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4|回复: 1

以報導審議客語電視頻道預算為例(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29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題:資料蒐集與資訊檢索有助還原真相
以報導審議客語電視頻道預算為例

范佐雙


一、 前言

 海內外客家人期待已久的客語電視頻道的法源及經費,將有根據、著落,日後客語電視定頻的誕生是否深化資訊貧富的鴻溝抑或強化公共財產的享用權,有待超然、客觀機制監督、經營者不但要摒棄知溝(Knowledge gap) ,更要增進族群共享,才是當前急據要務,同時部分為文偏袒或確鑿未充分之證據而錯判,爰回歸真相,也是拙作動機之一。

二、 聯席會議的背景

 去年九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編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單位預算》並函送立法院審議,案經立院今年元月十日審議通過略以客委會設置客語電視頻道缺乏詳細規畫,該會應完成規畫並向立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預算及決算委三日員會報告、審查後,方得動支該項預算,今年該院新會期肇始即議決三月十召開前述四個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該聯庸會議邀請客委會葉主委菊蘭報告客語電視頻道規畫並備質詢,另請行政院新聞局、交通部派員列席備詢,出席委員六十二人、列席委員十人。

三、 立法委員的質詢

 葉主委報告「客家電視頻道規劃情形」,其內容約五千字,報告後,該聯席會議計有委員十八人提出口頭質詢,其要點如後:

徐耀昌(親): 本人會支持該項客家文化電視頻道,惟總統大選將屆,客委會所擬訂節目「議題遘座或新聞雜誌」及「人物訪談」爭議性大,大家不希望該頻道成為政治的廣告宣傳;另外許多不識字,只會聽客語的老人家,需要「客語氣象報告」,難怪近聞年長者因不知天寒,疏於預防而傷身過世。

何智輝(國): 大力支持客委會預算增編,惟看不出該項頻道經營的方向,本席擔心你們找一些人來打擊在野政黨,製作像「阿扁傳真」、「阿扁的人生觀」、「阿扁的價值觀」等節目,希望葉主委承諾不會轉播政治人物或議題的節目;對傳承客家文化的耆老或老師傳即將凋零,則可製作人物專訪;客家諺語:「想喝牛奶不一定要養一頭牛」,我們已經有公視,希望客委會規劃公共電視台的頻道,這樣政府就不用長期編列預算給客語電視頻道;同時節目儘量由客家優秀電視人才來製作。

蘇治芬(民): 本席的小孩有四分之一的客家血統,可是連我們這一代都沒有說客語,因此同意儘速成立客家電視台。

陳景峻(民): 設計節目如無法吸引二十九歲以下的年齡層,他們就無法知道自己的母語是如此文采;語言絕對是文化的根本,所以支持設立該項頻道。

張秀珍(民): 深表贊同該項頻道,如採定頻,地方若不配合,就會有困難。

朱鳳芝(國): 我雖然是河南人,但是,老祖宗就是客家人,覺得客家文化是很美的、但是傳承有危機,因此支持該項頻道,可是今天收到客家雜誌(按朱委員在會中提及該雜誌共計八次以上,顯見已達厭惡的地步)第一五三期,在社論中,提到國親兩黨長期打壓客家語文,本席希望客家雜誌的文章,不要有黨派之別──好的就是民進黨所為,壞的就歸國親;建請客語電視頻道的董事,要理性與公平,不要有政黨的意識。

羅文嘉(民): 今天朝野立委踴躍出席,並將解凍該項頻道的預算,但是解凍後,才是困難的開始,葉主委的報告及說明,仍看不到各節目是分開發包或整批包給一家傳播公司;從長遠來看,仍應委託公視來製作,因為公視當初成立的目的,就是保障少數與文化公共服務的。
陳學聖(國): 雖然本席是河洛人,仍全力支持該項頻道的專業化,惟應記取往昔陳水扁當市長時,台北電台被綠化而預算遭刪掉的教訓,需超黨派,客觀的機制來經營;建議葉主委為選舉站台時,請講你的母語。

