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37|回复: 4

客家心--藍衫情(于侑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4 1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

一、研究的動機
從電視或是報紙上,經常可見到在談論所謂的客家文化。未來行政院也將設立客家委員會,要發展客家文化,培養客家領袖人才。好像大家愈來愈關心、重視本土文化的未來發展。我總覺得客家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神秘感,希望能藉此使自己對其有更深入的認識,能豐富我的知識領域,進而能去關心本土文化中的一些珍貴資產,期許未來自己有機會也能有所貢獻。

二、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1.至網際網路上輸入關鍵字去搜尋。
2.去客家藝文活動中心參觀館藏資料及照相存檔。
3.由中國期刊論文分類索引,找出適合用的資料。
4.媽媽幫我上國家圖書館、台灣省文獻會圖書室、紡拓會圖書室找相關的專書。
5.將蒐集來的資料加以閱讀、分析、整理先作大綱,最後再總整理完成報告。

三、各章節的主要架構
1.提要 2.前言 3.本文 4.結論 5.註釋 6.參考書目 7.附錄

四、前言

五、本文
(一)客家傳統服飾和它的民族性及所顯示的文化特性
(二)客家傳統服飾的特色
1.女子服飾
2.男子服飾
3.小孩的服飾
4.客家與閩南服飾之比較
(三)藍衫的精神
-消失中的產業:藍染

六、結論

七、註釋

八、參考書目

九、附錄


来源:http://www.ktps.tp.edu.tw/hakka/report/re-5-1.htm#a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心--藍衫情(于侑妏)(正文)

前言   

上了辛教授的圖書館利用營,學會了如何查找資料。剛好五月份學校承辦了此次的客家語教學研討活動,媽媽覺得這個機會不錯,不但能藉此了解客家族群的特殊文化到底是什麼,更能學習如何寫小論文,而我自己也很想研究客家的那份神秘感,想去揭開客家文化神秘的面紗,更深入去瞭解本土文化的內涵,為什麼漢民族可以被涵化掉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客家族群為什麼他的內聚力可以這麼強呢?可以將自己的文化保留這麼完整呢?!

不管是上網或是看圖書館找回來的資料,有關客家服飾的研究並不多,單獨詳細去研究的論文只有一篇,其它大都只是研究客家文化專書中的一個小項而已,就我找到的資料有唐淑芬、鄧迅之、劉還月、高宗熹、高本莉、黃春秀等人的著作,台北市文獻會編輯小組、台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小組,也都有做這方面的探討。

綜合這幾篇資料,他們研究的方向,不外是從其不畏艱困的精神,及保守固有的傳統文化態度、服飾的形式、色彩以及和閩人有何不同處著墨。其中,我覺得最貼切的一句話是我引用最多的論文裡的一句「傳統服飾之產生,是發生之當時與當地有其必要,才會形成,並逐漸形成其特色」。



客家傳統服飾和它的民族性及所顯示的文化特性   
   
服飾是民族傳統歷史中很重要的一環,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具像。所以研究它時,不僅要去瞭解它外在的表面型態,更要去了解它內在的意識型態。所以要去探究客家傳統服飾,就必得先從客家民族文化的立場上去觀察、發覺,去瞭解它的時代背景及特質,才能發現某種服飾為何會產生,而它之所以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探溯其歷史本源時,可知所謂的「客家」,是指以客居地為家的意思,其實他們原來是屬於漢民族的一支,但是從五胡亂華開始,它們原來居住地被胡人占領,於是便往南遷移。在唐、宋時代又因發生叛亂,這一連串的兵荒馬亂事件,使他們不斷遷移,最後暫居於廣東一帶。

清朝時,又有部份客家人渡海來臺,定居於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屏東等山區。它們剛到臺灣的初期,是從事平原墾拓及商業經營,但成就不及泉、漳二藉移民明顯。倒是在移民開墾達到人口飽和後,客家人猶不畏艱困,繼續開拓丘陵山區合屬於「後山」的東海岸,促使臺灣達致全面開發。這份艱苦卓絕之墾拓史蹟,反映客家人特殊之民族性及歷史文化傳統。

