、一些负伤的高级干部及谢觉哉、徐特立、林伯渠等老同志,组成了红军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由李坚真任连长,随中央红军一起长征。
   
  这时李坚真的山歌又唱道:

  出 发
 
 分田分地阶级明,
 革命处处为人民。
 紧记国仇与家恨,
 北上抗日去长征。
 
 
   进遵义城
 
 红军歼敌进遵义,
 牵羊捧酒齐欢迎。
 分田分地掌大印,
 送儿送郎当红军。

   遵义会议

 遵议会议舞春风,
 迎来日出东片红。
 军民欢呼乾坤转,
 娄关山上出英雄。


   娄 山 关

 娄关山上雪花花,
 红军宿营石崖下。
 遵义妇女爱亲人,
 跋山涉水送糍粑。


   渡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河,
 遵义人民觉悟高。
 送粮带路抬担架,
 枪林弹雨显英豪。


   夜 行 军

 翻过一岗又一岗,
 夜黑行军道路长。
 肩抬担架闻天下,
 革命思想当太阳。

  过金沙江
 
 金沙江水急又深,
 手牵手来心连心。
 阶级姐妹团结紧,
 不怕敌人百万兵。


  过泸定桥
 
 红军抢渡泸定桥,
 炮火连天铁索摇。
 脚踏铁索心不跳,
 女兵争把药箱挑。

  过 雪 山

 夹金山上雪似银,
 脚踏冰雪奔前程。
 革命豪情比火热,
 熔冰化雪步不停。

  过 草 地

 万里行军不怕难,
 踏平草地烂泥滩。
 七天七夜风雨过,
 红旗指向六盘山。


  到 延 安

 主席领导到延安,
 红旗高插宝塔山。
 千里长征闹革命,
 到处亲人到处欢。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初,李坚真任陕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妇女部长。
  1938年2月到1939年3月,到江西省任新四军军部妇女部长、东南分局妇女部长。
  1942年冬,任苏皖区党校校长。
  1944年春在皖南广德县任县委书记领导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后,李坚真凭悼为国牺牲的同志,用山歌唱道: 
 云岭横空气势雄,
 军民九死斗顽凶。
 七千壮士血流尽,
 朵朵杜鹃遍地红。

  1944年冬,调苏皖区任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副校长。
 李坚真的山歌唱道:
 千重山,万重山,
 家乡就在这山间,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华东局,李坚真被分配到华东局华中分局任民运部副部长,组织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河里鱼儿要用水来养,
 老百姓的军队要由老百姓来养。
 新四军打仗在前边,
 老百姓帮忙在后边。
 军民大家一条心呀,
 打败敌人保家乡!

  1947年随部队撤退到大连休养了一年。
  1948年返回山东任在华东分局妇委书记。

  1949年3月24日率华东妇女代表团到北京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在大会期间,到北京西效机场迎接从西柏坡来的中央机关,并与在1937年从延安分别12年的毛泽东等老领导重逢。会后返回山东任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兼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任。当年还出席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此时,李坚真的山歌唱道:
 多少人民血,
 换来此光荣。
 思之泪欲坠,
 欢笑不成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8: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五年级的思想品德学过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