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8|回复: 2

侨乡学校梅县松南中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6 0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侨乡学校梅县松南中学
梅县松南中学
梅县松南中学是一所有92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的办学过程曲折而复杂,它的前身为溪南中学。溪南中学创办于1956年秋。溪南中学的前身是溪南公学。
松南的各村庄继承了中原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旧时,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私塾),有些地方因缺少校舍把祠堂作学堂,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190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举国上下主张兴学救国,废除科举考试,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办新学。新学运动在松南蔚然成风,各个村庄都办了初等小学。溪南乡贤张容轩、张耀轩、伍等12位功臣在原“三余斋”的基础上创办了溪南公学,各姓乡贤推举前清秀才卜伟民先生为首任校长。溪南公学办学之初借卜姓的“稀古书屋”及“汉帝宫”(现梅东桥头)作教学点。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元年(1912年)校董会选张作新为校长,择御安围荒地为新校址。建校之初,校董会选张作新、叶新萌等乡贤先后前往南洋募捐资金,获爱国同胞热心资助。得到华侨张容轩、张耀轩兄弟及伍左南先生、丘允成等人的鼎力支持。终使一座巍峨之学府屹立在松江南岸。
溪南公学1949年改名为溪南学校,解放后先后改名为松口区小(当时的松口区的范围即现在的松口镇、松南镇、松东镇),松南乡中心小学。
解放初期,我国正是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国家需要集中大量资金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中去。不可能多办中学,因此未能升学的小学毕业生都纷纷要求读初中。查阅1990年编写的《梅县教育志》资料,20世纪50年代初梅县的小学毕业学生能够读初中的约50% 。政府为解决缺少初中的问题,在松口地区办了梅东中学和溪南中学两间初级中学。
1956溪南学校改名为溪南中学(附设小学)。1957年中学、小学分开在同一个学校上课(楼上是中学,楼下是小学),租借附近民房做师生宿舍。溪南中学第一届招生约200人,首任中学校长李瑞征,附设小学校长黄玉钊。溪南中学的教师是由县内各中学调配,招收附近的学生。1961年在校学生大约500人,3个级12个教学班,教职工30人。1957暑假开始,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在东山中学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1958年春该校有的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落实政策,他们都得到平反,回到了教育部门工作)。                        
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学校停课,中小学师生投入“大闹钢铁”。该校师生曾到丙村白沙坪和松口石子岭挑煤、挑矿石给“土高炉”炼钢铁,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政府实行压缩精简机构下放国家工作人员。1962年溪南中学停办,校址归还小学。该校毕业了4届学生,没有毕业的学生安排到梅东中学就读,教师分流到县内各中学。当时的溪南中学的教学质量高,有的学生考上了东山中学和高级中学两间重点中学。
1964年,国民经济有了好转,刘少奇同志提倡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必须办好半农半(工)读的学校,贯彻教育两腿走路的方针,促进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指示下。根据上级指示,松南公社办了一间农业中学。1964年秋,松南农业中学选址在南下村的“晓晨坑”,租借华侨的房屋“耀安楼”做校舍。办校初期该校有教师9人,职员2人,校长张宜建,由副校长张东木主持学校工作。1964年招生60多人,1965年招生60多人,1966年招学生120多人。农业中学的学制是半工半读。学生勤工俭学,学校办有农场。教材与普通中学不同,缺物理、化学、英语课程。1966年秋至1968年夏, 学生停课搞“文化大革命”。66年冬和 67年春,该学校师生参加大串联有的人到过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当时学校的师生分两派,进行大批判、大辩论、夺权斗争。学校由造反派掌权,校长被造反派指控为“资本主义当权派”进行批斗,到校办农场劳动。1968年10月,64届和65届学生(即老三届)提前毕业,68届(新初一)留校就读。松南农业中学曾迁校4次。因原校址“晓晨坑”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农场基地不理想。1966年秋迁校到大黄村的原“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是村中的一个寺庙改为学校)的校址上课,这年招收学生120人。由于校舍不足,1967年春迁校到小黄村租借华侨的房屋(承庆庄)上课。后来因交通不便及安全等诸多原因,1968年秋再迁校到南下(梅东桥)附近的“干才楼”。1968年秋,松南农业中学招学生120 人,连同留校学生约 200 人,有教师7人,职员1人。
1969年春,松南农业中学改名为松南中学,同年秋招生2个班。1969年, 梅东中学(在铜琶村塔下潭)的校舍卖给讪头专区造船厂。因为松南有学生在梅东中学读书,松南中学分得2万元人民币。学校将这2万元人民币买下了华侨张容轩的房屋(称“大张屋”) 。1970年,迁校到南下大张屋。
