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12|回复: 15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福建5个客家占其3(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4 2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福建5个,客家占其3(图)

(2005-11-14 09:34:43)

据新华社报道 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大会12日在江西赣州举行。

继2003年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命名之后,这次又有58个镇(村)获此称号。这58个镇(村)包括河北省蔚县暖泉镇等34个镇和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等24个村,这些镇(村)基本能够反映我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在这次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中,我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和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这样,加上之前已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上杭县古田镇和已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我省共有5个镇村荣获中国名镇名村称号,其中客家乡镇占2个。

上杭古田镇

看点:红色圣地



上杭县古田镇是红色圣地。1929年12月28、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镇召开,这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和领导的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次会议,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图为古田会议会址。

(资料图片)

邵武和平镇

南靖田螺坑村

看点:土楼村落



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是一个土楼村落,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陈卫桦 谢华章摄)

连城培田村
何人先生   培田記行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page=1#p443335

看点:客家民居



闽西连城培田村,在连城县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约20公里,是至今保存得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

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共保存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图为培田古民居村口的恩荣牌坊。在历史上,文武官员到这里都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才能进入。

(资料图片)

(来源:厦门日报) http://www.csnn.com.cn/20051/ca398989.htm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12-29 at 17:0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4 2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上杭县古田镇
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不是共有三个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2: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中福建总共有5个

其他两个不是客家的,我自行删掉了  古田我还不太确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4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田是啊,上杭之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4 2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标题2改成3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是这5个乡镇入选

上杭古田镇
看点:红色圣地


南靖田螺坑村
看点:土楼村落

邵武和平镇
看点:唐代古镇


武夷山下梅村
看点:明清民居


连城培田村
看点:客家民居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8: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培田

文字就不介绍了,网上有很多,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
图片来自鳌峰论坛 http://www.chinasibao.com/bbs/read.php?tid=1893&page=e#a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5-11-16 at 18:42 ]
31_2371.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8: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台
31_2372.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8: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1_2373.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阃府遗址
都阃府毁于九几年的一场大火,真是可惜
31_2375.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8: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口
31_2374.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2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前在中央電視台看了,將來有時間一定要去這些客家古村遊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7 1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迷失的村庄(作者:若遗)

迷失的村庄
----福建培田客家古民居印象
       作者:若遗


曾经有个宽阔的厅堂
硬木的大门雕花的窗
曾经有个显赫的姓氏
从这里出发源远流长

曾经有个热闹的村庄
浅浅的流水幽深的巷
曾经有个清晰的梦境
夕阳斜映着高大牌坊

百年的寻找千年流浪
道路总比生命还要长
是这块土地收留了我们
在这里扎根和生长

荒野里飘出了甜甜的稻香
稻田里长出了美丽的姑娘
美丽的姑娘当了新嫁娘
新嫁娘变成了青色的山冈

那一年我经过这个地方
破败的院落半倒的墙
那一年我走进这个村庄
鸡鸭寥落灰尘象风霜

那一年我站在这个厅堂
炊烟迷眼仿佛走进沧桑
那一年我走在幽深小巷
步履蹒跚足音有些迷茫

正是这样的穷乡僻壤
有一个名字叫家乡
正是这样贫瘠的土地
养育了我们和希望

田野里没有了甜甜的稻香
人们都把未来装进了行囊
他们去了一个叫城市的地方
那里楼房多得象群山一样

这就是我生活过的地方
高高的天空低矮的房
这就是我告别过的村庄
鸣声凄历鸟儿要飞翔

这就是我忘记过的地方
井水藏月色烛光象星光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村庄
古旧的篱笆青色的山冈

总有许多繁华的城市
在夜色里灯火辉煌
总有一个僻静的村庄
正被人们悄悄遗忘

总有许多这样的城市
在大地上高挺着胸膛
总有一个这样的村庄
在光阴里白发苍苍


转载自〈若遗的文字名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13: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 实际考察的结果:
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1695

永远漂泊的客家 ( 2004-2-5 11:32 )

   
    浪迹,是为了找寻心灵的家。南国客家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民系。我这两年的田野目光锁定在一个地处僻远,但土楼名气却很大的一个自然村落——福建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它是客家人和闽南人的交汇地带。虽然都是客家人,但多数听得懂闽南话。漂泊,是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当然也是中国客家的一大特征。

