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6|回复: 5

客家故事收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 13: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个想法,想知道在我们客家地区流行或曾经流行的故事。如童话、鬼怪故事等。希望网友们提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 1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故事收集

http://www.mzmap.com/kjzx/lwg.htm

《李文古轶事(连载)》

http://www.mzmap.com/fjms/lgs/4.htm

【灵 光 寺 的 传 说】
一、 茶  泉

  从灵光寺右侧进去约0.5公里的地方,山谷中有条小溪,长年流出清彻的溪水,清凉可爱。但是,每当春雨连绵,久雨之后,泉水变赤,类似茶色,人们称为茶泉山谷叫茶坑。传说潘了拳当年来到阴那山之时,上山伐木结茅庵,其姐送茶给他喝。因山高林密,只听得斧锯之声和相闻呼唤之声,却看不到人影。难煞了姐姐。于是潘了拳从远处传声叫其姐姐,将茶倾入山坑之中,便可以喝到。姐依其嘱咐,果将茶倾入坑内,遂成茶泉。又据传,清明前后,雨水特别多,待茶坑流出茶泉时,天更将放晴了,故又有茶泉报晴之说。
二、五 色 雀

  冬春季节间,灵光寺门前的柏树上,常有成群结队飞来啄食虫的小鸟,大小如燕,体态轻盈,毛声分红、黄、青、白、紫五色,人们称此种鸟为"五色雀"。又称"灵鸟"。传说这种鸟生长在福建潘了拳的家乡,潘了拳来到阴那山开山结茅修行以后,似有灵感的五色雀。每年冬天都会飞来拜谒惭愧祖师,有客游寺时,灵鸟会列队欢迎,飞鸣前后。冬春过后,又飞去无踪。这种现象一直沿到今天。又传说,灵鸟在古柏上,寺前后飞鸣时,次日天将下雨,故有灵鸟报雨之谓。1965年6月,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旅梅,在为梅县地区成立的题诗中,曾写了这样的诗句: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流。这里说的灵禽,指五色雀。诗中引以赞美梅州山灵钟毓,蔚为文物。
 

三、无 笃 石 螺

  无笃石螺系生长在阴那山小溪中的一种石螺,形态和普通石螺一样,只是尾部少了一截,有如人们将螺敲去螺的尾部后下锅煮食的石螺相似。传说当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适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潘了拳发现,步前正言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
  注:"无笃"是客家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四、片 生 熟 鱼

  这种鱼,生长在阴那山的溪中。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为赤色,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故人称此鱼为"片生熟鱼"。传说当年在庵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适为潘了拳发现,了拳和尚认为杀生有犯僧戒,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殖,可惜这种半边白半边赤的小鱼在阴那山小溪中很难见到了。
  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五、坐 化 椅

   在灵光寺内,还现存着一张1000多年前的藤椅。据考研,此藤椅系由一条山藤自然造型而成。因历时长久,不断修补,椅身已布满了近千枚铁钉,样子十分苍古。据传说潘了拳49岁坐化时,就是坐在这张藤椅上。现在已用玻璃橱保护起来,存于灵光寺内,作为珍贵文物保存。(图片见--宝寺掠影第三幅)
人物传略

