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3|回复: 6

全球客家人的第六次"迁徙"正在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1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在中国历史上,客家人是一个在不断迁徙中以动态方式形成的民系。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人们看到的是一条一代又一代客家人为了远离战乱而踏上的南迁之路。其先民多居于中原地区。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等原因,引发了北方汉民南移运动。他们先南下长江流域,而后陆续到达赣南、闽西、粤东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然后继续向沿海、东南亚以及其他大洲发展。因为宋朝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客籍人"遂自称"客家人"。

    目前,全球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的8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约有6858万客家人。

    因为是以黎民百姓为主体的移民史,在史书里,很少有对这个移民群体加以记载的文字。在不同的年代里,他们在远离朝廷的地方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生活着,并执着地传承着自己的血脉和文化。

    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客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属民系自晋以来,历经五次大迁徙而后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五次大迁徙的大致过程是:第一次在两晋时期,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始于唐代,大批北方汉民为躲避安史之乱,迁往相对安宁的赣闽粤地区,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在两宋时期,北方民族入侵,一批批汉民迁往赣闽粤地区,与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逐渐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清朝末年,赣南由于满族统治者的蹂躏以及瘟疫发生,人口锐减,加之闽西和粤东人口膨胀,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一部分客家人又回迁赣南,另有一部分迁往四川;第五次在近代,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往沿海,有的则移居海外。

   千年寻梦:客家人从未停止对家的渴望

    在两晋、唐代、两宋、清末、近代,客家人从来没有停止过迁徒的脚步;当然,他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对大陆"家"的渴望与怀念。

    "家"里有着最为庞大的客家人口。目前,全球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的8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约有6858万客家人。其中仅大会举办地赣州市800多万总人口中,就有90%以上是客家人。

    "家"里一直有着客家人精神寄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已将根的意识如同血液一般地渗透在整个民族的肌体里,产生了无可抗拒的凝聚力。著名客家侨领熊德龙认为,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敬祖意识,更深刻、更生动地体现在曾经饱尝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之苦的客家人心中。"随着祖国的稳定与发展,现在客家人回流大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第六次'回迁'正在形成。"

    "家"里还保存着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被誉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的客家语仍在广泛使用和传承,中国政府还投入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维护客家文物,发掘客家戏曲,推广民俗精品。

    资料显示,随着中国日益开放的形象确立,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较少与内地联系的客家人纷组团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籍寻根问祖或旅游观光。早在1982年,从境外回国的客家人就有约3000个团队约10万余人次,随后逐年增加。目前,仅赣州籍的境外45万客家人中,每年回来探亲人数就有3万人次左右,每年全国境外客家人回乡人次更是以百万计。

血缘是根,文化是魂。有着强烈"崇先报本,和衷共济"意识的世界各地客家人,于1971年9月在香港举办了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目前,这一盛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广泛影响的华人盛会之一,也是全球客属团体参与人数最多、规格最高、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平台与载体。

    同根同源同血脉,隔山隔水不隔情。在已经举办的19届世界客属大会中,中国大陆作为世界客家先人的祖地,近年来先后在广东梅州、福建龙岩、河南郑州和江西赣州举办了四届。每届大会都盛况空前,参会人数、层次和社团规模屡创客家恳亲大会历史之最。中国大陆这个客家人的"精神家园",由此也成为举办世界客属大会最为成功的地方之一。

    毕竟,"家"是客家人最大的精神寄托。客属华人一旦事业有成,总希望尽其所能,回报故土乡亲。从辛亥革命时期的客籍华人谢逸侨、梁密庵不惜倾家荡产,鼎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到今天的客家领袖曾宪梓在全国各地捐资公益慈善事业数百宗,总金额达5亿多人民币。人们看到的是"客家牛崽变富翁,富了不忘老祖宗",感受到的是客家人崇先敬本、报效祖籍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伴随着海外客家人的情感回归,大批客家人也回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在广东梅州,在世界客家乡亲的支持下,短短几年间由一个GDP不过几十亿的经济小市,一跃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3年获得外商投资146亿,有超过半数为客家商人投资,GDP达到224.39亿元。