根據民初學者羅香林先生對客家人之描述:「他們先被逐於北方異族,其後遷移至一地,因其本身固執保守的民性,不肯同化於當地的民族,加以所居之地,大多盤結於山區,由於交通不便等種種因素,使客家漸次趨向於孤立狀態,因而產生一種特殊的特性。」

<客家人>作者陳運棟先生也說:「……客家縱使被滿清統治了將近三百年,仍然穿明朝的服裝,即上下分開的衫褲,普通叫唐裝……。」根據上述文字的描述,約略可獲致第一個重點:客家人因襲其固執保守之民性,加上僻處山區少與外界交通,而固守明朝的漢式傳統服裝,自絕於清朝的服裝潮流之外,別樹一格。

又據《臺灣通史》之記載:「漳泉婦女大都纏足,以小為美。三寸弓鞋,繡造極工。而粵人則否,耕田力役,無異男子,平時且多跣足。粵籍業農,群處山中,其風儉樸,故衣青黑之布。婦女之衣,僅以本色為緣,而褲相同。每出門以黑布覆髻上,纏繞項後,俗不著裙,富家亦然,以其便於操作也」。根據連氏之記述,又可歸出另一個重點,居處山區,為耕役需要及民風保守,衣以青黑色為主,以其不易沾污。又為便利勞動耕作,皆著衣褲,俗不著裙,其婦女係天足,平時多跣足,外出慣以黑布裹頭,以防海風山瘴。(註1)

就因這些歷史背景因素,所以造就出客家人另一類的特殊文化景象,因此客家傳統服飾也以它另類方式呈現著。其實,也可肯定地說,保持和弘揚優秀的文化是他們有意識的自覺行動。



客家傳統服飾的特色
   

「上穿大襟衫,下穿大襠褲」是客家傳統服飾的最佳寫照。客家人因為長期過著顛沛流離的遷移生活,所以孕育了他們勤勞節儉,勇敢耐苦的習性。

而且移民來台之際,因為環境惡劣,為了求生存,所以不管男生女生都要共同負擔起墾殖的重任,其實他們生活得非常艱苦,再加上居住地的封閉性,長時間與外界阻隔的情況下,造成了他們極度保守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活習慣、服飾上都仍承襲了先人的傳統保守。

所以探穿客家傳統服飾的特色,大致上可說表現得極為樸素、節儉,色彩單調、造型單一,方便、實用、耐穿,只求蔽體禦寒而不尚浮華。

茲就其色彩上的特色、形態上的特色與服飾使用上的特色分述如下:

1.就服裝色彩上的特色:顏色固守青、黑之傳統。淵沈的深色、素淨的暗色予人素雅嚴肅的印象,恰似其沈穩隱斂之民族性。

2.就服飾使用上,具有經濟性、便利性和長久性的特質:

(1)經濟性:

A.所用布料耐洗、耐穿。
B.衣服上隱蔽之處,採用粗布剪接替代。
C.嬰兒尿布,以穿洗得老舊之男女大襠褲,來包裹代用,不必再予剪裁。
D.服裝上之裝飾精簡單純,適可而止。

(2)便利性:

A.便於穿脫、更換,或於衣內添加內衣。
B.結構簡單、富機能性,便於操作勞動。
C.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於腰線上,便於婦女哺乳;工作時,又可將前身摺短塞於腰帶。
D.寬大且翻摺之袖口,和貫通之腰帶,可用以放置物品或錢幣,隨身而不累贅。

(3)長久性:

A.穿著時間,可自早到晚,自春至冬。
B.穿著之期間,可自少年時期至老年,適用期長。


3.就形態上而言,係以實用為原則,亦可歸納出單純性、簡易性和適應性幾項特色:

(1)單純性:

A.式樣單純,造型單一。
B.袖口、大襟、袖上之緄邊及鑲邊,皆用互線。
C.布料之顏色以藍、黑、白、紅居多,色彩單純而清新。
D.衣飾、配飾自然純樸,不誇張、不累贅。

(2)簡易性:

A.平面及直線之剪裁,縫製容易。
B.袖口翻摺與腰帶之使用及固定,可調節長短,便於活動。

(3)適應性:

A.適用於各種身分、各年齡層及各種場合。
B.童裝之構造,以兒童生長過程安排,順應其身體及生理需要。(註2)