毕生弘法,永远慈航普渡
一、佛教人物--潘了拳

  潘了拳(公元812-861年)梅县圣寿寺(灵光寺)创始者,其父潘德彰,母为丘氏。原籍福建省沙县。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岁(公元812年)。
17岁出家,20岁来到梅县阴那山五指峰下,结茅修道,自号惭愧。圆寂后,人们以檀香木雕其法像,作为纪念,称惭愧祖师。潘了拳传到第二代时,将茅屋改为砖瓦建筑,名曰:圣拜寿寺。
相传潘了拳出世时,左手抱拳不张,其父取名为"拳"。三日后,适有一僧人过其家门,其父抱拳示僧,拳啼哭不停,十分可怜。僧人细细审视之后,连声念"阿弥陀佛",取笔在了拳手背上书一"了"字,拳即张开,遂又取名"了拳"。拳父欲谢僧人之恩,僧人不受。其时祥云盖顶,金光万道仿若佛祖降世,并说:"此儿长大后必有长进,要好好照料"。临别时婴儿对他莞儿一笑,僧人道:"十七年后再见"。又说:"他会在阴那山五指峰开基、造化得道"。说罢飘而去。
潘了拳出生后,不幸父母早亡,由其叔父代为抚养。十七岁出家为僧,离开福建,来到广东省大埔县黄沙乡车上村,见一姓游老妇,孤苦零丁,了拳心发慈悲认游妇为母,悉心奉养,相依为命。过后不久,义母去世,了拳在悲痛之余,为了造墓安葬。了拳先后到大埔县赤洁寺住了半年之后,又到三河坝手指村高礤寺拜师。并下决心再度出游访胜。他见大埔北面山川秀丽,历尽艰辛,爬山越岭,走过神泉市(今大埔县茶阳镇)来到坪沙楠树村,只见这里古木参天,蝉鸣鸟唱,峰回路转,是个洞天福地,便住到一位姓袁的家中,一面修行,一面为楠树坑群众办好事,与袁家一个比其大两岁的女孩结为姐弟,在袁家住了三年。潘了拳为修行寻访附近名山胜迹,一日,他登上芒洲山极顶,西望梅县阴那山五指峰,有如拳伸五指,直插云端,观此处森林茂密,千峰环绕,碧水萦回,便决心到五指峰下结茅修行。其姐姐见他修行心切,与之一道攀藤附葛,斩棘披荆,来到五指峰东麓结茅。不料天机泄露,结茅未成。于是便转到五指峰西麓,此乃左有香炉,右有白虎山的桃源洞口,即现在的灵光寺所在地,开设道场,起名圣寿寺,(后至明洪武十八年,梅鼎御史捐金扩寺,易名灵光寺)。
其时的阴那山,又称阴那峒,山高谷深,荒无人烟,座上猿猴作伴,出入麋鹿为侣。潘了拳到阴那山结茅修行,曾有几个神其的传说:说的是潘了拳姐弟二人,来到阴那山结茅,艰苦创业仙人见他诚心修行,显灵相助,化作村妇,助其解决各种困难。
了拳劈山结茅,姐姐在家做饭,送到工地给他吃。每日不管做多少饭,了拳尽数吃光。姐姐怜弟弟劳动辛苦,天天增加饭食,有一日竞增至一斗米干饭,了拳照样吃得精光。姐姐觉得其中心有蹊跷。第二天送饭时,将每天随行走在前面的黄犬禁在家里。自已径直来到结茅的工地,帮助结茅仙人,见有生人来到立即化身遁去,有两个来不及遁去的,化作稻草人。据说这两个稻草人经受了长年日月精华的薰陶,几百年后仍然屹立在墙头不变。
潘了拳在阴那山修行的事,传回原乡,据说,当时其家乡人每年冬天,都要结伴前来参见了拳和尚,而且世代相传,绵延不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宗教被迫停止活动而中断。1984年以后,又有福建各地群众善男信女结伴前来灵光寺"分香火"。
潘了拳在该寺修行20多年,为当地人民祈福禳灾,功德无量。但他感到自已不能弘扬佛法,自度度人,心中实为内疚,自号"惭愧"。49岁坐化之时,遗下一偈云"四十九年,无系无牵。今朝撤手归空去,万里云开月在天。"他造化后,人们尊称其为"惭愧祖师。"
潘了拳传到下一代时,将茅改为砖瓦建筑,他的门徒欲刻师傅的像,承受香火。但当时还没有照相技术,其生前又未留下有画像,虽然聘得高手匠人,亦无从下手。据说,一天中午,匠人在似睡非睡之中,见一老僧来到面前,对他说你欲刻祖师的像,看看我就可以了,匠人正欲多看老僧几眼,忽起一阵清风,老僧不见了,匠人惊醒过来,随即拿起刻刀,回忆梦中所见老僧相貌,一刀一刀地刻下下来,寺中老和尚见了,说果然活像祖师的。此后,惭愧祖师便在圣寿登殿,受善男信女膜拜,承受人间香火。
潘了拳高僧颇富佛性,殊为聪慧,有许多神奇传说,据云,他在童年时期就曾显神通,有一次,他对几个牧牛的小伙伴说:"你们想到外地去游玩吗?"大家都说:"好"。了拳便以一竹叶在地上划了一个圆圈,让这些牛在原地不动。又说:"你们闭着眼睛,跟我一起走"。说罢,这些小伙伴真的到外地云游去了,大家心里乐滋滋的。。游玩几日回来时,了拳问小伙伴,"你们看看牛儿吃得饱吗?肥吗?"果然还是在划定的圆圈里面,照样吃得饱饱的,长得肥肥的。因此大家都感到很神奇。
潘了拳为人谦虚,自号惭愧。他一尘不染,万念皆空,他在梅县阴那山千米高峰下,经过艰苦修道,创建了灵光寺,又亲手种植了古柏,故香客称赞他"一尘不染何惭愧","万念皆空真祖师";"生闽地,化粤地,金身从万劫中,离色色空,入慧慧定,惭愧实不惭愧""溯唐朝,迄明朝,佛法经千载后,禳灾灾息,祈福福临,祖师真是祖师。"
高僧潘了拳,49岁圆寂,虽离开人间已越千年,但其善缘、功德十分显著,故被人们千古传颂。
 
