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0|回复: 0

转贴---中国肿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吴恒兴[梅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4 0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桓兴
http://www.cpst.net.cn/kxj/zgkxjszj/CX/yxb/pe/lc15035003.htm
(1912—1986)

   吴桓兴,中国肿瘤学家,中国肿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放射生物学专业和第一个肿瘤内科专业。首创用以治疗宫颈癌的新型镭容器和治疗睾九精原细胞瘤的N-甲酰溶肉瘤素,他所总结的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被中国肿瘤学界广泛运用。他为中国肿瘤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生物学研究培养造就了一批骨干人才。




  吴桓兴,祖籍广东省梅县。1912年生于非洲毛里求斯路易斯港一个爱国华侨家庭。他的家族已在那里繁衍生息了100多年。少年时代他亲身体验了海外华侨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歧视。他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为祖国争光。1929年吴桓兴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毛里求斯皇家学院高中并通过英国剑桥大学的海外考试,免费进入剑桥大学预科。可是父亲要他回中国学习。1931年吴桓兴从剑桥大学预科毕业后,只身回到中国。
  吴桓兴的母亲死于癌症。这促使他立志学医。回国后,吴桓兴考取了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1936年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当时国内医疗条件很差。为了实现自己攻克肿瘤的抱负,他决计先出国留学。1937年,他赴欧洲深造,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比利时比京医学院、英国皇家医学院肿瘤医院、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分别获肿瘤学和放射医学文凭。并留在英国皇家放射学院从事肿瘤学的医疗和研究工作。1942~1946年任英国伦敦大学医学进修医院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
  1946年,吴桓兴在英国伦敦大学附属医院担任放射肿瘤治疗科副主任。一天,他在医院院内墙上看到一则为支援中国招慕人才的启事。他得知战后的祖国急需各种人才医治战争创伤时,乃毅然谢绝院方热情挽留,放弃优裕的生活、工作环境,回到中国,在中国当时唯一的放射医疗机构——上海中比镭锭医院(后改为上海肿瘤医院)担任院长。他创建了中国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镭锭医院只有40张病床,经费与人才都匮乏。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医院的医疗水平迅速提高,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医院。当时政府的首脑要员得了肿瘤也是在这里问病求医。1947~1952年他任上海中比镭锭医院院长,兼江苏医学院放射系主任、教授及上海同德医学院教授。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逃亡前夕,他一位在政府任要职的病人给他送来去台的飞机票,劝他离开大陆,被他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桓兴担任上海肿瘤医院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参加抗美援朝,赴朝鲜战场。
  吴桓兴从朝鲜归国不久,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负责创建国内一个崭新的学科——放射生物学专业,开展对辐射损伤和修复过程及机理的研究,为原子能的广泛运用提供医学保障。1952~195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所长、放射生物学系主任,兼华东医院特级顾问。
  1958年吴桓兴主持建立中国最大的肿瘤医疗、科研、教育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和肿瘤医院,并担任所长和院长,兼暨南大学顾问(1958~1984年)。此后,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肿瘤医学事业之中。他主编《肿瘤学进展——化学治疗》,参与编辑《实用肿瘤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等专著,写过数十篇医学论文。
  吴桓兴医疗作风认真负责,对上门求他治病的病人,他从不拒绝。在他去世前十多天,躺在病床上,仍然坚持为找上门来的病人看病。就连他回毛里求斯探亲期间,也为当地老百姓和华侨看病。
  50年代初期,吴桓兴主动把自己的花园、楼房、小轿车献给国家。在1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他又一次主动放弃保留工资,降低工资待遇。
  在“文化大革命”中,吴桓兴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剥夺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权力,但始终没放下医生的工作。陈毅患结肠癌时,吴桓兴知晓后曾尽全力为他治疗。
  1984~1986年,他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和肿瘤医院名誉院长之职。
  他父亲在1952年归国观光时告诉他,已在毛里求斯为他买了房子,希望他能在那里开业行医,还可以在当地政府兼职。他耐心说服了父亲,自己留在国内。60年代和70年代,吴桓兴先后两次去毛里求斯探亲,受到毛里求斯在职总理和一些部长的热情接待。亲人、好友纷纷劝他留下来,他都予以谢绝。
  他曾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常委、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会中第一位中国理事。他是国际抗癌联盟第12~13届理事会理事。为了表彰他对世界抗癌事业作出的贡献,在他任期届满后,国际抗癌联盟授予他“重要贡献奖”荣誉证书。1978年,英国皇家放射学院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1982年美国放射学院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1982年法国国立法兰西学院聘请他为该院“名誉教授”,他多次在巴黎、里昂等地医学院校讲学,是叠次世界大战后这里应聘的第一位中国学者;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他“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他去世后,1986年12月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还追授给他“王冠勋章”。在国内,吴桓兴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与防护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研究会主席、国家科委医务组组员、中国抗癌协会主席等职。吴桓兴等人发起于1984年建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吴桓兴担任主席。为了纪念他在中国肿瘤防治方面作出的贡献,1988年3月在北京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桓兴肿瘤医院”。
  1985年春,他患巨球蛋白血症。他自知来日无多,抓紧参加国内外召开的各种会议,与肿瘤所院领导人共同研究所院发展规划,会见外宾,接待病人。1986年10月弥留之际,遗言将遗体献给医院。10月30日病逝于北京。
使中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疗效达世界先进水平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妇女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每一例宫颈癌的局部形态、浸润范围及深度均有很大差异,只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具体处理。吴桓兴深感传统上用以治疗宫颈癌的镭容器千篇一律,不能因人而异,而且没有防护设施,对病人的膀胱、直肠损伤严重。他研制成一种新型容器——北京型镭容器。1962年正式用于临床。这种新型镭容器由托、放射单元和防护单元组合而成。治疗时,可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大小的托,随意调整和装配放射单元和防护单元。1974年10月吴桓兴参加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11届国际肿瘤会议,在会上报告了这一成果(《北京型镭容器在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应用》)。1978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展开的第12届国际肿瘤会议上,吴桓兴报告了《8056例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北京型镭容器的临床应用》。文中说,临床近万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定期随访结果表明I期治愈率为93%,Ⅱ期治愈率为63%。这标志中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首创抗肿瘤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