在對大體上客家傳統服飾特色有個粗淺的概念之後,我們再來針對各類的服飾做些簡略的介紹:

1.女子服飾

客家婦女穿著之藍衫,遠較他籍婦女之服裝樸素,服裝材料在早期多使用棉布或麻等,較為結實耐用。顏色以藍、黑、暗、紅、白灰為主,並以素面最多。在客家鄉村中婦女穿上一套顏色鮮豔的衣服,必然會引起許多人側目,使自己覺得非常獨特而不調和,所以各種奇裝異服不待禁止而自然絕跡。祇有遇喜慶節宴時,才穿正式的衫裙禮服,讓自己偶而光鮮一番,這種繡工精緻、布質較佳、顏色紅豔之禮服平時是藏在箱底,捨不得穿著的。衣襟為全開式,衣服則採寬大的形式,為上衫下褲,視需要可任意調整長短,而且腰帶兼可作為錢包。

其特點為:

(1)便利性:寬大且翻摺的袖口和貫通的腰帶,用以放置物品或錢幣,隨身而不累贅。

(2)長久性:穿著的期間,可自少女至老年,只要拆除花邊即可適用,年輕婦女的藍衫較為華麗,而中年以上的婦女穿著則較為樸素莊重。

(3)簡易性:平面且直線的剪裁,以量比的方式即可以做出。袖口翻折及腰帶的固定,皆可調整長短,便於活動。客家婦女的衣著形式穿起來十分簡便,在戶外勞動的時候,可以拆成前襬短後襬長的造型,成為貼身的工作服;而農忙結束回家後,把前襬位回與後襬一樣長的造型,成為舒適的居家服。

如果要參加正式的活動,並不需製作另一件衣服,同樣可以穿上家居及工作的那套服裝,只要將棉線做成的鈕扣換成金屬的扭扣就行了,穿起來一樣落落大方。袖子相當地長,通常會將袖子反摺,然後用別針固定,這時便成為袋狀,可以放東西在裡面非常實用。

臺灣早期客家少女,頭髮常梳「辮仔」,即辮髮成一束,垂於腦後,未婚婦女,喜將髮辮纏繞於頭頂之上。或者打雙髻。成年婦女均為髻鬃或二把或三把,並佩帶金、銀、銅、玉等製鑲之金簪,老年婦女則喜於額頭繫戴帽箍。臺灣早期之客家婦女,平常穿繡花或素面之布拖鞋,盛裝時穿繡花包鞋。居家時亦穿木屐,工作下田時,則與男人一般穿草鞋或草履仔鞋,戴斗笠,裹腿等。(註3)

以下,附上一些圖片以供參考,讓我們再對女子服飾的形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1天藍色提花綢大襟短衫
sky blue taffeta wommen's coat with flower motif

民初(1912~1932)
整件samkhu一種花色,領,襟,鈕扣等皆就此衣料裁成.客家系統稱此為大襟短衫,閩南系統裡此種形制亦甚普遍.約流行於民國12~20年間.

2紫藍色花緞大襟短衫
purple-blue satin women's short coat


民初(1912~1932)
約民國12~18年的款式,客家系統稱此為大襟短衫,是妙齡少女穿著;閩南系年輕女子也穿此,下面配黑色的褲或裙.斧形袖.提花花紋為中國傳統的石榴,水仙,靈芝,枇杷等.

3藍色粗棉布大襟衫
blue cotton women's coat

清末(1863~1911)
從漿洗過的samkhu狀況,可以感覺到此是勞動婦女所穿之衣.但簡單的小圓領和前襟處的斜布邊,卻充分表達修飾的意味,令人對簡單之美由然生出欽嘆之意.衣身略寬,長則至膝.

4寶藍色藍色大襟衫
blue cotton women's coat

清末民初(1890~1920)
圓領,直扣,扣子已掉落.襟緣的緄邊是寬黑布及細紅色織帶;袖口是寬白布和細紅色織帶.道地客家傳統衣物的袖口反摺式.透露出一股樸質堅韌的感覺.無襯裡,應是春夏穿著.