翰林学士,山僧纪念难忘
乡贤人物――李二何
  李二何(1585-1665),名士淳,梅县松口洋坑祥安围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已酉科解元、崇祯元年戊辰
(1628年)进士,授山西翼城及曲沃县令,以治行卓著,应召对策,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据传,李二何拒不受官职,于次年暗携太子朱慈粮潜身回里。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召命复官,敦促速至,他皆辞不受。
李二何幼能文,十二、三岁即能下笔千言立就,为生员即入阴那山读书。年三十七修阴那山志。44岁中进士,在山西翼城,曲沃任县令时,捐俸建馆,讲学治事,文风大振,政绩卓著,曾分掌山西省乡试及京阙会试。李二何少年入学后,曾假寓于灵光寺内潜心修史,明亡后,又筑室于"三柏轩"隐居。潜心著述。有《三柏轩集》、《燕台、近言、紊言、逸言》、《质疑十则》、《诗艺》及《古今文范》等书行世,清顺治十一年,李二何年70岁时,程乡县令葛三阳聘请他修撰《程乡县志练,(后称"缘志")》,此志多为他手笔,其年高而学愈笃,学者宗之。
三柏轩(即太史馆),因寺前有三株柏树而立名,相传开山祖师潘了拳来到阴那山之初,曾在灵光寺前亲手种3株柏树。
因李二何在少年和晚年都曾在阴那山灵光寺潜心经史著述,后人为纪念他,曾屡次修"三柏轩"。现在"三柏轩"内陈列有乡贤李二何遗像和事迹介绍,以及历代名人逸士的诗词,还悬挂有"三柏参天,千峰竞秀";"翰林深隐留佳句,宝寺重修纪古贤"等楹联。每年海内外乡亲、善信、骚人墨客和知名人士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清康熙四年(1665年),李二何病逝于松口,终年81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故事收集

