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8|回复: 16

【转帖】胡氏裔孙到长汀寻亲祭祖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6 2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长汀胡氏第二十四世裔孙,西蜀郫邑胡氏第八代孙先远,于公元2005年5月1日至4日,从上海来到长汀古城,祭拜我长汀胡氏列祖列宗。此时距我第十七世志深,志渊,志澐三世祖乾隆年间入川已二百又六十年矣。在郫胡氏后人繁衍已近千人,而长汀朱紫胡氏自第七世祖木斋公与第九世祖缪庵公(七房公)之后更是遍及汀州与闽西。尤其令人激动的是与当年留在闽西的五房志游公之后裔握手相见,更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遵照族中长者的嘱托,特作此文以记录这一事件。


寻亲

据民国四年《胡氏增定蜀谱》载:清乾隆6年辛酉正月初十日志深偕二弟志渊共带路费银四两八钱,铜钱六百,布裤三条,由闽省汀州府长汀县来川,寄居成都府属郫县...乾隆10年四弟志澐亦自闽省入川。兄弟三人凤夜勤俭经营耕种二十余年后艰苦备尝,始买黄姓田百亩,奉父命以三股均分.....。这就是我郫县胡氏三世祖的移民创业史。从蜀谱中我们可知,当时除三兄弟入川外,福建老家还有另外两兄弟:三弟志溢和五弟志游。当时志深25岁,志渊23岁,志澐18岁,他们的父亲第十六世祖士鐏公及母亲邓氏很可能是和他们的祖父第十五世祖景殷公住在长汀古城的一个叫严坑的村子里。这就是我们根据蜀谱记载掌握的全部资料。很明显寻亲的目的就在于找到当年三兄弟的另外两个兄弟的后裔,这是距离我们血缘关系最为亲近的骨肉同胞。经过大约一个多月的艰苦找寻,在具有突破性进展的过程中,靠着三个神奇的电话联系,(也可能是我们祖宗的有意安排)在长汀成千上万的朱紫胡氏宗亲中,我就顺利地找到了当年最小的第五兄弟志游公的后人,从而决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长汀古城之行。(具体的寻亲过程请见另外一篇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2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八代到十代的分支繁衍至今,五房志游公的后代目前仍居住在长汀古城地区(只是蜀谱中的地名“严坑”早就改名为“元坑”)。从第十三世祖念卿公始建的祖屋就坐落在元坑村和井头村交界的胡屋自然村里。胡屋原属元坑村管辖,后划归井头村,位于古城镇偏西南7华里。这个以胡姓为主的自然村里,大多数的村民都是第十四世祖和第十五世祖的后裔,同样,在古城镇的街上,胡氏宗亲也比比皆是。所以我想如果我亲自来一趟古城的话,就在古城镇的街上我也会很快找到宗亲的。


五房志游公的后人和我们四房后人在人数上很相似,都没有二房后人那末多,而且都是以一两支为主。据说上几代有迁往福建邵武县拿口镇去的一支,至今还没有联系上。所以目前古城这一支人口就偏少。前几辈的辈份派名和四川相同,四川三房是“志家文德昭昌光先承世泽”,古城五房是“志家文德芳维其师芝开”目前主要是第二十四世“师”字辈和第二十五世“芝”字辈。另外,据谱上记载当年的三弟志溢公的后代到“德”字辈就失传了,不知是没有记录在家谱上还是确实不传了。从光绪二十年的闽谱上看当年三房志溢公以后记载的“家”字辈有6人,“文”字辈有3人,“德”字辈有9人,不传后人好像是不可能的事。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寻亲课题。如果祖宗昭显神灵把第三房的后人也找到,那真可谓五房团聚,功德圆满了。


现在的五房后裔主要是由长汀古城“师”字辈六兄弟家庭组成。师元58岁一子在古城中学当老师三女均工作;师煌56岁三子三女多数在厦门工作;师钊46岁一子解放军漳州部队志愿兵二女已出嫁;师德40岁一子一女都在读书;师彬39岁一子一女也在读书;师辉33岁监理工程师一女。以上六兄弟皆为叔伯堂兄弟,长期保持手足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师煌长子胡炜芝,今年36岁。原本是中专文化,在长汀河田当会计三年,后自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公务员,中央党校本科毕业,在县委纪律委员会工作。炜芝给人的印象是博学谦和,尊长爱幼。既有对工作和事业不断上进之心,也有血浓于水的宗亲之情。他是我这次回长汀所遇到对宗族情况最为熟悉的人了。在四天的全程陪同中他了如指掌的族情介绍,使我对他的学识和为人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我为五房宗亲中能出现这样优秀的人才感到欣慰,也为长汀胡氏后裔中能有这样杰出子孙感到骄傲。如果没有看错的话,请各位宗亲关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妻刘海华在长汀县医院工作,女儿胡凯琳10岁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很漂亮很可爱的小姑娘。炜芝的父亲胡师煌,教师,去年刚从古城镇井头小学退休,为人师表,家风极好。热衷于族中事务,是古城镇胡氏宗亲理事会的副会长。


长汀胡氏分“东胡”“西胡”。朱紫胡氏以定居建业城西朱紫坊而被称为“西胡”,目前主要是九世祖缪庵公的七大房之后,据炜芝介绍,目前聚居在朱紫坊(现在大同镇罗坊村一带)的大二房后人都有两千人之多,而在古城一带居住的大都是大五房即永洪公之后。所以粗略估算,在长汀的朱紫胡氏后人可能在数千或近万之众。而“东胡”则是指聚居在长汀县东面童坊镇一带的胡氏同宗,那里也有个叫胡岭的村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2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谱

宋神宗年间,我胡氏定居于长汀城西朱紫坊,“朱紫有胡氏自兹始”。后来经过九世祖缪庵公的七房后人繁衍,五百多年来族众日盛,人才荟萃,这可以从历代族谱的修撰过程中看出来。在到长汀寻亲对谱之前,我们西蜀胡氏只有一本民国四年编撰的“胡氏增定蜀谱”。据家父讳光烈言,他小时候曾看见过家中有一套清乾隆40年乙末(1702年)于福建长汀刊行的《安定闽谱》,有十几大册。当时我大伯讳光枢为修谱时常翻阅,后来在反封建运动中这套闽谱难逃厄运,从此只剩下一本民国四年蜀谱了。这本蜀谱是由我的曾祖父第二十一世祖昭文公主撰的,主要内容是记载了三房入川始祖各自名下的分支情况。三,四十年代,我祖父昌勲公有意续修家谱,大伯还在郫县北门沱江桥头茶馆设立登记处,方便赶场族众登记。后因战乱未能完成,今仅存当年一张登记表。所以遵家父至嘱我这次到长汀寻亲特别留意找寻这套乾隆40年乙末族谱,因为这套谱很可能是民国四年蜀谱的修谱依据版本。