5 寶藍素色麻布大襟衫
blue linen women's coat

samkhu甚新,似乎裁成後尚未穿過.從袖口所用醒目的亮黃色布邊看來,此衣主人應是一位性情活潑,個性開放的人.另外的幾處裝飾,譬如:袖身下緣,以及前後片衣側內緣縫綴的白地紅線紋寬布條,都表示了暗藍色以外的另一種心情.衣長過膝,腋下即開衩.

6 藍色棉布大襟衫
blue cotton coat

民初(1912~1932)
南部客家大襟衫的前襟斜布邊,習慣從前領下正中央開始緄邊,此件卻稍微多了幾寸,從領下邊即開始緄起,略顯不同.此件漿洗之痕了然於目,勤勞樸實的客家人生活從此衣可得到真實的感受. 

7寶藍色提花緞大襟衫
blue satin women's coat with floral pattern

民初(1912~1932)
寶藍色提花軟綢充分透露涼爽的氣息,應屬富裕之家婦女夏天所穿.直扣,扣子已失,也是極高就開衩.大襟衣開衩往往開得很高,因為客家婦女勤於勞動,工作時習慣把衣襬摺起,此開衩即因應這種需要.

8藍色提花緞大襟衫
blue satin coat with floral motif

民初(1912~1932)
大襟衫以藍包永裁成的居多,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收藏之中,綾羅綢緞製成的卻也不少,因為棉布做的大多為便服,工作服,穿的次數多,留存下來的反而少,不像綢緞類大多為禮服或節慶之日才穿,穿得次數少,反而保存得久.但雖是綢緞裁成,緄邊大體亦甚節制.

9棕色細麻布大襟衫
brown linen coat

民初(1912~1932)
大襟衫有的長些有的短些,卻以長的居多,往往一般身高的人穿此可達腳踝之上,有今日迷地裙的味道.可透氣的細麻如同紗質布,顯然是夏天所穿.而簡單的藍包永緄邊,配襯棕色,使此衣顯得格調獨具.

10黑色棉緞大襟衫
black satin women's coat

民初(1912~1932)
形制為寬而長,顏色為黑和藍,可謂具代表性的客家婦女samkhu.開襟與袖口上的緄邊包括黑布邊,藍布邊和黑地白花織帶,在大襟衫來說,已是非常講究的裝飾了.兩邊衣側在腋下即開衩,可見也有當外袍使用的意思.秋冬服.

11 暗藍素色稠大襟衫
dark blue silk taffeta women's coat

民初(1912~1932)
此件也腋下即開衩,適合秋冬時節穿,而花邊以淺藍布加白地紅花織帶,則比上件多了幾分花俏.綢緞裁成的samkhu,修飾意味的緄邊卻用起粗棉布,保留一份客家人的樸素本色.暗藍samkhu用淺藍布來裝飾,是客家衣物常見的配襯手法.

12石綠色提花緞女童衫
light bluish green satin baby girl's coat

清末(1863~1911)
立領,大襟,半長窄袖,直釦.從右半衣領起前襟才緄邊,就可一目了然此為客家樣式.2~3歲女嬰所穿.黑色在早期人民生活中是重要的顏色,從這件嬰兒衣的緄邊亦可得證.

13藍色提花緞女背心
blue satin women's vest with flower motif

清末民初(1890~1920)
從半領下緄邊的方式,立即看得出這是南部客家婦女所穿的背心.以綢緞裁成,又很簡單地只緄一道斜寬邊,可以推定是年歲較大婦女之物.因為中國古訓是老年人才可吃肉,年長者才可以穿綢.

14黑色素緞女背心
black plain satin women's vest

清末民初(1890~1920)
從開襟處亦可知此是南部客家衣物.以緞裁衣,顯然穿的人並非貧苦之輩;但是素面黑緞本身已經夠黑了,前襟的緄邊竟也用黑色,而鋪棉花的襯裡是草木染的藍布,竟拿舊布來縫,欠了一塊再補新的.客家人之樸素性格由裡至外,一絲不茍,此褂甲即可為證.

15藍色棉質合襠褲
blue cotton trousers

清末民初(1890~1920)
草木染成的此種霽青色,令人心清氣爽,此或是客家系統之物.因為不易區分是男或女所穿,故名稱有時會冠上"通用"二字.

