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轻79 于 2025-7-24 20:42 编辑
常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来到宁江河畔,吹着轻柔的河风,望向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还能看到旧时往来不绝的帆篙船,有条不紊地穿梭于梅潮之间,人们在这里,可以通向蔚蓝的海洋。 昨晚依旧来到河边发呆,思绪也随着河水飘荡到了古代欧洲世界。古希腊、古罗马、古迦太基…拉丁人、萨宾人、伊特鲁里亚人…一幕幕古时画面在如银带般的宁江河道中闪出,犹如水幕电影。不知这场电影放映了多久,恍惚之中,粼粼的河面升起一团浓雾,氤氲雾气中站着一个长须老人,还对我微笑,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河伯么?只见他向我招手,“来吧,孩子,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不由自主地走向河中,只见他拉着我的手,顽皮地对我说,“请闭上你的双眼,我们出发吧”。于是感到我们沉进了河底,在河水中穿越时光隧道,一路电光火石般的飞奔着,我感到十分惊慌。不知过了多久,“请张开你的眼睛,我们到了”。我惊奇地张开双眼发觉自己站在一栋“文艺复兴”小楼前面。我环顾四周,这不是六百多年前的佛罗伦萨吗?这不是我站在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建筑师阿尔伯蒂设计的“新圣母玛利亚教堂”门口吗?“对这栋建筑楼高四层,顶部耸立着一个帕特农神庙式的三角形山墙,代表着复兴古希腊的理性之光。河伯说“这既是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又是对人文主义的肯定”。山墙内部没有采用帕特农神庙的浮雕的,孩子,请好好欣赏吧”,于是我满心欢喜地注视着眼前的文艺复兴建筑。 只见装饰,而是采用几何圆形的玫瑰花窗,追求简约的空间中心效果。整栋小楼具有水平的线条和和谐的布局,追求着理性的秩序,对称和比例是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它创造出了平衡和庄重的美感。小楼采用两边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对古典秩序的回归。墙壁的两侧各有两条古罗马多立克柱式,中间采用半圆的拱券装饰,非常注重立面和平面构图的严谨性。也通过数学比例(如黄金分割)实现了整体视觉的和谐,使得整个建筑处处体现着理性的精神。河伯继续说道“人一生下来都是具有理性思辨力的,但是接受教育后就慢慢丢失了”。 这栋建筑立面构成的方式极为简洁,一切都精准地掌控在正方形为基础的比例组织之中。我耳边响起了阿尔伯蒂的话,“没有什么可以增加的,没有什么可以减少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替换的,除非你想使它变得糟糕”。对的对的,任何一种艺术,必须全身心投入才能出类拔萃,事情做到极致后,自然会是这个样子的,我心里无限赞同着。 “美吧?”河伯说道“每个国家都会有各自令人骄傲的美,值得你用一生时间去探索”。我低头沉默着、思索着,“回去吧,孩子,祝福你能走遍所有你喜欢的地方”。河伯牵着我的手,又一次穿越着时光隧道,我们同样飞奔着,这次我不再惊慌,不知过了多久。“请张开你的眼睛吧,我们到了,再见,请记住我跟你说过的话”,“再见河伯,我会记住的,也会记住你的”。 我呆呆地望着眼前宁江河畔的“文艺复兴”小楼,仿佛刚刚做了一场梦,一切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我也仿佛看到了几百年以后,我们兴宁城也变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佛罗伦萨,到处弥漫着文艺的气息,雕塑、绘画、建筑、剧场在这个城市的角落无处不在,且名人辈出,个个都如雷贯耳。人人都在这城市里面沐浴着自由的光辉,阳光洒在他们肩膀上,肩膀都是闪耀的…… (2025.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