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0|回复: 0

论以自我祖源为本的客家精神, 作者 龚永年、汪梅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9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以自我祖源为本的客家精神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212&index=172&
龚永年 汪梅田








  一般来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血缘组织四大要素为其标志。自明代在客家地区普遍形成了共同扶持、紧密协作的家族制度后,直到今天,客家人依然保持这一传统。客家人不仅是由每一个家庭单元的血缘关系联系着,而且还有一种基于血缘之上的、更为广泛的整个客家群体的情感联系。对一个客家人来讲,他首先是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姓氏家族,其次才是该姓氏家族内某一个特定的个体家庭。客家人的家族制度长期以来之所以有着深厚的凝聚力,之所以能历数百年而不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客家人以自我祖源为本,又善于同新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才使其源自中原的古老文化传统和习俗得以继续保持和发展。
  客家宗法制度除了封建性的一面,也有其民主性的一面。例如由家族所掌握的土地和住宅,在扣除“祭田”、祖祠等公用部分之外,再由家族长老分配给各个家庭。作为一族之长,客家家族的首领(客家人称作“父兄”)一般都不是世袭的,而是由族人推选的。推选的标准大致是在同一家族内辈分较高、德高望重、文武兼备、为人公道者。在他们的主持下,各个姓氏家族在将土地和住宅分配给各个家庭时,一般都比较公平。
  当南迁后的客家人在新的定居地生活若干代之后,各个家庭的人口不断增加,整个家族的人口更是日益膨胀。当家族原有的土地和住宅已无法容纳已有的人口规模时,就必须到与家族相邻的地区再去选择一个新的聚居地;如果临近地区没有合适发展的聚居地,他们将会开始又一次长途迁徙。日久天长,由原家族分化出来的新的家族又应运而生了。在连城璧洲村林氏家族的总祠——林氏大宗祠里,就有一幅对联:“自河南固始到福建,从闽侯甘蔗来璧洲”,扼要地说明了林氏祖先南迁的旅程。客家人的聚居地就这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分布地也越来越广。
  数百年来,客家人通过各种祖规祖训、风俗习惯、续修族谱、民俗活动、教育活动,长辈言传身教,晚辈耳濡目染,使宗族的认同心理由此不断得到强化。例如在福建连城客家聚居地培田村,家家的天井前都有一个供桌,上面端正地摆放着香炉,插着线香;厅堂正中高挂着祖先端庄肃穆的遗像。特别是到了春节、元宵节,祠堂里高悬祖像,摆满佳肴鲜果,合族聚祭,颂祖功德。不少宗族利用这个时机,召集全族男女老幼,请长辈讲祖德,宣读家训或族规等,以激励后辈忠以报国,孝以持家,睦邻族内,耀祖光宗。客家人还十分重视教育,崇文尚武,提倡文武兼修。如连城璧洲巍峨雄伟的文昌阁,系清康熙年间当地十位科举场中失意的秀才、童生各自捐资100两白银作为基金所建,成为以后历代培养人才的摇篮,原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少年时也曾在此读过书。又如璧洲林氏大宗祠,除了族人祭祀和议事外,平时就作为习武的场所,人们在此舞狮教拳学武艺。而明清时期连城培田村的书院、武馆之多(平均十户一所),更是堪称全国之最。该村还有二处特殊的建筑——容膝居与修竹楼,容膝居是专门对妇女进行道德、礼仪、文化、婚育教育的场所,修竹楼则是对妇女进行技艺传授与交流的场所。
  客家各族姓都有一整套规范族众立身行事的法规制度,其中不乏健康积极的条款。如江西寻邬留车《陈氏族谱》内记有家训十则:1忠君爱国;2孝敬父母;3友爱兄弟;4夫妻和顺;5敦宗睦族;6尊师重道;7和睦乡里;8各安正业;9勤俭持家;10闺门整肃。此外还有家禁八条:1叛逆大敌;2忤逆不孝;3奸淫邪盗;4逞凶打架;5赌博酗酒;6扛哆词讼:7游手好闲;8妇女行窃。福建清流县客家长校村族规也分为十三大类,即:谱牒、祖协、孝道、邪淫、敬老、名分、名器、礼教、勤业、孝友、兴讼、贼盗、丧事。“皆族众合议,非个人私言”,凡族人均须恪守。连城璧洲的本宗家庙正厅内,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父亲未回迟过节,兄弟分居让家财”,横披“孝悌流芳”。