16玄黑色香蕉絲合襠褲
men's trousers of black banana fibe

清末民初(1890~1920)
客家系統稱此為大襠褲.襠是"褲之當隱處",所以它可以和開襠褲相對照,意即遮住隱私之處的褲子.此種褲在客家或閩南均是男女通用.香蕉絲或者鳳梨布在早期台灣民間是頗通行的夏布.

17橘色蓮花紋女拖鞋
orange cotton women's slipper with lotus design

民初(1912~1932)
皮底,用釘子釘成,顯然已是民初之物.客家婦女日間不穿鞋,晚上腳洗過後才穿上此類拖鞋.(註A)
  

2.男子的服飾


男性大都為唐裝,有長短之分(圖1、2),春秋冬季穿長衫,夏季穿短衫,衫為單層、有袖。為直線裁剪,各種衣襟為全開式型態,寬大直平,便於活動,並可供家人共同穿著,反映其傳統節儉美德;褲子大都是白色的大檔褲(圖3),這適於家居、工作、外出時穿著。禮服則為長袍,外罩馬掛(圖4、5、6),男有短褂(似背心)(圖7、8)、長短棉襖(圖9、10)之類。水褲頭即內褲(圖11、12),家居、工作時皆宜。

比較特殊的,為一種男子的「節衣」,其剪裁款式為腰以上用普通布料,腰以下則用綢緞縫接,穿著時,上套一襲馬褂,從外表望去,儼然是馬褂套綢緞長衫,表現其節儉本性。而亦有不穿馬褂,祇穿這種上布下綢的「節衣」出入的,據說還成為往昔客家村落之一種時尚。

客家男子穿的褲子很闊很大之「大褲管」,又稱「大褲襠」或「大褲腳」;形如現在之長褲,但褲襠無開口,且褲頭係用比較差的布接成,因褲頭穿在裡面,被衫遮住,外面看不見,亦是節儉之意。穿時,褲頭要疊成三層,疊得跟肚子一樣大小,再用褲帶繫於腰間。男子一般的禮服為長袍馬褂,天寒時,穿襖及褂神,襖為雙層,即裌,有袖,依長度分短襖、長襖,依質料則有棉襖、皮襖之分。短褂即背心,無袖,亦有棉、皮之別。男鞋依身分及場合不同,有布製、皮製之包鞋、拖鞋等種類。一般人居穿木屐,工作時穿草鞋或由藺草編製,如拖鞋型之草履仔鞋。

客家男子之頭飾,約有四種:

(1)帽:帽型如碗罩於頭上,又稱瓜皮帽,由數瓣接線縫合,為外出、正式之禮服。

(2)風帽:帽身後有段長的帽緣,覆於後頸,用以防寒。

(3)頭布:外出或勞作時以包覆頭部之頭巾,以防烈日風雨。

(4)竹笠:勞動時戴用,以遮蔽烈日、風雨,一般為竹葉編成。(註4)


3.小孩子的服飾


一般說到服飾,往往省略掉童衣,因為衣服主要是從性別而不從年紀來分,所以小號的男人衣服就是男童衣服,女童衣服也一樣。不過,就像今日有「娃娃裝」這個名詞一樣,早先時候台灣的小孩子還是有些專屬他們自己衣服的名稱,譬如嬰仔衫、和尚衫,而他們穿的開襠褲也可以稱為蛙褲。

大體說來,成人的服飾是素淨的黯淡色調,小孩的衣著則是光鮮照人。成人們自求沈穩內斂色澤,而將生氣光鮮的一面,在孩子的身上流露、實現,不僅是望子成龍成鳳的深情,亦是重視香煙,傳遞血脈之美好願望。

其實,民間服飾又和生活禮俗密不可分,民間對於人生的期望,除了藉由各種儀式,往往透過衣飾表達出來。尤其對於人生幾個重要階段:誕生、成年、婚禮、喪葬,一向極為重視。

過去的客家孩童服飾中,最能表現出特色的是童帽。中國人對冠冕之注重,尤來甚早。禮記即有記載冠禮之隆重性及其象徵成人、履禮之開端。通常小孩出生滿四個月,小孩的外婆家要送衣著之類來給小孩做「頭尾」,如青衫紅褲、肚兜、虎仔帽等,帽形如虎頭,帽前飾金佛像或財子壽神像等。滿月時,有滿月帽,帽狀如 ,即「帽」,帽上繡有卍字形等。

