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9|回复: 8

【推荐】走遍中国--赣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8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州《客家赣州》

Flash: 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1169830403.rm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56

  编导:高跃 摄像:钟瑞龙 汤伟民


  赣州的历史是什么人书写的?赣州的土地又是什么人开发的?为什么千百年来,北来的移民对这片山水情有独钟?为什么天各一方的客家后人对这里深怀崇敬?她曾是流浪者的家园,也曾是南来北往的大本营,唐代的古道、21世纪的青铜鼎共同诉说着客家赣州的沧桑往事。


  公元2004年,一尊5米高的青铜大鼎被安放在了赣州古城下的赣江之畔。在中国传统中,鼎是权力的象征,也代表着巨大的向心力。而赣州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21世纪的赣州人,选择这尊鼎作为城市的标识呢?


  “吾客家先民,本炎黄子孙”,通过鼎上的铭文不难看出,它是为纪念客家人的祖先而铸造的。这说明赣州这块土地与客家人的历史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要将它作为城市的象征呢?为此我们有必要走进历史,去探查客家先民的源头,寻找她们与这块土地的因缘。


  公元4世纪,中国的历史正处于两晋时期。由于晋王朝统治的衰落,使王公贵族为争夺皇权而刀兵相见,一时间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战乱频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利用这场战乱,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趁势踏入中原,并一举杀入王朝的统治中心河南一带。


  面对这场空前的浩劫,平民百姓逃离家园躲避战乱,这就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迁徙。方向是远离战乱的南方。


  这批找寻新家园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沿长江进入了赣江流域,当他们到达赣江的源头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土地。这里地广人稀,起伏的山川是他们的屏护,纵横的河流是他们生养的依靠,于是他们留在了这里。


  这个北方移民首选的居住地,就是今天的赣州,她是中国北方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这条路线上第一个既远离战乱,又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因此在难民眼里她自然就成了一方安居的乐土。由于他们来自远方,客居于此,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些特殊的居民称为“客家人”,赣州也就成了客家人最早的大本营。


  为了寻找这段历史的佐证,赣州的历史学者刘劲锋带我们来到了一条古代交通要道的遗址。


  采访: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劲峰


  这边是一条古驿道,从两晋至到唐宋由于北方战乱,所以大批的移民就渡过长江逆河而上再翻过武夷山就顺着这条道路,最后经过这个门进入了赣南,所以这是一条当时北方移民南迁重要通道。据当地的学者考证,当年从水上到达赣州的客家先民,正是从今天的赣州城下登陆的。


  然而,古驿道和赣江水是无法言说的。如果说发生在两晋时期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是在这里落脚,那么这里是否有着和那个时代有关的客家人信息呢?为此,刘劲锋带我们走进了赣州的乡间。


  今天赣州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客家人,这里几乎每一个家族都保存着几十本厚厚的家谱。历史上客家人极为重视家谱的编修,这种传统随着时间的伸延,在家谱中记载了千百年来祖先们辗转迁徙的每一个足迹,这也成为今天的文史学者考证历史的重要凭据。就在这些家谱中,刘劲锋为我们找到了有关早期客家先民的重要信息。


  采访:刘劲峰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劲峰


  最早是在颖川后来从颖川迁到松阳浙江的松阳,东晋的时候因为僻战乱,所以就迁到了(赣州)的宁都,那老祖宗来了以后又分布到赣南各个地方。


  这个家谱告诉后人,他们的祖居地是河南的颖川,东晋时期迁入赣州。这和1700年前那场战乱的发生地,早期客家先民迁徙的时间是完全一致的。


  客家先民的到来,打破了这块土地的平静,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使赣州大量的土地得到了开发。从此这片红色的土地,供养着北来的移民,也见证着他们的繁衍生息,岁月的流转也逐渐使它获得了新的平静。然而就在这一代客家人到来的400多年以后,又一批北方移民的到来,再次打破了它的平静。


  隋唐两代,中国的版图重新获得了统一,中原腹地再次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公元8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更是迎来了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富庶的中原也以文化的昌明和经济的繁荣而成为国际交往的中心。


  然而,始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再次将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导入了中原,中国的历史又进入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安史之乱不仅直接毁灭了大唐盛世,也导致了唐末五代中国北方群雄割据、战乱不断的局面。长期的战争使大量北方平民生灵涂炭土地尽失,流离失所的人们只得举家南迁,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两晋时期的难民潮。他们沿前辈的南下路线去追寻久居南方的乡亲,而此时的赣州也再次成为了南迁移民的大本营。


  据史料记载,唐末至五代的北人南迁持续了70多年,大量人口的涌入也使五代时期赣州的治所由7个县扩充为11个县。


  如果说两晋时期的客家人是第一代拓荒者,那么来自唐末的客家人又为这块土地留下了些什么?今天的赣州是否还留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呢?


  在赣州市的近郊,有一个奇特的村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叫“温坊村”。奇特之处在于村名中的“坊”字。唐朝为城市的建制设定了“里坊制度”,“坊”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街巷称谓。


  采访: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劲峰


  这个地方叫温坊,“坊”是土字旁的“坊”是吧,这个很有意思,由于中原汉人移民来到南方以后把北方的一些地名就带到南方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叫温坊。


  移民进入赣州,自然就成了客家人,温坊村的居民早已和赣州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了。但是祖先的印记就像这村名一样,总会不经意间穿越时空,向后人传递着久远的信息。


  浪迹天涯的客家人是从那里出发的?是什么原因使客家人去寻找新的家园?梅关古道留下了多少南行的脚步?古老的门榜追忆着哪些久远的传奇?


  现在,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尊青铜大鼎时,已然多了几分感慨和追思。然而在仔细端详之下,这尊鼎的基座似乎有些异样,为什么它一反常态的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石料组成?


  唐末五代以来,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涌入,赣州也由以往的地广人稀,逐渐变得人满为患了。而赣州的位置正处于江西与广东、福建的交界处,那些赣州以南的沿海地区一向是中原人很少涉足的,那里有着大量未被开垦的土地和丰富的海产资源。于是许多赣州的客家人告别乡亲,再次将迁徙的脚步向南伸延。而他们这次南迁的道路,已成为今天的人们追念客家先民的重要地点。


  采访: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劲峰


  通过这条古驿道客家先民到了赣南以后再翻过武夷山他们就可以进入到闽西,像长汀、宁化这一带,再往南面走翻过会昌的军门岭又到了粤东地区,就是现在的梅州,兴宁这一带,所以从这讲这也是一条客家人南迁的一条重要通道。


  由于这条古驿道是客家人由赣州通往福建和广东南部的必由之路,所以后人题写了“闽粤通衢”的匾额,将此地视为客家先民走向再生之路的起点坐标。


  在赣州境内,还有一条在客家人迁徙的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通道。赣州的大余县位于五岭之一的梅岭脚下,正是梅岭将广东与江西分为岭南岭北。在梅岭的群山之间,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千年古道,沿古道到达山顶,有一座古老的关楼,这就是梅关。今天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她对游客有一个特殊的吸引力,因此在关这边拍照是在江西,而在另一侧留影就到了广东了,梅关古道正是在这里穿越了梅岭。


