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3|回复: 1

马来西亚首届客家学术研究会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6 15: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声报讯:马来西亚“第一届客家学术研究会”10月23日在吉隆坡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韩春锦在开幕仪式上致词时建议,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应考虑发动各地属会,在马来西亚筹募和设立一个客家学术研究基金,聘请专职的研究人员,联系海外内学术界团体和大学研究机构,集合资源和软体人才,汇集客家先
辈奋斗历程的史料,编成学术书籍,供后世人研究用途。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韩春锦认为,客家人除了必须秉承客家人拼搏和冒险的精神外,还需不断充实及自我提升,通过终身学习的态度,掌握最新的资讯和知识,迈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他强调,此次举办的首届马来西亚客家研究可说是意义重大。“在学术方面,客家研究可以跟其它世界族群研究比较,从而了解与增加族群的认识。”

    他说,客家学也可以拓展族群研究的范畴;它也可以对一个族群的文明作出更有系统的认识,在实用方面,客家学可增加族群之间的沟通,可让客家人洞悉其文化的优弱点,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功用,此举也有助客家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与珍惜。

    他表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客家人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中原族系,曾经历5次南迁的灾劫,当外族南侵时,客家祖先为了自保,只好远离灾难地区,大举南逃到连贯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与广东北部这一带的山区,这一带的地区成了中原难民安身立命之地。

    与此同时,他也披露在这近百年的历史演变里,站在历史的前端,在各个历史阶段,扮演重大政治角色的一代客家伟人,崛起成为领导大时代大变动的重要骨干的客家领袖,不胜枚举。

    “这种现象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经过学术界的默默耕耘下,今时今日的客家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已有海外大学将客家学列为大学的一个科系,并逐渐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他坦言,客家研究近十余年以来,有令人欣喜的进展和成果,香港中文大学在郑赤琰博士主持人的海外华人研究社与人类学教授谢剑,并在香港崇正总会黄石华理事长的主催下,创建了“国际客家学会”,并由该会组织了国际研讨会进行对客家学展开更有系统的研究,参与的学者不下千人,可说是在同类学术研究中,无出其右,在前后多次成功举办的研讨会,涉及的知识层面很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角度深入做出探讨。

    同时,“第一届客家学术研究会”客联会暨隆雪客总会长吴德芳表示,马来西亚华人学者不能划地自限,反而需要与学术研究比较发达的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尤其是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紧密联系,以达到更全面的学术交流,丰富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宝库。

    他希望,随着今日举办这一系列的研究会,能够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鼓励更多有关华人族群的研究。他说,“对我而言,客家学是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其中一环,我更希望看到有关其它族群的研究,如闽南学、潮州学、海南学、广东学等能够百花齐发。”(完)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4-10/26/content_213969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15: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馬副教育部長建議設立客家學研究中心

中央社 2004-10-24 14:48   



(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二十四日專電)馬來西亞副教育部長韓春錦向客家社團建議,應該在大馬成立「客家學研究基金」,彙集編纂海外客家先賢的奮鬥歷史過程,以供後人參考與學習。



韓春錦在大馬客聯會與雪隆客總會主辦的「第一屆客家學研討會」主持開幕禮時說,客家族群在東南亞地區發揮不少影響當地政治與經濟的力量。史蹟豐厚,已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客家學已形成一門顯學。

他認為,大馬客家人才輩出,應可集合組織與基金的力量,把先賢事蹟與現代的發展資料,有系統的搜集與編纂,把客家精神更為發揚光大。

大馬客聯會與雪隆客總會長吳德芳呼籲今天的大馬華裔學者不應再劃地自限,應與全球各地相關學術機構連繫、合作、交流以豐富大馬華人的文化寶藏。

受邀出席研討會的各地學者代表,包括台灣「客家郵報」社長李純恩、國際客家學會會長鄭赤琰等人。

李純恩表示,在台灣約有十來座純客家人居住的鄉鎮,為了保存客家聚落原有風貌,有心人整合許多社會資源從事社區整體營造,間接把客家聚落從廢墟中重建起來。因此,舉辦客家語復興、義民祭與客家農產博覽會等,讓族群瞭解客家人文化,也振奮客家人的信心。

澳洲大學的訪問學者陳劍說,海外客家人在第二次世戰時,參與抗日與援華運動卻是別具一格。他提到一則有趣的故事,在抗日游擊戰中,由於客家人數居多,自然的形成軍中的「官方語言」,用客家話傳遞與發號司令。

大馬學者賴觀福指出,領導馬共抗日以及後來的反英領導人陳平,一般指他是興化人,其實他是閩南的客家人。客家人未必對共產主義有足夠的認識,但是勇於抗拒壓迫、敢於冒險與革新的行動,則是客家人的傳統精神。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410/20041024291069.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8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