章孝嚴(國): 我反對語言平等法,因為河洛話不像客家話是弱勢語言,那裡還需要保護?本席支持該項頻道,惟希望:(一)選舉前,總統候選人不要上人物專訪的節目,以維護公正性;

(二)委託公視製播客語節目。
藍美津(民): 客委會所規劃的節目,應全面調整,如果我是將來客語頻道的觀眾,如果我想要(如時事及政治議題等)卻沒有,只好選擇其他頻道節目,因此多方面提供資訊是必要的。

王淑慧(民): 我是純正的河洛人,但是我喜歡客家歌謠及美食,因此本席與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非常支持該項頻道,因此今天聽到很多委員口頭上表示支持,隨即聽到「但是」兩字就恐慌──今天不少委員質疑政府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但是客委會卻自己辦媒體,其實他們的質疑,是有意扭曲的。

葉宜津(民): 我雖然不會講客家話,卻會支持客委會的預算,可是我們希望不是給錢或電視節目就可以提振方言,應建立有尊嚴的環境並認同自己的語文,我覺得小孩很可憐──要求他們學母語,卻沒給那種環境,學校又要考試及採用羅馬或通用拼音去學母語,小孩反而會排斥,本席生了三胞胎,在家原本說閩南語,但是一進入幼稚園,為了融入團體中,他們很自然改說北平話,因為他們對同輩間的認同比較高,基此閩南話不是強勢的,其流失也很嚴重。

李桐豪(親): e週刊電子報等報導副主委的角色與主委互動關係的敘述,葉主委應出面澄清,同時注意社會對客委會的批評;公共電視台是國家百分之一百投資的機構,客委會為何不委託公視;不應出現政治意識性的問題,阿扁的問題讓我很氣餒。

陳進興(親): 本席不但贊成,而且盼望能夠通過,惟希望客委會是主管單位,不是主辦單位,同時建請客籍立委成立超黨派小組審議節目,還有專人訪問部分,建議連戰、宋楚瑜、陳水扁不能上台接受訪問,否則下年度,預算就會被砍掉;公視「寒夜」的劇本太俗氣、演員的客語不標準且都是背台詞,今後客語電視頻道應引以為戒。

曹原彰(親): 目前政府提倡語言平等法,該草案指陳當前台灣有十一種原住民語、三種強勢語言──國語、閩南語、客語,為何福州話被歧視?今天在中華民國境內講馬祖話(又稱福州話)有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人,今天我們尊重原住民語,惟據統計原住民充其量只有三十萬人;本席支持客語電視頻道,惟希望超黨派的專家組成節目審查小組,不要節目政治化。

王拓(民): 語言平等法是不可行,因為政府要照顧所有的語言,其實有它技術上的困難;出色的客家人在台灣社會的比率,遠比在人口結構所佔的比率高得很多;這是客族重視文化傳承的結果,這一點值得其他族群共同向客族學習的,惟在現代社會裡客語確實居於語言弱勢,客語電視頻道可形塑族群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本席絕對反對該項頻道內容須經立委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通過才能播出,因為立委沒有權力無限上網,每一件事都插手,也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與時間,宜讓社會共同來監督。

劉政鴻(國): 本席支持該項頻道,惟希望由超黨派委員或由各政黨超黨派委員推薦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小組,這才是公開、公正、公平的作法,否則像阿扁傳真所引發的爭議一樣,為何他主張黨政軍、公職人員要退出媒體,而自己卻在電視台發表政治言論;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絕對相信各部會,對於各部會所編列的預算也都會通過,不會出現將部會預算拿到行政院統包的情形,葉主委不正面回答本席的質詢又不保證總統參選人絕對不會利用客家頻道談論政治與選舉的問題,本席也不想再詢問下去了。

馮定國(親): 葉主委以前是政黨傾向非常嚴重的立委,所以大家怕客委會主委由你擔任,既然你發誓要將客語電視頻道做到公正、公平,為何害怕成立監督委員會──各政黨推薦的監督團體,以學者形象宣傳,就是因為害怕做不好才要買廣告宣傳,本席建議將這項經費交給公視,再將公視製作的節目以客語配音並在客家地區播出。