  这条古道建于唐代,它是沟通岭南地区与中原的重要通道,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一代代客家先民借助古道翻越梅关进入岭南,去寻找新的家园。走下梅岭就到了广东南雄的珠玑巷,历史上珠玑巷在岭南的客家人心中一向有着特殊的意义。


  采访:韩振飞 赣州市博物馆 馆长


  从现在的资料和家谱查看,现在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他们的先民都通过江西的赣江,然后通过大余梅关古驿道来到了珠玑巷,然后在珠玑巷在经过文化的整合以及心态的调整,然后继续向珠江三角洲移民,然后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定居,成为今天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港深地区、港澳地区居民的先祖。


  千百年来,告别赣州的客家先民正是珠矶巷休息调整,重新集结而后开始了他们开发岭南建设家园的历史。


  三省相交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赣州不断迎接着北来的移民,也不断送走着南下的家族。从此客家人的足迹遍布了东南沿海,而这种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也使他们的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外移民。但是从赣州出发的客家人,无论身处何方,对大本营的情感都是代代相传的。在他们的心中,赣州是故乡,是祖先流过汗也流过泪的地方。


  正是因为当年从赣州南下的客家人,主要迁往了广东、福建,所以当现代赣州人为纪念客家先民而建造纪念坛时,分别从赣州、广东、福建三地选取了具有当地土质特色的石料作为青铜鼎的基石,从此象征他们的先祖来自同一个源头。


  客家人无论迁徙到那里,都会聚族而居。亲情的纽带、家族的向心力,使他们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从而在陌生的环境里迅速强大起来。由于远离祖居地,世代客家人都对祖先故土怀有极为深厚的情感和宗教般的崇拜,这一点从客家人独有的门榜题字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每一处门榜都向人们昭示着这个家族的祖居地和曾经的辉煌。


  各地客家人的门榜几乎一致性地昭告着人们,他们的根中原。但是这一点在赣州却有着例外。这家门榜上写着:扬誉莆田”,莆田位于福建中部,它与北方先民的祖居地分处不同的方向,怎么莆田也成了客家人的祖居地呢?


  主人家的祖谱给了我们又一个发现,那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这家黄姓族人早年由赣州迁入福建莆田,而后又迁入广东龙川,清康熙年间由龙川迁回赣州的往返路线。


  采访: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劲峰


  从这个族谱当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们的迁徙轨迹。所以他现在是尊重他的老祖,认为他是扬誉莆田,就是说他在莆田很有名声,是一个望族。这个家族反复迁徙的历史,也记录了赣州与客家人又一段不解之缘。


  千百年的迁徙往返,无数代的春种秋收,沧桑岁月里客家先民给赣州留下了那些印记?神秘的风水术,大山中的围屋,还有世代相习的民俗,能解读出多少赣州客家的传奇?


  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先后发生了倭寇侵扰和清政府收复台湾的战事。为应付战事,朝廷发布了禁海令。清康熙年间,为了备战,又严令沿海居民内迁30里,这使得大量沿海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洋和土地,而这些人几乎全都是客家人,他们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从赣州迁入的客家后代。


  这样一来,那些苦于生计的沿海民众,沿着祖先南下的路线,返回了赣州,于是赣州就出现了客家人迁徙史上独特的返迁现象。


  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客家先民在赣州这块土地耕耘着、开拓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营造了一个留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也将北方的生活习俗、文化风尚与这块土地的物产、民风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客家赣州的人文特色。


  酿豆腐是深受赣州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它将肉馅塞进豆腐中,再进行加工,每当喜庆的日子,餐桌上总少不了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就是客家先民的饺子。


  饺子是北方的传统食品,以往它只能在除夕夜供人享用,因为它象征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在古代北方人眼里,吃饺子是一个重要仪式。但是小麦无法在赣州生长,没有面粉,饺子就吃不成了。于是早期北方移民用豆腐里塞馅的办法代替饺子,以此来完成他们过年的仪式,寄托对北方故土的思念。


  有趣的是,在赣州人的传统食品中,也有一种饺子,从外观上看,它和北方的饺子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它的面皮是用番薯粉做成的。它的出现与南方客家人返迁的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明朝中晚期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沿海地区。明末清初当沿海地区客家人返迁赣州的时候,这一物种被带回了大本营。后来,人们发现番薯经过加工可以做成黏度很高的粉面,于是难改乡情的客家人用它包起了饺子,赣州人也得以见到了饺子的原貌。


  在赣州周边的山区,有许多堡垒似的的建筑,当地人叫它围屋,它是赣州山区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在明朝中晚期,赣州的客家人已通过世代的勤奋,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山区匪患不断,时时威胁着富裕起来的客家人。为保护财产和族人的安全,他们建起了围屋,它屋高墙厚,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围屋的出现为赣南山区的客家人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也成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后来,这种建筑形式传入了广东、福建,那里的客家人也纷纷建起了围屋。在今天,这些地区的围屋都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供游人和学者解读客家人的沧桑岁月。


  说到建筑,就必须提到赣州客家人与风水术的关系,在今天风水术已被学者们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加以研究,而赣州则一向被视为中国风水文化的发源地,这同样与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有关。


  唐代以前,风水术一向被皇室贵族垄断。唐末的战乱,使皇室成员四散逃离,这时皇室的风水师杨筠松随难民来到了赣州。在赣州的山川河流之间,杨筠松把他的风水观念付诸了实践,也培养了一批弟子,他们将风水术逐渐传播到了赣州民间。崇尚中原文化的客家人很快接受了风水观念,从此这里的民居村落出现了山环水绕讲究方位的特点。在今天看来,这些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既错落有致又端庄优雅。


  赣州的客家人,作为风水术最早的实践者,在他们后来的往来迁徙中,逐渐将风水术传播到各地的客家村落,进而传播到全中国。


  赣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传奇,一千多年来,这里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儿女,也见证着他们的聚散离合。一千多年来,赣州对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和文化传播,始终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而这一切已被深深地铭刻在这块土地之上,并永远地昭示后人。




(编辑:红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3: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州《梅关古道》   

Flash: 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1169860402.rm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52

  编导:王蔚 摄像:王蔚


  赣州是中国版图上的一个南部城市,即便在江西,她也是一个远离省会的城市。在21世纪的今天,这座城市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然而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曾几度地位显赫,并在封建王朝的军事和经济版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赣州与广东的交界处,有一个古老的县城叫大余县,因为五岭之一的大余岭在她的境内,所以历史上县名就一直借用着山岭之名。然而自古以来,大余岭梅花遍野,花香袭人,久而久之,大余岭在当地人的口中就变成了好听的“梅岭”,并一直沿用至今。


  梅岭脚下,有一条用碎石砌成的千年古道,它穿越梅岭直达广东的南雄。在梅岭之巅,有一座古老的关楼叫梅关,关楼所处的位置正是江西与广东的交汇点,它的一侧是岭北,而另一侧就是岭南。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步跨两省的有趣现象,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梅关两侧分别留影,这边拍照是在广东,而另一边拍照就到江西了。


