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83|回复: 13

广东梅州发掘千年古墓“颖川钟氏墓”(2004年12月14日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5 15: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新闻网梅州12月14日电 (卜瑜朱迪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工作者近日在梅州市郊发掘一座千年古墓“颖川钟氏墓”。有关专家今天透露,经初步鉴定,距今有千年历史的该墓为梅县地区首次发现的双层砖式墓葬,出土文物中一些铭文砖为梅州首见。

  专家们普遍认为,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客家地区葬俗和客家民系的迁徒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梅江区东郊月梅竹林村一建筑工地,施工队员本月中在开挖土方时,挖到了埋藏于地下四米多深的墓基券顶,不经意中发现了这座珍贵古墓。

  此次发掘工作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梅县博物馆、梅江区文化局的文物工作者共同参与,于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月十二日展开发掘工作,期间清理出土文物瓷器一批,器形有杯、盖罐、单耳罐、双耳罐、敞口壶、纺纶及铁剪、铁钉等。

  墓中有少数铭文砖分别有“颖川钟氏墓”和“吉”字凸字,这些在梅州尚属首次发现。在发现的大量墓砖中分别布有叶脉纹、钩方格纹、方格菱纹及其他三角几何组合等多达七种图案,少数布有缠枝,相当少见。

  现场考古人员经勘查认为,该墓仅有自然受损部分,没有受到盗墓者侵袭的现象。于历经千多年岁月,尸骸及棺木等已无遗留,墓顶已坍塌,陪葬品部分已残破。

  据初步勘测,该墓为砖室墓,墓长五点三七米,墓宽一点五四米,残高零点六五米,结构为长方形。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有“天井”、下水道,后室有“窗口”。

  此外,墓底平铺两层砖,上层为编蓆纹排列,下层为人字纹排列。在近年梅州地区被发掘的这一时期的墓葬中较为少见。这些砖平均长约三十公分左右,质量非常好,砖的相砌之间没有灰相黏接,有可能仅凭花纹契合连接。有关人士认为,从此可以折射出当时民间的建筑技艺已比较发达。由于随葬品中包含纺纶及剪刀等女性用品,有关专家认为该墓的主人可能为女性。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黄道钦称,该墓的发掘说明,在一千多年前梅州的古文化比较发达,文化底蕴深厚。

from: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04-12-15/8/27235.html

[ Last edited by huangchunbin on 2005-7-16 at 20:4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15: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hcb8188 at 2004-12-15 15:06
广东新闻网梅州12月14日电 (卜瑜朱迪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工作者近日在梅州市郊发掘一座千年古墓“颖川钟氏墓”。有关专家今天透露,经初步鉴定,距今有千年历史的该墓为梅县地区首次发现的双层砖 ...


  千年前的客家先民都有“颖川”郡望!
  现在的客家人之颖川堂、河南堂、宝树堂等-----可不是随便附上去的哟!!

  西元、蓝客、珠江,,,有兴趣考证一下他们是否来自畲族,还是土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adg at 2004-12-16 15:38
千年前的客家先民都有“颖川”郡望!
  现在的客家人之颖川堂、河南堂、宝树堂等-----可不是随便附上去的哟!!

  西元、蓝客、珠江,,,有兴趣考证一下他们是否来自畲族,还是土著?

蓝客捞西元从没有否认过客家人有北方移民血统,楼上你是多虑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新闻说,很多附近的居民在挖掘过的墓地里寻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年前,大概是宋朝时代,那人时候,正是北方移民南迁的比较多的年代。

唐宋以前,岭东岭南地区都少见汉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19: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16日)的南都也报道了这座古墓的消息,据说是1500多年前的墓,并且说,这座古墓已经给周边村民挖掘寻宝毁得不再有什么价值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

千年古墓里村民拿锄头寻宝
  梅州发现1580年前古墓,有关人士称经发掘已经没有保存价值

  本报讯 (记者谭林 通讯员肖卫国)12月10日至12月1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梅州的文物工作者,在梅州市梅江区月梅竹林村一工地发掘了一座距今1580年左右的南朝古墓。古墓发掘完毕,文物工作者刚一离开,当地村民就掀起了一股“挖宝”热潮。
  