  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客家人,因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地关系,具有强烈固地安土重迁的习性。但是,一方面受到他们先人辗转南下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基于大本营地区山多地少的现实生存环境的制约,他们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外作大规模的迁移。因此,客家人在总体的文化心态上,往往又具有较多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反映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之中,一方面是表现出对本土的强烈依附和深深眷念,另一方面又是“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具有豁达、超脱与大度的胸怀。客家人迁入闽西、赣南,不是单纯地传播中原文化,而是把自己在迁徙途中克服磨难所锻炼出来的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加进原有文化传统中,从而形成耕读传家、朴实无华、坚忍不拔而又剽悍勇武、敢于反抗的性格与精神风尚。





  客家人“敬神不如祭祖”的思想,大约产生于当年客家先祖为避战祸而长途逃亡、辗转南迁的路上和初到定居地之后。遥望中原祖地归不得,最初的客家人只能在新的居住地建祠祭拜,怀念先祖;为缅怀先祖千万里跋涉以及定居后的创业艰辛,其后人又代代相沿,重视祭祖,祈望先祖荫庇后世子孙,同时也通过祭祖以凝聚全族子孙的向心力。因此崇敬先祖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村村家家对祖先无不虔诚崇敬。客家人的种种祭祖活动.充分体现了以自我祖原为本的客家传统。
  客家聚居地都建有祖祠(亦称祖庙、宗祠),较大规模的家族往往还不止一个祖祠。如清流客家长校村宗祠便分为总祠、支祠、房祠。总祠称“李氏大宗庙”,为殿堂式建筑,祀始祖伍郎暨邹公福主,左为仁德祠,右为关帝庙,前列歌台骖亭,是全族议事中心。支祠为李氏四大房子孙为各自先祖所建,分别是二五公祠、子俊公祠、念一公祠、念六公祠。房祠为各房子孙为先祖所建,主要有祖智公祠、宗贤公祠、怀宝公祠、熙春公祠、景宗公祠等。连城培田村至今还存有30余座祖祠,其数量之多(平均五户一座),建筑之精,也堪称全国之最。居住在土楼内的家族,其祖祠一般都设在土楼建筑之内。居住在一般村落里的家族,每家都供有祖宗神龛,其祖庙一般也都设在村内的中心地区。客家人的家族祭祀,与其他地方不尽相同,除除夕这一中国民间普遍的祭俗外,客家人每一天在自家大厅都燃香祭祖,在一年的其他时节还各有所祭。如春祭在清明前后,秋祭在农历八月初一日前后。通过祭祀,来沟通族人血亲之情,巩固族人之间的和睦团结。
  客家祭祖仪式十分隆重。如清流客家之乡进士乡祭祖仪式主要有立神牌、挂祖像、饮清明酒等。立神牌是除夕到春节期间族人在宗祠和分祠祭祀祖先牌位(黑底金字,按辈分顺序摆放在神坛上),摆设三牲供品,焚香点烛供奉。挂祖像时间是从腊月二十五至翌年正月十六日,腊月二十五清晨把悬挂在众厅或家堂屏风上端的祖像卷开放下,焚香烛设祭品供奉。除夕日以家族为单位(指三代以内的家庭体系)先到宗祠祭祀神主牌,然后到众厅,最后到家堂祭祀祖像。从这天开始在祖像前点岁火,吃完除夕团圆饭后,子孙们在家堂或厅堂祖像前进祭,然后围着横排的两张方桌,喝着自酿的老酒,佐以花生、炒黄豆等年货,欢聚守岁,祈求先祖赐福。一直到元宵,子孙们每天早晚都要到祖像前焚香点烛,诚心供奉。此外,清明节祭祖挂祖像要在祖像两侧贴对联,最特别的是还要“洒花”,即杀雄鸡时将少量牲血洒在祖像上。之后摆酒席喝祭祖酒。新郎新娘结婚拜堂时厅堂祖像也是必不可少的,女子出嫁时要在祖像前摆酒,男方接亲者要在女方祖像前设案致祭。新婚拜堂时有“一拜天地,二拜祖公,三拜父母”的习俗,与多数汉族地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略有不同。清明祭宗祠仪式最为隆重:正午祭祀仪式开始,锣鼓音乐齐奏,鞭炮铳声不绝,由二位族辈最大、年岁最高、福禄寿喜俱全者主祭,四人唱祭,其余裔孙按族辈大小排在宗祠正厅下方,捧香陪祭。主祭者须对祖宗牌三跪九叩,三上香三献礼,陪祭裔孙跟着叩首跪拜。然后读祭文,之后再三跪九叩,三上香三献礼,方焚烧祭文宣布典毕。下午耆老、“斯文”在宗祠饮清明酒,晚上族人在宗祠“闹十番”,共沐祖恩,热闹非凡。