  梅关和古道留给游人的是脚跨两省的兴奋和岁月沧桑的感慨。而当我们回首千年往事,便会看到就是这条蜿蜒崎岖日渐破败的山路,曾强烈地影响着赣州的沉浮兴衰,也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


  公元前221年,经过长年的征战,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了中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制国家出现了。此时的秦始皇并未满足于中原的统一,他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南沿海。


  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饶,但由于连绵不绝的五岭山脉形成了岭南与中原的巨大屏障,使这一地区长期成为中原势力难以染指的地方。


  显然,雄图大略的秦始皇是不能接受这一现实的,他要将这块广阔的沿海地区置于大秦王朝的权力范围,以真正实现他大一统的理想。因此,就在他建立王朝的第二年,秦始皇开始了他征服岭南的步伐。水运是当时军事运输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他决定组建一支50万人的南征大军,分别由水路向岭南进军。


  其中一路负有特殊的使命,他们要寻找一条距离最短的途径出其不意地直捣岭南。这支秦军由长江水系南下赣江,来到了今天的赣州,在这里他们又沿赣江上游章江溯流而上逐渐逼近了五岭之首的梅岭。


  当秦军沿江来到梅岭脚下的大余时,发现章江并没有流向岭南,而是在这里拐了弯向东流去,于是秦军一路沿江而去,因为他们知道,在梅岭那边的南雄是珠江上游的浈江,既然章江没有流向岭南,就要找到章江最接近浈江的位置,并在两江间开凿运河,从而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使秦朝的大军能源源不断地由北向南沿江进发。


  经过了反复的勘察,秦军发现了梅岭山中,有一处比较低矮的山谷,稍加修整之后,一条在梅岭中曲折前行,通往广东南雄的军事通道出现了。


  这条长达40多公里的通道,随着秦朝大军滚滚铁骑和无数辎重的不断驶过,为后人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运输模式,军队和物资从长江水系直达大余的章江码头,从这里登陆穿越梅岭,然后在南雄的浈江上船,由水路长驱直入岭南地区,这种模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水陆联运”。


  这条道路的出现使中原文化和政治统治第一次大规模涉足这片广大的土地,这不仅使秦始皇圆了他大一统的梦想, 也为岭南的开发和东南沿海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物资交流开了先河。而秦军修建的这条梅岭古道,也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提升着自身的价值。


  在今天,出现在游人眼前的这条梅岭古道,并不是秦军修建的,他所在的位置已由秦朝故道向东移动了数公里。那么为什么一个如此重要的战略通道会发生位置的变化呢?这又涉及了另一个强大王朝的如烟往事。


  在秦军通道出现的800年以后,中国已进入了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长期的和平繁荣使唐朝的经济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当时,大唐的国际商道除始于汉朝的丝绸之路外,也出现了由海洋通往内河直达中原的运输形式。那一时期,广州成为了海上运输的物资集散地,而建于秦朝的那条水陆联运路线也自然成了广州与中原之间的最佳通道。由于货物量增加,使梅岭这条原本只是用于军事需要的简易通道无法承载商业运输的重负。这一度造成大量货物积压在广州,中原一带的货物也不能及时运达的尴尬局面。


  面对这一现状,唐朝重臣张九龄提出在梅岭开辟新路通畅货流的主张,初登帝位的唐玄宗立即批准了这一方案,并任命张九龄为修路使臣。


  经过对梅岭的反复的考察、勘测,张九龄最终选择了一条由大余到南雄距离最短的路段,这条路比秦朝故道缩短了4公里,就是这4公里,决定了这条商道的成败。为了缩短这4公里,张九龄动用了大量民夫,将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凿下去20多米。这个艰苦的工程,花了两年时间,两年的奋战换来的是一千多年的兴旺。


  这条梅岭新路用坚实的花岗岩铺路,两旁移植了大量的梅花,于是一条宽阔平坦,景色迷人的穿山公路出现了。这条路的修建使梅岭一线真正成为了沟通南北的商贸通道,并直接促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从此,大唐帝国丰饶的物产,特别是享誉世界的丝绸、茶叶、药材、工艺品等从这里运往海洋,走进南亚、中东直至遥远的欧洲。而来自各国以至岭南的物产也从这条通道弛往中原。那时,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在长安已能吃到渴望已久的岭南鲜荔枝,这一切都离不开张九龄开辟的这条梅岭商道。


  今天,我们从大余的东山大码头上岸,在碎石铺满的千古商道上走过蜿蜒的40公里,在感受古道沧桑的同时,我们突然发现古道是由无数个台阶连接而成的,显然,这么多的台阶是无法使马车通过的。那么千百年来,一批批的货物是如何运过梅岭的呢?带着疑问我们翻越梅岭来到了南雄市的浈江之畔。古代的码头早已废弃,隐约间还有些旧日的痕迹,只有岸边建于明代的广州会馆,还能让人看出这里曾经的兴盛与繁华,门楼上的木雕记录着往来于梅岭的广东商人的生活写照。这木雕中有一个挑夫的形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应该出现才子佳人、神仙道士的位置上,竟然出现了民间的挑夫形象?我们得到的回答也同时解开了先前的疑团。


  原来为进一步减缓上山的坡度,商道被修成了阶梯状,在车辆无法上山的情况下,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货物全靠一代代的挑夫靠人力翻越梅岭,而张九龄当年对这一路段长度的选择,也证明了他对挑夫的体能、速度有着精确的计算。


  采访:韩振飞赣州文史学者


  走这段陆路从大余码头上岸以后,翻过梅关这段几公里的山路,然后沿着山谷运行一直到浈江码头的话,一共是四十公里,用过去传统的计量方式就是八十公里,八十公里按照中国古代挑担的采访情况,在山地上走路它不能超过八十里,因为超过八十里,就超过了人的体力的极限,所以在山岭的这一边大余县城,到山岭的那一边选择南雄县城作为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岭南一个,岭北一个,这两个距离刚好四十公里。四十公里可以说是一个最适合人类体力极限、肩挑背扛运输货物这么一个距离了,那么过去是要走一整天。


  可以说梅岭古道在为王朝沟通货流,为商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一代代穷苦人提供着维持生计的行业。随着岁月的流淌,挑夫已成为这块土地上一个永恒的记忆。


  这是梅岭脚下的一个村落,赣州是客家人集中的地区,按传统习惯,客家人都是聚族而居,历史上往往一个村子也就是一个家族。而这里却有着几十个姓氏的人家,这种杂姓混居的村落在赣州是很少见的。这个特殊村落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村民的祖先都是挑夫,挑夫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不同的宗族,共同的职业使他们挑起了商贸要道上翻山越岭的重担,也使他们在这里建起了共同的家园。


  在这里,这一古老的行业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今天挑夫的后代早已改变了生存方式,但村里的一些老人对挑夫的生涯还有着深刻的记忆。