    从联姻状况上看,田螺坑的不少人从龙岩、永定一带娶媳妇。黄N的妻子就是永定人,他们的孩子也是送回到永定读书。永定是田螺坑的近邻,语相通,俗相近,本村祖先又来自永定。客家人自然看好客家女子的勤劳、朴实的美德,所以与永定女人通婚成为过去田螺坑人看好的联姻目标。从永定的湖坑到南靖的田螺坑其实是咫尺之遥,如今交通相对过去便捷得多,一个小时的不到的车程,就能满足永定媳妇回娘家的夙愿。这些永定媳妇们来到田螺坑,用客家女子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支撑起许多田螺坑男人的小家。“吃人家的饭,就要做人家的事”,一位正编着竹篾的大嫂,回答着我的问话,回答是如此镇定而从容。


    不过首选永定媳妇的观念如今也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如今的年轻人对是否找永定女人做老婆,已经表现得十分地不以为然。这些年轻人主要分布在厦漳泉以及深圳等地打工,自然受到当代闽南文化和粤文化的熏染,所以联姻范围迅速扩大。很多家庭都有这些地区的女子或男子为配偶,如果是在集约化较强的大工厂做工,各省人都有成为田螺坑儿媳或女婿的情况。田螺坑的长辈对本村青年找外地人组成家庭表现出高度的理解与容允。竟自变得有些自豪起来,脸上是一种挂不住的喜悦。好象田螺坑人能把外地青年领进家门,是田螺坑人的本事和荣耀一样。


    在步云楼,我遇见一个从东莞回来抚养子女的黄冬月女士,她和自己的女儿是用普通话说着话。据她所说,他的先生是泉州一带的人,是在深圳做工时相识的。她觉得和外地人结婚,开阔了视野,所以她十分满意这样的婚姻。如今向黄冬月这样的年轻人找外地人为配偶,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某某娶了一个安徽人,某某某嫁了一个贵州人,成为田螺坑人不怎么稀罕的事情;与外地人婚生的孩子也有相当一部分放在田螺坑由老人带着,田螺坑屋前门后、村头地尾四处奔跑的孩子,自由地在普通话和客家话转换着话语,成为村里习见的一幕。


    其实历史上的客家人也是如此。不断迁移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婚姻圈的过程。传统在血脉的联络中,成就了今日客家社会的庞大队伍。通过婚姻圈的再植,客家民系自然扩大。虽然这种扩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客家民众的文化-血缘“战略”,但确也能让人想见客家是如何从早期的南方的孤军奋战的群体,一步步变成今日汉族一个庞大民系的过程。


    人口壮大的现实在田螺坑黄氏族谱中一目了然得以呈现。族谱记述黄百三郎从奥杳来到田螺坑的时候,不过是他只身一人而已。后来他娶妻荫子生下独子千七郎,能否接续香火成为黄家最关注的一件事儿,也成为压迫在成人以后的千七郎心头的一个生育悬念。苍天不负厚望,千七郎喜得万一、万二、万三和万四等四子,其中两个兄弟成人后迁往南靖临县平和,发展成田螺坑黄家新衍生出的两个支系,一个兄弟迁往距田螺坑一公里的上板,留在田螺坑故里继续传播后代的是千七郎之二子万二。通过对黄家早期三代名字分析可知,奠基祖百三郎在永定故里时,可能排行第三;其子千七郎虽是单传,但一个“七”字,寄寓了三郎希望多生多育的愿望。其裔孙万一至万四,则是一种写实,道明了人口数量的激增。从百三、千七再到万二至万四,名字用了百、千、万这样一种百倍递增的数量单位,表达了田螺坑黄姓人口队伍不断壮大的愿望。


    今天的田螺坑五个大型土楼(含边旁的零散分布的小型方楼)中的近600人中,实际只居住着200来人,因为村庄70%的青壮年劳力以及他们的部分子女已经搬到打工的地区居住。人口外迁是田螺坑黄姓自古以来的一个不变的趋势。早在三世祖万字辈那里,就有两人从黄姓的家族细胞中分裂出去,在平和县的大坪、小溪等村镇历经两百多年发展成今天的2万之众,迁至距田螺坑1公里的山脚下的上板村黄姓,人口也已超过600。有限的土地,壮大的人口,成为田螺坑人需要认真面对的生存危机。从始祖百三郎到今日遍及各处的子民,田螺坑的黄姓在此已经历了23代传人。人口繁衍以平均每百年增加200人的速度发展。因此,田螺坑人要生存,仅靠其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从开基迄今300余年以来,田螺坑人选择了外出务工作为延续生命的主要手段。外出务工,仰仗着传统的竹篾编织手艺。如今又根据市场的需要,也以其他工种赚取温饱所需。无论从事哪种行当,外出讨活,是主要的出路。在田螺坑人看来,“出门”就是“出息”,在外地若是落得好出路,田螺坑人归功为祖先的荫庇。