 上述黨籍委員質詢,國民黨簡稱「國」、親民黨簡稱「親」、民進黨簡稱「民」,其臚述以委員發言順序為準。


四、 葉主委的答覆

客家電視頻道是以語言及文化傳承為主體是公益性、文化性、是以豐富台灣 多元的文化為目標;我們一定會秉持公正、公開、透明、尊重專業為原則。
客委會委託民間公司經營、管理並規劃成各個不同的標案,以後能夠成為商業的機制、定頻。
客家電視頻道並不是一個政黨的頻道,而是所有客家人的頻道。
客委會規劃由學者專家組成督委員會、監督節目品質及相關的經營。
我認為語言平等法對客家族群有正面意義。
就短期來看,成立客家電視頻道有其迫切的需要。
通用拼音可運用在客語各種不同的腔調。
本會副主委是客家人,而且很優秀,我收到黑函但是不予理會,因為是不敢具名,不是事實而且很荒繆的事情。(按委員們未曾以黑函質詢,而是擔心常務副主委的能力,因為她係台南人,長期未參與客家公共事務且無客家著作)

五、 聯席會議的決議

詢答結束,委員提出書面質詢或主任委員未答覆部分,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另以書面答覆。
有關九十二年度「客家電視頻道」經費,准予動支。
委員劉政鴻、鍾紹和、馮定國、張蔡美、洪秀柱、曹原彰、陳進興、陳學聖、陳文茜提:關於客家電視頻道應由立法院於兩個月內,由各政黨推派專家學者以超黨派方式組成「客家頻道節目監督委員會」監督指導,以落實客家文化及語言之傳承及推廣。

六、 媒體的報導與評論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國時報第五版新聞引用葉主委的談話──客委會九十二年的預算成長歸功於陳總統、游院長。
去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國時報第三版登載客委會楊主任秘書長宣佈客客語電視頻道於二零零三年三月正式開播。
客家雜誌第一五二期(二零零三年二月號),張鎮坤先生撰投(為客家電視頻道請命),文中指出客委會經過一年的籌備,萬事俱備,正要開播之際,立院卻要設下種種障礙,讓人扼腕;立法院的議事效率,什麼時候能完成四個委會的報告,我們質疑一個電視頻道的開播為何要到「四」個委員會報告?
客家雜誌第一五三期(二零零三年三月號)徐桂盛先生撰投(為客家電視頻道試播,因為經費遭凍有感),文中指陳該預算遭凍,感到非常難過。
客家雜誌第一五三期社論(英語電視頻道與客家電視頻道),該社論抨擊立院忙於政黨惡鬥,議事效率極為低落,而揆諸國民黨舊政府打壓弱勢族群的歷史,該頻道會不會從此胎死腹中?客委會書面籌備報告已充分,客家雜誌社顧慮國親兩黨或將使阿扁政府空轉而故意刁難。
在台北市的寶島客家廣播電台,也在空中評論國親兩黨不應凍結該項客語電視頻道的預算。

七、 感想與結論

 服公職已逾三十年,筆者每逢百萬預算,仍遵守詳提數千字計劃書之規定,質詢時再補充可行方案,遇有爭議項目,審議前,設法與立委及立委助理溝通,同時拜會立法院朝野黨團爭取支持,始為負責之表現,絕非簡化預算書──查去年九月客委會該項頻道預算書,其字數不及一百三十個字,更乏金額的細目,立委本於職責,不暫時凍結,才有虧職守。客委會自認已詳提計劃及籌備,惟仍有不少立委不諳客委會的規劃方向,連執政黨立委羅文嘉等委員聽過聯席會議葉主委的報告及說明後,還是覺得客委會的報告資料伋缺乏記載各節目是分開發包或整個發包給一家傳播公司。本人曾在大專教授新聞學十餘年,熟悉設置電視頻道是千頭萬緒,宜縝規劃──例如如何委辦,不宜到快要執行計劃,還停留在「委辦」、「公開」等模糊、抽象階段。

  客委會自認自行請專家學者來監督,就符合公正、正義原則,惟多數立委主張由各政黨推薦專家學者組成監督委員會,才能落實客家語文的傳承。上述提案,係以國親兩黨立委為主,執政黨立委未提本案,尤以王拓委員最排斥。朝野觀點有別,惟需異中求同,不遜於一言堂──每為政策盲點的溫床。

