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2|回复: 1

[转帖] 佛山南丹山下有客家村,至今还讲客家话过客家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0 2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山南丹山下有客家村,至今还讲客家话过客家节 2018-11-02 16:42
https://www.sohu.com/a/272849693_611496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佛山三水南山丹山脚下还有客家村落,保持完好的客家建筑,居民都讲客家话,吃客家菜,过客家节。
这个客家古村位于南丹山脚下,四面云山锁翠岚,天然城郭两边环,生成村落多幽静,俨似桃源洞里间。据村中老人介绍,他们是经过两次搬迁来到三水的客家人,现在这里还居住着1000多名客家人。他们都是为了寻发展,且躲战乱,选择南迁定居。
这些客家村落就像“世外桃源”一样,被茂密的树林与葱葱的竹子所包围,伫立在群山环抱之中,沐浴着仙境桃源般的风光。清晨的雾气还未散,云雾缭绕中的茶园若隐若现,好似一个喃喃低语的害羞姑娘。
站在村头放眼望去,田地有序地层层突起,线条优美,与远处的屋瓦组合得恰到好处。置身此景,如梦似幻。在现代化日渐推进的今天,南丹山脚下的客家村依然保留一份原始的纯朴人情,古老的建筑,淳朴的乡风。
村子的建筑也是客家人的特色,石砌围墙虽凹凸不平却冬暖夏凉,是富有中原华夏民族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信步闲游,古民居、古亭、古道安立村中,文化古迹数不胜数,俯仰之间,尽是来自遥远历史长河中的古朴气息。宁静的客家村,就像是每个人内心的那一处明月清风,静得让人舒服,美得让人欢喜。
不时可以遇见村民,交谈时他们都是一口的客家话。“上涯家食饭。”村民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保持着客家人热情好客的传统。遇见有村民吃饭,也可以看到,村民吃的也是大份、微辣、偏咸的客家菜。
据相关资料介绍,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南丹山下的客家人是第四、第五次大规模南迁时来到这里的。第四次大规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来到珠三角唯一“国长寿之乡”三水区,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境内。”这是客家选择在珠三角居住安家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16 10: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府的中心地带能保留客家语言与风俗非常难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