  又如连城培田村祖族规规定,新正二日拜图祭祖,行三献礼大祭。祭祖礼物需全猪、全羊、全套鼓乐,全族裔亲按辈数大小排班,执事、司祭职责分明。首先晨刻鼓乐,请图张挂,开箱站牒,省牲帛祝,诸等齐备,点烛焚香,更衣排班,通亚赞揖。之后发初鼓、二鼓、三鼓,奏乐。献毛血迎神,行三叩九拜,三次献牲、汤、果品,三次赞唱叩拜。继而众嗣裔各一跪四叩,举爵三酬,饮福受之。然后撤馔、送神,行二跪天叩礼。最后捧祝敬帛,望燎礼毕,更衣收图,鼓乐送图。为使祭百拜有序,各房祭拜统一安排时间,从除夕一直安排到正月十五。另有春(三月)、秋(八月)两次扫墓,仪式同样极为隆重。如清明祭拜开基祖八四郎公,经费由祖田租谷银钱支付,族长、理事事先准备好鼓乐、供品,徙外宗裔选派长辈做代表,培田、升星、前进、紫林、五寨吴氏后裔凡男丁能行走者都要参与祭拜祖祠,到坟地扫墓。培田、升星按年轮值。孩童晚辈,扫墓后当场散发祭墓粑。两年新童生还要出资宴请全体绅耄与老童生。
  与其他地区相比,客家人家族祭祀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祭礼上。按照古代的祭礼,一般汉族祭祀的祖先多为“五服”之内的先祖,即由己辈上推四代——父辈、祖辈、曾祖辈、高祖辈,由己下推也是四代——子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而不少客家人的家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并不局限于所谓的“五服”,而是把祭祀的对象一直上溯到始祖——最早由北方迁入大本营地区的那一代祖先。如清流县长校村每年春分日祭祀始祖大郎公(又名伍郎公),族人视为神明,格外崇敬。同治《兴国县志》记载:“兴邑重追远,聚族而居都必建祠堂,祀始迁祖及支祖……又所祭多高曾以上,而祖父之祭,每以无公产故不举行。揆之古者庙祧由近及远之义,未能悉合也”。客家人家族祭祀中的这种“由远及近”的祭法,显然与其长期的迁移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妇女也参与宗祠祭祀则是客家地区的又一特色。这说明了客家妇女在宗族中的地位。她们和男人一样参加繁重的农耕劳作,同时还肩负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重任,因此在宗族中受到应有的敬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客家人祭祖不只是敬自己家祖先,也不忘祭祀当年率河南子弟兵开闽奠立基业的闽王王审知。在客家聚居地,多有祀奉闽王的庙宇,如连城各地的珞瑚庙、永兴庙,祀奉的便是被尊称为“各府公太”的闽王王审知。传说明朝初年河源里十三乡轮流祀奉“公太”,规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送“公太”回马埔珞瑚庙,初四日迎奉“公太”进村。而席湖营、厦庄、璧洲因路程较远,难以及时赶到赴会,于是明朝中叶这三地群众就分出香火各自建庙祭祀。随着时间推移,各地祭祀闽王的仪式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带有很大娱乐成分的民俗活动,如连城璧洲永兴庙每逢农历二月初一、初二两天庙会,广大群众从初一清早洗盥后就提着大阉鸡和香烛纸炮,前往庙里焚香点烛、割鸡献红花,也有的献三牲(鱼、肉、鸡),还有几户人家合买一头毛猪抬到庙里顶礼膜拜。早饭后,男人们集合锣鼓、十番乐队、舞狮队、三角大彩旗、花台、神铳,抬着神像、香案等,排成长队,由庙坪出发,从村头游到村尾。沿路各家摆设香案食品焚香点烛烧纸放炮,以示诚敬。庙会期间还请来地方剧团演戏助兴,晚上游龙、游船灯、游龙灯。一连二日全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乐声不绝,各地亲属朋友都借此机会探亲访友喝酒娱乐,喜庆非凡。中原古老的这些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也由此遗传下来,并与闽地原有民间娱乐形式相融合。





  客家以祖源为本的传统,造就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和民俗民风。