龙川之窗   民间传说

http://www.gdlczc.com/jiuwengshi.htm



酒瓮石

    广东省龙川县乔头村南面,有一座山,名叫“霍山”。这座山不太高,可是很陡,山上只要有土的地方诮树,而且长的非常茂盛。山东省上有清泉,有花草,风晾非常秀丽,霍山上的石头长的奇形怪状,什么“酒瓮石”、“船头石”、“龙衣石”、“一线天”......这当中最有名的,要数那块“酒瓮石”。谁要是从“霍山”游玩回来,说没看见酒颂石,人家一定会笑话你:“嘿嘿,连个‘酒瓮石’都不知道?”
    “酒瓮石”为什么这样出名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据说,几百年前,霍山东央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爷爷和一个十一岁的小孙子。老爷爷从小就给地方家扛长活,现今老了,不能干活了,就回家要饭过日子,只有小孙子给财主家放牛,跟爷爷作伴。
    有这么一年,三十晚上,老爷爷跟小孙子说:“好孩子,我是土埋半截的人啦,你给我弄上点酒喝喝吧!”说着老眼就流出了泪水,扑扑地直往下掉。有钱人家这天晚上,正是吃好的、穿好的,在花天酒地里过哩。小孙子听爷爷要酒喝,就满面口答应说:“爷爷,你等会吧,我去买点去。”说着提个小酒瓶就出去了。
    爷爷这么大的纪啦,过年连点酒都喝不上,他真是过意不去。一出门,提着酒瓶就到了财主家,心想也许能要点酒给爷爷喝。到了财主家,一看,人家灯红酒绿,挺热闹。可是刚一进门,没等小孙子开口,财主家就跑出来几个人,二话没说,连推带拉把他约推出大门外去了。
    小孙子在财主家挨了打,没要上酒,心想,“你不给,总会有人给,天睛哪会没一个好心人?”这时,他想起老祖母生前说过:村西“霍山”上,住着许多老道,他们是吃斋修善的。他就朝霍山上走,打算跟他们要上点酒给爷爷喝,这也算自己的一份孝心。
    霍山的山脚下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小路的两旁满是鲜花野草,虽说是寒冬腊月,可是山上的树木花草还是青翠青翠。
    小孙子爬到半山腰,觉得挺累,就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歇腿。这时候吹过来一阵西北风,风里还带着一股股扑鼻香的酒味。开头他以为酒味是山上老道酿酒发出来的,可是他越闻越觉得泽,这酒味象是从附近出业的,他慢慢地又向前走了几步,越向前走酒味越大。又往前走,他发现对面的蕴含草有有一块大石头,远看象是个倒过来的大酒瓮,这酒味就是从这块石头上发出来的。
    小孙走上前一看,见石头底下有一个小盘盘,盘盘的边沿还有一个小窝窝,窝窝里装满了一窝水。小孙子走了半天,有点累也有点渴,伸手捧起一捧水喝,谁知用舌头一蘸:“唉呀!这哪是水呀,是又香又甜的好酒·!比‘老白花’还强哩!”小孙子这时候什么也顾不得了;掏出酒瓶来就装。可是当他装到半瓶酒,再想装满时,小窝窝里的酒一下又没有了,接着就听见石头里头有一个粗声粗气的大嗓子在说话:
    “一个人给四两,掏得多了要遭殃。”
    听了这话,小孙子觉得酒虽然不多,可是挺满意,他头也没回,提着瓶子就回家了。
到家,爷爷问他酒是怎么来的,小孙子就把山上的事从头到尾给爷爷说了一遍。老爷爷是个好心人,他觉得有这么一块宝石,是穷人的福气。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穷邻居,穷邻居又告诉别的穷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穷哥们都知道了,上山打酒的人也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酒瓮石”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叫那个财主知道了,这个狠心的财主立刻禁目穷人到山上打酒。还说这霍山是他祖上留下的“宝山”,有人要掏酒,就得出钱买,穷人谁有钱买这个受气酒!以后穷哥们再也喝不上这山上的甜酒了。
    后来,财主要做七十大寿,他觉得山上有这么个出酒的宝贝石头,到时候客人来了,派长工到山上去挑就行了省得自己酿酒费钱费事。
    做寿的那天,吃寿酒的客人都来啦,桌上摆的三大盘八大碗挺排场,可是挑酒的人一直不见回来,起初财主以为长工偷懒,到了山上不下来,接着又派人上山打听,打听的人回来说:一个长工只打了四两酒,再打就没有啦,还说酒瓮石只有一长象线一样细的口子向外冒酒。客人都有入席了,就是没有酒,这怎么办?狠心的财主急得直打转。这时又有一个长工说,上山掏酒的有规矩:一个人只给四两,要的多了会遭殃。财主一听,就更气上加气于是他亲自带上凿子、斧头到山上去,心想,要是酒来的细,把它凿个大窟窿,叫它大口大口给我往外冒。
    有人听说财主要去凿“酒瓮石”,就去劝他不要凿,说凿了会惹出祸来。财主气狠狠地说:“我是有福气的人,我把它凿个大口,以后不但我家有酒喝,我还要开一个不费本的大酒店!”他越说越得意,好象金子银子已经滚到他的大门口来了,财主不听人劝,带着他的亲信爬到了酒瓮石跟前。财主卷起袖子,举起斧头照准酒瓮石就是一凿子,奇怪,只听“轰隆”一声,整个霍山都在摇动。没等财主的第二凿砸下去,天忽然黑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雷声隆隆直吼,大雨也哗哗地下起来了。这时候只听“噼啦”一声,就见从石缝里飞出一条火龙,张牙舞爪,大嘴一张,把那个财主给吃进肚子里去了。过了一会,雷声住了,雨也停了,龙也不见了。那个狠财主也没有了。“酒瓮石”也不再出酒了。