  退休工人发现一座古墓
  古墓位于月梅竹林村一个加油站后面的一个施工工地。昨日,记者在现场调查时发现,这座古墓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印记:如果不是泥土上印着的砖印和地上散乱丢弃的明显和现代砖制品不同的残缺砖块,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座古墓。
  据第一个发现此墓的退休工人钟伯介绍,12月8日他像平时一样到该施工工地玩,忽然发现一些带有各种花纹的砖头,“我当时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墓。”钟伯说,“我就叫了一个姓张的村民通知了有关部门。”
  据梅县博物馆朱迪光馆长介绍,他们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工,并派人24小时进行保护。然后,他们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道钦等有关文物人员进行挖掘。挖掘工作从12月10日开始,到12月12日结束,用了整整两天半的时间。
  
  古墓出土引发挖宝热潮
  文物人员发掘完毕就离开了,于是附近村民便纷纷前来“挖宝”。
  据在当地施工的一个姓钟的工人介绍,有关部门人员撤离后,附近许多村民开始蜂拥而来,在该处挖宝,最多时这个长五米多、宽不到两米的墓地里挤满了人,他们拿着小锄头和小铲子在墓地里四处挖掘。他指着那些凌乱的泥土和残破的砖头说,那些都是“寻宝者”留下的。他还告诉记者,经过第一天的人头涌涌之后,来寻宝的人逐渐少了起来,不过仍然有很多人前来寻宝,尤其在上午的11时前和下午的4时之后。
  在一村民家门口,记者看到一些出土不久的带有花纹的砖头被洗净放在阳光下烘晒,一老伯在旁边看着,他告诉记者,他在墓地里挖了两天,只挖到了这些带有花纹的砖头,“听说这些砖头每块要1000元,你看它们值吗?”老伯疑惑地问。
  昨日下午,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之所以撤离古墓,是因为在挖掘工作之后,古墓已经没有了保存价值。不过,他表示这些村民的“挖宝行动”将会是白费力气。他告诉记者,在挖掘的时候,他们专门就墓穴附近有没有墓穴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结果是附近没有墓穴群。
  (报料人:钟先生 报料奖:100元)

  ■千年古墓情况

  据介绍,梅州发现的千年古墓长5.37米、宽1.54米、残高0.65米,结构为长方形。由于年代久远,墓顶已坍塌,陪葬品部分已残破。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有“天井”、下水道,后室有“窗口”。墓砖上有叶脉纹、钩方格纹、方格菱纹及其他三角几何等八种花纹,这在当地已出土的古墓中非常罕见。
  文物人员从古墓里挖掘出土了一些瓷器等文物,有单耳罐、双耳罐、敞口壶、纺轮及铁剪、铁钉等。现场文物人员认为,该墓仅有自然受损部分,没有受到盗墓者侵袭的现象,但尸骸及棺木等由于年代久远已无遗留。由于随葬品中包含纺轮及剪刀等女性用品,有关专家认为该墓的主人可能为女性。
  综合各种情况,文物人员认为出土的是南朝墓,据今1580年左右。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客家地区葬俗和客家民系的迁徙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5 1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Posted by adg at 2004-12-16 15:38
千年前的客家先民都有“颖川”郡望!
  现在的客家人之颖川堂、河南堂、宝树堂等-----可不是随便附上去的哟!!

  
是呀,客家人的族谱和堂号,被一些人想象成是为了和广府人的斗争而编出来的,所以我们对某些人不正确的言论要有自己的见解。谎言终归是谎言,在事实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5 21: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jf01 at 2004-12-25 13:25
[quote]Posted by adg at 2004-12-16 15:38
quote]Posted by adg at 2004-12-16 15:38
千年前的客家先民都有“颖川”郡望!
  现在的客家人之颖川堂、河南堂、宝树堂等-----可不是随便附上去的哟!!