此外,遇有喜慶節宴,小孩的頭上,也都戴有帽子。這些童帽或絲綢、或棉綾,飾以金、銀、玉等護符神像,並繡以寓吉圖祥之花鳥神獸等美麗圖紋,刺繡美工、色彩富麗、造型考究,展現民間藝術之美及禮俗之醇厚。 型之童帽,象徵一生衣食無缺;虎型之童帽,象徵一生無忌無畏、卓越勇猛;船型之童帽,象徵一生一帆風順、財貨豐盈;元寶型之童帽,象徵一生金玉滿堂、富貴相隨;鴟鶚帽,代表高飛源舉,出人頭地;狀元帽;則代表狀元及第、飛黃騰達……全是父母殷殷的祝福及青出於藍的美好心願。

客籍的童帽,用色喜黑、紅對比,又喜與紫、金、青、赭等色相襯,典雅縟麗,而其紋飾則變化繁富,層次細密,且多金蔥滾邊或飾花邊,比閩籍考究。在金屬帽花配件方面則比閩籍少。昔時客家的男童髮型為腦性毛(客語名稱),頭髮集中於腦門,狀如烙鐵印。與閩籍孩童常梳之角鬃仔,習俗不一樣,而為其特色。(註5)


4.客家與閩南服飾的比較

閩、客因生活環境的差異及經濟條件不同,加以民族性之活潑、保守有殊,因此,雖同樣根源於唐山,踵繼來臺,其日常生活服飾仍有不同之發展。以下,就閩南服飾與客家服飾兩個系統衣著形式的異同與服色、質料、紋飾等各方面的差異,以對照圖表來做一些簡單的區分介紹:

男子 女子
盛裝  常服  盛裝  常服  
春‧夏

長袍

馬褂



褲衫

褲衫:

大祹衫<閩南>

大襟衫<客家>

襖\r







雲肩<閩南>

衫:
大祹衫<閩南>

大襟衫<客家>

褲子

肚兜<閩南>

秋‧冬 長袍

馬褂

背心:

馬甲<閩南>

褂甲<客家>

裘<羊羔裘>

袷褲、棉褲

袷襖\r

袷褲、棉褲

裘<棉裘>

袷襖\r

袷褲、棉褲

裘<羊羔裘>



袷襖\r

袷褲、棉褲

背心:

馬甲<閩南>

褂甲<客家>

裘<棉裘>



閩南系統 客家系統
領 立領、高領、平領 立領、平領、無領
袖長 半長袖、短袖、長袖<秋冬> 反摺長袖<南部>

長袖、半長袖

開襟 對襟、大襟、琵琶襟<男>

對襟、大襟、琵琶襟<女>
對襟、大襟<男>

對襟、大襟<女>

服色 黑、褐、藍、鐵灰、米黃<男>

紅、藍、綠、紫、橘、棕、黃<女>
黑、褐、藍等<男女>
質料 綢、緞、棉、麻

素色無紋衣料較多
綢、緞、棉、麻

素色無紋衣料較多

紋飾 刺繡、織帶、多色布的緄邊

繁縟華麗
單色布的緄邊

樸素簡單

備: 此欄非絕對性。譬如說客家系統的服色較多黑、褐、藍,並不表示即無紅、綠等。  


以形式上再進一步來說,從清代中期到末期到民國初期,男女上身衣服大概都是從寬衣博袖而衣漸短袖漸窄。當然,男人無所謂合身穿;但民國初期女人的上衣,已隱隱透露出似乎是量尺寸而做的腰身,這種情形不論客家或閩南都相同。領子最多的是立領,後來`有又出現了高領,但很快還是恢復了原來低些的立領。

比較起來,閩南系統的 衣衫強調緄邊,所以一定要有領子;客家系統緄邊頗節制,所以無領或平領的也很常見,領口的寬度大致就是頸寬,主要就是圓形。袖子部份不論是否冬天穿,長袖較多,也有半長袖,若無袖便是套在外面的背心;南部客家婦女的袖子特別長,許多要反摺約25㎝。