http://www.gdlczc.com/guijiaoling.htm



鬼叫岭

    从老隆亚公路往东里许有一山岭,岭上设一岗亭。传说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书生途经此地。时值三伏晌午,那书生既累又渴,进亭休息。突然间,来了个背着鱼篓的渔夫,见一读书人独坐独饮,便问:“借问贵客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书生答曰:“吾家居潮州,路过贵地,欲往京赴考。”渔夫说:“赴京赶考,想必诗对文章满腹了,我有一对子,未知能不能出对?”书生瞧渔夫土里土气,所出之对,岂有难哉!况且自己苦居十年寒窗,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哪道不晓?便答曰:“弄诗作对,鄙人无所不能,请便。”渔夫笑曰:“我出对尾,你回对头,若能对通,定有状元之才了。”书生笑曰:“若对不通,鄙人不走,且说不妨。”渔夫手指鱼篓说:“鳅短,鳝长,鲶嘴阔,一篓无鳞。”书生想了许久竟答不上来,渔夫见他眉头紧锁,提起鱼篓走了。书生嘴里不停地念短、长、阔、鳞,苦思冥想一夜未能对出,竟白白地被难死了。此后,每当中午和深夜,死者的阴魂反复念渔夫出的下联。从此,此地便叫做“鬼叫岭”。
    若干年后,京都一学台,往潮汕巡视,隐隐听见“嗄嗄”邪声不止,觉得奇怪,便问驿亭老翁:“此地为何有鬼叫声?”亭翁便将往事说了,学台听后,似觉好对,但也一时无词,思来想去还是找不出恰当的上联。刚好,有一农夫种田回家经此,秧盆上装着田螺、蚌、乌龟之类的东西。学台仍在那里念念有词,农夫顺口答道:“螺圆,蚌扁,鳖头尖,满盘是壳。”自此之后,鬼叫声再未出现。学台对农夫很是佩服,从此不再作诗吟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 14: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故事收集

http://hakka.0753.org/wh/kjcs.htm

民 间 传 说

(1)神光山、鸡鸣山、墨池的由来

  在兴宁市区西南方和东南方有一座挂榜山和鸡灵山,后来分别改为神光山、鸡鸣山,这里有一段传说。

  相传,宋朝天禧年间,挂榜山下住有母子俩,儿子取名罗孟郊。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日夜攻读诗书文赋,时常到深夜。但是,家里生活贫穷,往往连买煤油的钱也没有。这天,煤油用完了,母亲只好劝他早点睡觉。他想到考试日期将近,功课还没温习好,煤油又没有了,心里很焦急。晚上,他躺在床上,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发童颜的老人,自称是山神。山神告诉他,见他读书认真,深受感动,特上天采得五彩祥云,悬挂在挂榜山顶,供他照明读书。罗孟郊梦醒,起身下床,拿着书爬上山顶,果然见神光璀灿,他便在山上读起书来。此后,他每晚都爬到山上读书,一读起来就放不下,通宵达旦也不觉困倦。不知不觉,听到遥远的鸡灵山传来“喔喔”的鸡鸣报晓声。此外,罗孟郊白天在较为僻静的泉水池边,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池水磨墨,孜孜不倦练习书法,学业突飞猛进。天长日久,天天在池里洗砚,使池水都变成淡黑色。到了十九岁,罗孟郊学成,在天圣年间上京应试,高中探花,官到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人们为了纪念罗孟郊刻苦攻读的精神,便把“挂榜山”改为“神光山”,把“鸡灵山”改为“鸡鸣山”,在山顶建立一座“灵化寺”。把泉水池叫作“墨池”,并在旁边建了一座“墨池寺”。在“灵化寺”大门两侧还刻了一幅对联:“犬吠云中僧客到,鸡鸣山上日轮升”。神光山、鸡鸣山、墨池成为兴宁的古八景之一。



(2)狮子岩的来历

  在梅县、兴宁、丰顺交界处,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山峰,峰顶怪石嶙峋,远远望去,象一匹张牙舞爪的雄狮,故此取名为“狮子岩”。

