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ingwei 于 2025-4-22 23:27 编辑
以下最新填词法,可以成为原创。由本人借助了网络工具进行二次研究并进行首创。
适合于娱乐时代,对专业的填词方法进行改造,适用于非专业人士,使非专业人士使用起来也能创造出比较好的歌词。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借鉴使用,专业人士可以从专业角度提出改进意见,使这个填词方法能够扩大到专业领域。
百科定义:
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格律,填写能依声诵唱的词。由于「词」在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填词」亦可以按所填的「词」是古或今而分类。但不论是哪种词,填词都是依声填写字句的文学创作。 现代标准汉语的"填词"指"旧曲填新词",作词指"新曲作新词"。由于单纯一个"词"字可能指歌词中的词,也可能是指诗词中的词,而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句,因此我们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律词可以说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从而也丰富了格律诗的体裁。
一、方法定义
“客调数字填词法” 依据客家话六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设计,将声调与数字对应:1 代表阴平(低音),2 代表阳平(中音),3 代表上声(中高音),4 代表去声(高音),5 代表阴入(短低音,音短促),6 代表阳入(短高音,音短促)。通过旋律音高及节奏特点匹配数字,再替换为相同数字(声调)的客家话词汇,使歌词与旋律、节奏高度契合。
二、操作步骤
选取旋律片段:从歌曲中挑选一段旋律(如《海阔天空》某句),分析其音高变化与节奏长短。
标注音高数字:
低音长音标 “1”,中音标 “2”,中高音标 “3”,高音长音标 “4”。
短促低音(如快速音符)标 “5”,短促高音标 “6”。
替换客家词汇:
“1” 选阴平字(如 “天” tiān),“2” 选阳平字(如 “田” tián),“3” 选上声字(如 “晚” wiǎn),“4” 选去声字(如 “店” diàn)。
“5” 选阴入字(如 “八” bat⁵),“6” 选阳入字(如 “白” pag⁶)。
调整优化歌词:组合字词成句并试唱,根据旋律流畅度、押韵情况,替换同数字(声调)的其他词汇。入声字发音短促,需匹配旋律中的快速节奏。
三、实例演示(以《海阔天空》片段为例)
假设旋律音高与节奏:某片段开头为短促低音,接着是中音长音,再到短促高音,最后是高音长音。
标注数字:对应 5 - 2 - 6 - 4。
选词填词:
“5”(阴入)选 “百”(bǎk⁵),“2”(阳平)选 “花”(fâ⁰²),“6”(阳入)选 “落”(lok⁶),“4”(去声)选 “地”(tê⁴)。
组合为 “百花落地”,试唱时注意 “百”“落” 的短促发音,与旋律节奏贴合,若不顺口,可换同调字(如 “5” 换 “北” puk⁵,“6” 换 “薄” phok⁶)。
四、优势特点
贴合客调:完整涵盖客家话六声调,入声字(5、6)的加入使歌词发音更符合方言特色,如 “百”“落” 等字的短促音与旋律快节奏匹配。
意境重构:每个数字(声调)对应大量词汇(如 “5” 有 “八、百、北” 等阴入字),便于融入 “客乡山水、围屋岁月” 等客家元素,重构独特意境。
简单易用:以数字简单区分声调,即使不熟悉客家话理论的人,也能按步骤对照填词,快速上手。
通过 “客调六调数字填词法”,创作者可深度挖掘客家话的声调之美,让入声字的短促有力与旋律巧妙结合,既保留客家文化韵味,又赋予歌曲鲜明的地域风格,实现传统方言与音乐创作的生动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