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4|回复: 0

【转帖】百岁人瑞寿诞五世同堂共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9 0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岁人瑞寿诞五世同堂共庆  


   
2005年03月28日  04:57    深圳商报
  


老奶奶每天读书看报认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记得全家人生日

百岁人瑞寿诞五世同堂共庆


    鸡、鸭、鹅、鱼摆满桌,数十名自称“老掉牙”的老人赶来给“掉光牙”百岁老婆婆祝寿。昨天中午,龙岗区土洋社区江舜琴老婆婆度过了如同家乡一样热闹的第100个生日。

乡亲包车祝寿

    1999年,94岁高寿的江婆婆从广东紫金移居深圳土洋村。

    昨天上午,江老婆婆居住的三层小楼里里外外都是人,到处贴着大红对联、大红的“寿”字,老寿星江婆婆笑着接受儿孙们的祝福,喜滋滋地看着亲友们忙里忙外张罗着宴席。

    亲人们从老家包了两辆豪华客车和一辆面包车,专程来祝寿。老人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和重孙、重孙女都从中山、香港、紫金等各处赶到土洋村。

客家菜摆满地

    老人现在五世同堂,家族宗亲有200多口人。为了还原客家民俗的原汁原味,儿孙们从百里外的家乡请来地道的客家菜厨师,连宴席的材料都是从紫金县运到深圳。

    几位紫金厨师从前天中午就开始准备宴席,各种各样的食材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光是鸡就有五六十只,鱼三十多条,青菜好几筐,不少是亲友提来的。厨师在屋外架起六个大灶,蒸的、煮的、炒的、炸的,忙得不亦乐乎。

嫁妆带着奖牌

    江舜琴老人告诉记者,她5岁开始,就在一个传教士办的学堂里上学,因为当地没有女子学校,只上到小学毕业。80年前她嫁入刘家时,嫁妆里就有参加学校运动会时获得的奖牌,还是当年的“县官”亲自颁发呢!

    老人大儿子刘月楼说,全国解放初,妈妈在村里宣传解放妇女思想,被推举为村妇女主任,主要工作是慰问参加抗美援朝的军属。

每天坚持洗澡

    老人的孙子说,10年前奶奶自己在老家喂鸡、提水,无所不能。1997年,她被自己养的大黄狗撞倒在地闪坏了腰,平时爱干的家务活干不了了,天天读书看报看电视。

    江舜琴的孙媳妇告诉记者,老人的生活起居十分有规律,讲卫生,常洗手,爱干净,无论天气怎样,坚持每天洗澡,每晚8时半睡觉,早上7时半起床。饮食上冷热酸甜、腥荤斋素,除不吃牛肉和牛奶类食品外,基本上不挑食,从来不吃不新鲜的东西。好喝酒但不过量,每天必喝一杯自酿的客家糯米酒。

对联亲自批准

    老人的大孙子说,奶奶十分注重后辈的教育问题,经常耳提面命,嘱咐他们不可荒废学业,要好好读书,还不允许家里的大人打小孩,说那“根本就不是教育的方法”。仅上过几年“洋学堂”的老人,大儿子刘月楼1959年于广州华南师院大学毕业,如今家里出了5个大学生。

    除了耳背、腿脚不便之外,眼不花、脑筋灵活、记性好,家里每个人的生日老人都记得。一位老得只剩一颗牙齿的亲人来了,她拉着老姐妹的手说:“你今年88岁了吧!”老人每天看报纸不戴眼镜,连国家领导人换届等大事都了解。春节家里贴对联,儿孙们必须把拟好的词句先给老人看,有不对仗、不工整的话,老人要亲自修改后才可以张贴。昨天贴的对联,也是老人亲自过目。上联:庆百年华诞,下联:贺四世同堂。横批是:福寿双全。所谓四世,是因为女儿那一家的第五代外孙,按客家习俗不算数。(报料人刘先生获报料奖100元)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江晓蚕王叶林实习生曹慧仪






来自:http://www.sznews.com/szsb/20050328/ca1512431.htm

[ Last edited by alpchow on 2005-3-29 at 01:4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0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