   狮子岩下,有一块三米见方的石板,用石块轻轻敲打,便发出响亮、清脆的咚咚声,人们誉之为“石鼓”。

   这里有一段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狮王,它力大无穷,只要怒吼一声,便撼得山摇地动,就连山神、花神都得让它三分。一天,这位狮王接到玉帝的圣旨,要它在清明节这天去渤海之滨参加狮子比武大会。狮子自认为武艺首屈一指,冠军垂手可得,便洋洋得意,每天饮酒作乐,把试期忘了。比武这天,玉帝见这位狮子没来,便派天神去召它,狮王才勉强起程。可惜,到达比武场时,试期已过,各地的狮子都各奔前程去了,这位狮子悔恨莫及,一气之下,盗了比武场的金鼓往回跑。这时,刚好天神巡回,见状,便施了一套法术,把这位狮子镇住。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月,这位狮子变成了现在的狮子岩,金鼓变成了石鼓。



(3)叶南汤湖传说

   叶南汤湖,因其有数处温泉冒出而得名。

  话说数百年前,我们客家的祖先初到此地。有位老人带着两个儿子,在平缓的山坡搭起茅棚,披荆斩棘,垦地开荒。有一年冬,寒风刺骨,父子三人仍赤膊裸足,挥锄垦荒,汗下如雨,落地成冰,但他们全然不顾,老人还唱起山歌:“北风来哩涯吾愁,虽矛棉被有锄头,锄出良田种五谷,锄上锄下汗流流”。歌罢,忽见一银发童颜的老翁带着道童,飘然而至,作揖问因,老人回答:“我等祖籍中原,只因连年兵患天灾,无以为活,只得南迁而来,落居此地,垦荒创业,还请尊翁多多照应”。老翁见老人已开了一大片,还要继续开,忙问其因。老人答道;“我耕种,早已足矣,而今冒寒开垦,实为后代造福耳”,此话说得老翁感动至极,连声说:“可敬可敬!老叟不才,愿助片力,不知你等有何所求?”父子三人听了此话,面面相觑,自顾浑身泥汗交加,长子说:“如若有赐,愿得温汤洗浴除乏足矣!”老翁听罢,唤过道童,指着对面的一座山说:“道童,你跟随本道数年,现该成正果,吾赐你此山居住,为子民百姓煮水温汤,造福后人,若何?”道童听罢,即叩头谢恩道:“尊师在上,小童有此正果,当万年为民造福,不辱吾功德也。”老翁听罢,高兴地一挥剑指,只见“刺闪”一声,那山对半裂开,道童便化一道清风遁入山腹,那山就合上了。转瞬,山脚不远处冒出股股清泉,白气蒸天,父子三人被瞬间发生的事情弄得目瞪口呆,及到醒悟,不见了老翁,这才知道是遇上了神仙。于是,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到泉边,用手一试,“哎哟,好烫呀!”从此,这里便成了劳动人民消疲解乏的场所了。



(4)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宁新文星村长坡岭。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此塔有十三层,高二十余丈,全部用青砖砌成,底下二层为正方形,以上呈八角状,塔项象个葫芦,造型美观,玲珑别致,是兴宁的著名文物古迹之一。

  相传在光绪年间,“科举”风行,当地学子频涉科场,累试不第,认为是文塔底小,风水欠佳。为扭转败风,那些文人学子遂集资筑了这座塔,取名“文峰塔”。



(5)“新娘潭”的来由

  新娘潭,位于罗岗圩镇西北角,是龙母嶂和黄毛嶂之间的峡谷深处,两嶂山脉重叠,陡坡交错,形成峰回路转石径斜、一边峭壁一边河的地段,名曰示风径,有三、四里路长。新娘潭就在径口山哨紧转弯的险道之下,这水潭有六、七丈深,这里绿水长清,山风不断,人们叫这清凉潭。据传明末清初时期,径里有一财主在外做官,依仗权势,硬要娶当地一“人家女”回去当三房太太,选中的姑娘执意不肯。那财主淫心不死,非娶不罢休。姑娘在告状无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将计就计,要财主择吉日,备花轿,宰猪羊,闹八音。财主迷于女色,只好应许。迎亲之日,弦箫鼓乐,好不热闹。花轿抬到清凉潭时,新娘借名小解走出轿来。财主到此也已疲惫不堪,正想抽筒鸦片烟。此时,新娘走到潭边高处,放声溜首山歌:“石板打谷两边开,穷人富人难做堆,妹子有志求贞洁,你想娶涯后世来”。一听这歌声,财主及走狗顿时目瞪口呆,待醒悟时,新娘已纵身跳下深潭,财主人财两空,气得半死。

