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5|回复: 0

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方言都有他的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1 0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在第十五届中韩日戏剧节开幕式上,演员们演出由陈中秋编剧的中国民族音乐剧《曲水流觞兰亭会》。 (新华社记者 戚振林 摄)爱好吹葫芦丝的陈中秋 陈中秋作品——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图为2012年此剧在广东省春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演出。(广州日报记者 顾展旭 摄) 采茶戏《阿三戏公爷》
  “外乡人”陈中秋创作广东戏曲果实累累
  如果从1970年进入韶关地区文艺创作室算起,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外乡人”陈中秋已经在广东的文艺沃土上,笔耕了46年。这位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的著名剧作家、词作家,给人一种前辈知识分子的扎实与平和。仍带着浓浓湖南口音的他,却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地道广东味的剧作,而且跨越了粤剧、潮剧、西秦戏、采茶戏等多个传统戏剧种类。这些戏,表演要求各不相同,所用的语言也包含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方言。这是怎样做到的?
  文、图/(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记者 卜松竹
  采茶戏一写十几部
  西秦戏登上央视大舞台
  陈中秋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盘点了广东的9个珍稀剧种。当中写道:“(这些戏曲)都富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积淀着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心理性格、审美取向、欣赏习惯和民情风俗,也是中华戏曲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南国艺术明珠。”
  他应该就是抱着这样的看法,去研究那些地道广东味的剧种的吧。
  在农林下路的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办公室内,陈中秋对记者讲起了他和广东戏曲的缘分。“1970年我进了韶关文艺创作室,得写东西。当时觉得当地最有特色的就是采茶戏,要重点搞,所以就在这上面开始下功夫。”
  采茶戏是在客家地区民间灯彩歌舞基础上形成的小戏剧种。流行于广东北部的韶关、清远和东部的梅县、惠阳地区。原有南雄灯子等三种流派,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中秋的采茶戏一写就是十几部,有的一直演到现在。其中的代表作是《阿三戏公爷》。这是他根据同名传统剧目整理改写而成的经典粤北采茶剧目,讲述长工阿三与贪财好色的陆公爷斗智,保护卖唱姑娘金莲、金玉姊妹的故事,歌颂了处于底层的贫苦百姓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的优秀品质。这部戏后来被收入《广东珍稀戏曲大典》。
  2011年,一出新编历史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频频亮相报纸、网络、电视;在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斩获七个奖项;获得广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后期生产扶持资金;入选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初评作品名单;甚至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黄金时段全剧播出。
  陈中秋指出,西秦戏又名乱弹戏,植根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和闽南,广州、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也有它的足迹。唱腔道白均用中州官话。西秦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珍稀剧种,应当是明末西秦腔流入粤东后,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后来又吸收西皮、二黄、昆曲等声腔和正字戏的部分剧目,以及南派武功丰富自己,发展起来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那么这样的“小戏”,怎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创作这部戏的初衷,是纪念文天祥。海丰曾有文天祥的表忠祠。当年日军侵入海丰,最先炸毁的就是它。写一部纪念他的戏,不仅可以张扬其精神,也能给获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秦戏增加一出经典大戏,有利于它的传承。几经考虑,剧作者选择了陈中秋。在获邀写剧本时,陈中秋曾经推辞过,因为他根本听不懂那种官话。后来他在海丰调研时,西秦戏传承人之一的严木田老先生当面跟他说:“陈厅长,语言这方面你不要管,你就按普通话写,我们就用官话唱。”
  各方的全情投入,精雕细琢,终于成就了一部经典作品。参加完广东省艺术节回到海丰的剧团,接到了四面八方的戏约,许多村庄点名要演出《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剧。在它开创了县级剧团登上央视的纪录之后,有位梅陇的戏迷甚至将这个消息贴满了梅陇的各个角落,海丰县城空前热闹。
  除“小戏”外,陈中秋创作的粤剧《魂牵珠玑巷》(合作),潮剧《花笺记》,木偶剧《五羊传说》都是各个剧种中十分突出的作品。
  做了很多戏剧“田野调查”
  成功用音乐剧展现书法
  陈中秋后来进入广东省文化厅工作,一直干到副厅长,之后又担任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工作之便,也是专业需要,他在传统戏剧领域用力很多,用时髦的话来说,做了很多“田野调查”的工作。
  2008年,在张家港“第十五届中日韩戏剧节暨第三届中国长江流域艺术节”开幕式上,来自中、日、韩的千名观众观看了由广东省文联出品的大型民族音乐剧《曲水流觞兰亭会》。这是第一次用音乐剧的形式展现中国的书法艺术,演出非常成功。
  陈中秋说,为了准确再现兰亭会的历史风貌,呈现王羲之等晋代名士的风流,他下了很多编剧之外的功夫。比如其中一段情趣盎然的童谣“三月三,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当中就暗藏了古人在农历三月三出门踏青,青年男女借机相会的民俗。而吃马兰等,也是与古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这是他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后,灵机一动写下的精彩一段。所谓“功夫在诗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大约有300个左右的传统戏曲种类,广东就有十一二个。陈中秋认为,这些传统戏曲有生存的压力,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广东的戏曲每年我估计演出场次大约有15万场。广东的民营剧团加国营剧团,总共有600个左右。民营剧团都是自己找饭吃的,每年如果没有200到300场的演出,根本生存不了。”
  陈中秋说,如果我们拿经济水平差不多的浙江的数字来比较——每年大约20万场——也能发现,广东15万场的市场容量并没有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戏曲的从业人员,也不必太悲观,“如果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比起来,传统戏曲总的体量还是最大的”。近年随着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复兴,村民、市民自发凑钱请戏、看戏又渐成风潮。陈中秋建议,所谓“真戏在民间”,对传统戏曲有兴趣的话,不妨多“下去”看一看。
  戏曲不同其他舞台艺术
  务求吃透爱戏人的需要
  陈中秋说,欣赏传统戏曲和欣赏现当代的其他舞台艺术有些不同。比如说,传统戏曲唱法讲求“味道”,讲依字行腔,而美声唱法讲求声音质量的“完美”。如果用美声的标准来看传统戏曲,会觉得很多唱腔“不合理”——“你怎么能这样唱呢?不符合科学嘛”。但是如果把美声的技法套上去,传统戏曲恐怕也没法听了。现在一些戏曲创新片面求“新”,不顾与传统脉络的衔接,效果也不是很好。各地花大力气重排的,往往都是一些已经演了很多年的老剧目。
  陈中秋说,传统戏曲和传统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老百姓在民俗节日、祖宗祭祀、婚丧嫁娶时,要请戏。没有了这些东西,片面强调戏曲一味,就好比铲了土要让树苗长,怎么可能呢?所以传统戏曲要复兴,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建设。
  另外,传统的观戏“体验”和今天人们流行讲的“剧场文明”也不尽相同。“过去看戏哪里要买票?都是大家凑钱请戏,然后搬个小板凳去看,这实际就是‘众筹’嘛。看高兴了,包个红包,放一串鞭炮:‘你唱得不错,红包归你了’”,这种氛围是老戏迷们怀念的,但肯定是不符合现代剧场演出的“文明”要求的。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下,这种市场的需求,应当用怎样的一种演出形式去对接?比如香港的一些剧社,在剧团演出之外,有时也演一些“街戏”。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借鉴?
  陈中秋说,为什么现在有些戏“叫好不叫座”?或许是因为你在创作时,没能真正地贴住现实来写,没有真正研究透爱戏人的需要。文化这个东西没有统一的标准,千篇一律恐怕更加令人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