在上海时就听炜芝说他家里存有一套光绪二十年的闽谱,关于这套闽谱说来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在文革初期,有一天公社开会决定破四旧查抄家谱。炜芝的父亲得知消息后,连夜抄近路跑回家,在两套相同家谱中抽出数册以应付查抄,把其余剩下的偷偷地藏到牛棚的阁楼上。文革过后十多年有一天二女儿在玩耍时无意发现了这套纸张已发黄的家谱,从此炜芝这个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就迷上了这十几大册的家谱,从中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家族轶事。这套家谱的完整保存为研究朱紫胡氏在长汀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关于乾隆40年那套谱,炜芝说他并未所闻。但我父亲再三证实确有此谱,从民国四年的蜀谱和光绪二十年的闽谱上都记载了当时修谱所作的序言,而且两谱对从一世祖到十六世祖的生平记载都完全一致,据查,从乾隆40年以后入川始祖的后人就没有再和长汀老家的宗亲来往,而相距20年的两谱在记载上的一致性,说明了两谱的修谱依据恰恰都是来源于最近的乾隆40年这套谱。虽然这次回长汀没能找到这套谱,但是我相信,因为在长汀的朱紫胡氏族众盛大,这套谱依然存世完全是有可能,说不定在下次大规模修谱时就可能会重见天日。


不过看过了炜芝一家保存的光绪年谱,就会感觉到能否找到乾隆年谱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光绪年谱肯定是沿袭了乾隆年谱的内容,尤其是第一卷序言卷收集了从明成化年间到清光绪年间各杰出子孙和社会名流为胡氏族谱所写的序言,第四卷则收集了从白石公以后的列祖列宗,孺人太婆的传赞以及墓志铭等,内容十分丰富。还有第三卷收集了几乎所有的胡氏先人太婆的坟墓绘图。从第五卷开始就是七大房各房的世系图和世传。其集大成者为后世修谱之少见。民国年间蜀谱在对入川前十六世祖的传略几乎完全抄自乾隆年谱里的传赞,对入川以后各房子孙后裔的记载则填补了光绪年谱对入川后人记载上的空白。从光绪20年到民国4年相隔20年,两地的后代子孙做着有同样意义的一件事,这就为我们这些后人在若干年后实现五房合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回长汀查看旧谱在许多方面是有收获的。如知道了白石公的曾祖,那位唐乾宁年间“进士官江西,后避乱宁都”的“裔孙某”原来是在避“朱温之乱”;知道了胡氏第十六世孙胡学成清康熙年间曾任当时的苏州府嘉定县的知县,(网上查历代嘉定知县确有其人,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任内),又任湖北汉阳府的知府。这两个地方都和我生活的地方有关:前者与我现在居住的上海宝山县相邻,后者则是在我们一家生活居住了40多年的武汉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我们几百年前的地方父母官。同是胡氏第十六世孙的胡功成也曾做过宁波府定海县的知县后升任惠州府连平州的知州。另外据胡海所编的《胡氏大通考》考证,我们朱紫坊白石公的父亲万九郎,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五郎居长汀童坊胡岭;次子六郎就是我们的一世祖彭公“三迁而后立基城西朱紫坊”;三子七郎居永定下洋塘下墩。虽然白石公的曾祖“裔孙某”为何人现在还不得知,但毕竟查到了他上面的一代,也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翻看光绪年谱上面记载去四川的三房“俱寄居四川郫县”,到了“家”字辈就没有继续下去了。从乾隆40年乙末到光绪20年乙末,正好120年。从光绪20年乙末到公元2005年,又正好是110年,乾隆40年修谱后至今230年,我将由我曾祖昭文公主撰的民国四年蜀谱副本和我光永三叔负责编撰的1915年-2005年西蜀郫县修谱资料汇编带回了长汀古城,在当年三兄弟世祖曾经居住过的祖屋里和闽谱相互对照补缺,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也更坚定了我们今后若干年内完成五房合谱的信心,以千人之众的后裔族人告慰五房之祖士鐏公邓氏太婆在天之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2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祖

本房第二十一世昭文公在“西蜀胡氏源流谱引”开篇写道:人非产于空桑,谁无春露秋霜之感;身非乳夫于菟,孰无木本水源之思。家传谱牃,所以敬宗收族也。敬宗祭祖就是对自己的先人列祖的尊重和怀念,为我中华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不能忘记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根在哪里。虽然时隔两百多年,地处千里之外,长汀古城严坑胡屋这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就是我西蜀郫邑近千族众魂牵梦绕的发源之地。


胡屋自然村原属元坑村(即蜀谱上记载的严坑)管辖,后划相临的井头村管辖,不论行政区划如何变化,胡屋就是古城镇往南7华里路边上一片具有几百年历史建筑的自然村落。据炜芝介绍,我们的先祖可能是在古城一带的教书先生,由于东家欠他许多酬银无力偿还,就让他挑选一块田地以充欠银。这个先祖(有可能就是第十三世祖念卿公)选中了现在的胡屋这个地方,盖起了现在看到的祖屋,包括祭祖的祖堂和六间起居房间伙房等。传到目前第二十四世孙师煌名下已是十一代后裔了。所幸的是这里没有遇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破坏,祖屋至今仍然保持着400多年前的原貌,毫无颓败破落的迹象。祖堂楹联上:鸿图大启苏湖淮海绍家传,燕翼宏开白石紫坊绵世泽。(白石公是我们的长汀胡氏的一世祖,紫坊公是三世祖,官至漳州路总管中大夫,寿九十一),在其他人家也可以看到:白石紫坊新世第,二贤七友旧名家(二贤是指第八世祖清和公和清扬公兄弟两人的事迹,明永乐年间有人为他们著“二贤传”;七友则是指第九世祖七房公的七个儿子“昆弟七人如一身”的故事,人称胡氏七友)。就在这里,家乡的宗亲热情迎回了远道归来的游子,焚香祭祖拜天地,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古老祖屋的厅堂。