  后人怀念这坚强不屈、贞洁不辱的姑娘,把这地方改称为“新娘潭”。兴宁县山歌剧团根据这一民间传说编演了山歌剧《新娘潭》。



http://hakka.0753.org/wh/kjsh.htm

神话和传说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 14: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故事收集

http://hakka.0753.org/wh/kjl.htm

龙与中国文化


           

  中国人有“龙的传人”之称。受到中国人广泛喜爱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按一般的说法,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它生着驼头、鹿角、牛耳、蛇身、鱼鳞、鹰爪和龟尾,它既能飞在天空呼风唤雨,又能潜入海底兴风作浪。很显然,这种动物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龙的符号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据考古考证,龙最初呈现鱼、扬子鳄、猪等形象,表达人类先民希求衣食丰足的朴素愿望。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逐步演化,并且越来越附加了传说和神话成份。最迟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中国汉代,龙的形象就定型成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样子了。龙变成一种能通天的灵异的动物,它掌管风雨,赐人祸福,无所不能。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国家统一而强大,各民族空前融合,特别是当时的皇帝把自己与龙的形象联系起来,更加夸大龙的灵异、神秘和权威,他们声称自己的诞生与龙有着神秘的联系,将自己说成是龙的化身,自己的后代是龙子龙孙,龙成为帝王个人的私有物,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龙的标记。这种由上自下的绝对权威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进一步得到强化。如今,几乎你走到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代龙文化的遗迹。其中最典型的体现是皇家宫殿北京的故宫。在这里,从台阶上的汉白玉石,大门上门饰,柱上的彩绘到屋内的一幅画、一个花瓶、一盏灯等等,从大到小,从外向内,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龙。此外,遍及全国的皇家行宫、皇家寺庙、皇帝到过的地方等也都有龙形象的装饰品或纪念性建筑。

  尽管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龙是王权的象征,但在中国民间,龙的形象始终保留了它的原始意义,就是作为吉祥和富贵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体现在风俗和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在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差不多各民族都有舞龙的习俗。其时,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架着一条巨龙,踏着音乐锣鼓起舞,气势十分宏伟。人们藉此表达避凶趋吉、事业兴旺的美好愿望。其它的,象挂龙灯、赛龙舟等民间风俗也都寓含了祈求吉祥的意思。以至于中国人给动植物命名,给新生儿命名也要加一个龙字,就是一对年轻男女要结婚了,人们也会祝他们“龙凤吉祥”,把男子喻为“龙”,把女子喻为另一种传说中的灵异动物“凤”。

  实际上,在中国,龙的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习俗,它影响到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等很多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且影响到与中国地缘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随着华人华侨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流动,龙的概念和美学意义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今年是人类进入新千年的第一年,又恰是中国农历龙年,所以有关龙的话题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这不仅因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特别的地位,而且在于,中国龙年作为一个新千年的头一年的情形,三千年才能遇到一回。

  在北京西郊的北京动物园,举办了“龙生肖文化科普展览”。这个展览包括了二十五个专题。主办者收集了三百多张与龙相关的实物照片,包括北京故宫中的九龙壁,山东曲阜孔庙中的龙柱,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中的石支柱,以及皇家编钟,民间风筝等等。这些照片展示了从古自今龙形象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北京动物园工程师、展览负责人居龙和说:

  “龙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无处不在。龙文化渊远流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六七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出来了。现在来看,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象中国的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就是龙的形象。龙命名的现象在中国也是很多的,象植物,用龙命名的有几十种,用龙命名的地名、人名的就更多了,这是一种历史的渊源。”