開襟方式女人多半右衽式的大襟,少數開中間的對襟,以及下面略缺一塊的琵琶襟,又名缺襟。男人則以對襟為多,其次是大襟、琵琶襟。客家少用琵琶襟。背心也是這三種開襟法。



一般來說,閩粵婦女服飾上的差異,主要是在髮型及纏足、天然足之別。服裝形式上,因同是在中原漢族的大傳統下,差異並不明顯,上衣同樣是開右衽的大衫。只是閩籍婦女多穿裙裝,客籍婦女多穿褲一裝。衫、褲、裙的色彩與裝飾,閩籍較華麗複雜,客家較單純樸素。布料的應用上,閩籍種類較多,除棉、麻外,也多使用綾、羅、綢、緞等華麗柔軟的布料,客籍多採結實堅牢的布料如棉麻毛料,有隆重場合,才使用高級的絲綢。

六堆地區客家服飾比北部客家保留了更多的傳統,北部客家由於所居地方與閩人雜處,受閩籍影響較大,如大襟的裝飾比六堆客家繁複,在領口的滾邊,由前身繞經後領緣,袖子的周圍皆有滾邊較近似閩籍的滾邊形式。且大襟衫的長度比南部客家寬且短 。從清末到日據初期,閩、客的特色仍很容易辨別,隨著日久共處彼此同化,再加上時代潮流的影響,也使閩、客的服飾趨於一致。(註6)

[ Last edited by 20000 on 2006-2-14 at 13:2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13: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藍衫的精神 -消失中的產業:藍染

藍衫的精神 -消失中的產業:藍染
   
藍衫即客家婦女傳統之服裝。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物,它在客家的歷史中,一直是扮演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尤其是在那段和大自然博鬥,最困頓的開荒墾地的歲月裡,吸汗、實用、不怕髒的藍衫,更是將客家人那種刻苦奮發、勇敢堅強、內斂的精神表現地淋漓盡致。儘管時代的進步,服飾趨於國際化的現在,藍衫在今天的社會中已不合時宜,但總還是有部份的有心人,對它不能忘情,寶貝似的收藏著它,甚至有的人遇到特別的場合,都要翻出來穿穿呢!(註 7)


藍染原是昔日民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文化特色。但如今幾乎已經完全消逝於現代社會之中。我們去追尋過去的傳統產業,去瞭解先人的某種生活型態時,竟發現了"藍"竟有這麼多的禪意存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在一般生活中所見,藍是天空、大海的色彩,是開闊自在的,可是一旦落實在生活中,卻呈現為樸實的堅定風貌。藍染的原料-大菁,在不起眼的外表下,隱藏了神秘的藍,這種樸實無華的植物,經過了生活的沈澱、萃取後,顯現了踏實、穩重的質感,也迸發了堅毅不撓的生命光彩。(註8)


藍染:顧名思義是用一種藍色染料去染布的概稱,而這布料裁製而成的衣服,就是我們一般所知的,客家傳統衣服-藍布大衫。目前只在三峽、美濃,尚可見殘留的一些片段記憶痕跡了。它使用大菁(山藍)、蕃菁、木藍等植物為原料,經過了採藍→製藍→建藍→染藍,多道流程才能完成。最後才能販藍。

現就其流程稍作說明:

(1)採藍-

採大菁、浸泡、加石灰、打大菁、沈澱,是製藍的一連串過程。而浸泡需要大量的水,因此菁礐大多建於終年有水的溪流之旁。而大菁亦常種植在菁礐附近,這是因著地利之便,大菁收割後便可迅速放入菁礐浸泡,既保有大菁鮮葉的品質,又可節省人力的長途擔運。目前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和台北縣平溪鄉東勢格芊蓁林附近尚有豐富的大菁族群。




(2)製藍過程:





(3)建藍過程:

泥藍製好後,並非立刻就可以用來染布,還必須經過建藍的步驟,才能得到可溶性的藍色染液。建藍是一種還原的過程,必須加入鹼液及營養劑,慢慢進行作用。






(註9)







附:菁 說明圖



結論   
   
原是漢民族的客家人,本性固執保守,又因為戰亂,使他們長期過著遷徙的生活,所以養成生活檢樸,刻苦耐勞、堅忍勇敢的精神。

但因住在偏遠的山區,不肯同化於當地的民族,所以仍然穿著明朝服裝一上、下分開的衫褲;又因生活困頓,男女都要負擔起生活重擔,所以衣服要以青黑色、耐髒、實用 為主。綜合這些 歷史背景因素,造成了客家民的另類呈現。藍布大衫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產物,是客家傳統服飾的一個精神指標。

藍染,一個傳統產業的沒落,或許象徵一種變革,一種時代的進步,但在保留的過程中,我們又發揮了些什麼?在思古悠情中,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中取得一個什麼樣的平衡點呢?