  在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作用下,客家人在现实生活中,事事处处与祖先有着密切的联系。家族的堂号、祖宅、宗祠、祭礼、谱牒、族规、习俗,无不提醒着现实中的客家人不忘先人,不忘传统。正因为客家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由祖先所构筑的这一总体氛围中,故而客家文化在各个层面上都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从衣食住行到岁时节庆,从婚嫁丧葬到人生礼仪,客家人始终遵循先人们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习惯、规则、传统和遗风。这种由返本追祖而产生的浓厚的历史意识,使得客家地区的各种文化事象,无不带有古风和古意。
  被誉为福建客家祖地的宁化石壁村,其民俗风情以贺元、张灯、花朝、上冢、悬藤、祀先、拜月、守岁为八大节,过节习俗中保留了不少周礼古风,较之海内、闽中的汉族节俗各有异同。这些源自古代的客家节俗,随着石壁族人外迁的足迹,远播闽粤赣乃至海外,这也是现今港台、东南亚许多客籍后裔逢年过节仍然延用石壁节俗的历史原因。现将其正月民俗略举如下:
  贴“年纸”。与其他汉族地区的对联不同,“年纸”乃以32开毛边纸所制,围红边,中贴“十”字红框,框中贴上福禄寿喜等红字或窗花,下垂三条红纸穗,表现了客家人独特的民俗审美意蕴。
  正月初一早晨,由村里预定的人选(一般为轮流,每年轮一户)在村口放三声神铳(俗称“菩萨铳”),之后各家各户才纷纷由男主人打开大门,全家人穿戴一新,朝吉利方向放鞭炮迎新春。
  初三逢“生”。各家在香火堂叩拜本房祖宗后,抬出“四州大佛”游乡。这“四州大佛”也称“药师王”,菩萨不大,据说很灵验,主镇妖祛病,延年益寿。众人用木轿抬着它,鸣炮游乡,游过谁家门口,谁家就放鞭炮,迎佛进厅堂除邪祛病。游罢全村所有人家后放土铳三响,大开祠堂门,各房代表拥起大佛,飞速奔跑进正厅,叫“菩萨进宫”,而后四散回家过平安年。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新一年的劳作又开始了。客家人有句俗语:“烧了上元纸,早起挟猪屎”。人们喂壮耕牛,打点农具,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春耕大忙。
  世世代代的农耕劳作,使客家人领悟到一条简单的却又是颠扑不破的生活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谓“百般武艺,不值锄头落地”,这些在客家地区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谚谣,无不反映了客家人的这种务实精神。
  客家人在世世代代的更替绵延中,忠实地传承着祖先遗下的质朴无华的品格,务实勤勉的精神,慎终追远的理念,永不忘记先祖的遗训,永远忠于家族的信仰,朴素地劳动和生活,教育自己的儿孙后辈努力读书,诚实做人,孝敬长辈,光大家族,报效祖国。这些同样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家祖源信仰和习俗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以自我祖源为本,不仅是客家人对吉祥和幸福的理解和期盼,它对研究不同的历史机遇所形成的地域人文性格特征和区域文化,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顺炘《客家风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6。
  2、房学家《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3、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6。
  4、童金根《清流县客家进士乡的民间信仰与民俗特色》,三明客家资料(2),三明市客家联宜会编印,2001.12。
  5、李升宝《清流县客家长校村宗族传统调查》,三明客家资料(1),三明市客家联谊会编印,2001.11。
  6、陈日源主编《培田:辉煌的客家庄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7。
  7、林晋浩、林家声、林泰光《璧洲——客家传统文化武术之乡》,油印本,2001。
(责任编辑 滕元明)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212&index=1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8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