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43|回复: 9

王力--广西博白县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和翻译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7 17: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含原城厢镇)新仲村岐山坡人。1914年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1924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1927年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即赴法国留学,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并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9月18日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王力教授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广的研究,成绩卓著。擅长诗文、翻译,悉心培育学生,奖掖后学,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王力教授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和翻译家,他毕生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不少鸿篇巨著被译为美、英、法、日、俄等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基础课教科书,成为举世瞩目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
    王力教授的主要专著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其重要论著编入《王力文集》。

[ Last edited by xkfzy on 2005-4-7 at 17:5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00: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王力是地佬人,即博白粤方言系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00: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一代宗师——王力(2004-4-4 16:55)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5%C1%A6%2B#NO.59522

找到一个王力是客家人的证据!!!(2004-10-4 17:23)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2B%CD%F5%C1%A6%2B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4-8 at 00:3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15: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白很多客家人以前都讲地老话,   但现在都讲客家话了.  可能刚到博白时为了很好的溶入该地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0 17: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博白人开设的客家网站,王力是否客家人的帖子:
http://www.kjwhsky.net/bbs/viewt ... =%E7%8E%8B%E5%8A%9B

站长本身是双重客家身份认同,也即既认同客家也认同地佬(两种话都会说)。这个网站的一些网友的民系认同是多重的。

调查网友对客家身份的认同
http://www.kjwhsky.net/bbs/viewt ... =%E8%AE%A4%E5%90%8C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8: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 1999年第3期221-226页(1999年8月24日出版于北京)
博白地佬话双声叠韵连绵词
王小萃
                                          壹
    博白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和广东省廉江地区毗邻,滨临北部湾。博白的地佬话属于粤语方言,颇有特色。先祖父留学法国的博士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当是最早研究这一方言的论著,可惜用法文写成,至今没有译成汉语;先父也曾拟踵先祖之后对自己的母语作些探究,更遗憾的是,他仅仅留下上百个双声叠韵词的记音材料,就溢然离我们而去。近日翻阅父亲所记,似乎感觉到他那热爱桑梓的心仍在博动。于是决定以父亲的记音材料为基础,校核增删,补充句例,再参照方言调查字表整理出音系,组织成文。一来借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二来也为家乡方言的研究尽一分绵力。


从上面王力后人的叙述来看,王家自认是讲地佬话的,以地佬话为母语。除非王家存在着双民系认同(既认同客家也认同地佬),否则难于认为王家是客家人。

[ 本帖最后由 火德 于 2007-9-27 18:4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23: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世界》 20130708 客家足迹行(71)博白:客家重县 技艺双绝http://news.cntv.cn/2013/07/08/VIDE1373264761870408.shtml
金圭塘王氏家族祭祖,使用客家话,王力出自这个家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23: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3-7-11 23:28 编辑

具体的某个人是否客家人,与这个家族是否客家人(为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我本人是客家人,家族基本上讲客家话。但是不少人改讲粤语,连续两代人。

王力祖籍上杭,明代其祖先迁来广西博白,可以说王力的祖先是客家人,家族大部分还是客家人,讲客家话,这点不用怀疑。
问题在于王力及其子、孙是否客家人?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6 22: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城客 于 2014-9-26 22:26 编辑
hd136302 发表于 2013-7-11 23:26
具体的某个人是否客家人,与这个家族是否客家人(为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我本人是客家人,家族基 ...


最后还是我们客家人,对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5 08: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hd136302 发表于 2013-7-11 23:26
具体的某个人是否客家人,与这个家族是否客家人(为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我本人是客家人,家族基 ...