  
是呀,客家人的族谱和堂号,被一些人想象成是为了和广府人的斗争而编出来的,所以我们对某些人不正确的言论要有自己的见解。谎言终归是谎言,在事实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客家人的族谱和堂号,被一些人想象成是为了和广府人的斗争而编出来的”?从来就没有这种观点。而是南方历史上的族群矛盾和隔阂,使各族群尤其是客家产生强烈的中原认同以增强凝聚力,其中客家为甚。
郡望堂号是全国汉族姓氏共有的东西。不管是汉族迁入还是原居民汉化,只要取了汉姓,有了汉文化的基因和传统,必有姓氏堂号。颍川为陈姓、钟姓的郡望,弘农为杨姓、贾姓的郡望。其中贾姓是陕西山西河南的大姓,如果有大规模南迁,为何不见这种常见的大姓?
广府地区发现的汉墓,还有一些文物证明汉代已有汉族居民点。梅州地区发现的宋墓,证明宋代已有汉族居民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5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那篇报道中说的,这古墓有1500多年的历史,那这古墓应该是隋代的,至少也是初唐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4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蓝猫 at 2004-12-16 16:09
一千年前,大概是宋朝时代,那人时候,正是北方移民南迁的比较多的年代。

唐宋以前,岭东岭南地区都少见汉人。



南宋时期
梅州的祖先是从福建迁过来的
当时这里还全部都是少数民族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
兴宁也还有少数民族哦
叫彝族的
不过都已经被同化了的
hoho//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1: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颍”川,不是“颖”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旧《通志》遴选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程旼
程旼,先祖系中原汉族,初迁于鄱阳湖地域,生于东晋末期,距今约1500多年。刘宋年间,程旼率众南迁定居于今平远县坝头东片官窝里,是仅次于秦朝平岭南后入粤的客家先民代表。他将中原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改造山川,教化乡里,移风易俗,影响深远。
程旼是有史记载首批进入今客家大本营内之梅州的客家先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16: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古墓是一座无主墓,偶然发现以后,被邻近村民疯狂抢挖寻宝,遭到了破坏。
颍川钟氏古墓,是建筑工地偶然发现的,也属于无主墓。颍川是郡望,所有钟姓、陈姓人士都是这样认同,不管是古代汉人还是汉化的土著民族都是这样,只要取了汉姓都有中原郡望。

无主墓不等于没有后代,很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导致世代渺远不清,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后代不知所踪,明代以后编纂的族谱没办法追溯到宋代以前,客家族谱全都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是南宋以后从宁化石壁过来的。程姓客家人依据族谱所写的“程旼”家世也是指向宁化石壁,只是把年代提前,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存疑:
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909018
观点一:程旼——程旻,应该是两人,一个住官窝里,一个住近河边。

程旻:生卒年为公元491-590年【据程志远《程旼是中原迁梅的客家先贤》,生于南齐永明九年辛未岁8月,属羊,隋开皇十年庚辰,九十九岁】。

程旼:生卒年为公元419-518年【余蔚文编著《世界客属名贤程旼》】,其依据为《东源程文》,旼七纪孙元辅“约于唐初迁梅县白土开基立祠”,又九十九岁推算,科学性不够,待考。

观点二:程旼——程民,或是同一人。

程民:南北朝,南齐程乡人,性好读书,不慕荣华富贵,乡里人佩服他的为人,有不平之事,不经官府而找他调解,有的去他的家,去的半路上就改悔,隋朝义宁初年去世。【程氏族谱)

程旼:南齐程乡人。性嗜书。不慕荣达。里人服其行宜。有不平,不之官府而之旼,或望其庐即悔过。【《中国人名大词典》】。

观点三:程民是程元谭的三子。程乡之名,可能是纪念程元谭,也可能是纪念程民。

程元谭,西晋初率镇东军,谋晋王即位,他谴周屺为会稽都尉,顾荣为豫章都尉,分兵定东土。大兴三年,新定东阳信安六郡底定假节行新安太守,绥辑流民,疏通畎浍,教民孝悌,举俊造于朝廷,爱民如子,实行仁政,曾经赐给百姓粮食二千石,歙民大悦。到了任满离职去时,百姓挤满了大道上来挽留他,竟然无法离开。于是帝下诏褒嘉。死时永昌帝大哭为之震悼,赐葬在新安西十里,赐给子孙田宅。谥号忠佑公。元谭娶东海徐进女,生三子,长子彪、次子超。三子民。【百科】。
  
元谭公生于东汉延熙乙丑(245年)。东晋大兴二年(319年,75岁),元谭渡江仕元帝,初为江阳守,迁襄州刺史,明年(320年,76岁)持节新安太守。永昌元年(322年,78岁)代还,为百姓请留。东晋太宁乙酉(325年),卒于任上,享年八十一岁。【据善德堂谱】。
元谭,伯符45世孙,东晋初由东阿来守新安,居歙之黄墩。后世裔孙分迁东平、贵溪、宣城、休宁、婺源、绩溪等地。析为四十余派,衍为大族。上海图【上海馆藏号:911064-65】。