在长汀胡氏的先人们中,为后人敬仰和怀念的始祖白石公紫坊公到六世祖以及他们的太孺夫人原来是分散埋葬在长汀的不同地方,后来人们为方便祭扫将他们合葬在西山(现在火车站附近的嫲兰岭),每逢春分清明,各房后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前往祭扫。我不禁赞叹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列祖聚葬一处看到后人前来扫墓会感到非常的欣慰,平时也会减少些许冷清与寂寞。


每年最大规模的祭扫活动在古城油箩窝举行。这里是我们长汀胡氏的第七世祖木斋公和第九世祖缪庵公(也称七房公)的合葬地。位于古城镇长较自然村附近,离古城大约4华里。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山形就象一只巨大的海螺因而冠名。木斋公为官时就经常修辑宗谱,辞官回家后,请有名望的人作序并付印。公去世后因遭寇乱而“散轶不传”。缪庵公有感于本宗人丁不旺,自己又是独子单传,所以娶两房生了七个儿子(女不上谱可能儿女还要更多),他过世时据说有40多个子孙给他送葬,从此之后胡氏大矣。如今长汀七房之后几乎成千上万,每逢春分都会来此祭扫,每年都有数百人之多,抬猪头,吹喇叭,放鞭炮,念祭文,摆酒席,其盛况可以想象得出来。据说组织这些活动叫做“分棚”,即每年由十几家族人为一“棚”,出资负责当年的祭扫活动,每五年可轮换一次。前来祭祖的人每家每丁只需象征性地交两元钱就行了,外地回来祭扫的人不需交钱,目前分棚安排已经排到2015年,淳朴民风可见一斑。


油箩窝这块风水宝地由左右山脉环抱,视野开阔,据说是长汀县最好风水两墓半中的一墓。当年木斋公精心为自己选中的这块墓地,也使得其后人首次来到古城开辟家园,才有了以后若干后代的繁衍。九世祖七房公先葬(右厢)上曲...后迁附古城油罗窝和七世祖木斋公墓,合葬是当地的一种常见习俗,多为子孙和长辈合葬一坟。墓碑中书“明七世祖承德郎木斋胡公之墓 附葬九世祖缪庵公”,右侧为“永乐葵卯年三月吉日安葬”,左侧为“康熙六十年五月初十日末时重修”,中下为“七大房后嗣同立”子孙人名中也可以找到我们的第十六世祖士鐏公的名字,这一年他二十六岁,长子志深5岁,次子志渊3岁,三子志溢刚出生才两个月。


第七世祖和第九世祖合葬墓的左边是第十一世祖(七大房里的)真吾公墓穴,再往左是陈,徐两位太婆的合墓,在光绪二十年谱上都有坟图记载。


第十四世祖祖章公(也称养贵公)和夫人谢氏太婆的墓地在井头村往南数里的严坑凹背。这个地名我在最初查找时一无所知,现在不仅弄清了它的方位,而且亲自来到他的墓前焚香祭拜。站在祖章公墓前放眼望去就是一副美仑美奂的山水风景画展现眼前,当地人称此山形为“螺蛳吐肉型”。每当春分清明之际,在坟山上往下看,被犁开的水田就象螺蛳肉一样呈现在眼前,故名。这里的青山绿水极具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我们世鐏公的祖父就埋葬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第十五世祖景殷公(也称阜如公)和夫人郑氏太婆的墓地在靠近祖屋南面的严坑大罗坑。当初我曾大胆假设三位始祖就是从这里离开福建入川的,事实证明我的假设完全正确。大罗坑是个山名也是地名,离祖屋不过几百米远。这附近住的大都是景殷公这一辈人的后代(景殷公有三兄弟:景殷,景峰,景馥)。


第十六世祖士鐏公,也是我们这一支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一位祖先,他就是当年入川三兄弟和留在古城两兄弟的父亲。原本是葬在严坑大罗坑口景殷公墓的左侧,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迁离了这块看起来风水不错的坟山。迁到祖屋往西数百米的牛角塘(也叫牛角垅)旁的坡地上,面前一块田地形极似牛角,故名。观察祖先几座坟墓都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特点。士鐏公和邓氏太婆(紧靠士鐏公坟)目前尚未修墓,坟前也显得比较局促,没有宽敞的平地可容纳后人祭拜。炜芝说他爷爷生前就是这件事牵挂不下,说是原来是想给他们把坟修一下,但因为他的几个儿子迁往四川,一直没有音信,三房的后代现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只剩五房一支,担心墓碑上的后代太少对不起他们。还有就是仍想选择一个更好的地方安葬他们。现在我们四川三房的后裔已经联系上了,修士鐏公坟的事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应该说修士鐏公的坟也是四川和福建后裔共同的心愿,至于修坟建墓的费用在五千到一万元之内,现在四房人有几十家应该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由四川郫县带来的郫县豆瓣供奉在士鐏公的坟前,福建长汀朱紫胡氏第二十四世孙在坟前对祖先行礼,这一时刻是历史性的。经历了200多年的分离,当年迁去四川郫县的三位儿子的后人,代表了近千人的四川同宗族众,回到了长汀古城寻亲祭祖。尽管岁月流逝,山水阻隔,但饮水思源,血脉相通的宗亲之情是永恒的。即使不是我这一代人,今后也会有其他后代会不远千山万水来到这个小土坡前,这就是我当时在士鐏公坟前的感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22: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也很感人,你的老祖宗会保佑你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8: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宗

天下胡氏一家,无论是陈胡公满,还是子爵胡子国,同是尧舜后裔,这已经是胡氏后代现今共识。所以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到胡姓宗亲都会感到格外亲热。尤其是象我了解了一些胡姓起源各个分支的知识后,对遇到每个熟悉的胡姓的人都会有一种寻根求源的欲望。到了古城这种欲望似乎更加强烈,“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已经不再是套近乎的虚词了。