王力祖籍上杭,明代其祖先迁来广西博白,可以说王力的祖先是客家人,家族大部分还是客家人,讲客家话

上杭来是元代或明初不符合其他大多数族谱说上杭来的时间段多为 明朝成化瑶乱后,这点不止博白周边 韶关也有这样的说法(英德县志:明初 地无人,至成化年间居民皆自闽之上杭来立籍),而且他们家族说  上杭到海南,再到博白。应该后期随大流跟着后来者写的上杭来
博白,王氏之族,分闽、赣二系,皆于明代迁来,闽系迁桂较早。始迁者为王茂显。祖籍福建省汀州。明初,因“宦游琼海”,致仕后归里,“路经白州,慕形胜,遂家焉”。先居王村,旋徙居略塘。子宥余、海余、象余①朱德华:《博邑略圹王氏祖谱》。2 公元1625 年创修家谱序 根据现存博白王氏谱牒史料,最古老的史料是三百九十年前的公元1625年(明朝天启五年,乙丑)举人王道大创修谱的序言
该序言表述:“按古老所传,则以我先世家闽汀州瓦子巷,不知何许代,宦游琼海锦还,路经白州,见地肥美,胥宇于兹、其故里土名王村。其世远其迹湮,其流风遗韵不在载籍,余不敢强缀而书。” 3 依据博白县径口连发塘王氏旧族谱记载,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始祖王垂贤【追号圣才】,原籍为福建省汀州府瓦子巷人【汀州(今长汀县)南宋时期设府,瓦子巷即今福建上杭县】,属太原世系, “太始祖实系宗流闽汀,而支派则居于瓦子巷” ,于元中宦游琼海,锦旋还乡途经白州【今博白】,见风俗淳厚,地方肥美,遂择“王村” 【今博白镇九龙麦思村后耕地】居住,从此为我一世祖垂贤公、二世祖恢宗公,三世祖龙庄公的历代旧居。龙庄公后,四世祖茂玮【追号文祥】、茂显【追号文谟】分两房;于明初,茂玮、茂显分别迁居盐馆、略塘,方开籍立户,创基立业。茂玮公【文祥】这支,现已发展到32代【已包括王村三代】,后裔分布于广西博白、玉林、浦北、宁明和香港等地,现有后裔1万人左右。
     茂显公【文谟】这支,居住“略塘”,枝繁叶茂,嗣孙众多,后称“博白略塘王氏”;又因后裔曾建“博白三多祠”又称“三多祠王氏”。到清代康熙年间,茂显公第十代孙“王道衢”自公元1648年起,历经十年艰苦,于1657年又建成远近闻名的博白“金圭塘【堂】”王氏宗祠。茂显公后裔现已发展到36代【未包括王村三代】,后裔分居于博白各乡镇,以及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合浦县,贵港市,浦北县,田林县,钦州市,灵山县,防城港市,宾阳县,思乐县,宁明县,上思州(上思县),下思州,尚流 ,武鸣县等各县市和广东省,海南省, 港澳台、越南等周边各地,现有后裔20万,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综合...垂贤公的先祖应是在元朝中期已经居住博白   以上比较过早 自 福建-海南 说明其上杭来真实性存疑,考虑到博白曾经记载有闽语言漳州话,或许其前面几代是闽语人。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印的《博白县志·礼俗篇》载:"博邑土音有三:地老话(博白话)是唐宋前遂居此;新民话(涯话)在有明间多自江浙来,故声音与江浙相近;漳洲话自闽省来王力教授就县志方音条来信曾云:"据我所知,现在博白没有漳州话。清道光时代博白是否有漳州话,不得而知。博邑土音者有三,似乎可信。但它说新民话在有明间多自江浙来,不可靠。我认为,新民话应该就是客家话,多自福建汀州来,或者从广东嘉应州来。"
根据王氏族谱各个分支在博白的分布地区以县北为主,以及作为博白人对他们的了解他们从福建来使用 地佬话作母语 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不是说上杭来就是祖语 客家话的。 你说 他们 家族大部分还是客家人,讲客家话 , 这是本末倒置的,他们是少部分现在说新民话 客家话作母语是迁居到南部区后改的(再怎么说也是被明中后期来的人同化的)(日常交流使用客家话不是做母语的更不算)。另外上面也有王力亲笔书信还需要讨论 新民话{应该}是客家话的时候,就表明王力绝无客家认同。
69560820f87e3cbadd90cec85986f59.jpg
8dd2eec1ab509f191a6f92cb906520d.jpg
232e7303b937f15e4489960ab6bbf19.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6-19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