  尽管我们无法获知古代挑夫生活的情景,但挑夫的职业是古老的,挑夫的辛劳也是代代相传的。千百年来,他们用肩膀维系着生计,也维系着一个庞大国家的经济命脉。


  大概正是这些挑夫在这条商道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广东的商人把他们作为发财致富的依靠,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然而,来往于古道的商人们把更多的寄托还是投向了宗教。在古道边,有几尊雕凿于唐代的佛像,佛像的出现象征着建造者对这条商道的期待,也说明这条商道的长期兴旺,足以使人花巨资造像以表达持久的恒心。


  唐代造像在这里只有寥寥几座,而大量出现的是宋代的造像,为什么在宋代,这里出现了大量的佛像,这是否意味着在那个时期,这条古商道又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让我们领略一下赣州古城吧,在今天赣州有着中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这座始建于宋代的船桥也在继续着它的使命。赣州的城建布局保持着宋代的形制,就连许多街道也是宋代的基础。


  当时这里是州府所在地,在古代中国一般的州府城市面积都在2至2.5平方公里范围内,而赣州却有着3.1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什么原因使她具有这一特殊的地位,似乎赣州的这一切都与宋朝有着不解之缘。


  公元10世纪的中国,大宋王朝建立了,宋朝建立之后,虽然统一了大江南北,但由于北方地区被契丹人占有,自汉唐以来兴盛了一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已无法为大宋王朝提供贸易通道。此时王朝将对外贸易的渠道集中在了那条出现在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而赣州作为梅岭商道的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其地位也日益显赫起来。 由于往来货物量巨大,赣州也就成了大宋王朝重要的税收地。为此朝廷在赣州城下设立了专门的税收机构“赣关”。这座船桥就是那时赣关的一个税收设施,它不仅供行人过江使用,面对驶来的商船,它也是一个锁江的铁将军,税收官在这里征税完毕后,船桥开启,商船方可通行。可以想见,在满江的商船前,这座船桥的开启曾经是何等频繁。那时,赣江边上的这座城们被命名为铂金门,意思是财富像潮水一样向赣州城涌来。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赣州的税收长期占据江西首位,即便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此时的赣州,已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商业都市之一,所以需要更大的城市面积容纳日益增加的人口,也需要更坚实的城墙保护往来的商人、官吏和他们的财富。在城市中古老的街巷里,这些经后世不断翻修维护的商栈、豪宅仍可以看出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几乎在赣关设置的同时,梅岭古道上也设置了这座梅关,由于大量的贵重货物都集中在这条40公里的运输线上,它周边的密林深山中又常有强人的出没,因此赣州知府在这里派驻了一支几十人是小型武装,每日城头瞭望,城下巡逻,起到保护货商、打击劫匪的作用。除此之外梅关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征收盐税,当时江西及北方地区长期吃不到海盐,而广东沿海出产的广盐极受内陆地区的青睐,奇货可居,自然也就能获取暴利,以往梅岭曾是私盐贩运的黄金走廊,而梅关的出现查禁了不法走私,也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税收,从此整个江西都能吃到广盐了。


  大宋王朝曾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和经济的辉煌时期,那时经过梅岭古道走出国门的各色商品,也承载着这份辉煌。除传统的绸缎、茶叶、药材外,说起宋朝就不能不提起她驰名中外的瓷器。宋代的梅岭古道究竟运送了多少瓷器,我们无法得知,但漫步这条古道上,常能发现一些细碎的瓷片,当地人说这都是宋代散落道旁的破损品。当地人还告诉我们,就在大余县博物馆,有一座宋代产于景德镇的清花瓷瓶,那是件国家一级文物。


  当我们仔细端详这古朴青幽的瓷瓶时,管长告诉我们,这座瓷瓶是在宋代被严格的商人在运往梅岭的出口瓷瓶中淘汰下来的。原因是质量不符合出口要求。


  如此严格的淘汰倒是给今天的人们留了件珍贵文物,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有资格踏上梅岭古道的瓷器,该是何等的精美高雅。当它们远涉重洋进入遥远的异国,那里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些器物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


  当光阴象章江的流水一度度流过梅岭脚下的时候,中国的历史已走入了近代的时空,随着19世纪末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也伴着铁路交通的出现,千年不息的梅岭古道失去了往日的跃动,它终于安静了下来。在21世纪的今天,它格外显得冷清、安然,只有路旁那年复一年开放的梅花,象是不懈地昭示着人们——这条道路对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她的后代是意味深长的。




(编辑:红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州《渔家往事》   


Flash: 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1169880401.rm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51

  编导:宁楠 摄像:宁楠


  这里有数百年来沿袭水上生活的三姓人家,江面和渔船是他们的生活家园;这里有世代传承的古老约定,维系着稳定的水上秩序;为什么江上除此三姓再无别家,为什么结拜兄弟间会争夺不休?走遍中国带你走进赣州城下的水上人家。


  赣州城下有三条水,章江,贡江,和由他们汇合而成的赣江。三江之上有三家人,他们分别姓萧,姓郭,姓李。萧郭李三姓别无长处,惟独精通打鱼。相传早在明代,他们的祖先就结拜成了三兄弟,之后,三兄弟的后人世世代代就以船为家,在赣州城周边的水域劳作生息。提起江上打鱼的,除此三家,再也找不出其他姓氏。


  虽同是打鱼,各家却有自己独特的拿手技艺,萧家善于放网,李家善于下鱼钩,郭家以撒网为特长的。不仅如此,三家还约定了彼此的作业区域,平时分江而渔,到特定的时间又汇聚到共用的江面。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有秩序的组成与约定竟然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在赣州地区的江面上,除了萧郭李三姓人家的渔船,还是找不出另外的姓氏。这样稳定的江上秩序为什么能沿袭数百年而不发生变化,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为我们讲解撒网要领的老人名叫郭年铨,他的船与其他停靠在章江边大榕树下的渔船都属于郭姓人家。如今,虽有许多渔家人已在岸上居住,但还是有人安家在这种连家渔船上。对于他们来讲,船既是捕鱼时的工具,也是一家人生活起居,躲避风雨的地方。在这里,家的概念被完全浓缩进一片甲板和两个船舱之中了。


  渔家人虽历来在水上生活,但祖先却总要留给后人惟一的地上建筑。这就是祠堂,在郭家祠堂,我们倒是听到了一个关于江上三兄弟的传说。


  朱元璋逃难,朝廷内乱的时候,赶到河边上,刚好这三姓玩的比较好,成为三兄弟,就这样抽烟啊,打鱼打累了,玩到一起去了,三条船连到一起去了,朱元璋就叫师傅啊,现在叫师傅,原来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帮我个忙,我要过一下江,过这个河,这三个人在一起看他这样,后面是有人追过来,也不明真相,就说你赶快上船,我们给你送过去,送过去以后,他就回到了天下了,就是说以他为主,还是朱元璋掌权,朱元璋为了报答这三姓,这三姓在河里面就像垄断一样,就是规定他们优惠政策,打鱼,放排,撑船,就是在这河里面吃饭了,任何姓不可以下河去工作了,就这样报答这三姓。


  传说的真伪,今天的人已无从去考证与分辨,而圣旨下的特权对质朴的渔家人来讲似乎足够的理直气壮,垄断也成了理所应当。然而,三姓人家在江上生活至今,除去传说,是否还有更加现实的原因,我们索性再去听听李家人的说法吧。


  李家和萧家从不在郭家所在的章江上打鱼,萧李两家的地盘位于河面更为宽阔,支流众多的贡江上,在贡江上游,今天赣州市的于都县,一位李姓家族的老人----李声麒就居住在这里。然而,我们没有在水边找到老李,却在李家后代的指引下,在岸上的村子里见到了他。


  年近七十的李声麒老人原来还是远近闻名的治疗跌打损伤的高手,不仅如此,听村民讲老李身上的武功也十分厉害。医术,武术,为何会集中在这个渔家老者的身上?关于他的功夫,关于水上的三姓人家。李声麒老人又会告诉我们怎样的故事呢?


