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6|回复: 1

[原创] 文明华夏粽流香 大地江河万古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07: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明华夏粽流香   大地江河万古祥

             温竞清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
    紫竹斋主,竞清即兴,喜得古诗,以抒情怀。

七绝

其一

文明华夏粽流香,
大地江河万古祥。
惜日离骚意无限,
九州圆梦谱新章。


平仄标示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二

龙舟吉顺又端阳,  
荔熟蝉鸣叶粽香。
屈子之情今梦韵,  
神州百姓日欣昌。


平仄标示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三

我欣江水话端阳,
竞渡龙舟击鼓狂。
筑梦新歌生美韵,
文明华夏此闻香。


平仄标示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其四

端阳节里彩旗飘,
江水依然作怒滔。
世事沧桑生百态,
深情正义读离骚。


平仄标示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古风

又到一年粽飘香

温竞清

又是艾草新盛祥,
遐思汩江水流长。
碧叶裹粽香真味,
柳林飘彩南风凉。
万樽雄酒发清气,
千舟竞渡争宏强。
贤臣屈原殇情远,
钟馗和神祈安康。



深圳紫竹斋主人温竞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端午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温竞清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大家打算怎么过节?面对这一疑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休闲、出游、聚餐、睡大觉,除了吃粽子外,人们似乎淡忘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更对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从挖掘的原始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结合起来看,端午节是四五千年前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吴越族以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族是以龙为部族标志的。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龙族的著名首领,都以龙为图腾。从那时起,就开始了祭祀龙的盛典。吴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包在树叶里,扔下水去,献给神龙吃。他们还把乘坐的船刻画成龙的形状,配合着岸上急促的鼓声,在水面上作各种游戏和竞赛划船。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最早由来。东汉以后,这一欢庆端午节的风俗向北方传播,渐渐成为我国各地的传统风俗。
     后来,龙舟竞赛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广为认可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人们还巧妙地把远古的风俗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结合起来。南朝梁代的吴均《五花丝粽》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皆汩罗遗风也。”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汩罗江。传说当时楚国人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屈原投江之后,人们每年五月五日用楝叶、芦叶包裹粽子,这便演化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因为注入了纪念屈原的节魂,才使端午节从地域性节日变为国家的节日。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追求真理的坚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激励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数千年的民谣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民间还有饮雄黄酒,戴香包、悬艾草、簪菖蒲、挂钟馗等习俗。人们熟悉的《白蛇传》的白娘娘,就是因为在端午节时,经不起许仙的诱劝,喝了几杯雄黄酒,才显露了原形。
    戴香包,是各地都有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彩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就发展成“香袋”了。唐代,香袋又有了发展,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袋的材料,一般是雄黄、艾叶、冰片等。每当端午节前后,正值天气逐渐变热、蝇虫飞动、疫病萌发之时,佩戴一只香包,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门插艾。《山堂肆考》记载:“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人们按照古习俗,常用艾叶扎成剑形条束,悬挂在门上或床前。其用意也是为了驱除虫害与邪恶。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可加入食品中。《本章纲目》上说:“艾叶气芳香,能通九窍,灸疾病。”至于用白芷烟熏内室、门挂钟馗像等习俗,都是为了凭吊屈原,驱除虫害,古人故有“端午吊屈应驱邪,青烟袅袅千万家”的诗句。
     可见,端午节乃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绵绵数千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印记,一种情结,深深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后又将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10月又将其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今天,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冲击,端午习俗、龙舟文化也不能幸免,一些年轻人淡忘传统文化内涵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笔者采访发现,年轻人大多不在乎或不懂得传统习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民俗学研究专家的关注,他们强烈地感觉到,抢救这些濒临消亡的节日文化或习俗如今已十分迫切。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在深入发掘龙舟文化、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继承有益人民身心健康的传统的良风美俗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启迪和传统的衔接,适时为节俗活动注入一些适合的当代元素,使端午节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传承传统节庆文化,不能仅靠凭空想象,而应该认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饱含着人文精神,大多反映了天人和谐共处、尊重自然传统的内涵,积淀了中华文化的亲情、和善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通过节日里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国内旅游大省或旅游胜地可结合本地特色,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发扬和传承古老的文化习俗。这至少可以产生多种积极效果:向大量外国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让国内游客在外地也能浸染端午文化,消除不能在家过节的遗憾;而且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牵头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投入有保障,文化精髓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展示当地传统文化习俗,既能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可取得经济效益,形成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文化传承、延续和发展,让节日的传统气息更深、更浓。在学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追溯端午渊源,走进伟人,聆听经典,感受到伟人的爱国情怀,在校园掀起倡导文明和文化新风以及勤俭节约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教师们可更深切地感受到有责任去弘扬传统文化,而这个责任,就赋予给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庆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孩子们可在岸边看龙舟,兴奋得大喊大叫;画彩蛋时,孩子们兴致勃勃。他们长大后,会把这些教给下一代,因为他们曾经从中获得快乐。节日记录着我们祖先的生活痕迹,让老百姓参与到传统节日中,全民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办法。
     颂扬赞曰:端阳佳节,纪念屈原,感恩国家,珍爱亲情,思怀友人。落花流水故依然,古韵风流尚眼前,如今惯看青烟袅,竞赛龙舟祀屈原。欢度端阳,积极给力,乡风民俗,传承煌煌国粹,众志成城,弘扬民族传统,奉献热血,强我精神家园,壮我悠久文脉。盛世端阳映朝霞,与时俱进开新花,龙腾美景抒壮志,科技文明振中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16: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