不仅在古城,就是在长汀姓胡的人家几乎联络皆有亲。无论是东胡还是西胡,胡姓在长汀也应该属于大姓了。古城现有宗亲理事会负责族内日常事。会长胡师传,副会长胡师煌即炜芝的父亲。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包括族众联络,春分扫墓,等等。另外,长汀的胡氏宗祠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被占用已经无法索回,这一直是长汀胡氏后人的一件心事,关于选址重建宗祠的事也是今后古城,长汀宗亲理事会的一项重要议事内容。但目前据我所知,长汀县还没有形成这种机构,不象华林胡氏那样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带有政府背景色彩的常设民间机构。起码来说,朱紫胡氏大规模合谱续谱这样的活动还没有被提起过,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开展起来。


与此相比,这次回长汀寻根祭祖遇到的另一件事使我感触颇深。我回去之前曾和四都乡上胡村的宗亲胡享雄联系,此人是促成我寻亲问祖成行的关键人物。他对我说要请江西的胡姓宗亲过来和我对对家谱。后来我也知道,江西那边胡氏与我们并不同支,所以我当时也并没在意。可是等我到达以后,才知对方一行四人已从江西的西江镇专程赶来与我见面。他们对我此行的意义深为感叹,并对我们两地分离260年后再次相聚表示祝贺。随后盛情邀请我们古城的宗亲第二天到西江去参观他们的宗祠。同宗不同支的两地宗亲联谊活动就此开始。


我们到达宗祠时受到热烈的鞭炮欢迎,看来在宗祠或祖堂燃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他们的宗祠保护之好令人感动。先人牌位密布其中,宽敞的大堂内可以容纳上百人祭拜。据说当年此宗祠是作为人民公社大食堂和后来的大队部才免遭拆毁的命运。由此可见后人的智慧。这一支修族谱的规模更是令人吃惊,100多人参加分集编写,10多人全日制工作,历时三年完成的续修族谱共四册,每册足有8公分厚,装在一个木匣子里供我们查阅。宗祠所在地是西江镇的见潭村。和该村情况一样,另一个村子牛睡村也正在大兴土木,对该村的宗祠进行翻修。据村支书介绍,所修费用都是村民自发捐出,劳力也是用胡姓自己的人,该村解放前夕国民党抓挑夫80多人去了台湾,如今还有60多人在台湾,对村里维修祠堂在经济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该镇的胡氏宗亲理事会机构完整,理事成员均属村镇实力派人物。会长有儒雅风度,谈吐得体,副会长热情有余是个实干家。尤其令人赞叹的是该支族众活动的领导决非七老八十的长者,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已经加入其中。席间,我曾询问一位从二十来岁就开始参加修谱的年轻人为何甘愿放弃自己的生意收入来做这件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他的回答使我大受感动。他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能加入到整理族谱是有功德的事情,钱少挣点没有关系,以后还有机会挣,能为宗族修谱做点事情,这种机会是难得的。一个文化不高的农村青年具有这种思想和实践,在目前这种功利社会里真是难能可贵的。请记住他的名字,胡远书,四都乡上湖村的村民。可以说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真得很大。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好像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我们对“根和本”认知还远不如这些偏僻地区的村民。我对寻根一事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形式主义的,以为找到了老祖宗就算完成任务。只是在和这些宗亲接触后,才看到他们从内心里对自己先人的尊敬和认同,从而实现了思想意义上的寻根和回归。我感到这就是我这次长汀寻亲和祭祖之行的最大收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汀印象

此次长汀之行,从2005年4月30日到5月5日,前后6天,除去旅途2天,在汀时间4天3夜。其中5月1日住长汀县城客家宾馆,其余两天是住在古城祖屋。几天活动由炜芝安排得井井有条,炜芝妈妈烧出具有浓郁风味的家乡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考虑到我来自四川,还特意准备了辣椒。其他宗亲提供了交通工具,使得我们祭扫和参观活动更加方便。炜芝爸爸和其他几位叔叔陪同祭扫以及详细介绍,这些都留下了历史性的录像和照片记录,整理出来后一并寄往四川三房宗亲观看。


除祭扫祖墓坟和宗亲见面外,也有参观活动。第一天(5月1日)在长汀县参观了长汀古城墙和龙潭,客家母亲塑像,长汀古街区。下午去三元阁和玉屏山,俯瞰长汀古城,又去城西朱紫坊一带,远眺西山,走访唐代县治治所东坊口。第三天(5月3日)参观共和国的摇篮,革命红都瑞金,这里距离我们的老家古城镇只有十几公里,长汀到瑞金的公路比我原先想象的好得多,大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当年苏维埃革命政权的所在地--叶坪。第四天(5月4日)则用了半天时间流连在县博物馆,这里有客家陈列博物馆,有瞿秋白当年被囚处,有汀洲试院旧址,也有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纪念馆,在这里我看到了对我寻根起到关键作用的长汀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原件(我就是通过网上查到的长汀县各村革命烈士名单,从而实现了寻亲祭祖愿望的)。中午时分去城西罗汉岭,瞿秋白当年就义于此,现建有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来长汀旅游的人士都要来此地参观。


长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客家人发源的首府,是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根据地,长汀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在们老家古城一带的自然风光应该说也是相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称长汀为中国两个最美的小城之一,另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可惜的是从网上得知,长汀对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做得不够。有人说要去就必须早点去,去晚了就看不见了。我亲到长汀后也有这种感受,不象云南丽江那样着力打造旅游名城,长汀城里最具魅力的古街区据说只有南街区还保留着旧时风貌,其他街区已是水泥铺地不成样子了。经济不发达导致保护改造经费不能落实是个主要原因,只好让它们自生自灭。更令人担心的是,古城一带由于破山取土取石,美丽的原始地貌已经开始遭到了破坏。我们的老祖宗几百年前安葬的地点附近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存在。还希望长汀当地的有识之士能从长计,不要走只顾经济发展不顾文化环境保护的老路,切实保护好长汀这座中外闻名的古城。


客家人的饮食也很有特点,有醇香可口的客家米酒,有河田镇的白斩鸡,有汀州八干之首--豆腐干,也有山区特产香菇,临走时炜芝送了我不少这类土特产带回上海。还有就是用猪的内脏下水煮的汤喝上去就象在上海喝的甲鱼汤一样有味道,早餐多是来一碗用油拌的面条,软软的很是入口。这里酒席上的习惯是先吃饭后喝酒,酒杯盛酒二两左右,喝啤酒时一杯杯地干,倒也痛快。