當我看到這些收藏在客家藝文活動中心的衣服時,我希望它不只是一個收藏品而已,在很寶貝的保存過程中,是不是我們可以做些努力,讓他們在現在的社會中可以什麼樣的表情、風貌表現出來,能兼顧保留傳統和符合時代感。希望有機會也可以穿穿看,穿起來應該很好看,尤其肚兜真是漂亮。


註釋   
   

註1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 80.6 頁124-125

註2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34

註3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32

陳玲香、李瑞宗〈臺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的產業〉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台北 民89.7 頁77

鄧迅之 〈客家源流研究〉天明出版社 台中 民71.5 頁269

註4 台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印〈客家民俗文化〉

愛華出版 社 台北 民 86.1 頁84-93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 〈九十年冬令 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台北 頁360-361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30-131

註5 黃永川主編 〈台灣早期民間服飾〉 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台北 民 84、11 頁7

高本莉 〈台灣早期服飾圖錄〉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發行

台北 民84、10 頁57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29-130

註6 黃永川主編 〈台灣早期民間服飾〉 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台北 民 84、11 頁6-8

高本莉 〈台灣早期服飾圖錄〉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發行 台北

民84、10 頁55、58、62

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33

註7 劉還月 〈臺灣客家風土誌〉 常民文化出版社 台北 民 88.2 頁253-254

註8 陳玲香、李瑞宗〈臺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的產業〉陽明山國家公園

管理處出版 台北 民89.7 頁2-3

註9 陳玲香、李瑞宗〈臺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的產業〉陽明山國家公園

管理處出版 台北 民89.7 頁 37-39,54,59-61

註A 網上資料 台灣大學客家研究社 www.soUth.nsysu.edu.tw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1王宇清 〈中國服裝史網〉 中華大典編印會 台北 民56.4

2高本莉 〈台灣早期服飾圖錄〉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發行 台北 民84、10 頁52-65

3高宗熹 〈客家人〉五陵出版社 台北 民86.2

4劉還月 〈臺灣客家風土誌〉 常民文化出版社 台北 民 88.2 頁253-255

5鄧迅之 〈客家源流研究〉天明出版社 台中 民71.5 頁269-270

6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 〈九十年冬令 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台北 頁260-363

7台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印〈客家民俗文化〉愛華出版 社台北 民 86.1 頁

8王正雄編輯 〈台中縣風物專輯〉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台中 民78.12

9黃永川主編 〈台灣早期民間服飾〉 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台北 民 84、11 頁1-11

10陳玲香、李瑞宗〈臺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的產業〉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台北 民89.7

〈二〉、期刊論文

1唐淑芬 〈客家傳統服飾初探〉史聯雜誌 第十八期 民80.6 頁124-135

〈三〉、網上資料

1台灣大學客家研究社 www.soUth.nsysu.edu.tw




附錄   
   

參考網站

http://www.south.nsysu.edu.tw/group/NTUHakka/dress/tuteu/main.htm

[ Last edited by 20000 on 2006-2-14 at 13:3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上曾播过贵州有几个屯堡的村民穿的衣服,同客家妇女的衣服一样,她们是眀朝朱元璋故乡安徽凤阳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当年朱元璋派到贵州屯兵的。其中妇女的衣服六百多年不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2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浅夏 的帖子



你说的是 天龙屯堡 吧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实守护者, 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六百多年。翻阅《安顺府志》会看到这样的记载, “妇女以银 索绾髻分三绺,长簪凤阳妆也”。这明确地说明了屯堡妇女的装束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和正统装束, 这一身奇异的靓装还为屯堡人惹来了“风头笄”、“凤头鸡”、 “凤头苗”的“等苗夷”称谓。       ——来自: http://www.51766.com/jingdian/1100048148.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