观点四:程旻很可能是陈旻改姓或百姓口音误传。避祸改姓或厌倦仕宦生活隐居。(平远泗水练坑陈姓是坝头程坑里移居改姓的【余蔚文编著《世界客属名贤程旼》】)。

辛酉,以王子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以廷尉黄罗汉为长史,使与太舟卿张载至巴陵,先据琳军。载有宠于王,而御下峻刻,荆州人疾之如仇。罗汉等至琳军,陆纳及士卒并哭,不肯受命,执罗汉及载。王遣宦者陈旻往谕之,纳对旻刳载腹,抽肠以系马足,使绕而走,肠尽气绝。又脔割,出其心,向之抃舞,焚其馀骨。以黄罗汉清谨而免之。纳与诸将引兵袭湘州,时州中无主,纳遂据之【《资治通鉴》承圣元年十月】。

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破之。道贵奔零陵,其众悉降于纳。上闻之,遣使征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与宜丰侯循共讨纳,循军巴陵以待之。侯景之乱,零陵人李洪雅据其郡,上即以为营州刺史。洪雅请讨陆纳,上许之。丁道贵收馀众与之俱。纳遣其将吴藏袭击,破之,洪雅等退保空云城,藏引兵围之。顷之,纳请降,求送妻子,上遣陈旻至纳所,纳众皆泣,曰:“王郎被囚,故我曹旻逃罪于湘州,非有它志也。”乃出妻子付旻。旻至巴陵,循曰:“此诈也,必将袭我。”乃密为之备。纳果夜以轻兵继旻后,约至城下鼓噪。十二月,壬午晨,去巴陵十里,众谓已至,即鼓噪,军中皆惊。循坐胡床,于垒门望之,纳乘水来攻,矢下如雨,循方食甘蔗,略无惧色。徐部分将士击之,获其一舰。纳退保长沙【《资治通鉴》承圣元年十二月】。

观点五:陈旻(程旻)之二子程杉(陈杉)就是杉仙真人——陈皎

程杉,隋,松弟,字仲材,仁寿中以学術征。历弘农郡守。父死,遂弃官。遁退攸邑之灵谷。预知人祸福。年百余岁卒。
明月高峰——醴陵第一峰,经攸县、株洲县交界处进入醴陵贺家桥镇。主峰高峰,海拔859.6米,为醴陵最高峰,与北面的天花台和军山遥相对峙。关于明月山的名称由来,旧志谓:“峰峦高耸,圆梵如月,故名”。《名胜志》称:“月出光耀先见,谓之明月。”《郡国志》记:“明月山在醴陵县,上有白石,状如明月,照农者夜耕”。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每逢干旱,州府尝命取明月山白石,置于明月池上,以祷山祈雨。高峰多石英脉,裸露处恰呈圆形,洁白光亮,月夜映照,恰似又一轮明月。
高峰上有杉仙洞、杉仙墓、云谷岩、龙须滩等。传说杉仙俗姓陈,名皎,唐代广东潮阳(现梅州唐属潮阳)世家子弟,任弘农(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太守时,当地暴发蝗灾,陈皎组织百姓防治有方,获得好收成。后弃官来醴陵高峰修道,跨鹤飞仙,人称杉仙真人。杉仙肉身葬于高峰,石墓高1.8米,长约7.5米,宽约6.5米。故高峰又叫灵骨山。传说为解决杉仙在高峰修墓麻石,吕洞宾施法,将麻石变成羊群赶上高峰后,再显现为麻石。被一樵夫看破,惊呼:“这些羊都是麻石变的!”还未爬上峰顶的“羊”,都现形为石块,散卧于山径间。
杉仙真人治虫有神效之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景仰其能为民解困,便在山下靠近醴攸交界处的贺家桥培贤村修建杉仙殿,以为纪念。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先晚,山下许多百姓登高峰观日出。清晨,在杉仙墓前焚香祭拜,燃炮杀牲,祈求杉仙庇佑,并用鸡血溅纸婆官,带回插在田中,以驱虫保丰收。 【王泰诚.醴陵档案史志】。

[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7-30 16:1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