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3|回复: 0

[原创] 记古代深圳的一次“移民大开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14: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古代深圳的一次“移民大开发”

谈起深圳地区的“移民大开发”,许多人以为指的必然是改革开放。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期,深圳地区也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大开发”,并且持续长达一百五十多年。

事情得从清朝初期的“迁海”政策说起。当时,为了切断郑成功等抗清势力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补充,清廷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7月颁布“禁海令”,严禁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商民船只出海,也禁止外国商船来华,由此拉开了清朝初期的“迁海”序幕。后来,一直到康熙初年,又多次颁布“迁海令”,令沿海人民往内地一迁再迁,动辄几十里。同时还在迁海界线设立桩界,严禁民众进入界内,人为地在沿海地带制造“无人区”。

“迁海”政策的强制推行,给深圳(新安县)等沿海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不少人还为此付出了身家性命。当时,“迁海令”卜一下达,要求几天内必须马上迁走,根本就没有给沿海居民以缓冲的时间和回旋的余地。因此,在“迁海”过程中,大批沿海居民死亡,甚至有的全家亡绝。这中间,有因得不到安置死于途中的;也有因不愿意迁走被清兵屠杀镇压的;也有因越界耕作被清兵捕杀的。最终,“迁海”使包括深圳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流失,土地荒芜。

新安县(含今天的深圳、香港)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而且,新安县的地形呈沿海狭长形状,绝大部分县地都距离海岸线不远。因此,新安县是遭“迁海”政策祸害的重灾区。清廷颁布的一迁再迁三迁“迁海令”,使新安县的土地越来越多地被划到界内,成为禁止民众出入的“禁地”,而界外的土地则越来越少,最后几乎差点整个县都被划到界内去。

据查,迁海前,新安县有田地海坦湖塘等4039顷,到康熙三年(1664年)迁海后,仅剩下1013顷;迁海前应纳官米1586石,应纳民灶僧夏米9124石,迁海后所纳官米为404石,民灶僧夏米为2433石,均大幅下降。而且,从全县的总人口来看,迁海前的顺治某年,新安县有人口6851人,两次迁海后仅存2172人,只剩下不足原来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再迁海之后,因为人口和土地都不足,所以康熙六年(1667年),新安县被再次并入东莞县。一直到两年后的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县才开始展界复县,再度从东莞县析分出来。

由于受“迁界令”的影响,广东等沿海地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受到很严重的打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当时广东巡抚王来任,非常同情广东沿海居民的悲惨遭遇,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冒死上疏请求复界。他在《展界复乡疏》中写道:“沿海边民,惨被荼毒,或被戮而尸骸遍野,或被掳而骨肉分离,或被横征而典妻儿,颠连万状……”。然而,王来任很快被罢官,郁郁病死在广州,两广总督卢兴祖也受牵连革职。随后,山东巡抚周有德升任两广总督,内国史院学士刘秉权任广东巡抚,这两位官员也对迁海之策提出质疑,继续上疏朝廷,痛陈“迁界”之害。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朝廷终于取消了“迁界令”,准许居民回迁恢复原籍。复界后,新安县(含深圳、香港)居民为了纪念周有德和王来任的功迹,在南头古城、西乡墟、沙头墟和香港新界石湖墟等地均建有“报德祠”,香港锦田水头村还建有“周王二公书院”。

展界复县之后,尽管清朝政府鼓励民众迁回原籍,但是新安县并没有马上就恢复元气。因为当时执行的政策是,对于已经落户他县不想回迁的人,政府听其自便。由于“迁海”时,沿海居民“充营兵,投奴隶,难以悉数”,所以等到展界的时候,已经“死丧过半”。而且,从迁海至复界,最少的也已经有6年时间,部分迁出去的民众已在外县落地生根,回来反而不方便,且对这种政策也心有余悸,所以许多人不愿意迁回。因此,尽管新安县多次出台政策,号召原住民迁回故乡,但是效果不佳,到康熙九年(1670年),迁回者才“十之一二”。

这个时候的深圳地区(新安县),地广人稀,田地荒芜,村落毁弃,杂草丛生,野兽出没,到处都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这种状况,新安县官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回人丁,开垦荒芜的土地,以恢复生产,使本县尽快恢复元气。

当时,新安县官府一方面使尽各种手段,争取原居民回来落籍居住;另一方面,还给出各种优惠政策和福利,面向周边府县(广府人)和粤东嘉应州、惠州、潮州及闽西、赣南等客家地区招募移民,以争取招揽更多的移民前来一起开发。

相关史料记载,康熙八、九、十年(1669年、1670年、1671年),在新安县知县李可成等人的努力下,共招回3149人(其中灶户1501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新安县人口达到7121人,这已经超过迁海前(顺治年间)的总人口数了。

此后一百多年,新安县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招垦措施,继续鼓励外县移民前来开垦军田和额外的荒芜土地。这些措施,促使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新安县出现了一股“客家移民潮”。据悉,乾隆三十七年至嘉庆二十三年(1772年-1820年),这46年间,新安县平均每年增加4498人,人口总数最终达到了23.91万人,这已是迁海前的近35倍。这次移民大开发,不仅使迁海后荒芜的田地得到重新开发,而且一些山地谷地和滩涂,也被新移民开垦,使新安县的田地,大大多于迁海前的。而境内的村庄,也由康熙年间的499个增加到865个。

这期间,新安县之所以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除了因“康熙盛世”的影响,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本地人口迅速繁衍增长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乃是因为招垦了大量的外来移民。需要指出的是,新安县这时招来的外来移民,并不仅限于客家人,周边府县的广府人,也有不少于这个时期移入。只是因为他们与新安县的原住民同文同种,所以被融合进去了,从而没有像客家移民那样显眼。不过,总的来说,当时的客家移民要远多于广府移民。最终,这一长达一百多年的“移民开发潮”,使深圳地区的客家族群超过了当地的原居民(广府人),基本奠定了今天深圳原居民的民系版图。

可以说,这次“移民大开发”是非常成功的,使原来濒于灭绝的新安县(深圳、香港)迅速重新焕发生机,一跃而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地区的中等大县。(QQ:33079930)


幽壹
2014年7月12日于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8 20:40 , Processed in 0.02136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