  渔家老者亲历的水上生活“到结婚的时候,我们拜堂啊,就在船上”一张老渔网的故事“一斤鱼是两斤米左右”兄弟之间的恩怨争夺 “我们李家是靠这个,第二靠”


  岸上的田土,就是可以赖以维生的土地,水上人家要维生,依赖的是江水。渔家人认为,鱼是大家共有的,无论是水上人还是岸上人,但江面是他们惟一的生存空间,是万万不可被侵犯的。因为全家人的生存都要指望来自江上的收获。


  “一天没鱼就不吃饭”是岸上人形容渔家生活的话。它十分鲜明的道出了渔家生活对水的依赖。对于没有土地资源的渔民,他们的日子是岸上人家所不能体会的。


  江边,人们正在修补一条年久的木船,我们也得以看到渔家人可以立足的全部空间,就在这长不足八米,宽不足两米的地方,却包含了世代渔家人从生命一开始直到结束的全部生活内容。


  艰辛的水上生活远比不了故事与传奇听上去的精彩,但他既真实,又苦涩。正因为如此,渔家人更加希望江面平静下去,不要再被外姓人家打扰。而另外,对岸上的人家来说,没有一手水上讨生活的绝技,则是比艰辛的水上生活更加难以面对的现实。


  渔网和鱼钩, 虽然三姓人家都会使用,但由于各家分处江面的情况不同,世代相传的捕鱼工具便大不相同。正是由于三家拿手的工具不同,又经常在共用江上碰面,则引出了萧郭李三姓间曾经发生的另一段故事。


  因为打架成就了武功,因为疗伤成就了医术,时隔几十年后,年近七十的老李在当年的战场上为我们展示着李家的身手。原来江面上曾经并不平静,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源,连兄弟间都要争夺,渔家人又怎能容忍岸上有田土的人家染指江上呢?


  江上与岸上,井水不犯河水;兄弟与兄弟间,即有争夺又有和解。一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约定,一个是动静兼蓄的和谐。三姓人家数百年来,就这样保持着稳定的江上秩序走到了今天。对此,赣州的文史学者刘劲峰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同期声:赣州文史学者 刘劲峰


  三家人结成一个群体我认为这是最稳定的群体结构,因为在我们自然界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个平面,而这三户人结合在一起,他常常当两户人之间有矛盾的时候,第三个人是最好的调节人,因为在这两户人当中,都希望他倒向自己这一边,而不希望得罪这第三个人,都会听从他的见解,他的分量倒向哪一边,那常常决定了胜负,所以在这个时间,他是个最好的调解人,因此这三户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最稳定的结构。


  追踪新一代的渔家人“他们可以一天到晚24个小时不要睡觉”探寻真实的渔家生活:“这个线接在那里,就有光了”


  在过去,水路曾是赣州地区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水上人家除了在江上打鱼,撑船,放排也是维生的手段。而如今,便捷的公路,铁路已经取代了水上交通。渔业资源也由于各种原因少了起来,江上留给渔家人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面对这样的环境,今天的渔家人也开始动起了脑筋。


  黎明过后,江上渐渐热闹起来,摆渡船忙碌的接送着岸上往来江上的村民,岸边新盖的房子不知今天又会增高几层砖,渔家的人们又秩序井然的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沙坝上的老船还在修修补补,不知道他今后还能在江上再漂泊多久。




(编辑:红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州《兴国记忆》  

Flash: 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1169910330.rm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46

  编导:唐立新 摄像:赵志伟


  1929年,江西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一阵鞭炮声划破了山村的宁静,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新郎叫李才莲,新娘叫池育华。池育华后来回忆:那一晚,烛光特别红,丈夫特别温柔。


  那时候全兴国县都流行当红军,新郎李才莲新婚第3天后也参军上了前线,临行前,他嘱咐妻子要守好家耕好田,多为红军做事,等他凯旋归来。


  胡玉春,兴国县党史办干部,他常常一个人深入乡镇去采访当年苏区的故事。


  “我到农村去采访,搜集当时两个党史文物,当时我找到那些东西的以后,离开那个老同志家里,走到门口,那个老同志突然问我,他说你知不知道李才莲?我说我知道啊,他在苏区时候是一个青年干部,写了很多文章,他说他老婆现在还在到处找他,我说她是在哪里?他说就在这个山背后”.


  胡玉春步行20公里,翻过一道山梁,眼前是一条小河


  采访: 胡玉春


  在小河边站着一个老太太,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她就看着我,我当时有一个直觉,我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我要找的人,我就走过小河去,一到那个岸边,她就问我,她说你是对台办来的吗?我说不是,我说我是党史办来的,我是来这里调查落实李才连烈士的籍贯问题,这老太太听我讲完这个话以后,她手上抓了一把豆角,突然间那个豆角一根一根掉下来,她眼泪就出来了,她说李才连是不是真的不在了?我说是的,我是来搜集李才连烈士的材料,她领着我到她家里,她就告诉我,她说我就是李才连的老婆池育华。


  池育华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这个安静的小山村里。 也有人告诉她李才连可能已经死了,但她始终不肯相信。70多年过去了,村里跟她同时代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去世,只有她还顽强地活着。


  今天太阳很猛,池育华把自己的荣誉放到阳光下去晾晒,她觉得这是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以至于成为她生命的巨大动力。


  这许多年以来,驰誉华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都奉献给了共和国。驰育华曾是乡县省三级人大代表,是省级双拥模范。然而她得到的荣誉越来越大,内心的疑惑却越来越深。


  这面镜子,是李才莲给她留下来的惟一信物。从这面镜子里,驰育华似乎总能看到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兴国县当时总人口21万,参军参战的竟然多达5万人,李才莲只是其中一个。我们翻阅当年苏维埃的机关报《红色中华》,里面长篇累犊地报道了在“百万扩红”运动中,处处都有兴国子弟的身影。兴国,成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缩影。


  小小的一个兴国县,为什么这么多人参加红军?当年身为红军领袖的毛泽东也想搞清楚同一个问题。有一天,刚好有一个整团的兴国籍战士从他面前经过,毛泽东很客气请他们停下来,抽取了其中不同身份、不同出身的八名战士,访问了他们的详细家庭情况并做了量化分析。写成了著名的《兴国调查》。