  朝野各黨立委,為求周延,早在二月就決定加開四個委員會聯席會議來辯論、充實該項頻道的內涵與協力樹立公正性,非開倒車,而是民主法制國家的常態,媒體朋友,不宜動輒抨擊,尤其社論代表報刊的主張。一九零八年在密蘇里大學成立新聞學院,其主持人威廉博士手訂「報人信條」(The Journalist's Creed),凡媒體工作者皆耳熟能詳──例如「我相信:清晰的思考與清楚的表白,正確與公平,是良好新聞事業的基礎。」;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於一九二三通過「新聞規約」(Canons of Journalism)認為偏袒,在社論中有意地背離事實,便是違反了新聞事業的最好精神;一九五五年經中華民國報紙事業協會通過「中國新聞記者信條」第四條:「吾人深信:新聞記述,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不實.…均無可恕」。中外實例,可資殷鑑、共勉。

  此次四個委員會聯席會議成員共八十一人,出列席委員高臻七十二人,聯席會議成員出席率高?七成七且未拖宕召開,同時又提不少遠見,足見朝野關切客語電視頻道的設置,尤其列席(不屬前述四個委員會成員)委員邱鏡淳、陳進興、鍾紹和、羅文嘉(以上四人屬客家籍)、劉政鴻,洵屬可貴──邱、鍾提書面質詢;陳、羅、劉作口頭質詢。

  依據筆者檢索資訊及參訪美國內政部印地安事務行政局(Indian Affairs, Department of lnterior);紐西蘭毛利事務部(Ministry of Maori Develoment)、文化及遺產部傳統毛利表演藝術局(Aotearoa Traditional Maori Performing Arts Society);新加坡社會發展與運動部印度事務局、回教事務局、錫克教事務局等單位,發現他們進用員工基本條件是屬於該國原住民或特殊祖國教徒,處司長必須著有原族(教)有關的作品並經常參與其公共事務為優先考量,常務次長或副部長之資格,其條件暨錄用更嚴謹──除具備基本優先考量條件之外,絕大多數是主條社會科學碩士以上學位者。今年客委會常務副主委之選用如仿先進國家,諒相關立委及客家人士將不致反彈或起疑,他們認為如僅在大學研習園藝,客家作品付諸闕如,尤其多年來未曾參與客家公共事務,恐難勝任。客委會部分勇於任事且學驗咸佳者,例如劉政務副主委、國會聯繫人梁科長等人,讓我尊敬不已。

  假如筆者為客委會主委,將指明九十二年度的預算,大幅成長係朝野立委共同努力的結果,何必在中時等媒體只強調陳總統、游院長的功勞。前年十二月立法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預算及決算委員會聯席會議,由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擔任主席,審查客委會九十一年度預算,會中討論決議客委會九十一年度預算編列不當且爭取不力,惟考量客委會編列預算太少,不便刪減,應予通過,並做出附帶決議,要求客委會九十二年度預算宜參照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近年預算成長幅度予以增加,以利客委會推動業務(請參網路資源──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站 http://np1.ly.gov.tw)。以上才算真實的故事;另外,九十二年度預算,立院未完成三讀通過,而且總統也尚未依法(憲法第七十二條)公布,楊主任秘書竟提早對外宣佈,上情難道不會影響行政、立法兩院互動關係?同時,立院也容易招致指責──客家鄉親不完全瞭解議事運作,以為暫時凍結預算,係刁難或歹戲拖棚。今年三月聯席會議召開前,宜專心充實規劃內容、經營方向及公正監督機制,並謝絕悲情或類似民粹撻伐,同時避免加深政黨協商、合作的鴻溝。前年底,客委會在總統府廣場舉辦萬人活動,客家大老,饒副院長(當時未參選區域立委)代表王院長出席,卻受到冷落──交通部長葉部長受邀上台拿雙棒擊鼓,饒副院長只分配一支鼓棒,而且未邀他致詞,多數國家國會正副議長絕對不會受到如此接待,大家在台下聆聽陳總統、張院長暢談客委會成立前,有關民進黨辛苦歷程等等;去年又在媒體頌揚陳、游慨允增編預算,原住民籍立委覺得原民會比客委會成立早五年,卻於去年十二月在中時獲悉客語電視頻道即將在今年三月開播,所以促使他們援例要求辦理,又將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綜上各項,或許也是立委暫凍客委會預算的緣由。