1970年,为了执行上级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村)的部署,当时的蓬辣、大黄 等大部分小学都办附设初中班。1970年秋松南中学办高中,第一届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约100人,其中有30多人是由梅东中学转学的松南籍学生,同时还有2个高中班教师随学生一起到松南中学任教。
1970秋——1980年秋,松南中学是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的完全中学。这个时期的教科书:除了保留了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外。 初中高中删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图画等科,改上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和毛泽东思想课程。1974和1975年全县各中学开展 “批林批孔” 所谓“基本路线教育”,“学大寨”活动,组织师生下乡开山造田,要求学校按“大寨式”精神办学。因为劳动过多影响教学,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恢复高考后的几年间。有些学生该校毕业的学生以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自学和补课考上了大学、中专学校;有的人现任市、县领导,有人是成功的企业家。
1978年7月,松南中学与松南镇中心小学对换校舍。松南中学搬到原溪南中学校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开始,农村实行9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压缩高中。1979年松南中学校是梅县(包现今的梅江区)22间完全中学之一。
1979年松南各小学(附中班)停办。1980年秋松南中学的高中停办,没毕业的高中学生安排到松口中学就读。
1980年秋起,松南中学是一间初级中学。1983年又应侨胞和乡贤的倡议,经上级批准,恢复为溪南中学。1989年溪南中学有学生644人,教职工51人。
随着形势的发展,校址的局限,松南中学的全体师生殷切地期望建一所新校,松南镇政府对建新校很重视,并把它列入议事日程。松南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为筹备建校而操劳,叶少棠校长秉承先贤遗风,为筹集建校资金四处奔走,前往香港、南洋等地向海外侨胞募捐。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各界人士的鼎力资助下。松南中学新校址,选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离老校约1公里的俊头村乌石岗。1992年冬动工,1994年夏竣工。同年秋,松南中学的师生喜迁新校,原校址给松南镇中心小学。学生读书难的现状得到解决。
新建的松南中学,华侨和乡贤捐资了近万元人民币。先后建起了秋云科学馆、通珠办公大楼、广皆图书馆、风英纪念大楼、彬芳大礼堂、通南纪念大楼、叶钢书校门、学琳教学楼等教学设施。昔日乌石岗,满山荆棘丛生,一片荒凉,而今的松南中学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电脑室、语音室、理化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一座校舍新、教学设施新、教学仪器齐备,师资达标的质量较好的学校。   
1999—2001年该校曾办过职业高中班,2000年秋有教职工 89人,学生1254人。其中初中学生1154人,高一班50人,高二班50人(该校的职业高班与梅县第一职业中学联办,高三学生在梅县第一职业中学就读)。  
现在松南中学是一间学生有998人,教职工 73人的农村初级学校。
松南中学悠悠92年(1912——2004年),桃李遍天下,芬芳播五洲,为恢宏先贤之志,发展桑梓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振兴中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写作资料
1、查阅1990出版《梅县教育志》94面、111面、125面、137面、138面
2、查阅《梅县文史》资料第15集8面、9面、30面、31面
3、参考2003年编写的《梅县松南中心小学(松口溪南学校校史)》
4、参考由杨顺丰老师1996年撰写的《教育领域上的新星,发展中的学校——梅县松南中学》(松南镇政府干部叶传宏提供资料)
5、采访叶富海(原松南农业中学教导主任)古荣华(原松南农业中学教师)
6、李汉良(原松南中学校长)
7、采访李万锋(松南中学1970——1997年曾松南中学任教)
8、采访原梅州市人大秘书长、梅州市地方志学会会长 黄钰钊副研究员(黄钰钊1956——1958年
   曾在松南中心小学任校长)
9、附原国立华侨第二师范学校、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松南农业中学、松南中学老校址及的照片
注:在撰写松南中学校史时文中提到“梅县松南中学是一所有92周年历史的学校”,有人提出质疑。据《梅县教育志》111面中记述:溪南中学的前身是溪南公学,溪南公学创办于1912年。溪南公学的创办时间是以校董会选张作新为校长,择御安围荒地建新校址的时间算起。首任校长卜伟民是何时任校长的?因为收集资料困难,无可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3 21: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妈是那里毕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提供溪南中学的照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1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