    据刚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的赣州市介绍,大会召开第二天,海内外客家乡亲已在此签订了75个合作项目,其中引进外资金额达1.98亿美元,签约内资金额21.08亿人民币。客商主要是来自新加坡、芬兰、印尼、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属企业家。

    看到世界客家子孙不断返乡创业,寻根问祖的热潮,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总主席叶联礼激动地说:"祖国在强大,民族在振兴,这让世界上所有客家人都更加向往祖国大陆,这是一种不以生命个体的地理空间转移为标志的情感'移民'。"

    国际客属协会(香港)理事罗勇教授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崛起已为世界所瞩目,这不仅让旅居海外的华人备感自豪,也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不仅在客家圈中产生,也涵盖了全球的华人世界。世界华人正在形成内外发展合力,并将对中国的未来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01: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世界客家子孙不断返乡创业,寻根问祖的热潮,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总主席叶联礼激动地说:"祖国在强大,民族在振兴,这让世界上所有客家人都更加向往祖国大陆,这是一种不以生命个体的地理空间转移为标志的情感'移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3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落归根~,谁不想回家呢???但目前,谁又会原意回兴宁去发展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4 2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是迁徙造成的?怎么这种误解会如此的渊源流长而又滔滔不绝呢?
如果这样算起来,全世界任何一个族群都是这样造成的,客家又能特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4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不管客家是否迁徙造成的。
就说迁徙、移民本身,广府、闽南,都是很厉害,单就广西,也有闽南方言的分布。
福建,也有广府移民,是越南排华造成的分布格局,和客家一样,同居住一个华侨农场,同居住在一个城市(如厦门)的一些居民小区,同居住在一个村庄(如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的一个村庄,一半广府人一半客家人,不杂一个闽南人)。

就南方几个汉族支系,从相对比例到总体数量,客家人是比较典型些,台湾、广西、海南、粤西、潮汕、浙江,有闽南方言的分布,也有客家人的分布。就广西来说,闽南只占极少数,几万或十几万,客家人则是500万之众。海南,闽南方言多(叫“海南话”),而客家少。湖南、四川较少或没闽南方言的分布,但是有客家的分布,而且数量不少,数以百万计。
广府人,主要还是分布在两广和港澳地区。而港澳地区,也有不少客家人。

海外各国,基本上还是以闽南(菲律宾、新加坡)/潮汕(泰国)、广府(美国、越南)居第一多数,少有以客家为最多数的国家(大多集中在非洲一些国家,如毛里求斯。绝对人数不多,数以万计而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4 2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以中国各省区直辖市来说,闽南/潮州、广府、客家三大族群,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数量第一是广府,福建、台湾、海南数量第一是闽南方言(闽南话/海南话)。
客家人数量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港澳,次于广府、闽南。
以客家话为母语的人群,在江西、湖南、四川又分别排在赣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之后。但分布上,客家人又比以赣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为母语的人群分布更广,一是表现在国内有广泛的分布,二是表现在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的这个分布、迁徙、移民,以赣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为母语的人群是无法比拟的。

就国内来说,南方各族群(民系)的迁徙、分布地区之多,客家是第一。
就海外迁徙、移民来说,客家没有比广府、闽南/潮汕突出。

客家人分布虽广,总体人数也不少,但没有任何一个省区直辖市是以客家人为最多数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4 2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任何一个族群都是这样造成的,客家又能特殊?”
从上面两帖来看,综合海内外来看,客家的迁徙、移民、分布,相对广府与闽南/潮汕而言,并不显得太特殊。
要说特殊一点点,我看是两点:
1、客家人分布虽广,总体人数也不少,但没有任何一个省区直辖市是以客家人为最多数的。
2、四川、重庆、湖南,有客家分布,没有或极少广府、闽南/潮汕/海南分布。其他各省区直辖市、台港澳,分别有广府、闽南/潮汕/海南分布,但也有客家的分布。

至于今后的分布,客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4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