  我們以乎是「資訊富有」(Information-rich),但是,也是「知識貧窮」(Knowledge-poor),援使台大圖書資訊所陳前所長、黃所長、林、李、吳教授等學者洞察圖書資訊學未來的議題,筆者只扮演資訊資源與客家鄉親的橋樑,一九四零年是電視事業的濫觴,懇盼二零零三年是客語電視奠基的肇端。看電視已成為學客語的景象,如同資訊之於探索真相一樣。

http://203.69.74.188:8105/TAbDetail.asp?ManagerID=19&WhichTopic=6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4-29 1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電視頻道應儘速開播

北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會長 徐寶乾
籌備規劃己久,原定今年三月一日開播的客家電視頻道, 卻因上期立法院會議中,在野黨提出的決議:「客委會應完成詳細規劃並向立法院內政及民族、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後,才淮動支所編列三億兩千多萬元之預算」。 致使原先預定開播的計劃,遭到擱置拖延,客家鄉親多年以來引頸期盼的願望落空。 幾百萬客家人的權益,在惡質的政黨爭鬥中,再度被犧牲。 為此,北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表示嚴重的關切,發表如下聲明:

客家電視頻道應儘速開播

客家語言在台灣面臨消失的危機,一直是海內外客家台灣人最為關心的問題。過去政府語言政策的偏失,對於原本是弱勢族群的客家語言與文化,已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傷害。 我們祖先千百年留傳下來的「客家母語」, 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己被逼上絕滅的邊緣。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上萬客家鄉親以「還我母語」為訴求的示威遊行,從此展開了最近十幾年來客家人的自救運動, 無數海內外的鄉親,為拯救客家語言文化而貢獻心力。

「沒有客家話,就沒客家文化,客家族群也將不再存在」。 我們己清楚:「廣播與電視是語言傳承最重要的工具」。 為了打破當時不合理的廣電法,在客家運動一開始,我們就把「廣電媒體」權益的均等,列為首要的訴求。 經過海內外鄉親曾多方奔走,出錢出力,才爭取到客家電台之設立和公共電視台客語節目之播放。 然而十幾年來,這些要求卻未見落實,尤其是電視節目少,製作品質差,加上時段又不好,對於客語的提倡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有鑒於此,在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之後,客家各界極力要求,應先設立一個客家電視頻道,來挽救客語危機。 而客委會也在有限的預算中,編列三億多元來設立電視頻道,作為挽救「客家母語」首要的措施。

世界上先進的民主國家,都有立法來保障其少數族群語言文化的政策。客家電視頻道的設立,應該是單純語言文化的考量,而非政治權謀的角力。 根据專家學者的報告,目前在台灣,客家話每年是以5%的速度在消失中。客家電視頻道的設立,是有十分迫切的需要。 而今國親兩黨立委卻百般刁難,多方阻撓,怎不令所有客家人傷心與氣憤。

北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會員遍布北美,都是熱心服務各地客家鄉會的重要成員,長久以來關心台灣客家公共事務與權益。 我們贊助北美台灣客家文化獎,對客家語言文化的關心末曾間斷。 在此,我們呼籲朝野各黨委員,應該了解客家電視頻道的早日開播,是絕大多數客家台灣人共同的期望。 我們感謝支持的委員,也希望反對或阻撓過此案的委員們,不要再做出傷害客家人權益的決定。 在立法院這次會議期中,儘速安排客委會報告的議程,讓預算順利過關,客家電視頻道早日開播。 同時,我們也希望所有的客家鄉親,要勇敢站出來,大聲的說出我們的訴求,在一個民主的國家,族群的權益是要用我們的選票和力量去爭取!
http://203.69.74.188:8105/TAbDetail.asp?ManagerID=20&WhichTopic=587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0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