    2003年8月11日(即农历七月十四)是田螺坑人大喜的日子,又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在人们看来,考上大学远比出外打工更有价值,更加体面。人们兴奋地告诉我说,田螺坑至今已经有了十几个大学生了,其中一个还是研究生毕业呢,言辞里是掩藏不住的自豪。为了表达黄家的喜悦心情,亲人们特地在中午去祖庙感谢祖恩,燃放爆竹,整个田螺坑弥漫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到了晚上,亲人们云集步云楼参加为这位考取武汉空军雷达学院的黄氏第22代裔孙黄寿生,而特地在楼内中厅举行的一场盛大的晚宴。宴会的规模可是不小,从中厅到院落,上下排了五大桌。每桌先后送上2、30道菜。一些海鲜还是亲人们特地花了一个多小时从南靖县城里带来的。我也应邀参加宴会。坐在我边上的一位老人非常真诚地说“你是教授,你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气和好运的啊!”。人们以为,黄寿生的“出息”就是真正有“好的出路”,他的方向应该是弟妹们的方向,宴会不仅是对寿生的激励,也是利用民间的表达方式在晚辈中树立一个“精神榜样”,谢祖和设宴成为利用家族故俗对这样一种意图的“表达”形式。这其实是一种仪式化的规定,人在仪式中实现了人生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角色演进。


    随着田螺坑人口的不断生殖与不断外迁,它成了一个流动性颇强的共同血缘的人们的人生“中转站”,中转不了的是这个社会中更加弱势的群体。他们是老人、中年以上的妇女和青年夫妇们留下的子女。这样一种人口面貌也是当下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事实。只是客家人在“流动”方面表现得比其他民系更为强烈。人员频繁的进出,使得客家人旧的文化观念和习俗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日趋淡化。或者说客家人的特征在今日迅速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已经不及往昔明显了。


    各家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交通的改造,电视的普及,游客的到来,人们心中地域差异的防线正在变得不堪一击。过去,客家是客家,闽南是闽南,看起来似乎泾渭分明,但是今天客家和闽南的地域边界、文化-心理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连田螺坑人自己都会说,田螺坑和外面不一样的是地形、土楼和少数几个人热衷的旧俗,讲得十分轻松,却又十分苍凉:“你要说客家人的特征还有多少,连我们自己也说清”。


    应该说,从东晋南朝至今的千百年里,客家人早已习惯了迁徙、漂泊的生活,这种生活每日都在发生。田螺坑不是故乡,300多年前黄百三郎的故地永定奥杳也不是故乡,故乡在中原,但不是今天的中原。既然已经消失了真实的故乡,那么田螺坑也就只是若干代人临时歇脚的地方。能否回到田螺坑,对外出的人来说,已经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外打拼得很好。这种观念,才是客家人的真正特征。


    这并非是说,客家人自愿放弃家园,宁可选择漂泊和流浪作为生活方式,传统社会的这样的漂泊也许是无奈和不得已,今天继续这样的漂泊也不是为了时尚和猎奇。它完全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惯性,一种熔铸于血肉的、不断拓展的生命品格了。如果用这样一个特征审视我们今日在外谋生的任何一个人,我们似乎也都可以算得上是故乡的“客家人”,我们远离故土,故土是我们永远无法捡拾回来的一个梦。但是,我们不是客家人,我们漂泊的“积淀”远没有被号称为“客家”的那群人那么深厚。客家人,走到哪里就把家安置到哪里,就把祖辈的客家话带到哪里,外地就是家乡,漂泊四海,异地为家,是客家人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安土重迁”观念的一个挣扎和反抗!千百年来这种挣扎和反抗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对这么一群人来说,心理上没有客家,没有闽南,甚至没有县界、省界、国界,成为客家人的一个永远的梦想。生存于漂泊中,生存无边界,是我们辨识客家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位常年生活在县城的老人黄攀熙先生说,他虽然不像孩子们那样四海周游,但一年也回不了田螺坑几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他说:“没错,我是田螺坑的客家人,如今我却彻彻底底像是一个田螺坑的客人”。是啊,做田螺坑的客人,与家乡保持着一种陌生,一种心理距离,这个角色倒十分像我,但黄先生比我多一样,那就是他与田螺坑的人们,有一种割不断的文化与血缘!

    是啊,客家,这个以浪迹出名的群体,到了现代社会又开始了新的流浪。你,我,不都是这样的精神浪儿吗?
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169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17: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也是自称广西人,但家族离开广西故乡已一百多年了。除了广西客家话固守不变外,回到广西一样是“客人”。广西那里,我的家族无一寸土地,那里,没有家族成员聚居的村落,只是像我家在厦门这边一样,零散分布。我的家族已完全是一个漂泊的家族。到了哪里,就把家安放到哪里。落叶归根,演变成落地生根。

只要客家话还在,客家认同还在,永远拥有“客家身份证”。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12-29 at 17:2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30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