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1|回复: 3

找同姓的兄弟姐妹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20 23: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2 16: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姓古

我也姓古,庆字辈,楼上的是那一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2 16: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为我们古姓自豪,可知我们姓氏的由来?我到不是很清楚,也想知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3 2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氏 郡 望

古 氏 郡 望

作者:古小彬

郡望,通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一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辞源》解曰:郡中显贵的氏姓。
首先我们要了解“郡”的意义。“郡”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周朝时期,全境分为百县,县有四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隋唐以后,州郡互称;宋代之时,州府之设取代郡的区划;至清朝,郡亦成了府的别称。
郡望,门族也。用郡望表示姓氏的显赫,则从东汉开始,在魏晋南北朝时为最盛。清代史学大师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郡望》中载曰:“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足见郡望之荣誉,关系非同一般。
在南北朝时,氏族又按郡望权势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等为贵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按士人等级高下,立为郡姓:三世三公的叫膏粱;有令仆的叫华腴;尚书、领、护以上的为甲姓;九卿如方伯的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夫的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我古氏家族,在南北朝时代郡蔚州有一位叫古弼的,仕北魏,累官至吏部尚书,职宰相权,立为甲等贵族,望标新安郡。新安郡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这里原是古弼曾祖父古承纪、祖父古相臣的旧居地。古承纪和古相臣均被封为关内侯。《辞源》解释的很清楚:关内,指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移置于今河南省新安县东北。
据宋代郑樵编著《通志》及明代廖用贤编著《尚友录》载:古氏,望出新平、河内。
新平郡在今陕西省彬县,这里原是古氏鼻祖古公亶父祖居地。据《太平寰宇记》载,新平三大姓为古氏、附氏、异氏,足见新平古氏人口之多,蔚为望族。宋代苏东坡在黄州的挚友古耕道,就是新平人。
河内郡是汉高帝二年置,治所在怀州(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南北朝时享誉该郡的古氏骄子,是名载《北齐书》的古道子。古道子以秀才(每州仅一人)起身,历检校御史、司空、田曹参军,为官有干局,以强济知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9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