  采访:赣州市党史办副主任 凌步机


  “那么主席在这个《兴国调查》里面,跟这些农民一起,总结了12条利益,贫农得到的12点好处,第一分了田,第二分了山,第三分了池塘,第四呢有钱讨老婆了,第五有钱买耕牛了,第六死了人不用开支了,埋了就是,第七什么送礼给地主啊,送礼这些费用减少了等等,一共总结了12条,那么主席从中得出的结论就是,确确实实土地革命给农民带来了好处,得到了切身的利益,而且主席还在这个调查报告里面还总结出来,中农也得到了利益,所以我们兴国也好,整个中央苏区,那么多人参加红军,兴国县5万多人参加红军,整个赣南苏区当时33万多人参加红军,就是因为农民得到了土地革命的好处,所以他才参加红军,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保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采访: 胡玉春


  “毛泽东是1929年4月从井冈山下来以后,到达兴国,当时兴国县已经开始在筹建革命政权,毛泽东指导兴国县建立了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是在这个地方呢,跟兴国县的那些早期党组织领导人,比如说陈奇涵、胡灿、肖华,在这里谈话,在这里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它其实是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改正版,毛泽东在兴国进行调查以后,发现井冈山《土地法》它有一个缺点,它中间有一句话, “没收一切土地分给广大农民,”,他把这句话改成“没收地主和工头的土地分给广大农民,”这句话改得是很关键的,它缩小了打击面,扩大了同盟军,使我们党的土地法呢,有了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国创造了许多第一:苏区中央局、红一方面军总部、中央军委等核心机关都设在兴国,第一个红军兵工厂、第一所红军总医院、第一所苏区造币厂、第一个生产合作社都诞生在兴国。兴国县获得的荣誉,象创造百万红军的先驱、节约粮食的模范、妇女工作的模范等数不胜数,毛泽东发表评论,“兴国的工作,可以称为模范。”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时代,是真正的“红军年代”。当了红军就可以有田种,娶老婆可以不送彩礼,把地主家的财产分掉,经常搞各种竞赛,队里经常吹哨子开会,妇女跟男人平等,经常有文工团到村里来演戏,报纸上经常登载本村的消息,墙上涂满了白花花的宣传标语,种种一切,大家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今天是农历冬至,新年就快到了。赣南剧院里人头攒动,赣州城里的采茶戏名角、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龙红,在晚会上声情并茂地唱了一首《十送红军》。兴国是山歌之乡,70年前,兴国出现了大量的送红军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的旋律来自于兴国附近的采茶戏音乐,原名《送郎调》。《十送红军》的魅力在于,它不是简单强调送别时的悲切,而是表现临行前对亲人的细细叮嘱。近年来在电视剧《长征》里作为主题歌播出以后,十送红军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在兴国,它却见证过一段百感交集的历史,一段无法割舍的故事。在兴国人民看来,《十送红军》是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歌。


  采访:赣州市采茶歌舞剧团副团长 龙红


  这首曲子为什么那么能打动人,我就觉得但凡是对这一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要是给你一个相应的了解,如果有这一段音乐 再给予你的话,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肯定会更加的立体,更加的感性。


  1934年那一个秋天,阴雨绵绵,这一年,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全部失利。在地里劳作的老乡,能够清晰地听到越来越近的枪炮声,前方的红军一股一股地撤退下来,每天都听说谁家的亲人在前线战死了。老乡们觉得很惶恐,朦胧地觉得红军带来的好日子可能快要结束了。


  果然,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陆续从赣州的瑞金、于都、兴国、石城和福建的长汀出发,开始了艰苦的万里长征,至于具体要去向哪里,当时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


  采访:胡玉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3:37:56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6-4-10 17:12 编辑

赣州《围屋沧桑》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49

  编导:陈敏 摄像:钟瑞龙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强盗闯进这个村庄。 我被土匪吓大的。然而,一座神奇的古堡让凶悍的强盗们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退却了。它的强度不亚于水泥。古堡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让村民免却了一场血光之灾? 走进赣南围屋,破解古堡之谜。


  这是一段13年前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赣州市博物馆一个名叫万幼楠的考古工作者来到福建永定,参观奇特的客家土楼。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场所,里面能够容纳几百人生活,同时又像军事堡垒一样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如此庞大的堡垒式民居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项伟大的奇观。


  看到这一切,一个巨大的疑问在万幼楠脑海中闪过:自己的家乡赣州也是客家人定居的地方,又与这里相隔不远,如果说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场所,那么,为什么在赣州从来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建筑呢?万幼楠并没有想到,正是这个疑问,使他与一个深藏在赣南山区的古老传奇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为了解心中的疑问,从福建回到赣州后,万幼楠就进入这片莽莽大山开始寻找土楼。这里是赣州南部,与福建永定相邻,有许多客家人生活留下的踪迹。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万幼楠一次次进山,都只能无功而返。几个月后的一天,他偶然听说关西乡有一座当地人称为围屋的客家古堡,这个围屋与土楼有没有某种联系呢?万幼楠决定去看个究竟。


  一看到关西围屋,万幼楠顿觉眼前一亮。围屋外观呈方形,高约7、8米,整个墙体是用巨石和青砖垒砌而成,看上去异常坚固。围的四角各建有一个突出的炮楼,上面密布射击孔,让人感到几分森严和恐怖。


  而走进围内,与外面壁垒森严的气势相比,这里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天地。庭院宽敞整洁,布局井井有条,在围屋的正中央是一座祭祀祖先的客家祠堂,上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十分讲究气派。整个建筑以祠堂为中心,和谐有序,严谨对称,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格局。


  那么,这个巨大的围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土楼呢?


  与圆形的土楼相比,围屋的防卫功能似乎更强,每个炮楼都突出墙外,不留任何监视和射击死角,从射击孔往外看,任何靠近围墙的活动都能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为了防止入侵者爬上屋顶,瓦上还布设了用剧毒药水浸泡过的三角铁钉,传说能见血封喉!


  围内水井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遇到外敌袭扰,紧闭围门,里面的人能照常生活,坚持数月。


  这个围屋什么时候做的啊?清朝,清朝什么时候?


  据围子里的老人们介绍,关西围屋是他们的先祖徐名钧建造的,清朝嘉庆年间徐名钧靠经营木材生意发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这座巨大的围屋是他耗费了10万两银钱、历时近20年才修建起来的。现在住在围子里的200多人都是徐名钧的后世子孙。


  经过比较,万幼楠认为,尽管关西围屋与圆形的福建土楼外观不同,名称不同,但在功能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客家人为抵御匪盗修建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堡垒民居。围屋,正是他一直寻找的“土楼”!