离开长汀的时候,我买了一盘“悠悠汀州情”VCD作为纪念。从中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从长汀走出去的客家人不计其数,无论走向何方,无论相隔多远,客家人心中的根基永远在长汀。作为我们长汀和郫县胡氏的后人,在分离了260年后又重新聚到了一起,开始了宗情联络的新纪元,其意义是非常深刻的。从此后两地宗亲将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情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重建感情交流的纽带,共商族中大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长汀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第二十四世裔孙先远敬撰

公元2005年5月于上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汀族谱地名初识

本文根据<<西蜀胡氏增订族谱>>结合网络查询资料整理而成,见识于族内对此有兴趣之长者同宗。

据<<西蜀胡氏增订族谱>>之“西蜀胡氏源流谱引”:“唐昭宗乾宁间有裔孙某以进士官江西,遭乱去官隐于宁都,即我世祖讳彭字延年号白石公之曾祖也。公以宋英宗治平三年由宁都迁汀州宁化石壁村,神宗熙宁八年徙居长汀白石乡,元丰六年卜筑城西朱紫坊,三迁而后安宅焉。朱紫有胡氏自兹始。”(文中标点原文无,为阅读方便而加)这段文字简要记载了长汀胡氏本宗900多年前的迁居过程。


宁都

宁都县建成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在江西东南部,东与石城县、广昌县为邻,同与瑞金市、于都县接壤,西连兴国县、永丰县,北毗乐安县、南丰县。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南迁的过程中,宁都县是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总的来说,宁都在世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客家民系早期的摇篮。

关于客家先民的南迁,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等著作中,均认为“唐后期开始陆续迁入赣闽,以及由赣迁入闽粤的家族,有一部分和后世的客家比较接近,可以看作是客家的先民”。也就是说,客家先民的大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带,主要是从唐中叶安史之乱开始,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带来的。这一时期,全国云扰,民无宁居,唯赣南,闽西及粤东幸免于难,堪称乐土,于是,大批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安徽南部西部、江西北部中部等地转辗迁徙进入赣南、闽西。这种迁徙过程直至五代之季。

《族谱》中有关“裔孙某”弃官隐居于宁都的记载和上述专家论述是相吻合的。唐昭宗乾宁年间(公元894-898年)距离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结束不到十年。起义失败后,紧接着是藩镇之间的相互攻战和并吞,搞得国无宁日,这一情况在唐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北方显得更为激烈。不堪忍受战争之祸的广大人民,只有避难逃亡。因此,可以说由安史之乱开始造成的人口流动趋势一直在延续着。“裔孙某”不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惨痛现实,毅然从江西弃官汇入逃亡的难民队伍,应该说是明智之举。

至于“裔孙某”究系何人,在宁都时居住何处?其后代繁衍情况至今缺少详实调查资料,只能根据零星材料摘录于兹。据有关资料称:至唐,有胡竦者,登进士第,官中议大夫。公元874年,胡竦迁入漳州、泉州,被奉为闽中胡氏始祖。胡竦有五个儿子,长子胡博回迁安徽寿春,其余四子散居福建各地。台湾饶平胡氏族谱:“饶平开基祖胡□□,祖出胡竦,胡竦唐乾符元年(874)避乱迁福建晋安郡(今福州市)”。胡竦入闽的时间比“裔孙某”早20年,迁入地也不是宁都,是否为同一人有待商榷。同样原因,目前在宁都黄陂山堂的“胡氏家庙”(非龙川之“胡氏家庙”)是否与“裔孙某”及我宁都始祖有关,也待考证。(宁都黄陂镇和小布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就在黄陂山堂的“胡氏家庙”。如今已成红色之旅线路的景点之一)。


宁化石壁村

大批客家先民在宁都休养生息较长一个时期以后,踏上通向福建的道路,移居去福建的宁化县石壁村、长汀、上杭、永定、龙岩和广东的梅县、兴宁、长乐(今五华)、大埔、蕉岭等地,并继续播迁惠州、广州及广西的博白、陆川、桂平、平南、浦北、柳城等地,进而远徙海外。

石壁村,现为宁化县的一个镇,位于宁化西部,武夷山东麓。古之石壁,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森林茂密,有“玉屏”美称。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许多专家论证,自晋永嘉开始,中原许多汉人为避战乱(经历代五次大迁徙),离开河洛祖地,一路向南流亡,他们翻越武夷山脉,来到宁化石壁繁衍生息。从石壁播衍的客家人地广人多。据考查,今遍及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六千万客家人,其始祖或祖先大多是从宁化石壁迁出的。据客家人的族谱、家谱记载,客家常见姓中有一百多个姓氏的祖先或祖先的某支原是徙自石壁的。石壁客家祖地人杰地灵,客家后裔人才辈出。史学界的人士对现有的有关史料分析、考证,发现近代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中华民国创建人孙中山、中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勋朱德、叶剑英,还有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无一不是从石壁外迁的客家人之裔。

《族谱》明确记载:福州始祖彭公是在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从宁都迁居到宁化石壁村的。此时距其曾祖“裔孙某”避乱宁都已有170年时间了,彭公为何被称之为“福州始祖”?我同意本房光永三叔意见:从“裔孙某”到“福州始祖”彭公可能有7-8代的子孙繁衍,“裔孙某”并非彭公严格意义上的“曾祖”,而本房光中四叔也曾对我提及,我们福建始祖可能在今治福建省闽侯县居住过。所以不排除“福州始祖”彭公的先辈在170年间在福州及闽侯县居住过的可能性。有关从“裔孙某”到“福州始祖”这一段历史,有待于清乾隆40年乙末(1702年)于福建长汀刊行的《安定闽谱》和其他资料的证实,而四川《闽谱》已失传多年,目前正在寻觅之中。

石壁村距离宁化县城20多公里,沿着前往石壁村的公路边上,可以看到一块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这里是某个姓氏祠堂。从唐朝末年到南宋时期,迁来石壁定居的就有一百多个姓氏。目前,在石壁及周边的村庄分布着几十座姓氏祠堂,为了满足客属宗亲寻根祭祖的需要,宁化石壁建成了被海内外的客家宗亲称为客家人的“总家庙”的客家公祠。客家公祠里安放着客家一百五十多个姓氏的“神主牌位”,保藏着客家各种族谱、家谱、文献等珍贵资料和文物。落成之后,通过海内外各地的客家祭祖团,协商了一个祭祖日,这个祭祖日就是每年的十月十六号,因而确定十月为祭祖月。从1995年到现在,每年都有大约二、三万人次海内外客家乡亲到此祭祖。


