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5|回复: 0

客家经济谚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6 1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地区有关经济生活的谚语,直接来自民间,前人是把它当作经济生活的指导思想来奉行的,因而它就可以使我们从中看到前人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这些谚语有其史料价值,可为我们在对前人进行历史的回顾时提供一些片断。
    自力更生谚语:靠天不如靠人,靠人先要靠己;好子不贪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靠人粮满仓,靠天空米缸。
    重农轻商思想谚语:生意钱眼前钱,耕田钱万万年(意思是做生意赚来的钱是不长久的)。在旧社会春节期间,常有乞丐们手擎一枝绿叶浓荫的榕树枝,用红绳串好一串串的铜钱,分散缚在榕树枝上,穿村过户,每到一户门口,就一面用手一上一下地摇着名为“摇钱树”的榕树枝,一面有节奏地和着“摇钱树”上啷啷作响的碰撞声唱着:“钱树到你家,买田又买马;钱树到你屋,买田做大屋”。
    上举民谣中的买马买田做大屋都与重视农耕有关,通过农耕才能过上安稳大平的日子,当然,重农是对的,但不应轻商和抑商。文革期间,鼓吹“以粮为纲”是非常错误的,把农民害得很苦,应引为教训。应该指出的是,在封建制度下的重农,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农业为基础”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前者重农的目的,是在巩固封建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为其统治的社会基础,以防止商品经济冲散它的统治权;后者的“以农业为基础”,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工商业和其它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保证和市场。在封建统治时期,官僚地主和富商,也确定是按照乞丐所唱《摇钱树歌》中的“买田又买马,买田做大屋”的“祝词”去做的。他们有了钱,就先买田,把农民捆缚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敲骨吸髓;剥削来的钱就用来做屋,以满足其在住的方面的享受。总之他们从不愿把钱转化为产业资本,这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竟能存在那么长久的重大原因之一。
    抨击贪官污吏谚语:“衙门钱,一阵烟,一世做官三世冤。官清马瘦,官贪民穷;死人不知扛棺苦,贪官不知百姓穷;阎王不嫌鬼瘦,贪官不顾民穷。”
    讥讽拜金主义谚语:“无钱三斤狗,有钱三叔公。这里有个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某村有个年老辈份高的人,按传统的尊老规矩,全村绝大部分人都应该称他为三叔公。但由于穷,身瘦如柴,人们不仅不称他为三叔公,反称他为‘三斤狗’。不久,他早年远出海外谋生的儿子,突然携带珠光宝气的妻子和儿女回到家中,用洋皮箱装运的行李,至少有20担,其子媳各提已经包装好的贵重礼物和红包,去一一拜见全村父老,以谢多年来照顾其父之恩。‘三斤狗’就是在这样的一夜之间,村中人皆改称其为‘三叔公’”。同类型的谚语还有,如:“有钱30为尊长,无钱80也闲情;贫居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勤劳致富思想谚语:“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若要光景好,天天起得早,不怕事难,只怕手懒;学懒三日,学勤三年。”
    提倡节俭谚语:“不同人家赛过年,只同人家赛种田;宁将有日当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近河莫要枉使水,近山莫要枉烧柴。”
    实行积蓄和计划开支谚语:“要富足,先积蓄;吃唔穷,着唔穷,么划么算一生穷;会划算,钱粮不断;细水流,吃穿不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客家人是有节俭的传统的,这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上京考试的书生,途中每餐吃饭,都不买菜,只用家中带来的咸蛋来下饭,咸蛋的蛋白蛋黄吃完了,剩余的蛋壳还舍不得丢,还是用它下饭,即每下一口饭就先用舌头舔一下蛋壳里面的咸味来刺激食欲,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而不为其所苦。但有一天,因在船上用膳时,河面起风,他赖以下饭的咸蛋壳被一阵大风刮到河里去了,他还很很惋惜地即景呤诗云:‘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重视学手艺谚语:“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男人百艺好随身; 男人无一艺,出门无处去。”
    贫富对比谚语:“富人有钱能买命,穷人无药可医贫;富人过年,穷人过难。” 上举资料充分说明,人们求富思想的层次,是等次分明的,穷人想的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中等人家想的是要求富,蒸酒磨豆腐;富人所想的是要更富,开行开当铺。

http://hakkas.net/wz/list.asp?id=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