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6|回复: 0

突破瓶颈 我市与深圳签署加强两地口岸合作协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 2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破瓶颈 我市与深圳签署加强两地口岸合作协议
转自:赣南日报 时间:2005年1月9日10:31

    近年来,我市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至200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5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大量三资企业的涌入,带动了我市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预计全年将突破4亿美元大关,但通关不畅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瓶颈”。日前,我市与深圳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两地口岸合作的协议》,揭开了我市与沿海口岸合作的新篇章,必将突破通关不畅这一“瓶颈”,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多年来,深圳一直是我市进出口货物的主要口岸。据海关统计,2004年度,我市从深圳口岸进出口的商品占全市进出口商品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在从深圳口岸进出口的总值当中,在赣州本地报关出口的货物只有四分之一。不少企业反映:他们的进出口货物在深圳等沿海口岸出口时,由于企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通关模式、材料申报、时限要求等方面与口岸部门缺乏沟通,经常会遇到通关不畅的问题,不仅使他们疲于奔波,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造成供货延误,丧失客户,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通关不畅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健康成长,制约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我市的进出口货物能够货畅其流,让外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我市决策层一致认为,加强口岸协作势在必行。

    去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在考察口岸服务体系建设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口岸协作,建立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口岸的协作机制,争取在深圳设立赣州的口岸办事机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珠三角口岸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简化通关环节,提高通关效率,实现通关便利化,促进赣州市外向型经济的更快发展。

    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按照《建立和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市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开始着手谋划如何建立赣州与沿海口岸合作的工作机制。2004年11月8日至11日,由市政府口岸工作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赴深圳各口岸进行调研考察。大家认为造成我市的进出口货物通关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市缺乏有实力的口岸物流服务企业。目前,我市只有一家可以全程代理进出口的物流服务企业,除此之外,我市没有其他的口岸物流企业,不能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门到门”有选择的全程服务。由于我市目前的进出口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进出口业务量较小,在寻找物流服务企业时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低价格,而对服务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那些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不愿为那些“单打独斗”的企业提供代理进出口的相关服务,而那些规模小、人才缺乏的物流企业,在争取业务时一味压低代理价格,恶性竞争,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协调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中介企业在运输途中出了事故造成货主损失后,甚至一走了之。二是口岸部门与企业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机构。对于那些在异地报关的企业,由于报关地和企业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地方,我市进出口企业与深圳口岸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加上企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以及有时海关数据传输中一些意外情况,因此,在通关遇到问题中介物流企业不能解决时,当地没有一个机构能代替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因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有的甚至要进出口企业多次往返奔波,在客观上造成了赣州的进出口货物经常遇到通关不畅的现实。

    因此,要真正解决我市进出口货物便捷通关的问题,除了要引进有实力的货代等口岸物流企业外,更为紧迫的是加强与深圳口岸的合作,在深圳设立赣州口岸的办事机构。

    深圳是我国拥有口岸最多的城市,在海岸线的中部、东部、西部设有一类口岸12个。目前,每年通过深圳口岸进出我国国境的人员超过一亿人次,车辆超千万辆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深圳口岸的通关效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口岸的规范化管理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内地的口岸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4年12月23日,对于我市口岸发展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赣州市政府与深圳市口岸办,在深圳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地口岸合作的协议》,决定加强两地口岸长期合作,实现货物通关便利化。签字仪式上,深圳口岸办主任曹绍业说:“赣南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帮助和支持老区发展是我们沿海发达地区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圳口岸办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积极支持革命老区口岸建设,促进老区经济发展。”

     赣州和深圳加强两地口岸合作协议的签定,标志着我市口岸工作主动策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口岸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为赣深口岸合作搭建起了一个工作平台,建立了工作机制,而且为我市口岸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的更快发展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王兵  见习记者涂家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6 21: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