  早在50年代末,吴桓兴就提出建立肿瘤化学治疗专业的主张。他呼吁,要把肿瘤的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和外科治疗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他和血液病专家张安的共同指导下,195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创建国内第一个肿瘤内科专业。他十分重视肿瘤化学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他经常亲自指导化学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60年代初,吴桓兴领导国内首创的抗肿瘤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对睾丸精原细胞瘤无论早期或晚期都有突出疗效。配合手术,I期治愈率近于100%。1962年在第8届国际肿瘤大会上,吴桓兴宣读论文《抗肿瘤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该文发表于国际抗癌联盟出版的杂志上,成为药物治疗肿瘤的典范。在1986年召开的第一届北京国际癌治疗及癌治疗新趋向学术会议上,这项成果再次被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列为药物治愈恶性肿瘤的成功典型。

促进肿瘤放射治疗

  吴桓兴根据临床实践,竭力主张将肿瘤的放射治疗从诊断学中分离出来。在他的倡导下,从50年代起,中国多数肿瘤医院陆续分别成立了肿瘤放射治疗学专科和放射诊断科。在放射治疗学专业中,他和谷铣之共同指导,分别设置了肿瘤临床放射治疗、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及放射技术等部门。
  吴桓兴在促进中国放射治疗肿瘤设备现代化、国产化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1965年引进瑞士BBC感应加速器的基础上,他领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研究院保定变压器厂合作,于70年代初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25MV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他在积极倡导和推广使用国产60钻治疗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根据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规律,吴桓兴总结出了“个别对待”、“集中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原则。他要求临床医生根据病人所患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发展趋向及病人机体的免疫状况,有计划、有选择地合理选用治疗手段。这就是“个别对待”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采用外科、内科、放射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为了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病人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在放射治疗时,逐步缩小放射野的同时,采用加大放射量、大野套小野及体外腹部加压等措施,这都体现对深度肿瘤“集中治疗”的原则。他的这些治疗原则都已被肿瘤医学界广泛运用。
  在肿瘤防治方面,他强调预防为主,主张对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他提出肿瘤的临床、科研、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的方针,这已成为中国肿瘤事业发展的原则。
  (作者:郭力)

简历

  1912年12月20日 生于毛里求斯路易斯港。
  1928年 毕业于毛里求斯皇家学院高中。
  1931年 毕业于毛里求斯剑桥大学预科。
  1936年 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7—1942年 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比利时比京医学院、英国皇家医学院肿瘤医院、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分别获肿瘤学和放射医学文凭。
  1942—1946年 任英国伦敦大学医学进修医院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
  1947—1952年 任上海中比镭锭医院(后改为上海肿瘤医院)院长。兼江苏医学院放射系主任、教授及上海同德医学院教授。
  1952—1958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所长、放射生物学系主任,兼华东医院特级顾问。
  1958—1984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医院院长,兼暨南大学顾问。1984—1986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和肿瘤医院名誉院长。1986年10月30日 因巨球蛋白血症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朱贞英,吴桓兴.放射线引起的小鼠骨髓和周围血象的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56.
  2 朱贞英,吴桓兴.有关放射反应的防治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刊,1956.
  3 吴桓兴,等.N-甲酰溶肉瘤素治疗恶性肿瘤初步临床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62,48:488.
  4 Wu HH,et al.Clinical experiences on a new antineoplastic agent N-formyl sarcomyl sarcolysine.Chin Med J,1962,81:585.
  5 孙燕,吴桓兴.噻替派合并性激素治疗晚期乳腺癌53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63,49:422.
  6 吴桓兴,等.胸膜间皮瘤五例报告.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1963,1:165.
  7 张安,吴桓兴.心脏转移瘤的临床诊断:附19例报告.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1963,1:168.
  8 孙燕,吴桓兴.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氮芥(癌得星)的初步实验和临床经验.中华医学杂志,1964,55:284.
  9 吴桓兴,孙燕.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进展.中华医学杂志,1963,49:261.
  10 吴桓兴.肿瘤学进展—化学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
  11 吴桓兴,主编.实用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979.第一、二、三册.
  12 吴桓兴,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0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