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6|回复: 1

旅游商品:梅州旅游之“軟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31 16: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sina.com.hk/cgi-bin/ ... 952880&ct=china

(2005-03-18 17:35:00)
  
       梅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旅游景觀異常丰富,然而多年來令游客遺憾的是,這里缺少與之匹配的本土旅游商品,特別是有檔次、有客家文化內涵的旅游工藝品仍然顯得“蒼白”,這也成為我市旅游業的一個“軟肋”。今年春節黃金周,我市游客人均消費僅100元左右,旅游商品營業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例很低。作為我市旅游產業“吃、住、行、游、娛、購”諸要素當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旅游商品開發的現狀令人關注。

  旅游商品包括工藝紀念品、土特產和與旅游有關的食品、用品等。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旅游購物收入占旅游業總收入的比例一般在40%到60%,在我國,這個比例大約在20%左右。去年我市旅游總收入28.36億元,如果按20%的比例計算,我市每年旅游商品市場總額可達5.6億元左右,再假定這些商品有一半以上是本地產生,那么給梅州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將是驚人的。但遺憾的是,這仍然是梅州旅游業界人士的良好愿望。

  景區與商店:客家“特色貨”稀少

  來梅旅客大都有這樣的感受:我市旅游景區售賣的旅游商品相當之少,而且“大路貨”多,具有客家文化內涵的“特色貨”太少。游客常常空手而回,這對旅游區來說也是重大財源流失。

  “梅州為什么沒有表現其獨特客家風情的旅游工藝品?”上個月,一個香港旅游團的楊女士夫婦在游覽了梅州不少景點后,到處尋找能夠代表客家文化的紀念品,結果她很失望。她向記者坦言,一趟歐洲7日之旅,單購物就花去她好几萬元,而梅州之旅她在購物上總共花去不到500元,因為除了買點梅菜干、柚皮糖等價格低廉的土特產外,實在沒有什么好買了。“梅州的客家民俗風情和綠色生態環境都是一流的,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旅游商品帶回去給家人朋友,真可惜啊!”

  楊女士的話不無道理,記者近來走訪一些景區時也深有“同感”。在千佛塔、靈光寺等景區的道路兩旁,可看見一些旅游商品攤檔或小店,佛珠、檀香鐲、笑羅漢……商品種類繁多,但大多是全國各地景區商店都可看見的熟悉“面孔”。來來往往的游客,駐足購物的很少。在雁南飛度假村,雖然有土特產專柜,也有高檔茶具、根雕作品等旅游商品,但真正能反映客家民俗風情的特色旅游商品還是不多見。

  一位旅游局干部對記者說:“一件旅游商品在外地能買到,在梅州也能買到,那就不算真正的旅游商品。”真正的旅游商品要與景區關聯密切,地域性、獨家性、不可復制性尤強。省旅游界一位專家曾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布魯塞爾一條不足300米的小街,主要賣當地特色的“小尿人”旅游紀念品,每年的收入是7000萬歐元,國內很多景區有不少購物一條街,但經營效果卻是天壤之別。可見,梅州在發展旅游商品時是否也應著重考慮特色在哪里?

  研發與生產:呼喚時代感和本土內涵

  融入客家文化的“靈魂”并賦予時代氣息的旅游商品能否開發出來?記者在采訪中驚喜地發現,近年來我市在這方面的空白正開始被一點點地填補。

  在梅江區體育局模型教練李光強家中,記者看到一個剛剛制成的客家圍龍屋微縮模型。這個模型采用水晶底座和高檔塑料等原材料,經過電腦雕刻和復雜模具制作出來,以梅縣白宮圍龍屋棣華居為原型,按比例縮小。據作者介紹,他的這一作品從作為2000年梅州客家民居國際學朮研討會紀念品的第一稿開始,几經修改,才制成現在的這座圍龍屋模型。談起創作和投資圍龍屋模型,李光強卻顯得有些無奈。當初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腔熱情投入到這項事業中,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先后投資六七萬元,并獲得了“中旅杯”廣東省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最佳設計獎”和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但由于缺乏資金運作和市場推介,今天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記者了解到,除了在雁南飛度假村、萬秋樓客家民居酒店等地設有銷售點外,這個圍龍屋模型在偌大的梅州仍難覓身影。

  在華僑城金大陽禮品公司,記者看到了用合金材料、水晶、高分子樹脂等做成的客家旅游紀念品,如梅縣八景盤、客家新娘轎、梅縣金柚、客家風車、雁南飛標志石等,但據公司王經理介紹,前來購買的外地游客比較少。在江北灣水塘的一間陶吧里,店主羅先生與其妻子憑著學習美朮設計專業背景,目前已創作出一套頗具客家風情的陶瓷工藝品。如客家石磨造型的煙灰缸、客家土樓造型的牙簽筒、線裝書造型的“客史”、黃遵憲人境廬模型等。這些工藝品融入了客家風情和鄉土氣息,加上設計精妙、體積不大,并具有一些實用價值,正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

  從旅游土特產的開發銷售來看,情況要比旅游工藝品略好一些。在梅城喜多多超市、江南彬芳大道客都特產專賣店和梅州各旅游景區都設有客家特產銷售點,品種有糖餅類、草藥保健品類、湯料配菜類、茶煙酒類、特色果品類以及鹽雞等客家名食類產品。據銷售人員介紹,每到節假日,土特產就會比較暢銷,但平日的銷售則顯得有些冷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我市旅游商品的開發和銷售在近年來取得了一些發展,但尚處于初級階段。首先是旅游商品的開發缺乏統籌規划和宏觀指導,既沒有專門的科研與開發隊伍,又沒有健全的行業管理機構,旅游商品開發仍處于小作坊式的狀態﹔其次是旅游商品未形成產品系列,缺少向外宣傳促銷的拳頭產品﹔再次是旅游商品工藝水平低,很多產品不完全符合“旅游商品”的特性,由于無包裝或包裝簡陋,降低了旅游商品本身的檔次。總而言之,在梅州的旅游商品市場上,真正具有客家本土特色又兼有時代氣息的旅游商品仍少之又少,更談不上成功走俏市場和創造丰厚利潤。

  推介與營銷:讓旅游商品成為“搖錢樹”

  無可否認,近年來我市旅游商品的開發取得進展,但設計與市場脫節、生產與銷售脫節正阻礙著我市旅游商品從小產品向大產業發展。如客家圍龍屋模型等工藝品雖然開發出來,但由于資金短缺,無法對其進一步改進,更難于推向市場。

  旅游商品如何才能成功走向市場?旅游專業人士認為,一是要正確地進行市場定位,針對不同的游客消費需求,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比如,外國人和華僑偏愛購買各種旅游工藝品,港澳同胞則喜歡食品及茶葉,而台灣同胞喜歡中成藥、保健品等。二是應以深厚的文化背景為依托。文化淵源是旅游商品的生命力所在,應將我市旅游商品融入山文化、水文化、根文化、茶文化、客家文化之中。三是旅游商品必須重視外觀設計,做到既具有藝朮性,又方便攜帶。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旅游商品的促銷,提高旅游者現場購買力。五是要建立旅游商品銷售系統。在銷售網點的空間布局上,要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并通過設置旅游商品購物街等以形成規模效應。此外,還要加強市場管理,使旅游商品在價格、服務質量等方面制定統一的行業標准,以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旅游商品才能成為我市旅游業提高實際收益的一棵“搖錢樹”。(李錦讓 肖根平) 來源:梅州日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