长汀白石乡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本宗始祖彭公(又称白石公)在宁化石壁村居住了9年后,再次迁居于长汀(临汀郡)白石乡。关于这次迁居的起因族谱上没有说明。但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导致居住条件的变化,使得石壁村的居民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长汀位于宁化南边数十公里,是居民疏散的一个理想地区。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光龙洞(一作九龙洞)一带(即闽西地)“检责(检查视导)得避役百姓共三千多户”。这里所谓“避役百姓”,即是由于地主兼并土地以及繁重赋税徭役而被迫逃亡到闽西这一荒僻之地的农民。为了加强对3000多户的“避役百姓”的统制,唐循忠即上奏唐王朝,建议辟福州、抚州山洞置州。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获准(一作二十四年),正式置汀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汀州改名临汀郡,郡治迁长汀村。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福建节度使李承昭奏请迁州治于汀江上游白石乡东坊口,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又迁卧龙山阳,县治一同随迁。

另据《长汀县志》:陈剑,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唐大历四年(公元769)任汀州刺史。时汀州治于东坊口,因连年歉收,瘟疫流行,官吏和百姓纷纷请求迁址。于是,陈剑奏准迁州治于卧龙山下,背山面水,向阳开朗的白石村(今长汀县城)。迁州治后,陈剑倡导治理瘟疫,发展农业,并建立城池,以防外扰。从此,汀州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又见《新唐书》: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汀州临汀郡,下。开元二十四年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治新罗,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闽赣边界。面积3089.9平方千米,辖11镇、7乡。人口48.83万。为福建省第五大县。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等“三位一体”的文化特色,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因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限制,长汀县目前还属比较贫困的老区,尤其是在远离县城的乡村至今还没有通公路,甚至没有通电。在网上有人称赞当地政府决策人在全国改县为市时没有头脑发热保持了长汀的贫困县资格,每年可多得国家许多扶贫款云云。

从唐至宋300年间,白石乡一直是长汀州的州治所在,直到现在仍然是长汀县的城关所在地。白石乡的地名从宋朝以后就未见于记载,现在城关已改名汀州镇,下属的九个居委会也没有一个叫白石村或白石乡的。


城西朱紫坊

又过了8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始祖彭公完成了第三次迁居,这次是“卜筑城西朱紫坊”即“择地建屋于城西朱紫坊”定居下来了。

有关“城西朱紫坊”,曾引起家父讳光烈与我的疑惑。因为在现在的长汀地图上已经无法找寻在当时的城西有个叫“朱紫坊”的地名。而在互联网上检索出来的“朱紫坊”却是在福州!而我们这位始祖在宗谱上赫然写着“第一世福州始祖 彭公”!难道彭公真的是出生生长在福州的朱紫坊吗?难道本房光中四叔提出的祖籍在福建闽侯之说也是成立的吗?为此我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就在这时,无意中在网上和一个长汀当地小朋友的聊天打破了我们长期的困惑。他说长汀一中的一位语文老师曾告诉他们,长汀以前是有个地方叫“朱紫坊”的,现在确实是没有了,倒是有个叫乌衣巷的不知是不是我要找的地方。又用了几天时间,在网上终于找到一本1992年新编《长汀县志》,在“行政区划”中查到了这个曾在清朝以后消失的地名:清袭明制......左厢里统图6,右厢里统图3,计坊13:福寿坊,新丰坊,登俊坊,鄞河坊,仁寿坊,朗星坊,金花坊,攀桂坊,崇善上坊,崇善中坊,崇善下坊,高福坊,朱紫坊。由此真相大白:这个长汀的“朱紫坊”从宋朝(可能还要早)到清朝一直是存在的。与此同时又发现了另一条关于朱紫坊的线索: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时已称帝)被清兵追及,被俘于县(?)朱紫坊赵家塘。总兵周之藩战死于北山东南麓“救驾坪”,陈太妃死,曾妃被俘至九龙滩投水死。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八世孙,于公元1632年袭封唐王。弘光帝朱由菘于公元1645年5月被俘后他在福州被拥立为帝改年号为隆武。公元1646年,清朝贝勒博洛率军攻福建,他和后妃逃到长汀城内在朱紫坊被俘。该条史实也证明了在明清时期朱紫坊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在长汀城内。

查今长汀县城关长汀镇行政区域分布为:南大街街区、五通街街区 、惠吉路街区、南门街街区、东门街街区和乌石山街区,明清时期的“13坊”是否仍在这些街区之中,有待于今后实地考察了。长汀古代传统街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大历年间的“筑土为城”时期,到宋代街市逐步形成,这段时期的街市范围较小,主要在南大街和朝天门以内—段以及广储门一带(现称三元阁),大规模的街市形成于明清时代即明嘉靖四十年扩大县城,使州县合一,城池向外围延伸。现在保存的古代传统街区大多属于宋明时代的建筑格局。这些街道宽约6-8米,路面用河卯石砌成,房屋房屋建筑以木质和土质结构为多,基本是前店后宅,沿街两侧相对而建。店铺相当密集,一间挨一间。大规模的街市形成于明清时代即明嘉靖四十年扩大县城,使州县合一,城池向外围延伸。所以如果“朱紫坊”确实是存在的话,估计也因城郭的外扩而置于现在比较靠近城中心的地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汀县镇乡村地名探源

宋神宗年间,我胡氏定居于长汀城西朱紫坊,“朱紫有胡氏自兹始”。繁衍至第十七世志深,志渊,志澐三祖于清乾隆年间由长汀入川。据查阅<<西蜀胡氏增订族谱>>朱紫坊之后历经600余年,胡氏列祖列宗均没有离开过长汀,只是在长汀境内做小范围的迁移,这可以从十七代世祖及家人的埋葬地可以推断出居住地的变迁。早期可以肯定是居住在长汀城关,三祖入川前估计是在长汀城西古城镇的某个乡村居住。由于《族谱》上所载地名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很难考证确定,只能寄希望更多的历史资料被发现或直接到长汀去探访求源。

