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3|回复: 2

客家传统生产习俗——稻田养鲤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6 1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传统生产习俗——稻田养鲤鱼
客家山区水源丰富、水质好,素来就有利用水稻田放养鲤鱼的生产习俗。稻田养鲤鱼,既可以增加肉食,鲤鱼又可为水稻除虫、除草、中耕。稻香、鱼肥,实现鱼粮双丰收。
  □冯锡煌
  客家山区水源丰富、水质好,素来就有利用水稻田放养鲤鱼的生产习俗。稻田养鲤鱼,既可以增加肉食,鲤鱼又可为水稻除虫、除草、中耕。稻香、鱼肥,实现鱼粮双丰收。
  每年早稻插后半个月左右,鱼苗商贩们就会挑着鱼苗箩担走村串户,向农户兜售鱼苗。农户们都会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按每亩放养120~140尾鱼苗的基数,购买鲤鱼苗到稻田放养。
  对放养鲤鱼苗的稻田要经常巡视检查,保持适量的田水。下雨时要做好排洪防涝,以免田水超过“田唇”;天旱时要及时灌水,确保鲤鱼生长所需用水;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在“田缺”安插用竹篾编制的小鱼栅或插上杉树枝,防止鲤鱼在排灌水或下雨时顺水溜跑。
  鲤鱼是杂食性的鱼类,不用投放任何饲料,鲤鱼不但吃稻田里的藻类植物,还以施放在稻田里的腐熟农家肥、有机肥及稻田土壤孳生的小蚯蚓、小蝇蛆、小蜉蝣为食物,也吃为害水稻的各种小害虫。水稻抽穗扬花时,它还会吃掉在田水中的禾花粉,食禾花粉长大的鲤鱼肉嫩骨软,特别鲜美,被人们冠予“禾花鲤鱼”的美誉,深受人们喜爱。
  鲤鱼每天在稻田穿梭游动,寻觅食物,起到为水稻中耕松土作用,促使水稻根系生长。
  早稻成熟时,鲤鱼每尾也长到了三两至半斤。割完早稻,排干田水,便可用竹篾编织的捕鱼竹圈捕捉鲤鱼,每亩可产鲤鱼30~50斤。割禾捕鲤鱼时,家家喜庆鲤鱼丰收,户户鱼肉飘香。除食鲜鱼外,大家还习惯将鲤鱼剖杀、腌适量盐、晾干,置锅中不加油用慢火烤熟焙干后,藏于密封的陶罐或铁瓶中,慢慢食用。“禾花鲤鱼”干是客家人的佐餐、待客美食,也是馈赠佳品。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农业体制和耕作技术的变革,影响了稻田放养鲤鱼的生产。在耕作技术上,推广水稻中后期实行露田、晒田,违背了鱼儿离不开水的起码条件,稻田放养鲤鱼受到制约而逐渐减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山区农户又恢复稻田养鲤鱼的习俗,并实行技术改革,在稻田里挖鱼沟、挖鱼湖,解决鱼、稻两种生物共生的矛盾,实现了鱼、稻用水两不误。但是,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广泛推广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量日渐减少,严重影响了鲤鱼的生长繁殖,利用稻田放养鲤鱼这一传统的生产习俗逐渐消失,成为历史记忆。但在今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山区农户可尝试把水源充足的山坑、低产田筑坝挖塘,发展渔业,作为增加收入的途径。

消息网络来源:http://www.gndaily.com/tpzx/2015-08/06/content_159274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9 21: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禾鲤子

我自己没看过,父辈是经历过的。1970年代后,开始消失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9: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5-8-9 21:40
禾鲤子

我自己没看过,父辈是经历过的。1970年代后,开始消失吧。

很多事情都要靠老一辈的回忆 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30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