这位学识广泛的工程师说,龙作为一种中国人喜爱的形象,经历了数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断赋予吉祥、和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精神含义。在今天,“龙的传人”已经成为流传在中国人当中最有亲和力和号召力的字眼。
与龙生肖文化展同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龙文化艺术特展”,则以珍贵的历史文物展示龙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积淀。这里陈列的一条由蚌壳组成的龙,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中国河南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来的,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展览中还陈列了许多精美的珍贵文物,从三千年前的青铜器、玉器、到一百年前的中国古代皇帝穿的龙袍、皇家艺术品象牙龙舟、民间龙纹漆器等等。此外,展览中还展出当代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孔祥星说,展览不是纯学术性的,而是充分注意到龙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源流,把龙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现实一起展现出来。

  “应该说中国龙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从没有间断过。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龙的形象,是象形文字。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早期的龙的形象类似鱼、蛇、鳄、猪等动物,它被看作通天的神兽,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愿望。但到了后来,龙象征吉祥的寓意越来越强烈,龙的形象也脱离现实动物,被附加许多传说和神话,龙成为综合了多种动物特点的奇异动物。在公元前二世纪汉代以后,龙的形象与皇权联系起来,成为皇家的徽记。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他的服饰被称作龙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龙的神秘性和权威被绝对化,并渗透到国家意识形态中。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22 15: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故事收集

http://www.keshang.com/keyuan/wenhua/mjcs1.html

审鼓记   

--------------------------------------------------------------------------------
   
罗沧麟 林万水   
   

林达泉是大埔县人,咸丰辛酉举人,曾任崇明、江阴知县,海州知府,勤于吏事。光绪元年,清廷改淡水厅为台北知府,经两江总督沈葆桢、闽浙总督何 、福建巡抚丁日晶合疏陈请,特授林公为台北知府。戊寅(公元1878年)三月入台治事,百废劭新,他关心民瘼,动员百姓开荒种植,纺纱织布,并整顿军纪,严禁奸盗,深得百姓拥戴。在任期间,曾有智审和尚通奸案轶事。

有一天,林达泉升堂视事,忽有一位中年妇年女状告其寡妇不守妇道,与人私通,要求将之充官,卖给别人为奴。次日,林达泉即票传那寡妇审问,不料那寡媳连呼冤枉,并申明真相,反告婆婆与和和尚通奸。林达泉一时难辨是非,嘱那寡媳速具诉状上禀。林达泉思忖,若要办清此案,必须微服出访,掌握真实材料,方能分清是非。在原告邻里侦查获悉:原告婆媳均寡居,婆与和尚有私,媳百碍其事,婆视为眼中钉。又因和尚频频出入寡妇人家,邻里私下议论纷纷,婆怕奸情暴露,便恶人先告状,诬媳与人通奸。他掌握了真实情况后,已有断案妙策。便在府衙前贴出告示,定于某月日在知府大堂审鼓与和尚,并允许群众观审。群众感到奇怪:和尚会说话,可审,鼓不会说话,太守怎个审法呢?料想定有好戏可看。开审之日,观审群众拥挤不堪,林达泉升堂后,先命衙役抬一大鼓置于堂下,又命衙役拘和尚及两原告跪于鼓旁。他宣告审案开始,当堂宣读婆媳互诉状,叫衙役拿一柄鼓棰,命老妇先敲鼓一下,再敲和尚头一下,连敲三遍。老妇第一棰把鼓得震天价响,敲和尚头时,因她与和尚有私,不忍重打,遂重起轻落。轮到媳妇时,她把满腔怨恨都发泄到和尚头上,只见她先轻敲了一下鼓,随即把鼓棰狠狠地敲在和尚头上,打得和尚大喊饶命。打完三遍,和尚头上起了三个大包。林达泉随即发话判断与和尚通奸是婆而不是媳。理由是婆与和尚有私,所以不忍重打,媳是含冤受屈,所以重敲和尚,并当堂宣判:和尚为佛门弟子,不守清规,重责五十大板,交由住持严惩;婆为老不尊,不守妇道,反诬告好人,充官卖给别人为奴;媳宣告无罪,还其清白,释放回家,并予表彰。百姓听后,连呼包青天再世。一场婆媳官司就此了结。



  
--------------------------------------------------------------------------------

客缘网编辑部 Copyright 2000-2001 联系我们(Mail us)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30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