第三世祖讳坚字达材号紫坊。这位世祖在《族谱》所被记载的是他受朝廷器重,戡剿山寇,而后受到褒奖的事迹。这里涉及到几个地名,首先是紫坊公的号肯定是来源于朱紫坊,就象他的祖父白石公的号来源于白石乡一样。可能他从小就生活在朱紫坊,而后以甲科(进士?)官拜“承议郎”(官品为正六品下-新唐书),在京做官仍不忘记自己的家乡故号紫坊。被授以“漳州路总管中大夫”后(官品为从四品上-同上)负责汀南平叛,不到两年山寇悉平,受到朝廷褒奖。因年事益高就留在家乡,优养里第。高寿九十一岁,当地官员报请朝廷封镒号“忠惠”,葬长汀西郊外邱坑。经查,现长汀县涂坊镇西有邱坑村。由于方位不同,不知是否记载有误,很难确定此邱坑是否为第三世祖晚年居住地。另外,奇怪的是,在《长汀县志》的“进士名表”和“汀籍仕外名表”里并没有查到第三世祖的名单,这不免又引起我们的好奇。《族谱》上记载三世祖是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的进士,而这一年在长汀县志上记载的却是另一位进士:杨方,字子直,长汀县人,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主要官职:弋阳尉、清远簿、武宁丞、宗正寺簿、建昌、吉州、抚州知、广西提刑。这是否意味着第三世祖紫坊公并不是从长汀考出去的进士,所以“进士名表”上才没有他的名单。那他究竟是在哪里参加的乡试和会试?在《族谱》上他的父亲第二世祖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他又是早年就在京(杭州)作官("甫游太学中京榜......以上舍甲科拜承议郎")。这些疑问有待更多资料的发现来解答。

第四世祖讳应佑字顺仲号朱峰娶刘氏妙清合葬西郊外麻园。

第五世祖讳文贵字宝天号白云娶余氏合葬东郊外雀麻坑。

第六世祖讳添祥字恒吉......葬东较场。娶宋朝美女观娘......明洪武诞木斋公,甫三岁而孺人卒.....公感思贤淑终不继娶......(孺人)葬右厢窑上.....。以上世祖所葬地现已不可考。唯有“右厢”地名可在长汀县志查到:“明代已合宋时州城内外23坊。分全县为左厢、右厢、归阳.....等10里,共辖51图。”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里(即现在的镇)图(即现在的乡)村三者的关系为:里辖数图,图辖十村左右。靠近城区的地方称为“厢”,城区中心地区称“坊”,长汀县有左厢里,右厢里。清袭明制,但并图为里,康熙二十五年(1686),编全县为12里,共辖46图;至光绪五年,各里共辖46图,计13坊(其中即有朱紫坊),508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编全县为4个区,辖7个镇,24个乡共323个保。第一区原左厢、右厢、古贵3个里及归阳里属铁张、庵头杰乡。据2001年《福建年鉴》:长汀县为11镇7乡(汀州镇、馆前镇、古城镇...铁长乡、庵杰乡......)可知“右厢”已不复存在,其地理位置当在长汀县城北面或东北方向,距离10-20公里。铁长乡共有4个行政村,庵杰乡有五个。但“孺人”埋葬地名“窑上”至今未能查到,可能是“右厢”所辖某个地名。

第七世祖讳原祖字本宗号木斋......明成祖永乐初年被乡里推荐做官,(举贤才?)授留守司都......居官雅有才望......即将得到提拔重用之时,公却以两个儿子幼小为由加以婉拒(也有可能是因为官场险恶而退避)...力请归田...上司(?)朋友惜其优于才而未能罄其用也.....木斋公在官时就经常修辑宗谱,辞官回家后,请有名望的人作序并付印。公去世后因遭寇乱而“散轶不传”。公葬于“右贵里油罗窝”......娶温仕广女巧娘,寿七十七,葬“本厢上曲”。这里可能有两个印刷错误:1.“右贵里”疑为““古贵里”。明清年代长汀分10-12里:左厢里,右厢里,古贵里,归阳里......古贵里辖村54,在今古城镇一带。胡氏列祖定居长汀古城,大概就从这时候开始的。可惜“油罗窝”在何方位已不可查证。2.“本厢上曲”疑为“右厢上曲”。这是因为第六世祖“孺人”即巧娘的婆婆就是葬在“右厢窑上”,而后世不少列祖也是葬在“右厢窑上”,所以我怀疑“右厢窑上”应是胡氏列祖自“朱紫坊”后的第二个主要居住地。

第八世祖讳灏字清和,其弟显字清扬.....共砥学相交....俱未及强仕而殁.....郡人马中丞驯所为著二贤传......(清和)葬在“右厢茶头坑”,娶张得荣女圆娘......父亲因两个儿子年幼弃官归田,遗憾的是两个儿子也没能做到大官而早逝。(大儿子32岁去世)令人感动的是“孺人”圆娘:苦节抚孤,年登大?......每值舅姑与夫之忌哀毁如故...寿八十三。葬“郑坊伊公店”。由于第八世祖是早逝,并未游离本土,所以也被葬于家乡“右厢”,茶头坑位于何处,待查。而高寿的“孺人”葬地郑坊可在今长汀地图上可以查到,位于长汀县北十公里处。地理位置上与“左厢右厢”相近。

第九世祖讳伦字秉?因有七个儿子,人称“七房公”......昆弟七人如一身....郡人有胡氏七友之称...先葬(右厢)上曲...后迁附古城油罗窝七世祖木齐公墓...娶陈纲女丙娘...葬古城合江口....庶娶张氏葬西山。七房公先是葬在(右厢)上曲温太“孺人”(祖母)处,后又迁至古城油罗窝七世祖木斋公(祖父)墓旁,可能是后代的一次有计划的迁坟。但他父亲八世祖的坟是否同时迁到古城,家谱上未见记载。九世祖有感自己单传(独子)所以娶两房生七个儿子,(女不上谱没有记载,可能子女还不止七个)。正娶丙娘葬在古城合江口,现地名也不存在了,据查到的一张三十年代的地图上标明“合江口”的位置即是现在一个叫“赤迳背”的地方,在另一张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却是“新峰”,在它的东面10公里处即是她高寿的婆婆葬地--郑坊。庶娶张氏葬地西山不知何处。由此可见,从六世祖到九世祖100多年间,生活居住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长汀县的靠近县城的北部地区。至于七世祖木斋公为何会安葬在古城的油罗窝?这个地方会不会就和后代家人居住的几个地方相邻,就不清楚了。

第十世祖讳永洪字致盛,“七房公”第五子。葬窑上。

第十一世祖讳一敬字庄甫......葬窑上。

第十三世祖讳汝伟字念卿......附葬东校场

以上三祖(第十二世祖讳惠无记载)家谱上记载都很简略。葬地均在第六世祖时的地方“右厢窑上”及“东校场”。说明这段时间仍没有离开长汀北面的“右厢”。


长汀古城之迷

第十七世志深,志渊,志澐三祖于清乾隆年间由长汀入川,成为我西蜀郫邑胡氏之始祖。三百多年过去,在川之长汀胡氏后裔已经繁衍至第二十七世,这一支系的族人遍布神州各地。在追思先祖辛劳功德的同时,我们也很想知道当年三祖是从长汀何处动身来川的,也就是说,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三祖在福建长汀的故居究竟在哪里?