  关西围屋的发现,首次揭开了深藏在赣南山中的古堡秘密,引起学者们极大兴趣,在这之后,赣南又陆续发现了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古堡围屋,许多深埋在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渐渐传诸于世。


  十几年过去了,那些留存在民间的赣南围屋如今备受关注,万幼楠首次发现的关西围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而他也由于多年锲而不舍的探索成为了围屋研究专家。今天,当万幼楠带着我们摄制组踏上赣南这片土地,去探访他的研究和发现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副馆长万幼楠


  我第一次调查围屋还是1991年,现在13年已经过去了,那么现在(有的)围屋是什么个状况,我们还不知道,那我们这次去,可能会又有新的感受,也许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和发现。


  在赣南已发现的数百座古堡围屋中,关西围因其庞大和保存完好被万幼楠称为经典之作,而他带我们见到的另一个围屋燕翼围则更为奇特,据说,燕翼围曾抵挡住日军飞机的轰炸,是一个坚不可摧的传奇。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副馆长万幼楠


  相传围主做这个围的时候,施工队就问围主人,他说东家你这个房子基脚用多深啊,那他说八尺上下,八尺上下当地人就是八尺左右的意思,那么当时施工队伍就给他做了八尺深的基脚,说那么东家上面我们就开始做砖墙了,他说我给你讲的是八尺上下,就是下面八尺上面也要八尺。


  建成的燕翼围,除了上下八尺的青条石,它的墙高15米,墙体厚达1.5米,常有人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它。说到围屋的坚固,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的一天夜晚,一伙凶悍的强盗外出打劫,闯进深山里的村落,然而,在一座高大的围屋前,紧闭的围门和高耸的围墙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强盗们用尽火攻等手段都无济于事,他们遇到了围墙内井然有序的抵抗。整整一夜的激战,强盗们根本无法攻破大门,最后不得不退却了。


  然而,如此围门重重,固若金汤,一旦关上大门,高墙阻隔,特别是到了晚上,如何与里面联络呢?万幼楠带我们找到围墙下部的一个小洞,据他说,这就是联系围屋内外的传声筒。


  开门,有回音,开门。


  那么这个传声筒的结构也不是直的,直的很不安全,如果是遇到是敌人,你听的时候,他可以放铳也可以放箭,它是往上曲折上去的。


  为了印证这个弯曲的传声筒能否把声音清晰地传入高高的围墙内,我们找到围屋里面相应的洞口,一试究竟。


  开门,什么人?自己人,声音很好,这是传声筒,那么这间房子相当于这个围屋的一个哨房,拿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个门卫


  燕翼围的建造,在防御设计上可谓构思奇巧,用尽心机。据说燕翼围这三个字,源于《诗经》“诒厥孙谋,以燕翼之”,意思就是留给子孙良谋,用以保安后嗣。正是当年围主人企盼围屋千秋永固、后世子孙永享太平的良苦用心,才使我们今天得以亲眼目睹这个难得一见的古堡奇观。


  在赣南的大山里,万幼楠还带我们找到了许多坚固的堡垒围屋。


  这些围屋在形态上主要是和关西围、燕翼围一样的方形堡垒,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今天,这些围屋大都早已废弃,但残墙上这些密密的枪孔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即使只剩下这样的残垣断壁,看上去依然坚固异常,令人惊叹!


  在一座早已无人居住的围屋里,我们还看到这样的奇景:除了壁垒森严的炮楼守护,围屋的整个天井还用铁丝网严严实实封闭起来,以防御入侵者从屋顶越房而下,而人在其中就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无处不在的防卫几乎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是一片保持尚好的原始森林,像这样的森林过去曾覆盖了闽粤赣大部分山区,那里蛇虫出没,只有少数一些当地的土著人住其中,这种局面直到唐朝才发生变化。当时北方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大批饱受兵祸之苦的中原百姓伤心告别家园,辗转迁徙来到这片山区,为了将自己和当地的居民区分开,他们称自己为客家人。聚族而居、崇宗敬祖是客家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习惯。


  然而,学者们在寻找答案时,从地方文献和客家族谱中却奇怪的发现,赣南山区这些围屋并非修建于唐朝,而主要出现在明清两代。


  那么,明清时期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严重威胁到了客家人的正常生活,以至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封闭的生存方式!赣州市文史学者刘劲峰对于那段历史,曾经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采访:赣州市文史学者 刘劲峰


  明代初年开始由于边境倭寇作乱,到了清代从顺治开始又实行一个迁海的政策,把沿海的居民内迁几十里,这种情况下,形成这种情况,因为闽粤赣地区本身生产资源很有限,而经过几个朝代的繁衍,闽粤赣这个地方人口已经大量膨胀起来,外面的人再一压迫,使得这里的人口猛增,而生产资料残缺,形成大量的人开始生活没有着落。还有一个经济原因的话,就是明代中期开始当时这一带海外走私贸易比较厉害,而从事中间运输的是大量山民,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些住山的客家人,到了清朝初期以后,海外走私这条路得到遏制,形成大量山民失业,这些做挑夫的没有事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闽粤赣山区聚集着大量无以为生的人,使得这里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还有一种原因,闽粤赣这三个地区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都是支持反清复明和抗元的斗争的,当这种斗争失败以后,有大量战斗流散人员到了民间,还有就是说从清代康熙年间镇压三藩作乱,把三藩镇压下去之后,也有一部分部队上流散人员流落到山里面。种种原因促使各种矛盾急剧恶化,地方小股势力各自占山为王,而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山深林密,官军鞭长莫及,因而匪盗横行,时至今日,在大山里仍能找到许多山寨的遗迹。


  在这个叫乌石围的老围屋里,赖吉生老人已经生活了80多年。幼年时这一带匪盗成患曾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至今老人提起来还心有余悸:我被土匪吓大的,走啊走啊,土匪来了,归啊归啊,土匪来了,我被土匪吓大的,经常都会讲土匪来了?是,吓大的,


  正是在这样狂暴动荡的乱世中,围屋应劫而生,当地的百姓不得不耗费巨资兴建这种军事堡垒般坚固的住所,无奈地蛰居其中,以躲避乱世风暴的冲击。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客家人在建造围屋时,仍处处不忘美的创造。从这些精致的雕刻中,可以看到客家人的智慧和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以及那种对美顽强的向往和追求。


  今天,围屋里的人已不再需要高墙的保护,迁出封闭的围屋,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但对于世代生活的家园,有一种情感是他们始终不能割舍的,许多人对过去围屋里那种热闹温馨的往事仍然十分留恋。


  原先这边都是厨房,大家吃饭的时候都闻得到香味,非常和气,端一碗饭到这中间一站,不要菜,闻着香味就可以下饭。


  这是我们在一个老围屋里遇到的一幕场景。这家人凌晨5点就在祠堂里忙碌开了。他们在祖先面前引燃火种,然后由家里的长辈带着火种在夜幕中走出围屋,穿过乡村的田野,一直送到宽敞舒适的新居,在黎明时分把新居的灶火点燃,迎接新生活的开始。这条路不论走多远,手中的火种都不能熄灭,而这火种所代表的骨肉亲情也一直会在客家人的血脉中长久流传。


  采访:赣州市安远县东生围 钟荣昌


  今天凌晨我们进行这个仪式,主要就是因为新做的房子里面,我们把老祖宗从老地方接到我们新居,以后让老祖宗在我们的新居里面生根开花结果。


  围屋,是客家先民在赣南这片大山里留下的建筑传奇,铭刻着客家人一段难忘的岁月沧桑。今天,它已翻过沉重的一页历史,日渐走出客家人的生活。在这些孩子们眼中,机关重重的围屋,只是他们儿时快乐玩耍的天堂。




(编辑:红立
点赞 拍砖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6-4-10 17:11 编辑

赣州《宋城和地下迷宫》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5日 15:37

  编导:陆镝 摄像:陆镝


  二零零四年七月北京突降暴雨,一些现代化的街道被浸泡在深达两米的水中,这样的内涝在另一些南方城市更常见,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排水如何对付突如其来的暴雨,成了规划着普遍关心的问题.


  此时专家们却发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一个被暴雨频繁光顾的古城,在宋代以来的九百年间却很少被淹,这就是处在江西南部,闽粤湘三省交界处的赣州城.


  这是一个海拔不高而且被三条大江环抱的城市,因此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淹的城市.更奇特的是这个城市的排水设施竟是九百年前的古董,一条名叫福寿沟的下水道,它是什么样?何以在今天仍能创造出奇迹呢?


  赣州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然而他与众不同,在赣州城的北部完整的保留了古代的城池.它有中国最早的砖石城墙,宋代的浮桥沿用至今, 更为神奇这个古城的十万居民至今仍使用着历史超过九百年的地下排水设施,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居民们不知道他们天天使用着稀世珍宝,必须深入这个城市最阴暗的地方把它呈现.


  老师傅告诉我们,有十万人在这里倾倒的废水,必须寻找恰当的时机避开毒害,终于这样的天气来了.当我们摆脱雾气的缠绕,宋代奇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即使是岔道也建得整齐而精美.


  在现代的砖瓦厂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花纹,这里生产廉价的建材,所有建筑都可以使用,而在九百年前恰恰相反,砖是一种高质量昂贵的建材.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宋代徐氏家族是烧窑的徐十二徐十一他们都是烧窑的


  原来这都是唐宋最著名的品牌砖,它们的制造者通过铭文郑重的承诺,他们将以性命保证每一块砖的优秀品质.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赣州市的城墙可以说是全国惟一的宋代砖城。其他城市的城墙都是在明代初年朱元璋皇帝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以后各州县开始用砖石修筑城墙。


  然而在九百年前这座浮桥每天却要开启五次以上,每次都要放百条商船,呈现出竞渡的场面.可是那些商船要去哪儿呢?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海路交通以广州港为最重要的出口港 中原地区运往广州的货物必须路过赣江路过赣州 赣州成为北宋时期中国东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闽江流域的一个交通枢纽 这条浮桥的作用其实起了一个锁江的作用 任何船都不能随便上下了只能定时开启 官方规定的时间把浮桥解开两节三节 解开这个浮桥船可以上下但要查验你有没有缴税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赣州城城墙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赣州炮城,这就是一个炮位,这个炮位你看一二大概有六米深 ,一个两个三个这是三个放大炮的炮位,一边一个小的的放弹药的弹药库, 应该叫做弹药库吧。


  赣州的城池武装到了牙齿,但是富商们仍旧不能安心,每当战火燃气的时候,他们要寻找地下的避难所.


  一九九二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中国南海外海有了重大发现,一批比景德镇瓷器更早的出口瓷器被发现了,它可能是外国人第一次看到的中国瓷器的一部分.究根溯源它们竟然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赣州小镇七里镇.


  在七里镇我们到处都能发现这样的瓷片,可是这里一些奇怪的现象却让刘劲峰捉摸不清,


  采访 赣州市博物馆 刘劲峰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认为出口瓷器一定是非常精美的 但从我们的发掘来看早期的出口瓷未必都是很精美的 其中大量的是民用的粗器.


  古老的豪宅里如今生活着最普通的居民,福商的后代与挑夫的子孙同在一个屋檐下,他们掌握着赣州的传统,传递着赣州的文化.九百年来用他们宽阔的怀抱保护着古城.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也许大家以为城市规划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东西其实不然。从宋代以来赣州这个城市的营建就十分注重功能的分区布局。第一个城区就是城市北部的官署衙门风景区,没有老百姓居住它分布了一些风景点。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部,这一带靠近贡江航运码头。


  除此之外还有东南的宗教文化区,以及南部的军事防御区,可是所有的规划都无法回避身边的三条大江,九百年前这里更是凶险的地方.


  在宋代以前的记载中赣州城三次因为水患而搬迁,到了宋代气候更加异常,每五年就有一次大规模的水患.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赣州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又遇上灾害比较频繁。那么就开始修建城墙抵御人祸,修建福寿沟抵御天灾。赣州建成了气派的下水道,可这只是它的外表,它的构造和原理却是一个千古之谜。


  采访:城市规划建设局 陆川


  咱们现在的规划如果下水道坡度不够必须用抽水机往上提升 然后用自然流速排水 但是宋代福寿沟却没有任何机械动力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明朝初年的时候也是群雄并起 赣州首先被一只起义军陈有亮的部队占领 朱元璋为了统一天下肯定要把陈有亮的城池夺过来纳入自己的版图范围内 他就派自己的军师刘伯温带领带兵前来攻打赣州城.


  但是赣州城防守严密城池坚固,庞大的军队竟无从下手.


  采访 :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刘伯温开始轻敌思想比较严重,他以为赣州可以很轻易的拿下, 结果久攻不下。 他就采取水攻 ,在赣州城的下游就是现在白塔这个位置筑起拦河大坝 ,但是刘伯温自己没想到 ,这个拦河大坝筑起以后赣州城也跟着江水一起上涨起来。 这下刘伯温可荒了手脚 ,他忙找来赣州的老人打听情况。


  老人们告诉刘伯温,要想知道赣州城的奥秘必须上峰山.峰山海拔一千两百多米,是赣州第一高峰,据说在上面可以通揽赣州城的地貌.


  采访:赣州市博物馆 刘劲峰


  本来我们在下面看到天气很好太阳还很大 可是一上来却到处雾蒙蒙的 也没有看到整个赣州市的形状 相传明代的时候刘伯温也想来看赣州的这种形势 他想来搞洪水把赣州淹掉但怎么淹也淹不掉 是什么原因呢 他想来看看怎么来破掉这个迷.


  刘伯温三次都乘着晴天入山,可是一到山顶就狂风大作雾气弥漫,赣州城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赣州到底什么样?


  采访 :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首先西面是章江东面是贡江在城北汇合成赣江。 三江环绕着这个城, 这个城城墙的轮廓线在这图上面看也比较明显就像一个乌龟 。据说乌龟的脑袋就在南门这个地方, 乌龟的尾巴就在八境台这个地方,外面这片河滩地就是乌龟的尾巴。


  采访 :赣州市博物馆 韩振飞


  自从刘伯温攻打赣州城把这只大乌龟钉死以后 ,从明朝开始赣州城历年都水患不断 。这就也许和这只大乌龟有紧密联系。


  虽然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但是宋城和它的地下迷宫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跨越古今的桥梁,在这里我们还将得到更多的启发.




(编辑:红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0 17: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象<走遍中国-梅州篇>那样可以下载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1 1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下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 19: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载我正在收藏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13: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kshdfkskfs:)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1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