从《族谱》上记载的长汀最后几位始祖的生卒年月和葬地我们知道,这个地方应是古城。

第十四世祖讳祖章字养贵,生于明崇祯7年,卒于清康熙46年。葬古城严坑凹背。

第十五世祖讳景殷字阜如,生于清康熙2年,卒于清乾隆4年。葬古城严坑大罗坑口。

第十六世祖讳士鐏字公敬, 生于清康熙34年,娶邓氏......坟俱在福建长汀。

第十七世志深,志渊祖是清乾隆6年间入川的,查谱可知时志深25岁,志渊23岁。在他们入川前两年,其祖父过世埋葬在古城严坑大罗坑口。他们入川后17年,其祖母郑氏才过世。这是我们查到的长汀胡氏始祖的最后一个居住地址。我们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三兄弟一家是和他们的祖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祖父有可能是和他的长子,也就是他们的大伯在一起居住(三兄弟的父亲士鐏是二房)。但也不排除这两种可能性,一是宗族大家庭兄弟并没分家,二是即使分家也在同一乡村居住,这种情况在闽西的一些自然村落是很常见的,往往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两个姓存在。从明末开始列祖及家人都是埋葬在严坑这个事实也可以佐证“严坑大罗坑”极有可能是三世祖入川的出发地点。

问题并没有到此就解决了。因为查遍了历代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古城根本就没有“严坑”这个地名!(《族谱》上是繁体“严”字)

古城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长汀境内西部。东与大同镇相邻,南与四都镇接壤,西北与江西省瑞金市交界。镇域面积236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17个行政村;1.7万余人。明清时期古城属古贵里管辖有54村。民国时期开始设古城乡至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古城乡为红旗公社古城大队。现古城乡人民政府设在古城村,距离长汀县城28公里。查资料得:这17个行政村是中都 古城 井头 元坑 苦竹 长塅 下增 溜下 黄泥坪 青山 梁坑 马头山 南岩 杨梅溪 元口 黄陂 丁黄。由上资料可知并无“严坑”地名。查清朝时期古贵里所辖54村,亦查不到“严坑”所在。

经和网上的长汀古城朋友交流,他们也不知道有“严坑”这个地名。倒是有位朋友提醒我,会不会是“元坑”呢?由于读音相近,也不排除这钟可能性,就是当时编写家谱时,现在的“元坑”在当时就叫“严坑”。这种因读音相近而改变地名名称的情况在长汀也是有的。如“南岩”,以前就叫“南严”,“铁长乡”以前叫“铁张乡”,现在和“严坑”读音相近的只有两个地名“元坑”和“元口”。(有个长汀朋友对我说古城还有个“年坑”,实在是无处可寻。)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革命圣地、红色闽都,是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4个起点县市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这里的村村镇镇都有不少村民为闹革命而牺牲。据查到的一份长汀县各乡村烈士名单可以看到,各村牺牲的烈士大多同姓,所以也可以说该姓在某村是大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元坑”和“元口”两村中烈士的姓氏分布。“元坑”村牺牲42人胡姓6人占七分之一。“元口”村牺牲22人胡姓无,赖姓14人占三分之一说明在“元口”村赖姓是村里大姓。排除胡姓为大姓的可能也就排除现在的“元口”是以前“严坑”的可能性。

在这份宝贵的名单上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四都乡的上湖村烈士名单上牺牲23人胡姓就占了6人(其他姓中程姓占了16人),而这6人中昌字辈就占了四人!(胡昌华胡昌才 胡昌贵 胡昌招)他们牺牲的时间在30年代,从年龄段上来分析,他们极有可能是和我们长汀胡氏有关联的族人(文德昭昌派名),这个上湖村(以古城的元坑村也相邻不远)也极有可能是长汀胡氏某一分支的聚居地。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铁长乡的洋坊村,这里牺牲的8人中胡姓就占6人!还记得铁长乡的前身吗?“右厢”!长汀胡氏列祖自“朱紫坊”后的第二个主要居住地。


非常惭愧的是,尽管我花了不少时间查阅了许多资料,但仍然未能将长汀胡氏的居住地理出一个头绪来。虽然我们现在还未能取得上述村庄胡姓家族的宗亲的证实,但我还是相信离最后揭开三世祖入川出发地点这个疑问的时间已经不远了。至于“严坑”或“元坑”的具体地点和方位,我想有三种办法可以弄清楚:1。尽量找到长汀县详细地图;2。请当地村委会或档案部门给予协助;3。实地考察。下一步我将尽可能地努力去实现查询目的。而就在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更加深了我对《族谱》关于列祖列宗的生平记载的理解。我为宗族先人的高风亮节品德睿智而感动,尤其是对族中“孺人四母”事迹的诵读,更引起我对我亲爱的祖母(客家话念“家家”)的怀念。现将《族谱》所记长汀世祖家人情况制作一张表格,加入生卒年号公元对照及享年葬地,以方便族人阅读。谬误所在,见识于族中长者与智者。


第二十四世裔孙先远谨撰

公元2005年清明于上海
                                    摘自长汀网 www.changting.net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9: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客家地区的胡氏是否和长汀的胡有关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2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胡氏后人,来自广东英德,家里几个自然村都姓胡.是否关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8 1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第二十四世裔孙,我是五华的,我们这里每年农历8.24都会拜祭胡氏五世法旺公.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8 1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胡海氏同一个村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奶奶姓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南宋元初有无以"郎"为名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